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教育家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由此可知,“思”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思”又源于“疑”。这就要求教师将 “疑”贯穿于整个阅读教学的始终。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抓住学生的疑问进行相机诱导;可以以质疑为切入口展开教学,紧扣重点语段词句,由粗到细,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质疑;可以展开合作探究,借助个人的力量和集体的合力释疑;可以借疑拓展延伸,发散思维。以疑促思,使得学生在思考质疑的学习过程中学有所获,使得阅读课切实有效,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语文实践能力,达到语文“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一、阅读之初,引疑激趣
在阅读教学之初,教师要善于抓住文本的疑点加以引导,激起学生的疑惑,鼓励学生发问。正如苏教版语文第十一册《学与问》中所讲:“‘问’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的确,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这个过程才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语文能力的过程。因此,教师应当让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发挥工具书的作用,并结合自己已经掌握的方法自学课文,同时根据教师的提示点进行深入预习,从而了解课文的类型及特点,写下不懂的问题。这样让学生带着疑问思考,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也在阅读中尝试了解决疑难,充分感知教材,使得预习的效果更加明显。
比如,在教学《天游峰的扫路人》时,我让学生先进行充分的预习,在以简单谈话导入之后,我便问:“同学们,预习了这篇课文,你有哪些疑问呢?”没想到,一石激起千层浪:“天游峰到底是什么样的?”、“天游峰的扫路老人到底是个怎样的人?”、“老人到底累不累,为什么呢?”……学生们的问题层出不穷。很明显地看出,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一段时间之后,我欣喜地发现学生们从原来的无疑到有疑,从原来的不敢问到大胆问,从原来的不会问到会问,学生的提问水平提高了,学习情绪也高涨了,思维变得活跃了,自主意识也增强了。我的课堂也变得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二、阅读之中,探究质疑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在阅读教学中不是仅仅引导学生生疑,也不是去帮助学生质疑,而是要教会学生如何质疑,让学生在质疑的过程中进行思考,通过合作探究、交流,从而释疑。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抓住精彩语段,紧扣重点词语、关键句子质疑;可以抓住“看似矛盾却又合乎情理”的地方质疑;可以从课文语言表达等方面进行质疑,深入阅读理解文本。
仍以《天游峰的扫路人》为例,在深入理解文本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真正领会扫路人的精神实质,我让学生紧扣“老人到底累不累,为什么呢?”这一问题展开思考,同学们首先静静地思考,再用笔写下自己的观点和理由,然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讨论,最后集体辩论。学生在这样的思考质疑、讨论探究中,有了自己独特的见解,辩论的时候一个个唇枪舌剑,针锋相对,寸步不让。本课的难点也因此迎刃而解,同学们不仅深入理解了文本,同时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也得到了训练,真可谓是一举多得。
再比如在教学《夹竹桃》时,学生读到第三自然段时,不禁产生了疑问:“作者喜爱夹竹桃的原因是什么?他既然这样喜爱夹竹桃,又为何还要介绍家中其他的花儿呢?”我没有急于给学生答案,而是让学生继续一边读一边想,在互相交流中体会散文的特点,体会作家构思的精妙之处。
在这样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质疑、思考、合作探究、交流,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挖掘了学生的潜能。
三、阅读之终,激疑拓展
在深入阅读课文之后,我们还应该留一点时间激发学生再质疑,启发他们从文章的思想内容、谋篇布局等方面,提出不同的看法,进行深入的学习。因为学生的学习能力只有在反复地激疑、质疑、释疑的过程中才能得到培养,得到训练,得到强化。
比如,在即将教完《船长》这一课时,我便问:“学完了《船长》这一课,你现在还有什么疑问吗?”有一位同学提出:“老师,为什么就哈尔威船长一人没有登上救生艇逃生,而和船一起沉没呢?”同学们听了,各抒己见,发言特别积极。在激烈的争辩之后,达成一致意见:船长是有机会逃生的,但是他把这艘船看得比生命还重要,才选择了与船同归于尽,他的这种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这样,学生的思维一直处在十分活跃的状态中,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让孩子的思维能纵横千里,任意驰骋,在幼小纯洁的心灵深处不断涌起创新的火花,打开创新思维之门。
再比如在即将学完《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一课时,学生们意犹未尽,对巴金爷爷产生了深深的敬佩之情,此时我没有急于结束课文,而是问道:“学完了本文,你对巴金爷爷有了哪些认识?你还想知道些什么?”学生们兴趣浓厚,还利用课余时间读了许多有关巴金的著作,从而积淀了文化底蕴,提高了写作能力。
