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基础阶段,打好基础是关键,字词教学是基础教育语文教学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项内容,学生识字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着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课程标准》要求小学阶段要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近年来,扩大低年级的识字量,引导学生提前阅读,已成为许多小学语文老师的共识,大家都在开发、利用多种资源,引导学生多途径识字。但由于识字教学任务的加重,或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使得教师在教学中常有顾此失彼的现象发生,导致识字教学的整体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在不同程度上制约了学生识字写字的后续发展,甚至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有效阅读。
一、识字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低年级学生在识字方面普遍存在这样一些问题。1.形近字易混淆。如“异”与“导”、“巡”与“寻”、“廷”与“延”等。即使在三年级的学生中,也同样有人将“领导”误写成“领异”,闹出了不该有的笑话。2.同音字模糊。如“做”“作”“坐”“座”等。有不少学生将“作业”误写成“做业”等,这样的现象屡见不鲜。3.多笔少画严重。如将“拔”写成“拨”,将“吟”右边写成“令”,将“武”多写一撇。4.字词的意思不明白。同学们在学习生字时囫囵吞枣,那么对词语意思的理解也就显得力不从心了。
那么,导致这些结果的原因是什么呢?通过调查,我发现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1.忽略字形、字义的整合教学。学生在识字的过程中,老师重视了音和和形的教学,但忽视了字义的教学。如,一位教师在教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识字4》时,就是将要求会认的9个生字连同音节一次性出示出来,然后运用“带着音节读,去掉音节读,放入句子中读”等形式完成了教学任务。至于每个字的意思,几乎没有涉及。学生对生字的意思以及课文的理解还很模糊。2.忽视字词间的相互联系。不少教师为了完成当堂课的识字教学任务,基本上没有将所要认识的字和与它相关的形近字进行比较、鉴别。这样一来,学生所学的字难以较好地在大脑中与原有知识同化。如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识字8》教学中,教师不引导学生去比较“鸦”“鸥”“鹃”有什么相似点,不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各有什么异同,那么学生怎么可能有观察、有思考、有发现呢?识字的效果当然不会很好。3.忽视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道理谁都明白,可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我们相当一部分教师普遍采用一种模式:“反复读写,反复讲解词义,反复默写生字”。学生学的枯燥,老师教的辛苦,久而久之让学生失去了学习汉字的兴趣。
二、识字教学解决的办法
如何利用教材的优势,尽可能地挖掘孩子的最大潜能,让识字变得轻松、愉悦,让阅读提前实现,使学生可以马上把他们的识字成果运用于阅读中,增加语文学习的成就感,增强语文学习的兴趣,是每一位教师所面临的新课题,也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笔者就在近期的识字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识字的情况谈谈几点体会。
(一)课堂上巧引导,换偏旁识字。这种识字方法又分两种。1.加一加。在低年级的教材中,有好多的生字可以利用这种方法来识记,一个学过的字,加上不同的偏旁,就变成了新的生字,如:“苗”,加上不同的偏旁,变成“描”、“瞄”、“喵”、“猫”、“锚”,而且我们完全可以根据偏旁的不同来让学生们进一步体会不同偏旁赋予汉字不同的意义,这种方法不仅可以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还大大拓展了识字范围,可以说是识字教学的良方之一。2.换一换。此种方法也是我在识字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利用以往已经掌握的偏旁和一些熟悉的字,就像变魔术一样,通过换不同的偏旁来加深记忆。如:学习“赔”时,给它换偏旁,可以换成“陪”、“培”、“倍”、“部”等。这样,新的字在以往所学的基础上对比记忆,很快就能把生字给记住了。只要稍加点拨,孩子们就能掌握此种方法,并非常乐于给学过的生字换“装扮”。
(二)编顺口溜、儿歌识字。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学生有了兴趣,学习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在教学中编顺口溜、儿歌能提高识字能力。如学“善”时,孩子们编了顺口溜:“小羊很善良,它长着两只眼睛一张口。” 如识记词语“秘密”时,孩子们编了儿歌:mi、mi、mi,秘密兄弟容易混,老大秘密藏禾旁,老二秘密藏山上。同学们运用生活实际编顺口溜、儿歌识字,形象直观,学生兴趣也高,自主识字能力逐渐增强。
(三)讲故事识字。小学生都喜欢听故事,在识字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将一些抽象的汉字和生动有趣的小故事联系起来,这样即可以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又能达到准确记住较难生字的目的,可谓一举多得。如:学习“灭”字时,我给学生讲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次,我炒菜时,刚把油倒入锅里,电话铃响了,我就去接电话,等我放下电话来到厨房发现锅里的油着火了,当时我不知所措,怕火烧到电线,拿起锅盖就把锅盖上了,果然火灭了,后来我知道了,原来盖上锅盖能起到隔绝空气的作用。所以火上面加上一横就读“灭”。学生对故事非常感兴趣,很轻松就记住了“灭”字。
心理学家指出:需要是人个性积极性的源泉,是人的行为活动的基本动力。“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苏霍姆林斯基)让我们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利用他们的好奇心、荣誉感和成就欲,激起他们识字的欲望,诱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去认识汉字吧!
