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为本视角下高职教育技术特征研究

来源 :江苏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mmy02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职院校必须以生为本,坚持技术教育主线,并在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硬件条件建设和文化建设等诸多方面,体现高职教育的技术特征。
  关键词:高职教育;以生为本;技术特征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5)07C-0012-03
  一、高职院校的
  技术特征与“以生为本”的内涵理解
  高职教育的高等性、职业性、技术性三个属性中,技术性是主要特征之一。高职教育既是职业教育又是技术教育,技术教育与职业教育互相渗透、互不分离,技术教育是职业教育的基础和核心,职业教育是技术教育的结果。
  以生为本就是以学生为根本,学生的根本是什么?对于高职院校学生来说,其诉求是很多的,其中最直接的诉求之一就是就业质量。那么好的就业质量又主要取决于什么?无疑,技术水平与职业素养是获得好的就业质量的前提。所以,学生的就业诉求与技术水平密切相关。当然,职业素养也是学生就业质量的关键,但职业素养与技术水平是“毛”与“皮”的关系,技术水平是职业素养的载体,职业素养是技术水平的升华形式。
  二、以技术为主线探索高职院校
  “以生为本”的实施路径
  以生为本是学校的价值取向,但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校以生为本的实现路径不同。[1]高职院校以生为本,不仅需要在宏观的人才培养模式、管理制度等方面体现,更需要在微观层面的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硬件环境建设、文化建设等诸多方面彰显与高职院校培养目标一致的“技术”特征。
  (一)高职院校专业课程的技术特征
  高职院校课程技术特征体现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等方面。
  1.专业课程目标的技术特征。基于人力资本理论下的课程目标,其重视技术的发展及课程间接对地方经济的贡献;基于批判理论下的课程目标,其重视技术和个人的双重发展。[2]不论在哪种理论指导下,技术都是课程目标内涵的主体。我们现在一般把课程目标分为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素质目标,其实知识、技能和素质是一体的。目前,比较流行的项目课程在课程目标设定上的某种倾向值得大家反思,那就是窄化了课程目标,如把某项目课程的课程目标定位在会完成某项目上。其实对于项目课程来说,项目仅仅是载体,其目标是通过项目载体掌握一种方法和技术。
  2.专业课程结构的技术特征。专业课程以学习技术为主要目标,什么样的课程结构有利于学生掌握技术呢?从技术学习的特征可看出,职业院校的专业课程结构更加适合于项目课程、模块课程、学习领域课程等任务引领型课程,因为这类课程的特征是:有学习技术的“载体”,有完整的“项目”结构,有明确的学习任务,有完成任务的必要条件等。
  3.专业课程内容的技术特征。什么样的课程内容能够体现技术要素?徐国庆博士认为技术的本质也是知识,并把它分为技术实践知识和技术理论知识。技术实践知识是教给学生的方法性知识,也就是教学生如何做的过程性知识,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低。如单片机编程的知识,从表面上看,涉及“编程”,肯定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其实这种“编程”只是按照现成的指令对应的功能编写程序,其本质是相关实践知识,不需要多少逻辑思维能力。我们往往把学生学不会单片机编程的原因归结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低,这是不正确的,其学不会的真正原因是不想学。技术理论知识是教学生为什么的知识,以便学生能够掌握技术的内部机理,拓展能力。但是,技术理论知识不是无止境的“拓展”。如二极管的单项导电性的“内部机理”,它就不是技术理论知识,而是学术性知识,是职业院校学生不需要掌握的知识。但由于我们缺乏对职教课程知识划分的正确认识,导致了目前高职课程内知识选择的盲目性,同时也造成了评价标准的不准确。
  (二)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技术特征
  高职院校教师的技术特征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教师本身具有良好的技术水平,二是教师掌握教授学生技术的教学方法,三是教师技术水平提升的培养机制。
