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常常有人抱怨,现代的社会风气过于浮躁,流行文化过于轻佻,独生子女过于溺爱。教育在家庭、社会、文化的混合冲击下,越来越力不从心。数学教学虽说仍被看成中考、高考的拉分科目,但其重要性仍不免成为压在学生心头的梦魇。学生很容易被这梦魇吓昏头脑,如果网络幽灵在一旁招手,那么他们很可能走向歧途。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就不能光就技术层面作种种反思,而应当站在思想精神的制高点,从战略上考量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反思数学教师的历史使命。
第一,我们要建设学生“崇尚理性”的人格。独生子女的家庭地位决定了他们生来就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他们中很多人对别人缺少怜惜之心、关爱之情、谦让之意,自私的种子在家庭无原则的溺爱呵护下发芽。他们还未学会感恩戴德,就先学会了怨天尤人。
有这么一个案例,一个初一的男生,家中两代招赘。一次他从一家游戏厅出来,正好被奶奶遇见。奶奶只是说了句“游戏厅不能进”,他居然当街就与奶奶吼了起来,睡在地上又滚又闹,说坚决不回家了。无计可施的奶奶到学校请了我,他才乖乖起来,并按我的要求向奶奶认了错。
这虽说是一个个案,但生活中与这位学生脾性相仿者又何止少数?他们本来就娇生惯养,加之网络游戏的毒害,他们的价值观、人生观就变得十分畸形。他们的所作所为,绝非二十年前的“坏学生”所能想象。作为数学教师,我们不能将学生的道德情操教育推诿给语文、政治等人文性更强的学科,我们应当充分利用数学学科自身的优越性,建设学生“崇尚理性”的人格。
数学是对世界万物最本质规律的刻画。我相信,全世界如果只有一门学科算是绝对真理,那一定是数学,甚至环宇之内数学都是相通的。如此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数学大师陈省身先生会建议将勾股定理作为人类与外星人交流的工具。而所谓美,其本质就是“合规律性”。青少年都有一颗尚美之心、一腔求美之意。数学教师应当因利势导,将他们尚美求美的心智部分迁移至数学的殿堂,只要经过恰当的引导,我想大多数学生都能够形成健全的“崇尚理性”的人格。
第二,我们要建设学生“追求简约”的风格。古语云,“大道至简”,“返璞归真”,过去说建设“集约型经济”,现在讲发展“低碳经济”,其本质都是“追求节约、反对浪费”,从这点看来,经济社会的原理与数学本质是契台的。数学作为一门科学,是高度抽象简约的,因而赢得了科学工具的美誉。一个简单却很美妙的数学公式E=mc涵盖了多少宇宙信息。在具体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总是鼓励学生从众多的解题方案中挑选最为简约的方法,从小处说,这有利于节约纸张,再往远点说,当这种追求简约的行为成为世世代代学生群体的行为时,谁又能否认他们节约了大片的森林呢?往大點说,当这种追求简约的行为内化为无数学生的个人风格与思维习惯时,谁又能否认他们将是祖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最忠实的支持者与实践者呢?
数学之美,既美在其形式如对称之美,更美在其规律,美在其高度抽象简约的思考方式。但其本质之美却常常成为教学之障碍,因其抽象常让学生无所适从,很多学生采取了敬而远之的态度。这是数学教师必须认真面对的课题。我们的数学教师应善于介绍数学的巨大价值,善于用自己扎实过硬的本领震撼学生。古人语,“亲其师,信其道”,我想,这样的教师,没有学生不欢迎的;这样的教师,没有学生数学学不好的,这样的教师,他的课堂、学生无不弥漫简约之风。
第三,我们要建设学生“善于变通”的品格。当今世界纷繁瑰丽,给我们提供了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同时也会云遮雾罩、迷惑心智。大到国际争端,譬如美韩黄海军演、南海争端,不少热血的爱国人士纷纷献招,其中不乏莽撞、不知变通之徒。中央的做法很英明,既有效地打击了美国的张狂气焰,又很好的维护了我国的主权与尊严,是最为契合当今国际力量的对比关系,最为契合我国的当下与长远利益的。
“善于变通”也是数学的特性之一。首先,数学的发展史就是一个变通史,数学经历过三大危机,每一次危机,很多人认为数学完了,数学存在的合理性受到了质疑。但是,每一次灾难总会降生一些英雄,英雄的数学家们通过建立新的理论,修缮旧的体系,数学的大厦非但没有倒塌,反而更高耸人云了。其次,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所有合格的数学教师都会重视“一题多解”的训练,这既有利于促进多种知识的融合,也有利于多种技法的嫁接,更有利于学生求变思维的发展。比如,三角形的两边长为4、7,求这个三角形的最大面积。教学时,我们可以采用几何方法,当这两条边互相垂直时,三角形有最大面积28。我们也可以运用海伦公式和求二次函数极值的方法,得出同样的结论。前一种方法尽显数学简约之美,后一种方法尽显数学融通之妙。
如果每一位数学教师,都能够自觉地确立这样的使命,我们就没理由不相信,我们的学生会那么理性而阳光,他们既善于观察复杂的世界,也善于从众多可能性中寻求最简约的方案。教育的春天最艳丽、最端庄的一朵鲜花为什么不可以在数学的指头绽放呢?我们民族的传统中为什么不可以再添一些更理性、更简约、更变通的基因呢?