在实践中我深深地明白,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几节课所能解决的问题,它需要长时间地训练、强化、积淀、提高。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把“疑”贯穿始终,大力引导学生不断产生疑问、思考质疑和创新思维,这才是将语文“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统一的有效途径,才能使得阅读课充满语文味。
(责编钟岚)
一、阅读之初,引疑激趣
在阅读教学之初,教师要善于抓住文本的疑点加以引导,激起学生的疑惑,鼓励学生发问。正如苏教版语文第十一册《学与问》中所讲:“‘问’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的确,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这个过程才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语文能力的过程。因此,教师应当让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发挥工具书的作用,并结合自己已经掌握的方法自学课文,同时根据教师的提示点进行深入预习,从而了解课文的类型及特点,写下不懂的问题。这样让学生带着疑问思考,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也在阅读中尝试了解决疑难,充分感知教材,使得预习的效果更加明显。
比如,在教学《天游峰的扫路人》时,我让学生先进行充分的预习,在以简单谈话导入之后,我便问:“同学们,预习了这篇课文,你有哪些疑问呢?”没想到,一石激起千层浪:“天游峰到底是什么样的?”、“天游峰的扫路老人到底是个怎样的人?”、“老人到底累不累,为什么呢?”……学生们的问题层出不穷。很明显地看出,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一段时间之后,我欣喜地发现学生们从原来的无疑到有疑,从原来的不敢问到大胆问,从原来的不会问到会问,学生的提问水平提高了,学习情绪也高涨了,思维变得活跃了,自主意识也增强了。我的课堂也变得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二、阅读之中,探究质疑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在阅读教学中不是仅仅引导学生生疑,也不是去帮助学生质疑,而是要教会学生如何质疑,让学生在质疑的过程中进行思考,通过合作探究、交流,从而释疑。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抓住精彩语段,紧扣重点词语、关键句子质疑;可以抓住“看似矛盾却又合乎情理”的地方质疑;可以从课文语言表达等方面进行质疑,深入阅读理解文本。
仍以《天游峰的扫路人》为例,在深入理解文本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真正领会扫路人的精神实质,我让学生紧扣“老人到底累不累,为什么呢?”这一问题展开思考,同学们首先静静地思考,再用笔写下自己的观点和理由,然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讨论,最后集体辩论。学生在这样的思考质疑、讨论探究中,有了自己独特的见解,辩论的时候一个个唇枪舌剑,针锋相对,寸步不让。本课的难点也因此迎刃而解,同学们不仅深入理解了文本,同时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也得到了训练,真可谓是一举多得。
再比如在教学《夹竹桃》时,学生读到第三自然段时,不禁产生了疑问:“作者喜爱夹竹桃的原因是什么?他既然这样喜爱夹竹桃,又为何还要介绍家中其他的花儿呢?”我没有急于给学生答案,而是让学生继续一边读一边想,在互相交流中体会散文的特点,体会作家构思的精妙之处。
在这样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质疑、思考、合作探究、交流,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挖掘了学生的潜能。
三、阅读之终,激疑拓展
在深入阅读课文之后,我们还应该留一点时间激发学生再质疑,启发他们从文章的思想内容、谋篇布局等方面,提出不同的看法,进行深入的学习。因为学生的学习能力只有在反复地激疑、质疑、释疑的过程中才能得到培养,得到训练,得到强化。
比如,在即将教完《船长》这一课时,我便问:“学完了《船长》这一课,你现在还有什么疑问吗?”有一位同学提出:“老师,为什么就哈尔威船长一人没有登上救生艇逃生,而和船一起沉没呢?”同学们听了,各抒己见,发言特别积极。在激烈的争辩之后,达成一致意见:船长是有机会逃生的,但是他把这艘船看得比生命还重要,才选择了与船同归于尽,他的这种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这样,学生的思维一直处在十分活跃的状态中,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让孩子的思维能纵横千里,任意驰骋,在幼小纯洁的心灵深处不断涌起创新的火花,打开创新思维之门。
再比如在即将学完《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一课时,学生们意犹未尽,对巴金爷爷产生了深深的敬佩之情,此时我没有急于结束课文,而是问道:“学完了本文,你对巴金爷爷有了哪些认识?你还想知道些什么?”学生们兴趣浓厚,还利用课余时间读了许多有关巴金的著作,从而积淀了文化底蕴,提高了写作能力。
在实践中我深深地明白,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几节课所能解决的问题,它需要长时间地训练、强化、积淀、提高。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把“疑”贯穿始终,大力引导学生不断产生疑问、思考质疑和创新思维,这才是将语文“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统一的有效途径,才能使得阅读课充满语文味。
(责编钟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