  1.教师本身应具有良好的技术水平。由于高职院校要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其就业岗位是技术岗位,所做的工作主要是技术工作,必须具备的能力是技术应用能力,因此高职院校的教师必须具备工程实践经历和一定的技术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学生教育教学需要。
  2.教师要掌握教授学生技术的教学方法。分析可知技术学习具备两个特征:一是掌握技术的主要手段是设计、模拟、试验、制作、试用;二是学习技术的过程主要是模仿,改进到创新。[3]所以,职业院校教师应具备掌握这些技术学习的手段和方法。
  3.应制定教师自我提高的培养机制。由于技术具有传承性和发展性,这就要求教师不仅曾经具备技术能力,还要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参与技术活动,保持技术持续的先进性。如何让教师的技术“保先”?要制定务实的激励政策,鼓励教师参与技术研究和应用。在培养措施上,按照分类、分层、分专业的建设和管理思路,明确各教学科研团队的研究领域和方向,实行技术理论培训与企业实践培训相结合的形式,重点突出“项目”的技术载体作用,培养教师的技术水平,使教师技术水平不断增值。
  (三)高职院校硬件环境的技术特征
  高职院校硬件环境是提供学生学习技术的主要载体,如前所述,掌握技术的主要手段是设计、模拟、试验、制作、试用;学习技术的过程主要是模仿、改进到创新。所以,职业院校的硬件条件要能满足技术学习的需要。技术学习的手段主要是试验,通过试验来总结某种技术的规律,所以验证性实验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现在,不少职业院校将验证性实验大大减少甚至直接删除,片面强调一些训练性的硬件设备投入,这与技术学习规律是不相符合的。技术学习的过程要模拟,所以虚拟仿真条件不可缺少,它不仅可解决真实实践条件不足的问题,更主要是可为学生学习技术提供多样化的方式。当然,为缩短学生的就业适应期,与企业真实现场一致的硬件条件也是不可缺少的,它能让学生提前感受到企业一线的技术文化。总而言之,按照技术学习的规律,高职院校的硬件条件应做到实验和实训、虚拟仿真与真实实践互补。   高职院校仅仅具备优良的硬件条件还是不够的,要想使学生真正受益,必须构建学生参与技术教育的实践体系。应通过建立和完善学生参与技术教育的载体,确立学生参与技术教育的主体地位,增加专项活动经费,培养一批优秀毕业生并起到示范带头作用,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相关技术活动,培养学生学习技术的习惯,激发学生学习技术的热情,改变目前的学风。
  由于高职院校具有社会服务的职能,而技术平台是高职院校承担社会服务的主要载体,因此高职院校在硬件教学环境设计时,要围绕人才培养的需要和地方产业技术需求,推动政、校、企共建技术教育平台、技术应用平台和技术研发平台。依托技术教育平台,提升学生的技术水平;依托技术研发平台,开展行业共性技术研究;依托技术应用平台,开展技术服务,推动企业产品转型升级。
  (四)高职院校文化的技术特征
  关于文化有诸多分类方法,如把文化分为器物、制度、观念三个层次等。[4]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是人才培养的“土壤”,所以必然有高职院校的特征。高职院校要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这决定了高职校园文化具有技术性特征,即为技术性文化。高职院校的技术性文化的载体可分如下三个层次。
  1.器物载体。技术文化是外显的、直观的,易于为人所观察、理解和感悟,如将专业发展、技术流程、教师及学生技术产品等艺术化地展现出来,让身边的技术文化感染学生、熏陶学生和鼓舞学生,培养学生产生学好专业、钻研技术的理性追求和思想境界;让专业的技术文化辐射到社会,让社会了解专业发展态势和技术服务的能力,拓展技术文化的传承作用。很多教师去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接受培训,受到该学院技术文化的熏陶和影响。
  2.制度熏陶,主要是器物载体的作用。高职院校的技术文化应在技术创新和发展过程中形成一定的行为规范和道德约束。如完善的学术委员会制度,规范的技术管理和运行流程,技术服务、技术转让、技术开发等技术行为的制度等。这些制度长期约束人们从事技术工作,就会逐步形成技术文化。
  3.观念载体。高职院校的技术文化应体现与技术创新相适应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如在高职院校形成崇尚技术的氛围,把技术教育和技术研究作为教师的本质工作,把技术作为教师发展的崇高追求。在高职院校要形成与技术领域相适应的工作作风,如严谨的工作态度、务实的工作作风、科学的工作精神、敢于和善于创造的工作习惯等。
  参考文献:
  [1]王为民.高等教育以生为本价值取向浅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8(9).
