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世界经济学》是经济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实践性。本文通过对世界经济学教学过程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对世界经济学课程教学方法改进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 世界经济学;教学方法;改进
世界经济学是经济学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它主要论述世界经济成长的基础与历程、运行与协调、制度与变迁三大方面以及对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全球性问题,这门课程又是一门系统的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它涵盖了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人口经济学与环境经济学等方面的知识。它不仅包括基本理论的介绍,还囊括方法体系的论述,但重点还是方法体系的研究过程,我院大四的学生开设了这门课,主要面向经济学专业和国际贸易专业。由于这门课不是基础课,一般采取单班形式授课,我在教授这门课过程中感触很深,下面谈点体会。
一、在世界经济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009-2010年度第一学期我给经济专业05—2班教授世界经济学课程,我选用池元吉主编的世界经济概论教材,该教材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全书包括十二章,45节内容。每周只上2个课时。显然在有限的课时内,完成冗长的教学内容是非常困难的事,我只能做选择性的讲解,下面具体谈写看法。
(一)精选内容、突出重点和难点
由于世界经济学涉及到的知识面很广(如包括“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国际金融”、“区域经济学”等课程),因此无法在限定的每周2课时内完成应该详细讲授的内容;我只能突出重点,解译难点,如部分章节的理论内容根本没有时间去详细介绍,只能将结论告诉学生。
(二)案列教学
世界经济学是一门具有很强实践的课程,案列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据重要教学环节,因课时安排有限,因此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如:涉及到全球性金融危机的案例,我就无法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发生及蔓延是一个热门话题,同学们非常感兴趣,因此为了将案例解释清楚,我删除了其他不太重要理论环节,要求同学们自己看,如有问题我再做进一步的解疑。
(三)课堂讨论
由于世界经济学课程涵盖的内容很广,它不仅包括基本理论还包括方法体系的论述,如:世界经济成长的基础与历程、运行与协调、制度与变迁三大方面,已经形成比较科学的方法体系。由于课程包括的内容从古到今,从国外到国内,学生对课堂讨论表现的异常积极,并且已经涉及到教材以外的最新内容。
(四)多媒体教学
教授世界经济学我采用多媒体方法授课,整个课件是我自己制作的,在制作课件过程中我遇到了很多问题;如果按照教材内容制作课件,每章的幻灯片数量会超过60张,而在正常的教学运作过程中,我们2个课时只能讲解30多张幻灯片,因此在制作课件环节上我下了功夫。
二、世界经济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改进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也进一步融人世界经济。在这一背景下,要提升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进一步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法,突出世界经济这门课程的特点,提高教学效果。
(一)精选内容、突出重点和难点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在实践中已出现的部分新内容,在教材上并没有涉及到,对此,教师应结合相关内容在相应的章节中进行讲述,特别是对于那些比较新的或属于难点及热点的问题。如:经济全球化与世界经济的新发展、世界资源与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世界经济发展与经济体制改革、经济全球化问题和环境问题等内容教师更要多讲。然而,在课程总学时不变的前提下,要增加新内容,补充必要的最新资料,又如:报纸、杂志、新闻媒体以及互联网上寻求相关的最新资料,联结书上的内容讲述。要提高讲课效率、不可避免地要删除一些陈旧的内容,同时增加新内容。如:只是对历史的描述,可以少讲甚者不讲。国际贸易与多边贸易体制的发展、国际直接投资与跨国公司的发展、当代国际货币制度的发展与金融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战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与经济体制改革,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与改革等内容属于重点内容,但在“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国际金融”、“区域经济学”等课程中上述内容已经做了详细的论述,因此这些内容可以有选择地少讲,而且从世界经济整体这个视角来讲。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正确处理好“世界经济学”课程与相关课程之间的内容衔接接与互补关系,避免重复讲述或者漏讲。
(二)案列教学
