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解决与创新精神的培养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wwwdf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作为一门科学性学科,它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理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要让创新贯穿于整个数学学习阶段。
  一、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培养创新意识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一切教师活动要围绕着学生进行,教师要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然而,学生已经习惯了对教师的依赖,已经习惯了接受教师已经整理好的知识。甚至当有些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发现新问题的时候,也会被教师无情地压下去,致使学生不愿意去探究新的方法,不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等等。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转变自己的观念,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给学生营造一个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环境,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提高。
  二、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在语文阅读中,我们讲“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其实,不管对于哪门学科都是一样的,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思考问题的思维不同,势必会形成不同的思路。在数学学习中,每个知识点之间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学生的思路不同,找到的解题思路也就不尽相同,尽管有的方法比较麻烦,有些比较简单,但最终的效果是一样的。所以,在解题过程中,教师不要随意否定任何学生的学习方法。相反,教师要鼓励学生找到那些采用新方法的学生,让学生在得到鼓励的同时,积极地对问题进行探究,提高学生的求异思维,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例如,在解答下题:已知:过△ABC的顶点C任作一直线,与边AB及中线AD分别交于点F和E.求证:■=■时,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开动脑筋,用不同的思路去解决本题。
  如,解法一:证明:过D作DM//CF交AB于M,∵DM//CF∴■=■;∵D为BC的中点,DM//CF;∴M为BF的中点,即MF=■BF;∴■=■=■即■=■成立。
  解法二:证明:过B作BG//CF交AD延长线于G,∵BG//CF,∴■=■;∵D为BC的中点,BG//CF;∴D为GE的中点,即EG=2DE∴■=■,即■=■。
  解法三:过B点作BH//AD交CF的延长线于H(证明过程略)
  ……
  由上题可以看出,不同的辅助线学生的解法就不相同,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开阔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引导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地观察问题、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灵活处理数学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激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并找方法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知识,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数学教材内容在选择上也非常注重与生活的联系,有助于学生体验理解与探索。由此可以看出,生活与数学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将生活中的问题抽象成和数学有关的问题,使学生在发现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时,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例如,在生活中要想测量一个旗杆的长度、测量河的宽度等都是借助三角形相似来估算的。所以,在学习过程中,要让数学知识回归于生活,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在生活中探究数学理论,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
  四、在评价中鼓励学生质疑
  有人曾经说:“教学的艺术并不只是在于传授,而在于鼓励、唤醒和鼓舞。”由此可以看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担任着知识的传授者,还承担着欣赏者的角色,教师要学会欣赏学生,学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对其进行积极、肯定的评价,使学生在教师的鼓励和肯定的评价中,培养质疑的意识。而且,教师在学生提出问题之后,不管是简单的问题还是以前强调过的问题,都要给予全面客观的评价,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环境中找到探究学习的兴趣点,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新课程标准强调,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加强学生思维创新能力的训练,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借助数学教学内容,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善于抓住问题的灵活性,让学生在变通的过程中,拓展发散思维,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探究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表现欲望和探究欲望,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活动中表现自己,让学生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作者单位 江苏省连云港外国语学校)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地勘单位改革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建设地勘单位安全文化,已经直接影响到其可持续发展问题.良好的地勘单位安全文化,是地勘单位建立与实施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重
中国男排联赛是国内竞争最激烈、技术性最高的赛事,本研究通过对此次联赛中八一和山东两队副攻的技术特点进行了对比分析,特别是在身体形态、拦网和扣球中进行了对比研究与分
如何让教师真正从花架空虚或沉闷刻板的教学程序中摆脱出来?如何让学生从作业、考试、分数的枷锁中解脱出来?如何切实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我认为,在解决语文课堂“求活”的同时,还必须解决好“高效务实”的问题。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就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特级教师钱梦龙曾深有感触地总结说:“优秀的教师都是优秀的心理学家,他们不约而同地都十分精通如何从激发兴趣来提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主要途径。为此,在数学课堂上我们的学生一定要扮演好主体角色。也就是说,学生的个性要充分地表露出来,思维要活跃起来,手脚要解放出来,这样才能极大地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  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演好课堂主体这一角色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课堂上教师要扮演好不同的角色  教师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际调研和专家访谈等方法探讨体育类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改革的内容和方向性问题.从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建立基于工作岗位与职业标准相结合的课程体系、教
摘 要:主要针对如何让初中数学课堂充满活力进行了相关分析,并就如何实现的方法途径进行了系统阐述。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创新;活力  一、注重师生角色转变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对初中数学教学理念进行了全新的定位。要求教师不断对自身的业务素质进行提升,并且把工作的重点放到转变自身传统数学教学观念上来。教师要尽快从传统数学课堂所扮演的主宰者转变为课堂的引导者与组织者。另外,教师应善于激励学生,使
从我们呱呱落地的时候,就止不住地要扭动自己的身体,爬,走,跑,在这些变化中我们不断地满足,这就是运动。人的生命在于运动,任何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运动。  我们从小就离不开运动。在体育课上,教师和学生都是以互动的方式来完成这门课程。体育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会进行频繁的交往,交往时每个个体都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并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所以,我们作为一个体育教育工作者,应该要善于合理地运用语言、表情
程少堂先生在《语文味:中国语文教育美学的逻辑起点》中说:“所谓语文味,是语文教育过程中以共生互学的师生关系为前提,主要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味等手段,让人体验的一种令人陶醉的审美快感。”著名特级教师王菘舟也曾说:“语文味就是守住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  新课改一路行来,一些语文教师在表面花哨的“吆喝”中正越来越远离语文课的本真:满堂无序的“自主”却陨落了教师的引导与教学的实效,看似雅致的人文写意却
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关键,因为兴趣是点燃智慧的火花,是克服困难的一种内在的心理因素,是学习知识的动力。学生对所学学科一旦产生浓厚的兴趣,随之就会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就会自觉地不知疲倦地去学习,越学越爱学。因此,教学过程中我们的首要任务是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在新课程改革的大好形势下,始终坚持把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放在首位。兴趣不仅是学习动机的起因,也是引起一切注意的先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