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不少高校已将开展师范生学科教学竞赛作为培养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必要举措。本文围绕学科教学竞赛的备赛、比赛及赛后反思等环节,探究学科教学竞赛对培养师范生教学技能的独特作用,鼓励更多的师范生积极参与学科教学竞赛,推动更多高校重视利用学科教学竞赛促进师范生专业发展。
关键词:学科教学竞赛 师范生 教学技能培养
师范生若想迅速成长为成熟的教师,除了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外,还必须具备专业的教学技能。高师院校师范生培养方案中一般包含实践教学课程、教育见习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即为此设置。在实践教学课堂上,师范生通过展示教学技能、任课教师点评和同学互评等环节初步感受实践体验。在教育见习实习过程中,师范生观察和分析一线教师的教学活动,参与一定的课堂教学活动和教育管理活动,获得更加鲜活的实践认知。学科教学竞赛与上述实践教学环节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的竞争机制。参赛师范生因为责任感与荣誉感会在教学竞赛期间以一种高压状态积极备赛, 不断经历备课、磨课、讲课等环节训练,在短时间内获得教学技能的快速提升。
目前,不少高校已将开展师范生学科教学竞赛作为培养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必要举措。笔者拟围绕学科教学竞赛的备赛、比赛及赛后反思等环节,探究学科教学竞赛对培养师范生教学技能的独特作用,以鼓励更多的师范生积极参与学科教学竞赛,推动更多高校重视利用学科教学竞赛,促进师范生的专业发展。
一、备赛阶段——在反复训练中磨炼教学技能
参与学科教学竞赛能够激励师范生精心研究教材,认真解读课程标准。教材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最重要的媒介和基本工具。课程标准是教师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把握教学重点的依据。熟悉教材、把握课程标准的要求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条件,也是学科教学竞赛评价体系的重要标准之一。在高校中,大部分师范生把学习重点放在课堂学习的学科专业知识上,很少有学生会主动花时间研究教材与课程标准。但是,参与学科教学竞赛使师范生不得不把目光转向教材与课程标准。参与学科教学竞赛的师范生准备比赛的第一步是熟悉教材、解读课标的相应内容,以便形成清晰、明确的教学设计思路。在熟悉教材和课程标准的过程中,师范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处理教材的能力及对课程标准的掌握程度。
指导教师赛前专业与细致的指导,能够帮助师范生在教学技能上得到螺旋式提升。在备赛过程中,参赛的师范生精心细致地准备教学设计、讲稿、课件等,并在选题、设计和试讲等环节虚心向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请教。指导教师往往能够结合师范生的实际情况给予针对性意见和个性化辅导,这是师范生在平时专业学习过程中难以获得的宝贵学习体验。在指导教师的指引下,师范生研究分析教材、探索教学方法,非常有利于师范生专业知识的充实拓展和教学技能的磨炼提升。师范生如果能够将指导教师的意见用心总结、消化吸收,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并合理利用,就有利于弥补自身教学技能的不足,提升教学功底。
学科教学竞赛前的反复训练与模拟教学,有利于提高师范生教学实践的综合能力。学科教学竞赛是对师范生专业知识、教学设计、课件制作、说课讲课等能力的综合评价, 要求师范生最大限度地展示自己具备的教师素质和教学能力。教学竞赛的竞争机制刺激参赛的师范生对每一处细节精益求精。所有参赛的师范生在比赛前对教学设计、课件制作、试讲试教等实践环节反复训练与打磨,并且细致斟酌教学方法、教学语言、课堂互动等内容。师范生在反复练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和不足,进行有针对性的修正,有效提高以下三个方面的能力。
