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的内化不能靠“输入”,良好品德的形成缘自身心的体验。品德教学要让学生在实践的参与中、情感的体验中、自主的感悟中获得精神世界的满足,使其转化成支配行动的道德力量。体验如同是一座桥梁,连接着课堂和学生,通过各种方式带领学生走向体验的王国已成为共识。可事实上,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浅尝辄止,甚至弄巧成拙的体验很普遍,教者将体验单纯理解成为“体验式”,使教学流于形式,错过了学生品德生成的最佳时期,导致情感世界的品德停留在“虚”的层面。本文笔者结合当前品德课堂现状,联系教学实践,探析有效体验的路径,期待让“虚”的品德课堂“实”起来。
现状:体验遭遇尴尬
《他们需要关爱》是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爱的行动”中的一篇教学内容,这篇课文的情感目标是为了体验残疾人在生活中的艰辛与不易,从而产生同情之心去帮助关爱他们,增进对残疾人的尊重友爱之情。
课堂上教者让学生列举生活中残疾人的类型后,组织学生开展模拟活动,体验一下残疾人生活中所遇到的不便。
师:小朋友们,你们个个都是健康、活泼的孩子,有父母的疼爱,老师的精心培养,多么幸福啊!可是,在我们生活中还有许多的残疾人,他们的生活却有很多不便,那你们知道什么样的人叫残疾人吗?
生:眼睛看不见,就是失明的人是残疾人。
生:走路一瘸一拐的人也是残疾人。
生:不会说话,只会发出“啊啊”的声音,还用手这样比划的人是哑巴。 (生边说边用手比划,此时教室里已有几个孩子用手捂着嘴巴,不让自己笑出声来。)
……
经过上述引导后,老师拿出一条大方巾指名一学生上台扮演盲人,让他从讲台上走回自己的座位。这孩子被蒙上眼睛摸索着回座位,其他学生刚开始还比较好奇,当看到这个学生一会儿碰到讲台,一会儿撞到了课桌,一会儿弄翻了同学的文具盒,一个个忍不住大笑起来。好像这不是课堂,而是在看小沈阳的小品。老师不断用眼神示意,孩子们才勉强安静下来。接着,这位老师又设计了第二个体验环节,让全班同学感受一下肢残人单手拿文具、穿衣服。孩子们觉得这样很好玩,有些孩子还做了一些滑稽的动作,引得哄堂大笑。就这样,体验活动在一片嘻笑声中草草收场。
反思:缘何体验错位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是我们的孩子不够善良,不懂得真善美,还是太冷漠?不!这是没有真正引发学生内心道德体验的错位而使教学效果与目的背道而驰。眼下的品德课堂像这样的假体验,浅体验或者说空体验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这和老师们只把眼光集中于活动体验的形式,缺乏一定的指导策略有关。许多体验的实施并没有考虑到学生实际,未能拨动学生的心弦,也就出现了上例体验中的尴尬。
课堂上,老师们将一些道德认识直接告诉学生,甚至强力的灌输给了学生。学生只是有了认识而不会内化为道德行为,形成了嘴上是一套,行动是一套的双重认识,这与我们品德教育的初衷相悖。学生只有在亲历和参与的活动中获得真切感受,在这样的感受体验中,道德认识才能得以提升,道德情感才能得到激发。“远离情感,知识之花将会枯萎;脱离体验,品德之魂难以铸就。”因此,教师能否精心设计适合儿童学习实际的体验活动,是值得每位品德执教者研究和深思的话题。
策略:搭建有效体验的桥梁
那么如何搭建有效体验的桥梁,笔者认为关键是教师要用“心”去创设或捕捉有意义的情境,并不断引领,促进学生也用“心”在有意义的情境中反复体验,生成情感认识。那在体验活动学习的过程中,如何创设和捕捉体验情境?如何引领学生进行有效体验呢?下面,笔者结合有关实践,谈谈体验活动教学策略。
一、情感铺垫
课程标准指出要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在品德教学中激活学生的体验,其目的在于期望他们将体验提升为感悟,除了需要兴趣的驱动、活动的支撑,更需要情感的伴随和维系。教师应为学生点燃智慧的火花,开启灵感的窗户,唤醒思想的活动。
案例1 ——他们需要关爱
同样是教学体验残疾人在生活中的艰辛与不易,笔者是这样做的:一开始播放了春节联欢晚会美轮美奂的舞蹈《千手观音》,唤起学生对残疾人的敬仰之情,随后用画面展示了一位失去手臂的少年,并用生动的语言做了情感铺垫,让学生猜想他在生活、学习中会遇到哪些困难。然后让同桌之间分别扮演这个肢残者,孩子们完全进入了模拟的角色,当一名学生演示单手穿衣服觉得非常困难时,在旁边观看的同桌忍不住伸出援助之手,他们在投入的活动中不经意间唤起内心的同情,行为得到了拓展。后来,我又让全体学生扮演盲人,聋哑人,孩子们真正体验到了残疾人的难处,培养了学生的爱心,内化了自觉主动地帮助残疾人的行为。
情感是儿童道德成长的纽带。列宁指出:“没有情感,也就没有人类对真理的追求。”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动听的故事,一段感人的录像等。这些都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必然会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点,让学生有事可想、有话可说,课堂自然进入了学生的内心,创造出道德情感体验的最佳契机。
二、对比呈现
对比是人类思维的基本方式,也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方法,在品德教学中,适时对比呈现,可以加深学生对感知对象的认识,起到拓展思维的效果。