世界经济学课程的学科特点决定了该课程不能单纯采用“理论”的教学方法,而应加强贴近经济实践的案例教学,借助世界经济中的实例为案例。如:以经济全球化下南北差距拉大为案例,评价经济全球化下南北差距拉大的观点。首先,教师对南北差距拉大的背景和过程进行全面描述,将学生置身于特定的经济情景之中,给予恰当的引导,为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和近似的实践场所。
案例教学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案列分析是教学中用以辅助讲授的一种好方法,在案例分析中。可以积极启发学生思考,采用讨论与辩论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活跃课堂气氛,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提高运用正确的理论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堂讨论
课堂讨论是世界经济学课程教学过程中需要大力提倡的教学方法。课堂讨论教学手段的运用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不论是理论讲授还是案例分析,都离不开课堂讨论的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讨论时,老师首先要对自己学生的知识水平有所了解,教师要善于根据不同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求欲,在每一章里抓住问题的关键,提出一两个问题。如:怎样认识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讨论当代国际货币制度的发展与金融全球化、中国从俄罗斯和东欧国家经济发展和经济转轨中应该吸取哪些经验教训等等。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最后教师再概括总结。课堂互动不仅能使学生注意力集中,而且能使同学们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教师的概括则可使他们进一步看到自己知识的欠缺和理论上的空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在于有形象、直观、信息量大、可以使抽象的理论形象化等特点。充分运用多媒体方法,编写电子教案和多媒体教材,播放相关世界经济学课程中的热点问题。如:全球性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全球气候温暖化与生态变化及环境恶化等的专题纪录片及影视作品,使课程教学更加生动形象,激发学生对“世界经济学”课程的兴趣,以提高教学实效。
(五)组织专题讲座或报告
邀请一些本课程教学内容相关的校内外专家和企业经营家围绕实际的经济问题,及其面对全球性金融危机的挑战,面对全球气候温暖化等问题组织开展一些专题讲座,做一些学术报告。以多种形式把他们的科研成果和经营成果结合实际传授给学生,要丰富和充实学生的综合知识能力。这可以让学生感受一些学术界和企业界的思想、开阔视野、活跃思维、加深对经济问题和实际问题的理解,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与专家直接对话和交流的机会。
总之,选用的教学方法要符合教学内容的特点,使教学内容的可变性与相对稳定性有机地结合,增强教学内容的感染力、说服力、使教学取得较好的实际效果。
[关键词] 世界经济学;教学方法;改进
世界经济学是经济学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它主要论述世界经济成长的基础与历程、运行与协调、制度与变迁三大方面以及对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全球性问题,这门课程又是一门系统的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它涵盖了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人口经济学与环境经济学等方面的知识。它不仅包括基本理论的介绍,还囊括方法体系的论述,但重点还是方法体系的研究过程,我院大四的学生开设了这门课,主要面向经济学专业和国际贸易专业。由于这门课不是基础课,一般采取单班形式授课,我在教授这门课过程中感触很深,下面谈点体会。
一、在世界经济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009-2010年度第一学期我给经济专业05—2班教授世界经济学课程,我选用池元吉主编的世界经济概论教材,该教材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全书包括十二章,45节内容。每周只上2个课时。显然在有限的课时内,完成冗长的教学内容是非常困难的事,我只能做选择性的讲解,下面具体谈写看法。
(一)精选内容、突出重点和难点
由于世界经济学涉及到的知识面很广(如包括“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国际金融”、“区域经济学”等课程),因此无法在限定的每周2课时内完成应该详细讲授的内容;我只能突出重点,解译难点,如部分章节的理论内容根本没有时间去详细介绍,只能将结论告诉学生。
(二)案列教学
世界经济学是一门具有很强实践的课程,案列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据重要教学环节,因课时安排有限,因此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如:涉及到全球性金融危机的案例,我就无法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发生及蔓延是一个热门话题,同学们非常感兴趣,因此为了将案例解释清楚,我删除了其他不太重要理论环节,要求同学们自己看,如有问题我再做进一步的解疑。
(三)课堂讨论
由于世界经济学课程涵盖的内容很广,它不仅包括基本理论还包括方法体系的论述,如:世界经济成长的基础与历程、运行与协调、制度与变迁三大方面,已经形成比较科学的方法体系。由于课程包括的内容从古到今,从国外到国内,学生对课堂讨论表现的异常积极,并且已经涉及到教材以外的最新内容。
(四)多媒体教学
