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科学教材中,分散着许多与环境教育有关的内容。因此,教师可以挖掘小学科学学科中的环境教育内容,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了解环境,使得学生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那么本文结合小学科学有关内容,具体谈谈环保教育意识的渗透方式,从而借助科学学科的优势,有效渗透环保教育意识。
关键词小学科学;环保教育;渗透;方式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12-0199-01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污染也变得日益严重,但是,仍然有很多人缺乏环境保护的意识,如果再不重视环保意识的培养,将会威胁到人们的生存和发展。其中,小学科学与环境保护具有一定联系,而且小学也是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关键时期。因此,教师可以发挥小学科学教学的优势,有效渗透环保教育意识。
一、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小学科学中的环境教育内容
受到传统教育思维的影响,仍然有部分教师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直接向学生灌输知识,导致科学教学显得比较沉闷和枯燥,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如果教师讲授小学科学教材中的环境教育内容,也直接采用灌输式教学的方式,没有对其中的教材内容进行丰富和创新,这样将无法发挥出科学教学的优势,进而影响到环保教育意识的渗透。因此,当前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教育思维,学会运用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设备,对科学教材中的环境教育内容进行丰富和拓展,以满足学生对环境教育内容的好奇心,这样才能有效地推进环保教育意识的培养。
以小学科学中的《水》教学内容为例,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一段水流的声音,并让学生猜猜这是什么东西发出来的声音,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这时肯定有学生猜出是水流动的声音,那么教师可以顺势播放日常生活中与水有关的视频,比如灌溉农田、水利发电、人们日常洗漱、饮用水等;促使学生意识到水对人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最后,我们播放现实生活中水体污染的视频,并与干净无污染的水进行对比,以通过直观地对比来增强视觉冲击,使学生意识到水体污染的危害性,从而引导学生珍惜水资源、保护水资源,最终养成良好的水资源保护意识。
二、结合科学教学内容,融入相关的环境教育实践环节
虽然小学科学学科中存在许多环境教育内容,但是小学生年龄还小,对文字的理解也有限,教师不能一味地讲解知识,而应该结合小学生的活泼、好动的心理特点,基于小学科学的内容,融入适当的环境教育实践环节,从而借助有趣的实践来提升课堂的教学气氛。首先,教师应该充分熟悉小学科学教材,并挖掘环保教育意识的渗透点,然后,根据具体的环保教育内容,抽出课堂部分时间,组织具体的环境保护活动,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
以小学科学中的《我们周围的空气》教学内容为例,为了让学生感知空气,并深刻明白空气对动植物的重要性,教师可以融入一些真实的体验环节,如事先准备3个空瓶子,第一个瓶子是新鲜空气,第二个是参杂着酸性气味的空气,第三个是参杂着浑浊气体的空气。然后,引导学生看一看、嗅一嗅这些瓶子中的空气,并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最后,教師再说出这些空气的来源,并渗透相关的环境教育内容。比如,对于第二、三个瓶子中空气,主要是加入了一些酸醋、烧纸后的浓烟;这些瓶子中的空气都被其它物质污染,气味很难闻。这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根据自己闻到的气味,去展开相关的实践探讨,分析如果空气受到这些物质的污染,将会对人类身体产生哪些危害,从而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三、组织科学知识探究活动,从中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课程教学时间有限,很多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不得不缩短学生探索和实践的时间;而教师想要将环保教育内容与小学科学教学有机融合,除了专注于课程教学的渗透,还可以组织相关的课外科学知识探究活动,从而在课外探究中,加深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并引导学生挖掘其中的环境教育内容,从而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以《维护生态平衡》教学内容为例,课文中讲述了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也讲解了沙尘暴生成的原因。为了在教学中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以草原为例,分析如果草原上的生态平衡遭受破坏,将会产生哪些生态环境问题,并分析沙尘暴的产生与草原荒漠化之间的关系。通过组织学生展开课外知识的探究,有利于学生深刻认知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严重性,使得学生产生环境保护的意识,进而学会爱护环境、保护环境。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渗透环保教育意识具有一定的意义。小学科学中存在许多的环境教育内容,而且小学又是培养学生思想意识的关键时期。因此,教师应该重视环保教育意识的渗透,使学生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引导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环保意识,使其学会爱护环境、保护环境。
基金项目:本文系三明市2019年度课题《基于在小学科学与生活相结合中渗透环保理念的研究》(课题编号JYKT-19088)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张磊.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渗透德育[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4,29(35):49-49.