案例2——我们这样生活
曾看过池昌斌老师执教的《我们这样生活》的课例,本节课的重点是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珍惜与热爱之情,可对于四年级的孩子来说,又要通过什么方式才能引领他们体会生活的多姿多彩呢?池老师大胆地整合了教材,采用对比生活的体验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生活的变化与进步,体验人类生活的多姿多彩。
首先,池老师出示了几张原始人活动的图片(衣食住行四个方面),请学生评价原始人的生活,然后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谈谈他们爷爷奶奶小时候的生活(上课前已经过调查),引导他们在过去与如今生活的对比中体验生活的进步与变化,紧接着池老师又引导孩子们介绍自己生活中的许多事,再与爷爷奶奶小时候相比感受历史的变迁和时代的进步。在如此贴近生活、层层推进的过程中,对生活的认识更深了,珍惜生活的情感得到了提升,最后课堂在多媒体描绘多姿多彩的生活场景中达到了高潮。
生活的对比呈现,犹如一级级台阶,学生在拾级而上的体验中认识了生活,激发了道德情感。
三、实践操作
心理学家认为,实践操作能使大脑处于最兴奋的状态,并能调动各种感官参与探索学习知识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应为学生创设实践操作的机会,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去体验感受。
案例3——喝水的学问
孩子们向来都是喜欢喝什么就喝什么,这是许多学生原本的生活现实,但这不够健康,为了让学生体验到这一点,笔者设计了以下教学活动:
师:小朋友们都带来了许多饮料,下面我们来研究研究这些饮料。
1.出示要求
看一看,是什么颜色,尝一尝是什么味道,摇一摇,有没有变化,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在小组内活动。
2.全班交流
(1)你观察的饮料是什么颜色的?为什么会有颜色?
请喝某品牌饮料的小朋友上台展示舌头,认识人工色素。
(2)尝了以后味道怎样,为什么会有甜味?糖吃多了会怎样?
(3)摇一摇以后饮料有没有变化?可乐和雪碧里怎么会有泡泡?
认识到这些属于碳酸饮料。
通过这一看二尝三摇的实践操作,学生一下子认识到这些饮料的不足之处,应尽量少喝。
四、内化升华
真正的心灵成长,并不是外在的强加,而是内在的唤醒与生成,它是主体原有情感体验与基于不同生活环境而形成的新体验之间相互撞击的结果。让所有教学环节都能内化成真正的体验应是我们不懈追求和一切教学的落脚点,从而使体验得到升华,引起强烈共鸣,转化成学生的道德情感与认知。
案例4——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为了让学生体验到兴趣爱好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的快乐,进而养成良好的习惯,学生的亲身体验是助推器。
在学生完成“兴趣菜单”环节后,笔者通过搭建表演舞台,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兴趣爱好,这里有特长的展示,如拉小提琴、跳舞,也有学生平时喜欢做的事,如收集图卡、说脑筋急转弯等等。单个孩子的兴趣展示,激发演出者的成功感,让其他孩子在欣赏、赞许中体会取得成果的不易,另一方面,普通的兴趣爱好的交流也让所有同学明白兴趣使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为了关注到每一个孩子的需求,让更多的孩子能得到展示和认可的机会,笔者特意让他们将课前准备好的画画、书法、手工作品贴到教室的两侧,孩子们的眼神和表情告诉我们,他们都得到了兴趣给自己带来的成功喜悦,此时,孩子们都为自己拥有某一方面的特长和兴趣而感到骄傲。在这样的基础上,笔者顺水推舟,引导他们在已取得成绩基础上,必须付出更多的艰辛努力,才能获得更大的成功,并列举贝多芬、爱迪生等伟人的事例,从更高层次上理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让“虚”的品德课堂“实”起来,有效体验是关键。笔者列举的上述案例及提及的策略既有个性,也有共通的地方,都围绕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共同生活这个大主题,使学生在特定情境活动、游戏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体验学习中,自身的道德素质得到真正发展。俗话说:教无定法。教学理念是实践操作的灵魂,只要我们围绕有效体验的目标,做足“深”字文章,立足学生实际,就能构建有效的品德课堂。
现状:体验遭遇尴尬
《他们需要关爱》是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爱的行动”中的一篇教学内容,这篇课文的情感目标是为了体验残疾人在生活中的艰辛与不易,从而产生同情之心去帮助关爱他们,增进对残疾人的尊重友爱之情。
课堂上教者让学生列举生活中残疾人的类型后,组织学生开展模拟活动,体验一下残疾人生活中所遇到的不便。
师:小朋友们,你们个个都是健康、活泼的孩子,有父母的疼爱,老师的精心培养,多么幸福啊!可是,在我们生活中还有许多的残疾人,他们的生活却有很多不便,那你们知道什么样的人叫残疾人吗?