一是教学设计能力。教学设计是教学活动开展的起点,是课堂教学的“施工蓝图”。缺乏实践教学经验的师范生大多对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尚不熟悉,缺乏整体意识和标准意识,教学设计往往零散,缺乏统筹。经过教学竞赛的洗礼, 师范生能够十分清楚教学设计步骤,可以在把握教材与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明确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对教学形式与流程等进行设计,使各个环节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协调运作。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想在教学比赛时强化教学效果,必然在赛前对教学设计反复修改。教学设计的每一次修改都是在原来基础上的升华,反复修改的过程也是对课程内容再梳理、教学脉络再规划、教学场景再推敲的过程。对师范生来说,这是对自己脑海中的教学设计理论进行反复实践的绝佳时机,能够对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有更深刻的认识,在实践中磨炼教学设计的能力。
二是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现在各类教学竞赛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撑,要求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很多参赛师范生在准备教学竞赛的过程中能够深入学习多媒体课件制作、微课录制、视频剪辑、动画制作等信息技术,甚至还会带动身边同学一起积极探索。在这些信息技术当中,多媒体课件制作技术对师范生来说尤为重要。图文并茂、重点突出的教学课件有利于增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生动形象地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参加学科教学竞赛的师范生把课件中的文字、图像、动画、视频等信息有机组合,通過精心设计与制作,增强课件的表现力与艺术性,并且反复思考、反复修改。在多次尝试与训练中,师范生逐渐意识到要想课堂具备高效性,需要课件在内容呈现上简明扼要、主次分明、逻辑清晰、形式多样、协调美观。明确了这些要点,再加上赛前反复多次的课件制作训练,师范生的课件制作能力自然而然有所提高。
三是教学实施能力。成功的教学展示不仅需要师范生提前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还需要对动态课堂进行有效、灵活的控制。所以,学科教学竞赛对于师范生的组织教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是一个考验。参与学科教学竞赛是师范生在公开场合下的自我展示,师范生会更加关注自己对教师这一角色的把控,在教学情感、语言表达、肢体运用等方面严格要求自己,潜意识里杜绝平铺直叙、照“屏”宣科。在赛前的反复演练中,师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肢体语言的表现力得到了锻炼,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师范生长时间作为学生固有的表现方式和不足之处,比如普通话不标准、语速过快、语调单一、教态不自然等问题。赛前的训练与纠正使参赛师范生能够强化语言和肢体动作的表现能力,更加规范恰当, 具有感染力,帮助师范生达到理想的教学呈现效果。 二、比赛阶段——在观摩交流中学习教学技能
学科教学竞赛是师范生课堂教学的实践模式之一, 为师范生教学技能的训练提供了一个实践平台。首先, 学科教学竞赛让师范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课堂教学情境,真实体验教师角色。师范生将自己在课堂中学到的理论知识和教学方法用到具体的学科教学中,获得实践性知识,逐渐提升在专业理论、教学技能等方面的水平。其次,正式比赛时评委和专家们会根据师范生的现场表现给出专业的评价,无论是褒是贬都会在一定程度上真实地反映出师范生的优点和不足,为他们指明今后的努力方向。这种当场的点评和反馈会给师范生留下无比深刻的印象,有利于师范生迅速意识到自身问题,进而反思自己,以便日后扬长避短。
学科教学竞赛搭建了相同学科甚至不同学科师范生之间交流、学习与借鉴经验的桥梁。参赛师范生在赛前按照竞赛要求精心准备,以呈现出最好的状态和最精彩的教学。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每位师范生的思维习惯、教学设计思路与教学风格都各具特色,都有值得其他参赛师范生参考学习的地方。因此,对师范生来说,教学竞赛不只是相互切磋,更可以相互观摩、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在与其他师范生的对照比较中,有利于反思自身存在的薄弱之处,借鉴他人之长以补己之短,在以后的学习与实践中逐步提升教学技能。以学科教学竞赛为契机,参赛的师范生比赛结束后可以保持长久的联系,共同交流专业知识与教学技能,对积累教学经验和加速师范生的成长进程大有裨益。