关键词小学科学;环保教育;渗透;方式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12-0199-01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污染也变得日益严重,但是,仍然有很多人缺乏环境保护的意识,如果再不重视环保意识的培养,将会威胁到人们的生存和发展。其中,小学科学与环境保护具有一定联系,而且小学也是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关键时期。因此,教师可以发挥小学科学教学的优势,有效渗透环保教育意识。
一、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小学科学中的环境教育内容
受到传统教育思维的影响,仍然有部分教师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直接向学生灌输知识,导致科学教学显得比较沉闷和枯燥,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如果教师讲授小学科学教材中的环境教育内容,也直接采用灌输式教学的方式,没有对其中的教材内容进行丰富和创新,这样将无法发挥出科学教学的优势,进而影响到环保教育意识的渗透。因此,当前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教育思维,学会运用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设备,对科学教材中的环境教育内容进行丰富和拓展,以满足学生对环境教育内容的好奇心,这样才能有效地推进环保教育意识的培养。
以小学科学中的《水》教学内容为例,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一段水流的声音,并让学生猜猜这是什么东西发出来的声音,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这时肯定有学生猜出是水流动的声音,那么教师可以顺势播放日常生活中与水有关的视频,比如灌溉农田、水利发电、人们日常洗漱、饮用水等;促使学生意识到水对人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最后,我们播放现实生活中水体污染的视频,并与干净无污染的水进行对比,以通过直观地对比来增强视觉冲击,使学生意识到水体污染的危害性,从而引导学生珍惜水资源、保护水资源,最终养成良好的水资源保护意识。
二、结合科学教学内容,融入相关的环境教育实践环节
虽然小学科学学科中存在许多环境教育内容,但是小学生年龄还小,对文字的理解也有限,教师不能一味地讲解知识,而应该结合小学生的活泼、好动的心理特点,基于小学科学的内容,融入适当的环境教育实践环节,从而借助有趣的实践来提升课堂的教学气氛。首先,教师应该充分熟悉小学科学教材,并挖掘环保教育意识的渗透点,然后,根据具体的环保教育内容,抽出课堂部分时间,组织具体的环境保护活动,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
以小学科学中的《我们周围的空气》教学内容为例,为了让学生感知空气,并深刻明白空气对动植物的重要性,教师可以融入一些真实的体验环节,如事先准备3个空瓶子,第一个瓶子是新鲜空气,第二个是参杂着酸性气味的空气,第三个是参杂着浑浊气体的空气。然后,引导学生看一看、嗅一嗅这些瓶子中的空气,并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最后,教師再说出这些空气的来源,并渗透相关的环境教育内容。比如,对于第二、三个瓶子中空气,主要是加入了一些酸醋、烧纸后的浓烟;这些瓶子中的空气都被其它物质污染,气味很难闻。这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根据自己闻到的气味,去展开相关的实践探讨,分析如果空气受到这些物质的污染,将会对人类身体产生哪些危害,从而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三、组织科学知识探究活动,从中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课程教学时间有限,很多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不得不缩短学生探索和实践的时间;而教师想要将环保教育内容与小学科学教学有机融合,除了专注于课程教学的渗透,还可以组织相关的课外科学知识探究活动,从而在课外探究中,加深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并引导学生挖掘其中的环境教育内容,从而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以《维护生态平衡》教学内容为例,课文中讲述了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也讲解了沙尘暴生成的原因。为了在教学中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以草原为例,分析如果草原上的生态平衡遭受破坏,将会产生哪些生态环境问题,并分析沙尘暴的产生与草原荒漠化之间的关系。通过组织学生展开课外知识的探究,有利于学生深刻认知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严重性,使得学生产生环境保护的意识,进而学会爱护环境、保护环境。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渗透环保教育意识具有一定的意义。小学科学中存在许多的环境教育内容,而且小学又是培养学生思想意识的关键时期。因此,教师应该重视环保教育意识的渗透,使学生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引导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环保意识,使其学会爱护环境、保护环境。
基金项目:本文系三明市2019年度课题《基于在小学科学与生活相结合中渗透环保理念的研究》(课题编号JYKT-19088)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张磊.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渗透德育[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4,29(35):4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