生:眼睛看不见,就是失明的人是残疾人。
生:走路一瘸一拐的人也是残疾人。
生:不会说话,只会发出“啊啊”的声音,还用手这样比划的人是哑巴。 (生边说边用手比划,此时教室里已有几个孩子用手捂着嘴巴,不让自己笑出声来。)
……
经过上述引导后,老师拿出一条大方巾指名一学生上台扮演盲人,让他从讲台上走回自己的座位。这孩子被蒙上眼睛摸索着回座位,其他学生刚开始还比较好奇,当看到这个学生一会儿碰到讲台,一会儿撞到了课桌,一会儿弄翻了同学的文具盒,一个个忍不住大笑起来。好像这不是课堂,而是在看小沈阳的小品。老师不断用眼神示意,孩子们才勉强安静下来。接着,这位老师又设计了第二个体验环节,让全班同学感受一下肢残人单手拿文具、穿衣服。孩子们觉得这样很好玩,有些孩子还做了一些滑稽的动作,引得哄堂大笑。就这样,体验活动在一片嘻笑声中草草收场。
反思:缘何体验错位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是我们的孩子不够善良,不懂得真善美,还是太冷漠?不!这是没有真正引发学生内心道德体验的错位而使教学效果与目的背道而驰。眼下的品德课堂像这样的假体验,浅体验或者说空体验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这和老师们只把眼光集中于活动体验的形式,缺乏一定的指导策略有关。许多体验的实施并没有考虑到学生实际,未能拨动学生的心弦,也就出现了上例体验中的尴尬。
课堂上,老师们将一些道德认识直接告诉学生,甚至强力的灌输给了学生。学生只是有了认识而不会内化为道德行为,形成了嘴上是一套,行动是一套的双重认识,这与我们品德教育的初衷相悖。学生只有在亲历和参与的活动中获得真切感受,在这样的感受体验中,道德认识才能得以提升,道德情感才能得到激发。“远离情感,知识之花将会枯萎;脱离体验,品德之魂难以铸就。”因此,教师能否精心设计适合儿童学习实际的体验活动,是值得每位品德执教者研究和深思的话题。
策略:搭建有效体验的桥梁
那么如何搭建有效体验的桥梁,笔者认为关键是教师要用“心”去创设或捕捉有意义的情境,并不断引领,促进学生也用“心”在有意义的情境中反复体验,生成情感认识。那在体验活动学习的过程中,如何创设和捕捉体验情境?如何引领学生进行有效体验呢?下面,笔者结合有关实践,谈谈体验活动教学策略。
一、情感铺垫
课程标准指出要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在品德教学中激活学生的体验,其目的在于期望他们将体验提升为感悟,除了需要兴趣的驱动、活动的支撑,更需要情感的伴随和维系。教师应为学生点燃智慧的火花,开启灵感的窗户,唤醒思想的活动。
案例1 ——他们需要关爱
同样是教学体验残疾人在生活中的艰辛与不易,笔者是这样做的:一开始播放了春节联欢晚会美轮美奂的舞蹈《千手观音》,唤起学生对残疾人的敬仰之情,随后用画面展示了一位失去手臂的少年,并用生动的语言做了情感铺垫,让学生猜想他在生活、学习中会遇到哪些困难。然后让同桌之间分别扮演这个肢残者,孩子们完全进入了模拟的角色,当一名学生演示单手穿衣服觉得非常困难时,在旁边观看的同桌忍不住伸出援助之手,他们在投入的活动中不经意间唤起内心的同情,行为得到了拓展。后来,我又让全体学生扮演盲人,聋哑人,孩子们真正体验到了残疾人的难处,培养了学生的爱心,内化了自觉主动地帮助残疾人的行为。
情感是儿童道德成长的纽带。列宁指出:“没有情感,也就没有人类对真理的追求。”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动听的故事,一段感人的录像等。这些都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必然会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点,让学生有事可想、有话可说,课堂自然进入了学生的内心,创造出道德情感体验的最佳契机。
二、对比呈现
对比是人类思维的基本方式,也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方法,在品德教学中,适时对比呈现,可以加深学生对感知对象的认识,起到拓展思维的效果。
案例2——我们这样生活
曾看过池昌斌老师执教的《我们这样生活》的课例,本节课的重点是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珍惜与热爱之情,可对于四年级的孩子来说,又要通过什么方式才能引领他们体会生活的多姿多彩呢?池老师大胆地整合了教材,采用对比生活的体验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生活的变化与进步,体验人类生活的多姿多彩。
