提高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效果初探

来源 :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ir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信息化时代进程的步伐加快,提升信息素养,培养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已经成为一种当今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和趋势,分析当今信息技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提高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效果已经成为当今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中学生;信息技术;教学效果;学习习惯
  中图分类号:G40-03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454(2008)08-0021-03
  
   一、 当前中学信息技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1.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本身的缺陷
   现行的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起步较晚,受到硬件设施、学生基础及课时安排等方面的限制,在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上存在着一定的误区,极大地制约了课堂教学。信息技术教材内容更新速度迟缓,严重滞后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实际,致使信息技术课程无法突显时代特征和发展趋势,无法满足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教学课件制作粗糙,生搬硬套书本内容,教学设计理念落后,不能给主动探究学习者提供资源支持,也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使原本应该生动有趣的信息技术课程变得枯燥无味,压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出现了“学生喜欢玩电脑,但不喜欢上信息技术课”的现象。
   2.信息技术课程中学校管理模式及教师存在的问题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质量主要取决于信息技术教师的素质水平,目前高中学校管理模式的不科学导致师资队伍不稳定,人才流失严重,加之高考制度的影响,信息技术课程在中学得不到重视。此外,信息技术课程中学校管理模式还存在以下几种误区。
   现有的教材知识过时了,不教也罢。“过时”的知识与“流行”的知识之间,教师没有正确引导,也没有阐明两者之间的关系,以致学生不能循序渐进地学习。
   认为分模块教学效果最好,教师没有深究各个模块的内容以及相互联系。缺乏联系意识,通常采取先讲解理论知识,理论讲完后再上机训练的方式来教学,导致学生不能真正弄明白理论知识的精要所在。在操作技能训练时又无法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指导实践,造成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学生感到乏味,进而丧失学习的兴趣,阻碍了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教师的教学观念偏颇。老师没有对信息技术在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性进行耐心、细致的宣传,使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认识不足。备课不全面。缺乏对如何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自己身上的准备或安排,导致在课堂上出现一些缺憾。
   3.学生和家长对待信息技术课程的态度
   目前很多学校(特别是一些重点中学)都是面向全省(全国)招生,来自不同地方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致使教师很难把握教学的难度。
   学生平时使用电脑时没有目的和方向,也没有遇到特别突出的问题,加之课堂的知识与他们遇到的问题有些脱节,学生没能明确理论知识与实践的重要联系,因而对课堂教学感到抽象和空洞。加上高考的影响,家长和孩子都忽视信息技术教育,对于优生,他们更注重其他课程的学习,为了给其他的课程留出更多的时间,他们经常拿信息技术课来提升其他课程,而差生则借着信息技术课来放纵自己,大打游戏,介于这种情况,家长们都误认为信息技术课上不上根本无所谓,上了还有可能影响孩子的成绩。这是信息技术教学效果不高的又一个原因。
  