参加学科教学竞赛有助于培养师范生的职业认同感, 帮助师范生以后在教师岗位上更加从容自如。参加过教学竞赛的师范生在教师素养、教学能力、应变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锻炼,毕业后在教师岗位上更容易展现出风采。曾在学科教学竞赛获奖的同学表示参加教学竞赛获得了三大法宝,即扎实的专业知识、坚韧的精神和变通的智慧,帮助他们在以后的学习和真正走上教师岗位、面临诸多挑战时,能沉稳从容地应对。师范生在经历教学竞赛后对教师职业有更加积极的情感评价,唤起他们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感,表现出坚定的从教信念。对于师范生来说,如果能够在教学竞赛上获得评委和专家们的认可与鼓励,会大大增加对未来成为优秀教师的自信心。这种自信心與成就感又会推动他们不断汲取专业知识、提高教学技能,向成为更加优秀、更加成熟的教师迈进。
三、反思阶段——在回顾总结中提高教学技能
教学竞赛犹如一面镜子,可以精确地反映师范生当下的优点和不足,能够很好地帮助师范生意识到差距和优势所在。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的教师成长公式,即“经验+反思=教师的成长”,强调了反思在教师专业成长中不可或缺的地位。当下各科学科教学竞赛都设有赛后反思活动,师范生在竞赛过后对自身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行为的再认识、再思考,有利于总结教学竞赛中的经验与教训,从而对个人教学技能进行修正与提高。师范生通过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能够全面地看待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避免重要细节的遗漏,比如反思自己的专业知识是否扎实,教学设计是不是缺乏连贯性,语言表述有没有逻辑性错误,普通话和板书是否有待提高,在实际课堂上的随机应变能力是不是稍弱,教姿教态是否自然等。及时地进行反思和总结可以避免短时间内的遗忘,帮助师范生在发现问题的第一时间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完善教学技能,获得终身受益的实践经验。
每一次反思和审视都是不断向前进步的过程,反思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与建议是提高师范生教学技能行之有效的手段。师范生结合指导教师的辅导建议、评委专家的客观评价、其他参赛选手的优秀教学设计等进行赛后梳理反思、认真感悟、经验总结,从根本上激发师范生提升教学技能的自觉性和能动性,有利于师范生在今后学习中进一步有针对性地优化知识结构、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技能。师范生对指导教师在教学竞赛中的指导意见进行再次回顾与归纳,可以警醒自己避免今后再犯相同的错误;反省评委专家对自己的专业点评;对其他优秀师范生的成功经验进行总结反思, 取长补短,有助于优化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加快成长的步伐。
总而言之,学科教学竞赛作为培养师范生教学技能的有效途径,为师范生提供了一个激发潜能、体验角色和展现自我的平台,给予了师范生专业发展方向上的引领。学科教学竞赛的准备阶段,给师范生提供了钻研教材、研读课程标准的机会。指导教师赛前的精心指导促进师范生专业知识的积累和教学技能的提升。赛前反复的训练与模拟锻炼了师范生教学设计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教学实施能力。在学科教学竞赛正式比赛时,师范生公开展示教学技能、接受评委专家们的评价,在灵活应对中感受教师的职业魅力。观摩其他参赛师范生的教学展示,有利于师范生取长补短, 提升教学技能。师范生赛后反思自身在比赛过程中有待提升的地方,总结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并在之后学习中进行有针对性的锻炼,可以真正达到有收获、有感悟、有提高的比赛目的。对参赛师范生来说,教学竞赛不仅仅是一次教学技能的比拼,更是一次教学经验积累的宝贵机会。对高师院校来说,只有积极搭建教学竞赛平台,扩大学生参与面,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才能更好地促进师范生教学技能的提高,培养更多优秀的师范生。
参考文献:
[1]郭红霞. 教学设计的价值提升:从教学竞赛走向普通课堂[J]. 现代教育技术,2014,24(9).
[2]闫建璋,毛荟. 师范生教育实践环节及保障机制探析[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37(19).
[3]王平瑞,邓可,佟明燕. 教学技能竞赛对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的促进作用研究——基于贵州省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J].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8,34(2).
[4]毛海鹰. 教学竞赛:中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路径[J]. 江苏教育研究,2020(C2).
