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山原则”下的《桥边的老人》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ffg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32年,海明威在他的纪实性作品《午后之死》中,提出了著名的“冰山原则”。他以“冰山”为喻,认为作者只应描写“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就可以了,水下的部分应该通过文本的提示让读者去想象补充。他说,冰山运动之雄伟壮观,是因为他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文学作品中,文字和形象是所谓的“八分之一”,而情感和思想是所谓的“八分之七”。前两者是具体可见的,而后两者则是寓于前两者之中的。
  无法勾勒出“外貌”的老人
  一个戴钢丝边眼镜的老人坐在路旁,衣服上尽是尘土。……
  ……他说着,露出笑容。
  那是他的故乡,提到它,老人便高兴起来,微笑了。
  他看上去既不像牧羊的,也不像管牛的。我瞧着他满是灰尘的黑衣服、尽是尘土的灰色面孔,以及那副钢丝边眼镜,……
  他疲惫不堪地茫然瞅着我,……
  ……他木然地说,……
  搜罗《桥边的老人》里面“直接”写到老人(跟老人外貌相关联的),就是上面的这些句子。毫无疑问,“老人”是《桥边的老人》里的主角。但这个主角是啥模样,我们的确说不清楚。因为,他只是露出水面的部分“冰山”。
  我们只知道他“戴钢丝边眼镜”、“满是灰尘的黑衣服”、“尽是尘土的灰色面孔”。老人的外貌是“模糊”的:
  他只是“累”,只是“走不动”,只是“疲惫不堪”……
  我们无法窥见他,也只是看到他偶尔“露出笑容”,以及“茫然”、“木然”……
  我们也根本不知道老人姓甚名谁,“老人”,就是他的“名字”,这里,“老人”成了一个“符号”。
  他是在那一场战争中的“男人、女人和孩子们”以及所有人的一个“代表”,战争让所有的人都没了姓名。可不,《桥边的老人》中出现的“人”,他们只是叫着“男人、女人和孩子”、“一些士兵”、“农夫们”等等,包括“我”眼中的“敌人”,老人口中的“上尉”,何曾有名函?这就跟老人曾经照料的动物都只是叫着“山羊”、“猫”、“鸽子”一样,“人”就是他们的“共名”。战争,让所有的人失去了“身份”。
  而《桥边的老人》正是写了这样的一场战争。
  “我只是在照看动物”
  这样一位不知是谁的老人,在“路旁”,一直是“坐在那里,一动不动”……“还在原处”……“始终坐在那里”……“终于又在路旁的尘土中坐了下去”,他没有向“大车、小车、男人、女人和小孩在涌过桥去”……
  他太平常、太普通了:
  “没家”——孤独;
  “七十六岁了”——年迈;
  “政治跟我不相干”——“单纯”。
  这里的“政治”,该是当时(20世纪30年代)西班牙内战,共和政府军和法西斯佛朗哥军之间的激战。
  老人似乎并不理会这些,他似乎与世无争,他并没有把自己摆在两者之间的任何一方。他只是“强调”,“我待在那儿照料动物”、“那时我在照看动物”、“我只是在照看动物”。老人甚至也不愿离开“他的故乡”,他说“我是最后一个离开圣卡洛斯的”。但是,他“只得把它们撇下了”。
  然而,战争并没有因为他的孤独、年迈、“单纯”,而“善待”他,他就这样被无端的、无情的、无奈的“卷入”到战争(政治)之中,战争(政治)带给了老人巨大的痛苦。
  老人与桥
  文章这样写“桥”的:“河上搭一座浮桥”、“男人、女人和孩子们在涌过桥去”、“骡车从桥边蹒跚地爬上陡坡”、“我的任务是过桥去侦探对岸的桥头堡……我又从桥上回到原处”,“我凝视着浮桥”,“我问,边注视着浮桥的另一头”……
  处处与桥发生关联的,似乎只是“我”:“我的任务”、“我又从桥上”、“我凝视着”、“我问,边注视着”……而老人,甚至根本就没有到过“桥边”,他倒是一直就在“路旁”。桥与老人,似乎并无关涉,他始终并没有关照过桥,也始终并没有走过桥去。
  我们看这座桥,是“河上搭着一座浮桥”。浮桥,在并列的船或筏子上铺上木板而成的桥(浮桥的字典意义),它通常是为某项紧迫任务而临时搭建。这里的浮桥,说不定正是为了这场战争而搭建起来的。它从根本上就不该跟老人有任何关系,只是因为战争的逼近,老人才被逼到了桥边。
  关于老人与桥,我们可以作这样的猜想:
  老人要过桥去吗?过桥,就是避开战火,求生。“男人、女人和孩子们在涌过桥去”,这是求生欲望的驱使。老人之所以离开圣卡洛斯,则只是因为“那个上尉叫我走”、“人家叫我走”。而来到桥边的路旁,老人却“始终坐在那里”,他并没有走过桥去。
  老人有过过桥的意愿吗?或许有一点点的。
  “这儿可不是久留之地,”我说,“如果你勉强还走得动,那边通向托尔托萨的岔路上有卡车。”
  “我要待一会,然后再走,”他说,“卡车往哪儿开?”