   二、如何提高中学信息技术新课程教学效果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的特点是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课程,特别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以及自学能力。信息技术新课程的学习需要将科学性、趣味性与实践性相结合。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要求关注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信息技术新课程注重学生的交流与合作。针对信息技术新课程的特点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讨论提高教学效果的方法。
   1.设计合理的教材是基础
   学生要在学习与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过程中,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层面信息素养的综合培养,教材设计者就不能将教材定位为技术知识课堂灌输与技术训练的工具,而应定位为服务学生生活与学习的工具,定位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
   2.把握课堂纪律的度是必要条件
   我们既要注重学生个性的飞扬、思维的活跃、智慧的启迪,又要保证教学活动有效顺利的进行,这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技巧:
   (1)巧设课堂前奏。设置必要的课堂前奏,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对整堂课的顺利进行有良好的引导作用。
   (2)教学符合学生的天性以及发展的规律,回归生活。让课堂与生活紧密相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精讲多练。对于学生自己看得懂的、易理解的内容,教师少讲,甚至不讲,让学生自学;而对于较难的知识要有针对性地讲解,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突破难点,让学生掌握要领。让学生通过尽可能多地参加实践操作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4)创设严肃自由、主动探索的教学氛围。严肃是一种规范,自由能使学生思维解放,保持较好的课堂纪律的同时,要让学生敢于提问,敢于质疑,老师要善于营造有利于学生积极进取、能吸引学生兴趣的环境。
   (5)加强课堂教学的“互动”。优、差生合理搭配,通过共同完成任务,优生发挥特长,施展才能,差生尽其所能,学有所得,充分调动优、差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学生资源的共享利用。
   (6)提升教师自身的魅力。改善课堂纪律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素质。教师只有做到“学高”和“身正”,并且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才能达到良好的课堂纪律与显著的教学效果的双赢。
  3.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是关键的作用
   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要求信息技术教师具备以下基本素质:
  (1)过硬的综合素质。正确引导学生;钻研教材,理顺各模块之间的相关联系;研究教法,尽可能地创设条件,让学生联系已学知识自学新知识,以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处理理论知识的讲授和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之间的关系时,倾向于侧重基本操作技能的培养上,理论知识应结合操作实例向学生讲授。
  (2)熟练的专业知识技能和完善的知识结构。教师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技能,要能够利用各种设备、器材、工具和信息资源;要能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教学媒体和教学模式,实施既定的教学方案,保证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教师要具备多媒体课件制作与开发的能力。
  (3)较高的信息素养。信息技术教师具备筛选获取信息、整理鉴别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粉笔加黑板的教学方式为以学生为中心,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的教学方式。
   通过教师引导、学生操作应用、交流讨论、巩固提高和总结一系列的环节,实现信息在不同个体间的传递与交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独立探索、开拓的自学能力。创设一些探究性、协作性和自主性学习的环境,保证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最大限度地实现认知过程与感悟、体验过程的统一。
   4.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个别差异找突破
   在实际教学中应该从如下方面入手:
   (1)中学生在高中阶段对新事物有着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好奇心是一个人有所发现、有所成就的前提,信息技术本身就具有许多新鲜和有趣的知识,这就为学生学习提供了更多的条件,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这一优点为提高教学效果。
   (2)好问是中学生心理的又一特点。中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知识,认识也随之由经验型向思维型发展。教师应鼓励和尊重学生好问的积极性,多设问以培养学生提问的习惯和分析问题、回答问题的能力。
   (3)好动是中学生心理的又一表现。设计探索性实验,激发学生的好动心理,开展实践活动,引导他们科学的进行计算机实验探究,培养他们的动手创新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实验素养。
   5.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升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效果的保证
   信息技术学科学生需要的具备的学习习惯包括以下几点。
   (1)认真听讲,勤于笔记。做笔记要得法,课堂笔记不是泛泛地记录知识点,而是记录重要知识、易遗忘的知识。
   (2)独立思考,刻苦钻研。对待问题一定要自己独立思考去获取答案,要会想问题;对待困难要刻苦钻研,不要畏惧困难,被困难吓倒。
   (3)敢于动手,规范操作。上机时要敢于动手,特别是一些十分害羞的女生,同时要养成规范操作的习惯,从一点一滴做起,从每个细节开始。
   (4)积极合作,共同探讨。通过合作获取答案,在共同探讨的气氛中学到知识,特别是对于信息技术知识较缺乏的学生,并防止一些学生出现孤僻症和独霸机器的现象。
   应从以下方面培养学生信息技术学习习惯。
   明确的学习目的。让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的是学好信息技术的前提,明白以信息技术能力为代表的信息素养是21世纪的最起码的素养。
   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教学以上机练习为主,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通过层层深入的训练,循序渐进地提高要求,使学生既不会产生自满情绪,也不会悲观失望。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要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形成良好的学习兴趣。用电脑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电脑的应用性,巩固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电脑中的游戏,发展学生的兴趣。
  
   三、结束语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新兴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缺少现成的教育教学经验供我们借鉴,然而信息技术本身就是一门飞速发展的技术。随着教学的进程,我们要在不断实践中总结经验,寻找规律,分析学生的感受,观察学生的反应,依据学生的心理需求,改变我们的方法和策略,时常保持新鲜感。只有通过不断探索,及时总结,适时运用,找到提升和改革信息技术教学效果的方法,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进而实现信息技术教育的总体目标,最终培养出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的公民,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S].
  [2]郑志高.国内外网络课程技术与设计元素对比研究[EB/OL].中国教育技术网.
  [3]陈立佳,王斌.中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活动设计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159):29-31.
其他文献
预设和生成是上好一堂课的两个重要因素,二者缺一不可。课堂是动态的课堂。课堂教学中需要预设,但决不能仅仅依靠预设,预设必须根据课堂的变化而变化。在课堂教学中,处理好预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人们常说"心灵手巧",这句话明确指出了动手与动脑的辩证统一关系。科学实验证明,手的运动可以给
语文是一门极富情感、极具个性、极易激发想象的学科,它在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创新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明确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因此,我们在设计教案时需要注重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在课堂实践中,手脑并用、方法渗透、多维评价,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主体意识有着
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即打造高效课堂,成为当今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课堂教学的成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长期以来,人们对于一堂课的开头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我认为,创造力是个体在支持的环境下结合敏锐、流畅、变通、独创、精进的特性,通过思维的过程
期刊
一、重"主导",轻"自主",教师角色定位的偏差教的本质在于引导。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引导既可以表现为一种启迪,也可以表现为一种激励。基于这
略读课文是现行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课标理念下,教师开始重视略读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地位。略读课文的意义如此之大,指导或不指导、指导到什么程度,
【教例】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三单元《草船借箭》师:这篇课文是根据《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的内容改写的,题目是编者加的。假如不用“草船借箭”做标题,让你来当小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