[5]梁金凤.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竞赛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调查研究[D]. 桂林:广西民族大学,2019.
[6]沈小晶.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竞赛研究[D]. 扬州:扬州大学,2016.
关键词:学科教学竞赛 师范生 教学技能培养
师范生若想迅速成长为成熟的教师,除了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外,还必须具备专业的教学技能。高师院校师范生培养方案中一般包含实践教学课程、教育见习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即为此设置。在实践教学课堂上,师范生通过展示教学技能、任课教师点评和同学互评等环节初步感受实践体验。在教育见习实习过程中,师范生观察和分析一线教师的教学活动,参与一定的课堂教学活动和教育管理活动,获得更加鲜活的实践认知。学科教学竞赛与上述实践教学环节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的竞争机制。参赛师范生因为责任感与荣誉感会在教学竞赛期间以一种高压状态积极备赛, 不断经历备课、磨课、讲课等环节训练,在短时间内获得教学技能的快速提升。
目前,不少高校已将开展师范生学科教学竞赛作为培养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必要举措。笔者拟围绕学科教学竞赛的备赛、比赛及赛后反思等环节,探究学科教学竞赛对培养师范生教学技能的独特作用,以鼓励更多的师范生积极参与学科教学竞赛,推动更多高校重视利用学科教学竞赛,促进师范生的专业发展。
一、备赛阶段——在反复训练中磨炼教学技能
参与学科教学竞赛能够激励师范生精心研究教材,认真解读课程标准。教材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最重要的媒介和基本工具。课程标准是教师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把握教学重点的依据。熟悉教材、把握课程标准的要求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条件,也是学科教学竞赛评价体系的重要标准之一。在高校中,大部分师范生把学习重点放在课堂学习的学科专业知识上,很少有学生会主动花时间研究教材与课程标准。但是,参与学科教学竞赛使师范生不得不把目光转向教材与课程标准。参与学科教学竞赛的师范生准备比赛的第一步是熟悉教材、解读课标的相应内容,以便形成清晰、明确的教学设计思路。在熟悉教材和课程标准的过程中,师范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处理教材的能力及对课程标准的掌握程度。
指导教师赛前专业与细致的指导,能够帮助师范生在教学技能上得到螺旋式提升。在备赛过程中,参赛的师范生精心细致地准备教学设计、讲稿、课件等,并在选题、设计和试讲等环节虚心向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请教。指导教师往往能够结合师范生的实际情况给予针对性意见和个性化辅导,这是师范生在平时专业学习过程中难以获得的宝贵学习体验。在指导教师的指引下,师范生研究分析教材、探索教学方法,非常有利于师范生专业知识的充实拓展和教学技能的磨炼提升。师范生如果能够将指导教师的意见用心总结、消化吸收,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并合理利用,就有利于弥补自身教学技能的不足,提升教学功底。
学科教学竞赛前的反复训练与模拟教学,有利于提高师范生教学实践的综合能力。学科教学竞赛是对师范生专业知识、教学设计、课件制作、说课讲课等能力的综合评价, 要求师范生最大限度地展示自己具备的教师素质和教学能力。教学竞赛的竞争机制刺激参赛的师范生对每一处细节精益求精。所有参赛的师范生在比赛前对教学设计、课件制作、试讲试教等实践环节反复训练与打磨,并且细致斟酌教学方法、教学语言、课堂互动等内容。师范生在反复练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和不足,进行有针对性的修正,有效提高以下三个方面的能力。
一是教学设计能力。教学设计是教学活动开展的起点,是课堂教学的“施工蓝图”。缺乏实践教学经验的师范生大多对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尚不熟悉,缺乏整体意识和标准意识,教学设计往往零散,缺乏统筹。经过教学竞赛的洗礼, 师范生能够十分清楚教学设计步骤,可以在把握教材与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明确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对教学形式与流程等进行设计,使各个环节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协调运作。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想在教学比赛时强化教学效果,必然在赛前对教学设计反复修改。教学设计的每一次修改都是在原来基础上的升华,反复修改的过程也是对课程内容再梳理、教学脉络再规划、教学场景再推敲的过程。对师范生来说,这是对自己脑海中的教学设计理论进行反复实践的绝佳时机,能够对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有更深刻的认识,在实践中磨炼教学设计的能力。