  “巴塞罗那,”我告诉他。
  “那边我没有熟人,”他说,“不过我非常感谢你。”
  “走不动”,是不过桥去的显性“理由”,“待一会,然后再走”怕也是“托词”,“那边我没有熟人”,则是推脱、是明确地表明不过桥去的意思了。
  老人会离开“桥边”,返回圣卡洛斯去照看他的动物吗?这恐怕倒是极有可能发生的事情!老人明知不过桥去的后果仍然不过桥去,他唯一惦念着的就是他的动物们。
  过桥则有生之可能,不过桥则与死亡相伴。“桥”,是生死攸关的分界。
  但是,最终老人没有过桥。
  老人与动物
  战争,能够摧毁、毁灭,所以叫“战乱”、“战祸”。《桥边的老人》,没有战争的直接描写,但从侧面,我们嗅到浓厚的战争的气息:
  我的任务是过桥去侦察对岸的桥头堡,查明敌人究竟推进到了什么地点。……
  我凝视着浮桥,眺望充满非洲色彩的埃布罗河三角洲地区,寻思究竟要过多久才能看到敌人,同时一直倾听着,期待第一阵响声,它将是一个信号,表示那神秘莫测的遭遇战即将爆发,……
  那天是复活节的礼拜天,法西斯正在向埃布罗挺进。……
  山雨欲来,战争一触即发。覆巢之下,岂有完卵?所有的“人”都在求生,但是老人却没有,老人只惦念着他照看的动物。
  一面是毁灭,包括“人”;一面是“照料”、“照看”,而且是动物。
  看老人对动物:
  “最后一个离开圣卡洛斯”;
  没有办法,“只得把它们撇下了”;
  对动物可能的“遭际”,“我简直不敢想”、“不想也罢”;
  到最后“木然”,只是自言自语“我只是在照看动物”了……
  动物,成了老人的唯一!这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心地呢?
  “我”
  不能不提“我”,“我”是“故事”(虽然本身没有什么故事)的叙述者。这种叙述角度叫做“有限视角”。曹文轩说:“小说发展到现代,越来越多的小说家在叙述上逐渐讲究遮蔽作者的意图,故意隐藏一些环节,留给读者自己去推理、判断与评价。完全依赖人物的眼睛来看小说中的世界,完全靠叙述者带领读者走进情节的每个链条,使读者的能动性发挥到最大限度,从而使读者变得不再是被动地听故事,还必须动脑筋,调动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想象力”②。其实,这是与海明威的“冰山原则”吻合的。
  “我”除了是故事的叙述者以外,又是一个士兵、或者是一个下级军官。
  “我的任务是过桥去侦察对岸的桥头堡,查明敌人究竟推进到了什么地点”……“我”怎样“过桥去”,怎样“完成任务”,怎样“回到原处”,我们不得而知。但“我”是一个“称职”的侦察员。在完成任务后的时时刻刻,“我”的目光所及,也总在他侦察对象所在的方位:“凝视浮桥”、“注视着浮桥的另一头”、“边说边注视着远处的河岸”……
  更重要的,是“我”,“发现”了老人,发现了桥边的老人,才有了桥边的老人的故事。
  《桥边的老人》课后“思考与实践”说,“法西斯的威胁近在咫尺,老人却还在挂念着自己照看的小动物,表现出人性的光辉”,不错,而“我”又何尝不是如此!
  一方面“我”处处关照老人,时时提醒老人,须得离开桥边,这不可久留之地。
  另一方面,文章最后,“我”说:“可是天色阴沉,乌云密布,法西斯飞机没能起飞。这一点,再加上猫会照顾自己,或许就是这位老人仅有的幸运吧。”一是战争还没“来得及”打响,二是老人的猫会照顾自己。“我”为老人庆幸,也在为老人祝福、祈祷。这同样也展现了人性的光辉!
