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的历史课程改革,突出了对学生情感教育目标的培养。对此,我深感欣慰,并立志身体力行。高兴之余,想起此前学生们在爱国主义情感方面的的种种不良举动,我的心情是复杂而沉重的。下面我给大家展示几个画面:
画面一:二零一零年九月十八号,当我神色庄重地走上讲台,问学生今天是什么日子时,同学们一片愕然。“九一八”被他们看成了一个再平常不过的日子,以至于询问成为一种怪异的行动。
画面二:在我们学校开展的纪念“一二九”运动演讲比赛上,当演讲者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的口号时,引得台下同学哄堂大笑。木然成为流行,爱国却受到了嘲弄!
画面三:学校集会时,当庄严的国歌声响起时,总有一些同学停止不了嬉戏与吵闹。在其心目中,国歌、国旗的神圣与庄严何在?
那么,究竟是什么造成了我们学生民族意识的淡漠,爱国主义思想的缺失呢?我想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第一就是当今的教育机制下,我们的学校、家长和社会只重视学生分数高低而忽视学生德育水平的提高。譬如:考试对德育要求不充分,导致一些学校对包括爱国主义在内的德育工作忽视或不够重视,流于形式,不能开展实质性工作。
第二是当今社会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向爱国主义注入活力的同时,也向爱国主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更多的挑战。其自发性容易诱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和只问目的不择手段的实用主义等负面影响,使得人们的价值观在走向多元化的同时也出现了异化,只重物质文明,忽视精神文明,缺乏社会责任感。
第三是与家庭教育有关。当今的许多家庭对孩子矫生惯养,缺乏野蛮其体魄的训练与体验,就难有文明其精神的收获。
第四是对爱国主义的内涵缺乏动态的理解,认为爱国主义已过时。
那么,究竟该如何看待爱国主义呢?我认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核心,是学校教育尤其是历史教学中最重要的情感教育目标。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反复强调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要求充分利用各种宝贵资源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巨大基石和重要内容。因此爱国应成为一种习惯,更应是一种行动,而绝非仅是那几个屈指可数的纪念日。
也许有人认为在阳光明媚和谐幸福的今天,谈什么爱国主义、民族意识有些不合时宜。但是,谁说爱国主义的内涵不应该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呢?就像过去我们的前辈们高呼打倒帝国主义,反抗民族压迫,奏响时代的最强音一样,我们今天的爱国主义思想也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符合民族的需要。
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美国对国际事务指手画脚,日本极右势力沉渣泛起。和平的天空仍散布着些许的阴云,世界和平进程中仍有不和谐的音符。这不正是爱国主义关注的重点吗?“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足以让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铭记一生。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即使在和平幸福的今天,谁又能说居安思危、未雨绸缪不是一种远见卓识呢?谁又能保证阴霾不会重新笼罩和平的天空。强者不一定打败弱者,但反应迟钝者必将负于反应迅速者。活着也有沉睡的时候,只有醒来并积极行动才能成功。爱国主义应是对麻木者的一记当头棒喝!
人类社会从来都是强者占据主动。这是不争的事实。用舆论来制止暴虐是苍白无力的。侵略者固然可耻,但血泪控诉并非上乘之法,因为强盗是没有道德逻辑的。要想不被人欺负,最根本的就是壮大自身,不给侵略者以机会。历史无数次的证明,只有自身强大才能卫己,才能助人。只有强者才有帮助弱者的能力。而弱者之间充其量是相互慰藉。身处竞争的时代,当今的每一个国家都被推上了发展的高速公路,不上路就让路。高速公路的法则只有一个——往前走。它不许停车更不许后退,每一个国家都像被穿上了红舞鞋,要不停的旋转。对于这个不需要评价它好或是不好,更不是喜欢与不喜欢,只有适应与不适应。铁的法则告诉我们,竞争不相信眼泪,发展才是硬道理。那么中国的发展靠谁?就靠当今这些血气方刚的青年。近代史上梁启超先生就曾发出“少年强则国强”的呐喊。前辈们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我们要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我们的中学生要从现在开始,潜心研读,全力以赴成为对祖国有用的人。这就是对爱国主义的最好实践。
就爱国意识而言,我们的学生不是没有而是缺乏被唤醒。作为肩负特殊使命的学校,极需要在做好各项工作的同时,立足当前,着眼未来,从认识到实践,从教学到科研,不断加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堂教学是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渠道,那么针对历史教学,如何唤醒同学们的民族意识,培养其爱国主义思想呢?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是利用好历史教材,尤其是中国近现代史教材。多讲讲中华民族的屈辱史,使其能知耻而后勇。
第二是利用多媒体播放影像资料。选择那些比较有冲击力与震撼力的影片辅助教学,变抽象的枯燥的讲授为生动的视觉体验,使其刻骨铭心。
第三是利用周围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通过缅怀先烈,激发其奋发有为之志。
第四是通过探究式学习、撰写历史小论文等形式让学生自己反思体会。
第五是关注时事,了解世界形势。找不足,促发展,培养其在和平形式下的忧患意识。因为它是一切爱国者必备的基本素质,它孕育着振兴民族大业的发奋图强的动力。
第六是利用现实生活中时时发生的动人事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它们与学生生活贴近,易为学生接受,更有时效性。同时注意不要忘记通过讲解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展示现代化建设辉煌成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这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
以上是我作为一名中学历史教师在教学中的一点心得体会,不当之处,敬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画面一:二零一零年九月十八号,当我神色庄重地走上讲台,问学生今天是什么日子时,同学们一片愕然。“九一八”被他们看成了一个再平常不过的日子,以至于询问成为一种怪异的行动。
画面二:在我们学校开展的纪念“一二九”运动演讲比赛上,当演讲者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的口号时,引得台下同学哄堂大笑。木然成为流行,爱国却受到了嘲弄!