一、识字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低年级学生在识字方面普遍存在这样一些问题。1.形近字易混淆。如“异”与“导”、“巡”与“寻”、“廷”与“延”等。即使在三年级的学生中,也同样有人将“领导”误写成“领异”,闹出了不该有的笑话。2.同音字模糊。如“做”“作”“坐”“座”等。有不少学生将“作业”误写成“做业”等,这样的现象屡见不鲜。3.多笔少画严重。如将“拔”写成“拨”,将“吟”右边写成“令”,将“武”多写一撇。4.字词的意思不明白。同学们在学习生字时囫囵吞枣,那么对词语意思的理解也就显得力不从心了。
那么,导致这些结果的原因是什么呢?通过调查,我发现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1.忽略字形、字义的整合教学。学生在识字的过程中,老师重视了音和和形的教学,但忽视了字义的教学。如,一位教师在教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识字4》时,就是将要求会认的9个生字连同音节一次性出示出来,然后运用“带着音节读,去掉音节读,放入句子中读”等形式完成了教学任务。至于每个字的意思,几乎没有涉及。学生对生字的意思以及课文的理解还很模糊。2.忽视字词间的相互联系。不少教师为了完成当堂课的识字教学任务,基本上没有将所要认识的字和与它相关的形近字进行比较、鉴别。这样一来,学生所学的字难以较好地在大脑中与原有知识同化。如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识字8》教学中,教师不引导学生去比较“鸦”“鸥”“鹃”有什么相似点,不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各有什么异同,那么学生怎么可能有观察、有思考、有发现呢?识字的效果当然不会很好。3.忽视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道理谁都明白,可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我们相当一部分教师普遍采用一种模式:“反复读写,反复讲解词义,反复默写生字”。学生学的枯燥,老师教的辛苦,久而久之让学生失去了学习汉字的兴趣。
二、识字教学解决的办法
如何利用教材的优势,尽可能地挖掘孩子的最大潜能,让识字变得轻松、愉悦,让阅读提前实现,使学生可以马上把他们的识字成果运用于阅读中,增加语文学习的成就感,增强语文学习的兴趣,是每一位教师所面临的新课题,也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笔者就在近期的识字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识字的情况谈谈几点体会。
(一)课堂上巧引导,换偏旁识字。这种识字方法又分两种。1.加一加。在低年级的教材中,有好多的生字可以利用这种方法来识记,一个学过的字,加上不同的偏旁,就变成了新的生字,如:“苗”,加上不同的偏旁,变成“描”、“瞄”、“喵”、“猫”、“锚”,而且我们完全可以根据偏旁的不同来让学生们进一步体会不同偏旁赋予汉字不同的意义,这种方法不仅可以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还大大拓展了识字范围,可以说是识字教学的良方之一。2.换一换。此种方法也是我在识字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利用以往已经掌握的偏旁和一些熟悉的字,就像变魔术一样,通过换不同的偏旁来加深记忆。如:学习“赔”时,给它换偏旁,可以换成“陪”、“培”、“倍”、“部”等。这样,新的字在以往所学的基础上对比记忆,很快就能把生字给记住了。只要稍加点拨,孩子们就能掌握此种方法,并非常乐于给学过的生字换“装扮”。
(二)编顺口溜、儿歌识字。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学生有了兴趣,学习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在教学中编顺口溜、儿歌能提高识字能力。如学“善”时,孩子们编了顺口溜:“小羊很善良,它长着两只眼睛一张口。” 如识记词语“秘密”时,孩子们编了儿歌:mi、mi、mi,秘密兄弟容易混,老大秘密藏禾旁,老二秘密藏山上。同学们运用生活实际编顺口溜、儿歌识字,形象直观,学生兴趣也高,自主识字能力逐渐增强。
(三)讲故事识字。小学生都喜欢听故事,在识字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将一些抽象的汉字和生动有趣的小故事联系起来,这样即可以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又能达到准确记住较难生字的目的,可谓一举多得。如:学习“灭”字时,我给学生讲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次,我炒菜时,刚把油倒入锅里,电话铃响了,我就去接电话,等我放下电话来到厨房发现锅里的油着火了,当时我不知所措,怕火烧到电线,拿起锅盖就把锅盖上了,果然火灭了,后来我知道了,原来盖上锅盖能起到隔绝空气的作用。所以火上面加上一横就读“灭”。学生对故事非常感兴趣,很轻松就记住了“灭”字。
心理学家指出:需要是人个性积极性的源泉,是人的行为活动的基本动力。“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苏霍姆林斯基)让我们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利用他们的好奇心、荣誉感和成就欲,激起他们识字的欲望,诱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去认识汉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