首先,池老师出示了几张原始人活动的图片(衣食住行四个方面),请学生评价原始人的生活,然后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谈谈他们爷爷奶奶小时候的生活(上课前已经过调查),引导他们在过去与如今生活的对比中体验生活的进步与变化,紧接着池老师又引导孩子们介绍自己生活中的许多事,再与爷爷奶奶小时候相比感受历史的变迁和时代的进步。在如此贴近生活、层层推进的过程中,对生活的认识更深了,珍惜生活的情感得到了提升,最后课堂在多媒体描绘多姿多彩的生活场景中达到了高潮。
生活的对比呈现,犹如一级级台阶,学生在拾级而上的体验中认识了生活,激发了道德情感。
三、实践操作
心理学家认为,实践操作能使大脑处于最兴奋的状态,并能调动各种感官参与探索学习知识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应为学生创设实践操作的机会,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去体验感受。
案例3——喝水的学问
孩子们向来都是喜欢喝什么就喝什么,这是许多学生原本的生活现实,但这不够健康,为了让学生体验到这一点,笔者设计了以下教学活动:
师:小朋友们都带来了许多饮料,下面我们来研究研究这些饮料。
1.出示要求
看一看,是什么颜色,尝一尝是什么味道,摇一摇,有没有变化,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在小组内活动。
2.全班交流
(1)你观察的饮料是什么颜色的?为什么会有颜色?
请喝某品牌饮料的小朋友上台展示舌头,认识人工色素。
(2)尝了以后味道怎样,为什么会有甜味?糖吃多了会怎样?
(3)摇一摇以后饮料有没有变化?可乐和雪碧里怎么会有泡泡?
认识到这些属于碳酸饮料。
通过这一看二尝三摇的实践操作,学生一下子认识到这些饮料的不足之处,应尽量少喝。
四、内化升华
真正的心灵成长,并不是外在的强加,而是内在的唤醒与生成,它是主体原有情感体验与基于不同生活环境而形成的新体验之间相互撞击的结果。让所有教学环节都能内化成真正的体验应是我们不懈追求和一切教学的落脚点,从而使体验得到升华,引起强烈共鸣,转化成学生的道德情感与认知。
案例4——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为了让学生体验到兴趣爱好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的快乐,进而养成良好的习惯,学生的亲身体验是助推器。
在学生完成“兴趣菜单”环节后,笔者通过搭建表演舞台,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兴趣爱好,这里有特长的展示,如拉小提琴、跳舞,也有学生平时喜欢做的事,如收集图卡、说脑筋急转弯等等。单个孩子的兴趣展示,激发演出者的成功感,让其他孩子在欣赏、赞许中体会取得成果的不易,另一方面,普通的兴趣爱好的交流也让所有同学明白兴趣使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为了关注到每一个孩子的需求,让更多的孩子能得到展示和认可的机会,笔者特意让他们将课前准备好的画画、书法、手工作品贴到教室的两侧,孩子们的眼神和表情告诉我们,他们都得到了兴趣给自己带来的成功喜悦,此时,孩子们都为自己拥有某一方面的特长和兴趣而感到骄傲。在这样的基础上,笔者顺水推舟,引导他们在已取得成绩基础上,必须付出更多的艰辛努力,才能获得更大的成功,并列举贝多芬、爱迪生等伟人的事例,从更高层次上理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让“虚”的品德课堂“实”起来,有效体验是关键。笔者列举的上述案例及提及的策略既有个性,也有共通的地方,都围绕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共同生活这个大主题,使学生在特定情境活动、游戏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体验学习中,自身的道德素质得到真正发展。俗话说:教无定法。教学理念是实践操作的灵魂,只要我们围绕有效体验的目标,做足“深”字文章,立足学生实际,就能构建有效的品德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