画面三:学校集会时,当庄严的国歌声响起时,总有一些同学停止不了嬉戏与吵闹。在其心目中,国歌、国旗的神圣与庄严何在?
那么,究竟是什么造成了我们学生民族意识的淡漠,爱国主义思想的缺失呢?我想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第一就是当今的教育机制下,我们的学校、家长和社会只重视学生分数高低而忽视学生德育水平的提高。譬如:考试对德育要求不充分,导致一些学校对包括爱国主义在内的德育工作忽视或不够重视,流于形式,不能开展实质性工作。
第二是当今社会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向爱国主义注入活力的同时,也向爱国主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更多的挑战。其自发性容易诱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和只问目的不择手段的实用主义等负面影响,使得人们的价值观在走向多元化的同时也出现了异化,只重物质文明,忽视精神文明,缺乏社会责任感。
第三是与家庭教育有关。当今的许多家庭对孩子矫生惯养,缺乏野蛮其体魄的训练与体验,就难有文明其精神的收获。
第四是对爱国主义的内涵缺乏动态的理解,认为爱国主义已过时。
那么,究竟该如何看待爱国主义呢?我认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核心,是学校教育尤其是历史教学中最重要的情感教育目标。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反复强调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要求充分利用各种宝贵资源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巨大基石和重要内容。因此爱国应成为一种习惯,更应是一种行动,而绝非仅是那几个屈指可数的纪念日。
也许有人认为在阳光明媚和谐幸福的今天,谈什么爱国主义、民族意识有些不合时宜。但是,谁说爱国主义的内涵不应该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呢?就像过去我们的前辈们高呼打倒帝国主义,反抗民族压迫,奏响时代的最强音一样,我们今天的爱国主义思想也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符合民族的需要。
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美国对国际事务指手画脚,日本极右势力沉渣泛起。和平的天空仍散布着些许的阴云,世界和平进程中仍有不和谐的音符。这不正是爱国主义关注的重点吗?“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足以让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铭记一生。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即使在和平幸福的今天,谁又能说居安思危、未雨绸缪不是一种远见卓识呢?谁又能保证阴霾不会重新笼罩和平的天空。强者不一定打败弱者,但反应迟钝者必将负于反应迅速者。活着也有沉睡的时候,只有醒来并积极行动才能成功。爱国主义应是对麻木者的一记当头棒喝!
人类社会从来都是强者占据主动。这是不争的事实。用舆论来制止暴虐是苍白无力的。侵略者固然可耻,但血泪控诉并非上乘之法,因为强盗是没有道德逻辑的。要想不被人欺负,最根本的就是壮大自身,不给侵略者以机会。历史无数次的证明,只有自身强大才能卫己,才能助人。只有强者才有帮助弱者的能力。而弱者之间充其量是相互慰藉。身处竞争的时代,当今的每一个国家都被推上了发展的高速公路,不上路就让路。高速公路的法则只有一个——往前走。它不许停车更不许后退,每一个国家都像被穿上了红舞鞋,要不停的旋转。对于这个不需要评价它好或是不好,更不是喜欢与不喜欢,只有适应与不适应。铁的法则告诉我们,竞争不相信眼泪,发展才是硬道理。那么中国的发展靠谁?就靠当今这些血气方刚的青年。近代史上梁启超先生就曾发出“少年强则国强”的呐喊。前辈们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我们要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我们的中学生要从现在开始,潜心研读,全力以赴成为对祖国有用的人。这就是对爱国主义的最好实践。
就爱国意识而言,我们的学生不是没有而是缺乏被唤醒。作为肩负特殊使命的学校,极需要在做好各项工作的同时,立足当前,着眼未来,从认识到实践,从教学到科研,不断加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堂教学是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渠道,那么针对历史教学,如何唤醒同学们的民族意识,培养其爱国主义思想呢?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是利用好历史教材,尤其是中国近现代史教材。多讲讲中华民族的屈辱史,使其能知耻而后勇。
第二是利用多媒体播放影像资料。选择那些比较有冲击力与震撼力的影片辅助教学,变抽象的枯燥的讲授为生动的视觉体验,使其刻骨铭心。
第三是利用周围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通过缅怀先烈,激发其奋发有为之志。
第四是通过探究式学习、撰写历史小论文等形式让学生自己反思体会。
第五是关注时事,了解世界形势。找不足,促发展,培养其在和平形式下的忧患意识。因为它是一切爱国者必备的基本素质,它孕育着振兴民族大业的发奋图强的动力。
第六是利用现实生活中时时发生的动人事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它们与学生生活贴近,易为学生接受,更有时效性。同时注意不要忘记通过讲解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展示现代化建设辉煌成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这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
以上是我作为一名中学历史教师在教学中的一点心得体会,不当之处,敬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