二是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现在各类教学竞赛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撑,要求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很多参赛师范生在准备教学竞赛的过程中能够深入学习多媒体课件制作、微课录制、视频剪辑、动画制作等信息技术,甚至还会带动身边同学一起积极探索。在这些信息技术当中,多媒体课件制作技术对师范生来说尤为重要。图文并茂、重点突出的教学课件有利于增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生动形象地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参加学科教学竞赛的师范生把课件中的文字、图像、动画、视频等信息有机组合,通過精心设计与制作,增强课件的表现力与艺术性,并且反复思考、反复修改。在多次尝试与训练中,师范生逐渐意识到要想课堂具备高效性,需要课件在内容呈现上简明扼要、主次分明、逻辑清晰、形式多样、协调美观。明确了这些要点,再加上赛前反复多次的课件制作训练,师范生的课件制作能力自然而然有所提高。
三是教学实施能力。成功的教学展示不仅需要师范生提前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还需要对动态课堂进行有效、灵活的控制。所以,学科教学竞赛对于师范生的组织教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是一个考验。参与学科教学竞赛是师范生在公开场合下的自我展示,师范生会更加关注自己对教师这一角色的把控,在教学情感、语言表达、肢体运用等方面严格要求自己,潜意识里杜绝平铺直叙、照“屏”宣科。在赛前的反复演练中,师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肢体语言的表现力得到了锻炼,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师范生长时间作为学生固有的表现方式和不足之处,比如普通话不标准、语速过快、语调单一、教态不自然等问题。赛前的训练与纠正使参赛师范生能够强化语言和肢体动作的表现能力,更加规范恰当, 具有感染力,帮助师范生达到理想的教学呈现效果。 二、比赛阶段——在观摩交流中学习教学技能
学科教学竞赛是师范生课堂教学的实践模式之一, 为师范生教学技能的训练提供了一个实践平台。首先, 学科教学竞赛让师范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课堂教学情境,真实体验教师角色。师范生将自己在课堂中学到的理论知识和教学方法用到具体的学科教学中,获得实践性知识,逐渐提升在专业理论、教学技能等方面的水平。其次,正式比赛时评委和专家们会根据师范生的现场表现给出专业的评价,无论是褒是贬都会在一定程度上真实地反映出师范生的优点和不足,为他们指明今后的努力方向。这种当场的点评和反馈会给师范生留下无比深刻的印象,有利于师范生迅速意识到自身问题,进而反思自己,以便日后扬长避短。
学科教学竞赛搭建了相同学科甚至不同学科师范生之间交流、学习与借鉴经验的桥梁。参赛师范生在赛前按照竞赛要求精心准备,以呈现出最好的状态和最精彩的教学。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每位师范生的思维习惯、教学设计思路与教学风格都各具特色,都有值得其他参赛师范生参考学习的地方。因此,对师范生来说,教学竞赛不只是相互切磋,更可以相互观摩、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在与其他师范生的对照比较中,有利于反思自身存在的薄弱之处,借鉴他人之长以补己之短,在以后的学习与实践中逐步提升教学技能。以学科教学竞赛为契机,参赛的师范生比赛结束后可以保持长久的联系,共同交流专业知识与教学技能,对积累教学经验和加速师范生的成长进程大有裨益。
参加学科教学竞赛有助于培养师范生的职业认同感, 帮助师范生以后在教师岗位上更加从容自如。参加过教学竞赛的师范生在教师素养、教学能力、应变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锻炼,毕业后在教师岗位上更容易展现出风采。曾在学科教学竞赛获奖的同学表示参加教学竞赛获得了三大法宝,即扎实的专业知识、坚韧的精神和变通的智慧,帮助他们在以后的学习和真正走上教师岗位、面临诸多挑战时,能沉稳从容地应对。师范生在经历教学竞赛后对教师职业有更加积极的情感评价,唤起他们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感,表现出坚定的从教信念。对于师范生来说,如果能够在教学竞赛上获得评委和专家们的认可与鼓励,会大大增加对未来成为优秀教师的自信心。这种自信心與成就感又会推动他们不断汲取专业知识、提高教学技能,向成为更加优秀、更加成熟的教师迈进。