  [2]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目标开发的多因素[J].职教论坛,2004(8).
  [3]杨金土.对技术、技术型人才、技术教育的再认识[J].职业技术教育,2002(22).
  [4]王睿.论技术创新文化[M].沈阳:东北大学,2008(5).
  (责任编辑:方健华)
其他文献
许浑是晚唐杰出诗人,他曾备受赞誉,也备受贬毁.誉者称其为“李杜之后当学者”,贬者斥其诗为“不如不做”.历代形成的丁卯诗优劣之争是晚唐诗歌研究中应给予充分注意的现象.近
综合实践活动是贯穿于数学教学的每一个内容当中,我们在对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教学时,要关注学生学习体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要构建实践平台,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要为学生提供实践资源,让他们体会数学价值。这也是我们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策略。  综合实践 小学数学 学习体验  2011年版的《数学课程标准》安排了四个课程内容,即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前面三个课程中内容中,都或多或少地渗透
陶瓷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陶瓷文化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有积极作用,可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兴趣、完善学生人格。采取相应策略,陶瓷文化方能在高校校园落地、生根
新型评价制度职业幸福感专业成长构建新型教师评价制度,是教师发展现状的需求,是规范学校管理制度、提升学校管理水平的必然选择。  一、教师专业成长进入瓶颈期,日常履职出现倦怠现象  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制约着优质素质教育的发展,引起了多方关注。以我校为例试加分析:我校教师大多获得过县级或县级以上表彰;他们熟悉教育教学常规,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但进一步向高层次提升也比较困难,专业成长进入瓶颈期。
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的主动参与,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中学习知识,完善人格。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结合生活实例“汽车从车站出发……”来讲有理数,把枯燥的数学兴趣化。在课堂中形成“学习共同体”,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达到发展创新的目的。把数学文化渗透到课堂,激发兴趣,把课堂还给学生,形成开放性课堂,通过教学实例知道这样的课堂使每个学生都会得到不同的发展。  主动探索走进生活学习共同体数学文化开放课堂课堂教学是
摘要:当前五年制高职院校学生评价体系存在评价方式过分量化、评价主体单一化、评价目标不统一等诸多问题。课程改革最关键部分是“评价”的改革。为了提高五年制高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水平,促进学生在走出校门前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教师一定要立足五年制高职院校学生实际,加强发展性评价,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改进和激励功能,采用科学有效的评价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发展性评价;五年制高职;学生;培养;应用
关于动力系统的稳定性已有许多较好的结果,但是这些结果却较少涉及离散情况,本文讨论了由差分方程描述的动力系统的鲁棒性,获得了非对称区间动力系统离散稳定的若干结论.
本文给出了Boole格[1]上行列式的一个定义,由此定义可推导出类似于数域上行列式的一些运算性质.
电子期刊是数字化时代宝贵的信息资源.本文叙述了电子期刊概念及发展状况,并分析了其特点和不足,着重论述了电子期刊的出现对图书馆服务工作的影响和我们应采取的对策.
<正> 李贺是中唐著名诗人,他的《雁门太守行》更是《昌谷集》中名篇.一般人只知道此诗是拟古乐府,却并不知此诗是一首不折不扣的记实之作.说《雁门太守行》是记实作品,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