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也是小学语文教师感到十分棘手头痛的课题,更是小学生最不愿意完成的功课。要想使学生喜欢作文,获得成功的体验,我认为 解决“作文之前干什么”的问题极其重要。我开始不断引导我的学生,传递给他们一个信息——“好的作文始于作文之前”,作文前做足了功课,写作文并不难。
一、习作准备重在日常的积累
新课标”指出:“要重视习作的准备过程”。以往我们的作文教学忽略了作文内容的积聚过程,让学生习作时 “打无准备之仗”,以至不少学生觉得“无话可说,无从下笔”。
1. “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不断利用语文课堂和一切有可能的机会告诉学生作文离不开生活。
根据目前学生的生活内容单调,观察能力低以及组织驾驭语言能力低等实际情况,我适当地带领学生也建议家长带他们走入生活,不仅是让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学会观察社会、观察生活、认识事物的方法。我给他们讲托尔斯泰的故事,建议孩子像大作家一样也单独准备一个小本,我把它称作“每日一记”,记下当天发生的印象深刻的事,或记下一时灵感,感受。作文前翻开这个小本往事历历在目。一段时间后,不少学生观察生活的视角多了。留心观察生活之后,学生写出的作文要好多了,也显得生动、自然。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到思维的起点。
2.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大量阅读,语言积累,阅读能力很重要。
阅读能力是作文成功的最近通道。阅读能力是指学生积极涉猎书海,不断接受文化熏陶,主动培养审美情趣,为作文大量储备知识的能力。实践告诉我们,大量阅读古今中外文学名著,阅读其他相关书籍,既可以继续扩大学生的生活视野,扩宽知识面,又可以引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提高鉴赏能力,还可以逐步丰富他们的语言、词汇、写作素材,领会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规律。他们的语感,灵敏度,对生活、对文字的捕捉力也会提高。这些能力的提高自然会带动写作能力的飞跃。当然,这是一项时间长,见效相对缓慢的工作,需要师生双方的长期共同合作,积极参与。教师要有耐心和毅力来培养我们的学生。
3.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积累一定方法也很重要。
每天的语文课上传授给学生一定的语文知识更能有效地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倾听能力,投入越积极的孩子收效越大。语感、灵敏度、捕捉力也会在每天每堂课上得以锻炼。
认识事物的能力和表达能力,直接体现了作文能力。因此,作文教学还要突出抓好语言文字能力的训练。向书本学习表达,利用这一机会强化表达训练。另外,作文也像语文基础知识、阅读一样需要积累,比如好词、句、精彩片段等。每篇课文都有一定的写作方法,作文是从借鉴、模仿开始的。当然,我们应教育学生避免机械地照搬照抄。仿写是指仿其文(仿范文部分精言、警句),仿其格(仿范文布局、格式、结构、写作思路,从不同的角度去选材表现同一中心),仿其法(仿范文观察方法、思路方法)。如果可以做到,长此以往,这份积累也收获颇丰。
二、习作准备要有针对性
1. 作文的审题与选材。看到一篇作文,首先要清楚要我们写什么。学生愿意写什么,应该由他们自由去决定,教师不必强求一律。但要在此之前,要注意打开学生的思路,避免扩大选材或无形中缩小了选材的范围。
2. 作文的构思。作文之道巧在构思。我们应大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同样一件事学生可以从各方面去构思,明确自己想表达什么主题。
3. 有平和或快乐的心态,提起写作欲望。教师应用各种手段:情绪感染,讲自己经历,设置悬念,配适当道具,画面再现,例文指路,你问我答……让学生作文前保持快乐轻松的心态,拿起纸和笔向大家诉说。
总之,当我们在倾听、观察、谈话、阅读、听课、记录中澄清最初观点的时候,就开始了写作。即便还没动笔,写作前重视各方面积累,作文前审好题,选好材,拟好题实际上省出了更多时间去完成习作。
作者单位 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考院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张晓楠
一、习作准备重在日常的积累
新课标”指出:“要重视习作的准备过程”。以往我们的作文教学忽略了作文内容的积聚过程,让学生习作时 “打无准备之仗”,以至不少学生觉得“无话可说,无从下笔”。
1. “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不断利用语文课堂和一切有可能的机会告诉学生作文离不开生活。
根据目前学生的生活内容单调,观察能力低以及组织驾驭语言能力低等实际情况,我适当地带领学生也建议家长带他们走入生活,不仅是让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学会观察社会、观察生活、认识事物的方法。我给他们讲托尔斯泰的故事,建议孩子像大作家一样也单独准备一个小本,我把它称作“每日一记”,记下当天发生的印象深刻的事,或记下一时灵感,感受。作文前翻开这个小本往事历历在目。一段时间后,不少学生观察生活的视角多了。留心观察生活之后,学生写出的作文要好多了,也显得生动、自然。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到思维的起点。
2.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大量阅读,语言积累,阅读能力很重要。
阅读能力是作文成功的最近通道。阅读能力是指学生积极涉猎书海,不断接受文化熏陶,主动培养审美情趣,为作文大量储备知识的能力。实践告诉我们,大量阅读古今中外文学名著,阅读其他相关书籍,既可以继续扩大学生的生活视野,扩宽知识面,又可以引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提高鉴赏能力,还可以逐步丰富他们的语言、词汇、写作素材,领会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规律。他们的语感,灵敏度,对生活、对文字的捕捉力也会提高。这些能力的提高自然会带动写作能力的飞跃。当然,这是一项时间长,见效相对缓慢的工作,需要师生双方的长期共同合作,积极参与。教师要有耐心和毅力来培养我们的学生。
3.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积累一定方法也很重要。
每天的语文课上传授给学生一定的语文知识更能有效地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倾听能力,投入越积极的孩子收效越大。语感、灵敏度、捕捉力也会在每天每堂课上得以锻炼。
认识事物的能力和表达能力,直接体现了作文能力。因此,作文教学还要突出抓好语言文字能力的训练。向书本学习表达,利用这一机会强化表达训练。另外,作文也像语文基础知识、阅读一样需要积累,比如好词、句、精彩片段等。每篇课文都有一定的写作方法,作文是从借鉴、模仿开始的。当然,我们应教育学生避免机械地照搬照抄。仿写是指仿其文(仿范文部分精言、警句),仿其格(仿范文布局、格式、结构、写作思路,从不同的角度去选材表现同一中心),仿其法(仿范文观察方法、思路方法)。如果可以做到,长此以往,这份积累也收获颇丰。
二、习作准备要有针对性
1. 作文的审题与选材。看到一篇作文,首先要清楚要我们写什么。学生愿意写什么,应该由他们自由去决定,教师不必强求一律。但要在此之前,要注意打开学生的思路,避免扩大选材或无形中缩小了选材的范围。
2. 作文的构思。作文之道巧在构思。我们应大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同样一件事学生可以从各方面去构思,明确自己想表达什么主题。
3. 有平和或快乐的心态,提起写作欲望。教师应用各种手段:情绪感染,讲自己经历,设置悬念,配适当道具,画面再现,例文指路,你问我答……让学生作文前保持快乐轻松的心态,拿起纸和笔向大家诉说。
总之,当我们在倾听、观察、谈话、阅读、听课、记录中澄清最初观点的时候,就开始了写作。即便还没动笔,写作前重视各方面积累,作文前审好题,选好材,拟好题实际上省出了更多时间去完成习作。
作者单位 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考院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张晓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