三、反思阶段——在回顾总结中提高教学技能
教学竞赛犹如一面镜子,可以精确地反映师范生当下的优点和不足,能够很好地帮助师范生意识到差距和优势所在。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的教师成长公式,即“经验+反思=教师的成长”,强调了反思在教师专业成长中不可或缺的地位。当下各科学科教学竞赛都设有赛后反思活动,师范生在竞赛过后对自身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行为的再认识、再思考,有利于总结教学竞赛中的经验与教训,从而对个人教学技能进行修正与提高。师范生通过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能够全面地看待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避免重要细节的遗漏,比如反思自己的专业知识是否扎实,教学设计是不是缺乏连贯性,语言表述有没有逻辑性错误,普通话和板书是否有待提高,在实际课堂上的随机应变能力是不是稍弱,教姿教态是否自然等。及时地进行反思和总结可以避免短时间内的遗忘,帮助师范生在发现问题的第一时间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完善教学技能,获得终身受益的实践经验。
每一次反思和审视都是不断向前进步的过程,反思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与建议是提高师范生教学技能行之有效的手段。师范生结合指导教师的辅导建议、评委专家的客观评价、其他参赛选手的优秀教学设计等进行赛后梳理反思、认真感悟、经验总结,从根本上激发师范生提升教学技能的自觉性和能动性,有利于师范生在今后学习中进一步有针对性地优化知识结构、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技能。师范生对指导教师在教学竞赛中的指导意见进行再次回顾与归纳,可以警醒自己避免今后再犯相同的错误;反省评委专家对自己的专业点评;对其他优秀师范生的成功经验进行总结反思, 取长补短,有助于优化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加快成长的步伐。
总而言之,学科教学竞赛作为培养师范生教学技能的有效途径,为师范生提供了一个激发潜能、体验角色和展现自我的平台,给予了师范生专业发展方向上的引领。学科教学竞赛的准备阶段,给师范生提供了钻研教材、研读课程标准的机会。指导教师赛前的精心指导促进师范生专业知识的积累和教学技能的提升。赛前反复的训练与模拟锻炼了师范生教学设计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教学实施能力。在学科教学竞赛正式比赛时,师范生公开展示教学技能、接受评委专家们的评价,在灵活应对中感受教师的职业魅力。观摩其他参赛师范生的教学展示,有利于师范生取长补短, 提升教学技能。师范生赛后反思自身在比赛过程中有待提升的地方,总结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并在之后学习中进行有针对性的锻炼,可以真正达到有收获、有感悟、有提高的比赛目的。对参赛师范生来说,教学竞赛不仅仅是一次教学技能的比拼,更是一次教学经验积累的宝贵机会。对高师院校来说,只有积极搭建教学竞赛平台,扩大学生参与面,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才能更好地促进师范生教学技能的提高,培养更多优秀的师范生。
参考文献:
[1]郭红霞. 教学设计的价值提升:从教学竞赛走向普通课堂[J]. 现代教育技术,2014,24(9).
[2]闫建璋,毛荟. 师范生教育实践环节及保障机制探析[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37(19).
[3]王平瑞,邓可,佟明燕. 教学技能竞赛对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的促进作用研究——基于贵州省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J].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8,34(2).
[4]毛海鹰. 教学竞赛:中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路径[J]. 江苏教育研究,2020(C2).
[5]梁金凤.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竞赛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调查研究[D]. 桂林:广西民族大学,2019.
[6]沈小晶.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竞赛研究[D]. 扬州:扬州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