  ————————
  注释:
  ①海明威:《桥边的老人》,《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选修·外国小说欣赏》,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2月版。
  ②同上,第8页。
  [作者通联:湖北省教研室]
其他文献
教材是多重学科文化、人文素养等汇集的“信息场”,是塑造学生并使之得到能动发展的优质的课程资源。这种资源只有在使用过程中才会不断丰富、科学,它的价值要在“创造性”使用过程中显现。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往往是教材的性质决定教学过程的目的、程式与方法。从这个意义上说,有什么样的教材,就有什么样的教育运行模式。教师作为课程的实施者,也就可以调整或改编教材,创造性的重组、使用教材。  教材的范围很广,为了便于
时下在中学校园里流传着一句顺口溜:“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在实际教学中,有很大一部分学生读不懂鲁迅;而且,真正懂得并能讲好鲁迅的教师非常有限,师生中普遍存在难教、难学的困境。相当多的人对中学教师教授鲁迅作品的教学现状不满意。鲁迅的文章生涩难懂,不好学,几乎成了中学校园里师生的“共识”。新世纪初,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版的语文教材中,鲁迅的作品明显减少。1980一1999年,人教版教科书中
胡根林博士新著《中小学文学课程导论》,期待已久,快读淋漓;掩卷之时,心中一片豁然。  再次回眸题记,蓦然想起几年前与学生交往中的一个小小插曲。  2008年一个高考的前夜,一个高三学生来图书馆与我聊天。交流中,他问了我两个意味深长的问题,其中一个是:“我读了十二年语文,一直有个问题不甚明白,想请教您:语文这门学科到底教什么、学什么?”记得我当时用了一个比喻来阐明我的看法:“语文学科的任务是为学生播
《外国小说欣赏》主编曹文轩先生在前言的选文原则中说道:“因这是一门语文课程,所选文本在写作方面有可说之处,供学生写作方面借鉴。”教学《外国小说欣赏》可着眼于如何欣赏外国小说以及初步感知小说的基本特征,简约介绍创作方法及流派史的轮廓,也可以立足于广泛欣赏外国小说、初知小说艺术、提高文学鉴赏能力、提升人生境界等教学目标。   外国小说是文学世界的一个庞大的组成部分,是不可忽视的文学艺术结晶。《外国小
《阿Q正传》是鲁迅先生反映辛亥革命时期我国农村社会生活的一部小说,其中七、八两章“革命”与“不准革命”是小说的高潮部分,主要是写阿Q在辛亥革命中的表现和遭遇。在该部分的开头,作者用了三个自然段来写辛亥革命的消息波及未庄,给未庄带来了大不安,使人心很动摇:  宣统三年九月十四日——即阿Q将搭裢卖给赵白眼的这一天——三更四点,有一只大乌篷船到了赵府上的河埠头。这船从黑魆魆中荡来,乡下人睡得熟,都没有知
个性化研读《论语选读》,对学生的思想境界、个人品质都是一次很好的检验,教师借此机会培养学生的精神品质,见仁见智的研读有意无意地表露出个人的素养问题。孔子十分重视伦理道德,重视正确人生态度的培养和高尚人格的塑造,对人生意义有着执著不懈的追求。这对学生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学习者具有完善自身的自觉意识,会通过学习,对人生产生更为深刻的感悟。  一、个性化研读提高作为学生角色的古典文化素养
【评议文章】  谭海生《中小学生写作用语应提倡华丽反对朴实》,原载于《语文建设》2007年第3期。  刘锡庆《与谭君论文书》,原载于《语文建设》2007年第5期。  蔡伟《朴实与华丽:一对并不矛盾的概念》,原载于《语文建设》2007年第4期。  孙绍振《也说“华丽”与“朴实”》, 原载于《语文建设》2007年第5期。  李镇西《内容第一,技巧第二》,原载于《语文建设》2007年第6期。  郑晓龙《
问题教学法源远流长,早在古希腊就有。20世纪初,杜威曾提倡过问题教学。前苏联教学论专家马赫穆托夫曾经这样解释问题教学法:“从内部结构的观点来看,可以认为问题性的课是这样的:在这种课上,教师有意地创设问题情境,组织学生的探索活动,让学生提出学习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这种作法的问题性水平较高),或由教师自己提出这些问题并解决它们,在此同时向学生说明在该探索情境下的思维逻辑(这种作法的问题性水平较低)。”
教学目标:  1.理解“拿来主义”的内涵;(重点)  2.品味鲁迅杂文严谨生动的论证艺术,形象讽刺的语言艺术;(难点)  3.尊重、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冷静而不失开明地对待外来文化,树立正确的文化观。  教学时数:一课时    【第一稿设计】  备课初期,我广泛吃进相关资料,本想博采众长,不想已有的成果似乎都在同一个逻辑层面,很不得劲。而且,思维反复在这个层面中纠缠盘绕,似乎失去了往下深挖的锐气。
目前信息技术在我国的各个行业领域中的应用极为广泛,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多媒体教学、授课PPT、微课等在教育领域中得到了普遍的应用,语文这门学科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是一个重要学科、关键学科,而且语文学科在学生的考试成绩中占据着较大的分数比例,在教育教学的创新过程中信息技术以及微课教学模式的合理应用是课改的一个重要标志。   一、微课的教学作用分析   1.提升教学成果   微课的教学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