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为本,以“思”为主线的课堂更高效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tv2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教学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思维发展,所以以“生”为本,以思维训练为主线,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当前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最佳途径。
  [关键词]学生 思维 高效课堂 生成 水平 能力 以生为本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35-026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课堂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上出一节高效的课。那么,怎样才能上出一节高效的课呢?我认为,教学前教师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清楚學生的学习心态,并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预设教学中出现的各种可能。同时,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机智应对随机生成的教学问题,灵活调整教学策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使每个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前段时间听了“解决问题的策略”一课,让我感受颇深,现以此课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有思考的铺垫更有效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数学课由于自身知识的特点,教学起来既没有语文课的诗情画意,也没有音美体等课的欢快活泼,所以出现了教师使出浑身解数设计各种铺垫的现象,他们力争创设生动的情境,让课堂教学从铺垫导入开始就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我们追求情境创设多样化的同时,不能忽略了铺垫本身的有效性和重要性,因为它可以为学生学习新知识时搭建逐层递进的“梯子”,是新旧知识联系的纽带。所以,能让学生充分思考的铺垫,才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
  例如,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这节课时,教师首先利用9的分与合进行复习引入。如下:
  师:一年级我们就学过数的分与合,9的分与合谁能说一说?
  生1:9可以分成8和1,7和2,6和3,5和4。
  师:这个同学有序地把所有的答案全都说出来了,真棒!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有序的列举。(师引入课题后板书课题)
  ……
  上述教学,复习铺垫看似很完美,然而这样的铺垫真的有效吗?我认为,如果给学生适当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想想“为什么要有序列举”“有序列举有什么好处”等问题就更好了。我觉得这一环节可有以下两种设计方案。
  方案1:
  师提出问题“9的分与合”谁能说一说时,可以多让几个学生说一说9的分与合,如果所有的学生都回答“9可以分成8和1、7和2、6和3、5和4”或“9可以分成1和8、2和7、3和6、4和5”,教师可把学生的回答板书出来,并引导学生思考“他们的回答有什么特点”“为什么都这样回答”,使学生发现有序的回答才不容易出现遗漏和重复。
  方案2:
  如果有的学生回答的顺序不一样,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比一下哪种方法表达更好,使学生在对比中发现有序的回答比较好,因为这样既不重复,也不会遗漏。学生在思维碰撞中顿悟,不比教师的言语揭示有序列举的好处来得更有价值?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面临问题,因为问题能唤起强烈的求知欲。”教师在教学时,特别是上公开课时,总是害怕学生出错,其实这是大错特错的。学生学习新知就是一种由不会到会的过程,然而在这种由不会到会的过程中,学生必然会遭遇这样或那样的困难,但只有让学生经历知识产生、形成、发展的过程,他们才能从真正意义上理解和掌握知识。所以,课堂教学中,在进行复习铺垫时,教师要勇于让学生面对问题,在问题的解决中,为新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生成思维比预约思维更精彩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教师上课前要备教材,备学生。”因此,教师上课前要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情况,预设课堂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针对问题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
  例如,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时,就出现了以下的情况。
  出示例题:王大叔用22根1米长的木条围一个长方形花圃,怎样围面积最大?
  (师先引导学生读题和理解题意,再带领学生找出题目中比较关键的条件)
  师:这里面最关键的一个条件是什么?
  生1:面积最大。
  师:这是让我们求出的面积应该是最大的。还有什么是关键的条件?
  生2:周长22米。
  师:根据这个条件,你能知道什么?
  生3:我能知道长 宽=11(米)。
  师:长与宽的和是11米,说明长和宽不可能是什么数?
  生4:长和宽不可能是小数。
  ……
  师:上面说的哪些信息特别重要?