教授世界经济学我采用多媒体方法授课,整个课件是我自己制作的,在制作课件过程中我遇到了很多问题;如果按照教材内容制作课件,每章的幻灯片数量会超过60张,而在正常的教学运作过程中,我们2个课时只能讲解30多张幻灯片,因此在制作课件环节上我下了功夫。
二、世界经济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改进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也进一步融人世界经济。在这一背景下,要提升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进一步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法,突出世界经济这门课程的特点,提高教学效果。
(一)精选内容、突出重点和难点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在实践中已出现的部分新内容,在教材上并没有涉及到,对此,教师应结合相关内容在相应的章节中进行讲述,特别是对于那些比较新的或属于难点及热点的问题。如:经济全球化与世界经济的新发展、世界资源与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世界经济发展与经济体制改革、经济全球化问题和环境问题等内容教师更要多讲。然而,在课程总学时不变的前提下,要增加新内容,补充必要的最新资料,又如:报纸、杂志、新闻媒体以及互联网上寻求相关的最新资料,联结书上的内容讲述。要提高讲课效率、不可避免地要删除一些陈旧的内容,同时增加新内容。如:只是对历史的描述,可以少讲甚者不讲。国际贸易与多边贸易体制的发展、国际直接投资与跨国公司的发展、当代国际货币制度的发展与金融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战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与经济体制改革,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与改革等内容属于重点内容,但在“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国际金融”、“区域经济学”等课程中上述内容已经做了详细的论述,因此这些内容可以有选择地少讲,而且从世界经济整体这个视角来讲。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正确处理好“世界经济学”课程与相关课程之间的内容衔接接与互补关系,避免重复讲述或者漏讲。
(二)案列教学
世界经济学课程的学科特点决定了该课程不能单纯采用“理论”的教学方法,而应加强贴近经济实践的案例教学,借助世界经济中的实例为案例。如:以经济全球化下南北差距拉大为案例,评价经济全球化下南北差距拉大的观点。首先,教师对南北差距拉大的背景和过程进行全面描述,将学生置身于特定的经济情景之中,给予恰当的引导,为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和近似的实践场所。
案例教学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案列分析是教学中用以辅助讲授的一种好方法,在案例分析中。可以积极启发学生思考,采用讨论与辩论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活跃课堂气氛,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提高运用正确的理论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堂讨论
课堂讨论是世界经济学课程教学过程中需要大力提倡的教学方法。课堂讨论教学手段的运用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不论是理论讲授还是案例分析,都离不开课堂讨论的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讨论时,老师首先要对自己学生的知识水平有所了解,教师要善于根据不同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求欲,在每一章里抓住问题的关键,提出一两个问题。如:怎样认识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讨论当代国际货币制度的发展与金融全球化、中国从俄罗斯和东欧国家经济发展和经济转轨中应该吸取哪些经验教训等等。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最后教师再概括总结。课堂互动不仅能使学生注意力集中,而且能使同学们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教师的概括则可使他们进一步看到自己知识的欠缺和理论上的空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在于有形象、直观、信息量大、可以使抽象的理论形象化等特点。充分运用多媒体方法,编写电子教案和多媒体教材,播放相关世界经济学课程中的热点问题。如:全球性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全球气候温暖化与生态变化及环境恶化等的专题纪录片及影视作品,使课程教学更加生动形象,激发学生对“世界经济学”课程的兴趣,以提高教学实效。
(五)组织专题讲座或报告
邀请一些本课程教学内容相关的校内外专家和企业经营家围绕实际的经济问题,及其面对全球性金融危机的挑战,面对全球气候温暖化等问题组织开展一些专题讲座,做一些学术报告。以多种形式把他们的科研成果和经营成果结合实际传授给学生,要丰富和充实学生的综合知识能力。这可以让学生感受一些学术界和企业界的思想、开阔视野、活跃思维、加深对经济问题和实际问题的理解,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与专家直接对话和交流的机会。
总之,选用的教学方法要符合教学内容的特点,使教学内容的可变性与相对稳定性有机地结合,增强教学内容的感染力、说服力、使教学取得较好的实际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