第一,我们要建设学生“崇尚理性”的人格。独生子女的家庭地位决定了他们生来就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他们中很多人对别人缺少怜惜之心、关爱之情、谦让之意,自私的种子在家庭无原则的溺爱呵护下发芽。他们还未学会感恩戴德,就先学会了怨天尤人。
有这么一个案例,一个初一的男生,家中两代招赘。一次他从一家游戏厅出来,正好被奶奶遇见。奶奶只是说了句“游戏厅不能进”,他居然当街就与奶奶吼了起来,睡在地上又滚又闹,说坚决不回家了。无计可施的奶奶到学校请了我,他才乖乖起来,并按我的要求向奶奶认了错。
这虽说是一个个案,但生活中与这位学生脾性相仿者又何止少数?他们本来就娇生惯养,加之网络游戏的毒害,他们的价值观、人生观就变得十分畸形。他们的所作所为,绝非二十年前的“坏学生”所能想象。作为数学教师,我们不能将学生的道德情操教育推诿给语文、政治等人文性更强的学科,我们应当充分利用数学学科自身的优越性,建设学生“崇尚理性”的人格。
数学是对世界万物最本质规律的刻画。我相信,全世界如果只有一门学科算是绝对真理,那一定是数学,甚至环宇之内数学都是相通的。如此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数学大师陈省身先生会建议将勾股定理作为人类与外星人交流的工具。而所谓美,其本质就是“合规律性”。青少年都有一颗尚美之心、一腔求美之意。数学教师应当因利势导,将他们尚美求美的心智部分迁移至数学的殿堂,只要经过恰当的引导,我想大多数学生都能够形成健全的“崇尚理性”的人格。
第二,我们要建设学生“追求简约”的风格。古语云,“大道至简”,“返璞归真”,过去说建设“集约型经济”,现在讲发展“低碳经济”,其本质都是“追求节约、反对浪费”,从这点看来,经济社会的原理与数学本质是契台的。数学作为一门科学,是高度抽象简约的,因而赢得了科学工具的美誉。一个简单却很美妙的数学公式E=mc涵盖了多少宇宙信息。在具体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总是鼓励学生从众多的解题方案中挑选最为简约的方法,从小处说,这有利于节约纸张,再往远点说,当这种追求简约的行为成为世世代代学生群体的行为时,谁又能否认他们节约了大片的森林呢?往大點说,当这种追求简约的行为内化为无数学生的个人风格与思维习惯时,谁又能否认他们将是祖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最忠实的支持者与实践者呢?
数学之美,既美在其形式如对称之美,更美在其规律,美在其高度抽象简约的思考方式。但其本质之美却常常成为教学之障碍,因其抽象常让学生无所适从,很多学生采取了敬而远之的态度。这是数学教师必须认真面对的课题。我们的数学教师应善于介绍数学的巨大价值,善于用自己扎实过硬的本领震撼学生。古人语,“亲其师,信其道”,我想,这样的教师,没有学生不欢迎的;这样的教师,没有学生数学学不好的,这样的教师,他的课堂、学生无不弥漫简约之风。
第三,我们要建设学生“善于变通”的品格。当今世界纷繁瑰丽,给我们提供了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同时也会云遮雾罩、迷惑心智。大到国际争端,譬如美韩黄海军演、南海争端,不少热血的爱国人士纷纷献招,其中不乏莽撞、不知变通之徒。中央的做法很英明,既有效地打击了美国的张狂气焰,又很好的维护了我国的主权与尊严,是最为契合当今国际力量的对比关系,最为契合我国的当下与长远利益的。
“善于变通”也是数学的特性之一。首先,数学的发展史就是一个变通史,数学经历过三大危机,每一次危机,很多人认为数学完了,数学存在的合理性受到了质疑。但是,每一次灾难总会降生一些英雄,英雄的数学家们通过建立新的理论,修缮旧的体系,数学的大厦非但没有倒塌,反而更高耸人云了。其次,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所有合格的数学教师都会重视“一题多解”的训练,这既有利于促进多种知识的融合,也有利于多种技法的嫁接,更有利于学生求变思维的发展。比如,三角形的两边长为4、7,求这个三角形的最大面积。教学时,我们可以采用几何方法,当这两条边互相垂直时,三角形有最大面积28。我们也可以运用海伦公式和求二次函数极值的方法,得出同样的结论。前一种方法尽显数学简约之美,后一种方法尽显数学融通之妙。
如果每一位数学教师,都能够自觉地确立这样的使命,我们就没理由不相信,我们的学生会那么理性而阳光,他们既善于观察复杂的世界,也善于从众多可能性中寻求最简约的方案。教育的春天最艳丽、最端庄的一朵鲜花为什么不可以在数学的指头绽放呢?我们民族的传统中为什么不可以再添一些更理性、更简约、更变通的基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