  生5:长 宽=11(米)。
  师:你打算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学生沉默,师再三启发,终于有一个学生举手)
  生6:我是这样想的,既然长加宽等于11米的话,那么我们就可以假设长是10米,宽就是1米;长是9米,宽就是2米;长是8米,宽就是3米……而且我算了一下,发现面积最大的长方形的长和宽的长度最接近。(这个学生刚说完,下面的听课教师就发出赞叹声“这个学生太棒了,一下子揭示了这节课要达到的目标”)
  师:你真棒!(然后出示小组活动的要求,让学生先列一列、摆一摆、围一围,再把所有的方法列举出来)大家小组合作,看看哪组最智慧。
  ……
  我们上课特别是上公开课时,总是精心设计教学流程,一遍又一遍地预设会有哪些课堂生成。然而,学生是性格特质不同的生命体,每个学生都有着千差万别的思维方式,所以再完美的教学设计也应对不了即时生成的课堂教学。如上述教学,当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可以用哪些方法解决长 宽=11(米)这个问题时,一个学生的回答是那么的精彩,导致教师被这个精彩的回答打乱了教学设计,一时手足无措。为了让自己的教学重新回到预设的轨道上,教师避重就轻地简单表扬后,生硬地将学生拉回了原来设计的教学轨道——出示将要进行的小组活动的要求和方法。   其实,我认为,虽然学生没有按照教师的设计说出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如摆小棒、列算式等,但是学生说出了具体怎样列算式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这应该是思维更深层次的回答。教师应该对学生说出的方法给予重视,并在学生说完自己的方法后,适当地予以说明、表扬和鼓励:“这位同学的方法叫列算式法,对于他的这种方法可能有些同学不太理解,因为这个同学的思维太厉害了,为了让大家更好的理解,我们可以用以下方法来验证他说的对不对。”教师接着揭示还有多种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如画图、摆小棒、列表等,并带领学生用这些方法验证这个同学的方法对不对。然后教师出示小组合作的要求,让一些理解有困难的学生通过摆一摆、画一画等活动,理解这个同学的方法。这样教学,既使学生的自尊心得到了很好的维护,又水到渠成地关注了每个学生的思维。
  三、让数学思维向更深处漫溯
  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说过:“教学的主要任务不是积累知识,而是发展思维。”因此,教师应及时地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发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真正理解所学知识,这样教学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本节课的教师在新课结束后并未草草结束教学,而是在原有例题上进行延伸教学:“你能不能用这些小棒,围成尽可能大的图形?”同时,教师提出问题:“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得出的结论是长和宽的长度越接近,面积就越大。那么,围成更大面积的图形应该是什么图形呢?”在学生动手操作后,教师引导他们思考:“小棒的长度是固定的,也就是说周长相等的情况下,围成什么样的图形面积最大?”例题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长和宽的长度越接近,长方形的面积就越大,当长和宽相等时就形成正方形,此时正方形的面积最大。接着,教师继续追问:“还能不能围成面积更大的图形?”学生发现围成五边形的面积比正方形的面积大,围成正六边形的面积比正五边形的面积大,围成正八边形的面积更大……就这样学生逐渐发现:照这样拼下去,最终形成一个圆,所以用这些小棒围成的图形中圆的面积最大。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概括:周长相等的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中,圆的面积最大。这节课最大的亮点就是在新授结束后重温例题,对学生进行思维拓展。“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教学重在发展学生的思维,而我们的课堂往往缺失的是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教师经常是教学完本节课的内容后就觉得完成了任务,万事大吉。然而,这位教师在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的策略后,教学并没有就此止步,而是让学生在得出结论“长方形的长和宽越接近时,面积越大”的基础上,继续探讨“这些小棒拼成什么图形时面积最大”的问题。同时,教师提问:“当长和宽的长度最接近时,图形的面积是最大的,那长和宽什么时候最接近呢?”学生发现长和宽相等时就形成了正方形,也就是当这些小棒拼成正方形時面积最大。然后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思考:“那么,这些小棒还能不能围成比这个正方形还大的图形呢?”有的学生通过摆一摆发现:把摆成正方形的小棒都向外延伸一些,面积还要更大。最后,聪明的学生发现:如果能让小棒弯曲的话,形成图形的面积会更大。就这样,学生经过教师循序渐进的思维点拨,最终发现当这些小棒如果能弯曲拼成圆形时面积是最大的,学生的思维在这样的拓展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一节高效的课,其实没有什么统一的评价标准和模式。一节课上下来,学生喜欢,教师轻松,课堂教学效率自然就高。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不仅要钻研教材、教法,而且要研究如何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备好教材,备好学生。教师只有用心地去努力钻研每一节课,才能智慧地面对瞬息万变的课堂教学,上出让学生喜欢的高效的课。
  (责编 蓝 天)
其他文献
[摘 要]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需要教师的“引”,更需要学生自己去“悟”。教师要深度挖掘、合理提取教学材料,用好、用准学生思维发展的生长点,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觉地思考与探究,自发地质疑和思辨,自主地实践与反思,从而实现思维品质的提升。  [关键词]转化;习题研究;经历与体验;思维发展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20-0
[摘 要]依据儿童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并基于小学数学的本质特点和学习规律,提出“真?趣”教学理念。在数学探索中以及现实情境中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提升思维的灵活性和数学素养。  [关键词]理念;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35-0075-02  课改已经进入深水区,但是在一线课堂中,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依然在使用传统的方
[摘 要]数学来源于生活,学生要学生活中的数学。以“比例尺意义”的教学为例,教师以典型错例为载体,通过认真剖析、深入访谈,找到学生认知的起点,给“比例尺”注入新的活力。  [关键词]比例尺;典型错例;教学改进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35-0006-03  笔者在执教人教版教材六年级下册的比例尺的认识及相关内容时,例题教学开展
[摘 要]概念教学要按阶段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加深学生对概念的认识,使学生找到概念间的纵向与横向联系,形成系统的认识结构,达到深化所学概念的目的。  [关键词]数学概念 分数 深化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5-025  从儿童立场实施教学,通过情境感知、动态操作、适度抽象等活动,对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进行深加工,能够使学生建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已被写进了《小学数学课程纲要》中。课程改革的核心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如何改变,通过什么途径改变,在这里牵涉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本文重点探讨教学材料的呈现方式对改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影响,主要以创设问题情境研究入手。  问题情境的创设离不开一定的学习材料和呈现方式,因此在创设问题情境时我们要做到三性,即学习材料的多样性、资源处理的灵活性和问
[摘 要]数学是抽象的,并具有高度概括的特征。如何让纯粹的数学转化为儿童可接受的童化数学,离不开教师对儿童认知过程的深入分析,对问题的精心预设。基于本质、驱动思维、指向素养的问题,才是好问题。在具有统摄功能的核心问题驱动下,引领儿童思维攀高,驱动课堂向纵深进发。  [关键词]核心问题 数学本质 学科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
数学新课标明确指出,要在培养小学生基本技能和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使其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由此可知数学思想有多么重要。在实际教学中,单纯依靠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技能训练并不能实现这一目标。根据建构主义理论,思想意识的建立有赖于学生的反复感知和自主体验,这个过程既是思想的形成过程,也是学生经验的积累和提升的过程。那么,到底如何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呢?笔者认为,可以分阶段地发展学生的自
[摘 要]教师要给学生一个有“根”的数学,让学生的学习触及数学学科的本质,以“再发现”的方式让数学思想根植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渗透数学思想已成为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核心教学目标,因此,使学生有机会通过自己的发现获得新的数学知识、技能、方法及思想,成为一个“具有数学思想和眼光”的人是当前教学的重点。  [关键词]数学思想;教学策略;渗透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摘 要]在数学课堂中,通过模块化的教学设计,先定目标,再定内容,分层实施,分步操作,逐步落实每一模块目标,就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以“解决问题的策略——列举”的教学为例,谈基于目标的模块化教学应如何设计。  [关键词]模块化;教学设计;列举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35-0023-02  模块化教学模式
[摘 要]数学实验课堂是开放性的课堂,它能够给予学生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机会,是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感悟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场所。在数学实验课堂中应该给予学生充足的实验探究时间,尽可能不给或少给限制和提示,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契合自身实际的认知方式去探索和发现,尊重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多样性。  [关键词]多边形内角和;实验;生动  [中图分类号]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