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法国作家拉封丹写过一则寓言,讲的是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大发威力,猛吹猛刮,结果行人把大衣裹得更紧;南风徐徐吹拂,行人越走越热,结果把大衣脱下来。最后南风取得了胜利。后人把工作要讲究方法和策略称为“南风效应”。它启示我们:做事情要考虑背景、环境、方式,要了解对象的特点、个性,要讲求方法和策略,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试想,我们的课堂教学不也是如此吗?如果教师一味地用讲道、传授的方式居高临下地进行教学,一味地用强化的方式让学生进行记诵,只会使学生的“大衣裹得更紧”;而采用和风细雨的“南风”式教学,就能轻易地让学生“脱掉大衣”,收到满意的课堂教学效果。现在新课改已在我国全面展开,这也要求我们教师响应新课改的号召,学习新课改的理念,积极更新课堂教学策略,让温暖的“南风”吹进课堂。
一、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让学生沐浴“南风”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者只有处在民主、自由的环境下,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才能。在课堂教学过程时,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平等的民主观念,营造和谐的课堂环境,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要放下架子,与学生达成心灵上的共鸣。陶行知曾经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师生之间只有彼此理解、彼此信赖、彼此合作,才能形成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学生才会全身心投入学习,参与课堂学习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并在其中发挥作用。教师应以兄长、朋友、学习中的“平等一员”的身份,用微笑的表情、期待的眼神、亲切的话语、诚挚的态度、美妙的音乐等“和风细雨”的方式让学生沐浴在“南风”中。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之自主探求,让学生如坐“南风”
从心理学角度讲,兴趣虽属非认知因素,但它转化为动机就会成为学习的动力,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的欲望,从而积极自主学习、自主发现、寻找问题答案、品尝探究的艰辛和欢乐,这时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使认知和情感获得整体发展。课堂教学时,教师要从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成长规律出发,想方设法对教材进行改造,为其注入生机和灵气。例如,教学《烛之武退秦师》一课时,教师可用“我给烛之武打打分”的方式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或改变学习内容的呈现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用竞赛、游戏、辩论、小品等方式,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又如,教学《荆轲刺秦王》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把握故事的情节和人物的性格,教师可让学生分角色扮演,并可加入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进行扩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围绕教学目标,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使每个学生都能“跳一跳,摘到桃”,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对学习充满兴趣。如教学《鸿门宴》,分析“项羽”的做法是对还是错时,就可以辩论的方式进行。学生对这种方式很感兴趣,因而学得投入,学得快乐,如坐“南风”。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就会把学习知识的欲望转化为学习的动力,从而能够自主地、积极地去思考、去探索,发现自己想要的答案。这样学生才能学会思考、学会求知,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
三、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尊重个性思考,让学生享受“南风”
新课程主张:“以主动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方式掌握人类长期积累起来的关于自然和社会的系统知识,并在经验重组和交流活动中实现对已有认识的突破和創新,达到情感行为的升华和提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始终处于思维活跃的状态,主动、积极地学习,让学习成为学生自己的学习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由于学生各自的知识结构和经验不同,对问题的理解各有不同,教师要肯定有个性的问题或答案,尊重个性思考,只要言之有理,就不妄加否定,更不能粗暴地训斥和当众讽刺、嘲笑,而应尽量采取和风细雨的“南风”式策略,循序渐进,潜移默化地加以引导,并给予他们积极的鼓励和期待的目光。如在学习《荆轲刺秦王》时,有学生说荆轲是“恐怖分子”的“恐怖行动”。对这个看法,教师不能粗暴地训斥,而应巧妙地引导学生理解荆轲此举的原因和愿望,让学生对此有正确的理解和认识。只有在课堂上让学生享受“南风”,才能让学生在主动的思考中学习,才能激活思维,发现规律,获得新知,使自我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
四、教师适当引导,适时帮助,让学生借用“南风”
在新课程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课堂的主讲者,也不是无所事事的旁观者,而是学生的引导者,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教师要精心设置课堂学习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发现、自主探究。教师的引导就是“南风”,教师要当好“南风”。如果“南风”刮得过早,这时学生还没有充分的自主学习,就会阻挡学生自主发现的机会;如果“南风”刮得过迟,学生就会因过久处于无助状态而陷入危险之中;如果“南风”刮得过多,就会剥夺学生出错和从教训中学习的机会;如果“南风”刮得过少,就会让学生感到手足无措,无法进行主动学习。这时的教师是课堂上“平等中的首席”,要根据学生学习的进程,抓住学生认识上的最低点、思考上的最高点,在最适宜的关头给学生恰到好处的“南风”,让学生在“苦想思”后,经“南风”一吹又“绝处逢生”,困惑迎刃而解。
如教学《故都的秋》,教师就可以通过这样的“南风”徐徐,引导学生学习故都秋的表现手法。教师“南风”:课文有五个描写故都之秋的画面,这五幅画都很精彩,它们共同体现了故都的秋的特色:清、静、悲凉。但故都的秋不仅仅有“清、静、悲凉”之景,还有“万山红遍”的热情豪迈。为什么作者对那些景物视而不见呢?问题一出,学生们都热烈地讨论起来,可都答不到点上。教师“南风”:对于同一轮名月,高兴的人写她,她在笑;忧郁的人写她,她在愁;怒不可遏的人写她,她简直就是一张气得苍白的脸,青筋暴跳、立目横眉。一切景语皆情语,实际上这“清、静、悲凉”之景是郁达夫先生的内心情感的体现。教师“南风”:请联系时代背景来理解。学生探究后概括出答案:因为他特别“忧伤、郁闷、落寞”,所以他要选择特别“清、静、悲凉”的北国秋景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反过来,这些特别“清、静、悲凉”的秋景正好抒发了他的“忧伤、郁闷、落寞”之情。教师“南风”:北国的秋在作者心中的投影是自然界的“客观色彩”与作家内心的“主观感受”的自然融合,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这就是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方法。在教师“南风”吹拂下,学生对故都秋的“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有了较全面、深刻的认识。
教育家陶行知的“四块糖果”故事是“南风效应”的经典例子,那徐徐南风,拂过学生心灵,留下一份温暖;拂过教育者心灵,留下一份启示:曲径能通幽,学海无涯“乐”作舟。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更需要“南风效应”式的教学策略。课堂有了“南风”,学生就会动起来,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就会充满生机活力,精彩飞扬。
(责编 张晶晶)
一、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让学生沐浴“南风”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者只有处在民主、自由的环境下,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才能。在课堂教学过程时,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平等的民主观念,营造和谐的课堂环境,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要放下架子,与学生达成心灵上的共鸣。陶行知曾经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师生之间只有彼此理解、彼此信赖、彼此合作,才能形成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学生才会全身心投入学习,参与课堂学习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并在其中发挥作用。教师应以兄长、朋友、学习中的“平等一员”的身份,用微笑的表情、期待的眼神、亲切的话语、诚挚的态度、美妙的音乐等“和风细雨”的方式让学生沐浴在“南风”中。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之自主探求,让学生如坐“南风”
从心理学角度讲,兴趣虽属非认知因素,但它转化为动机就会成为学习的动力,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的欲望,从而积极自主学习、自主发现、寻找问题答案、品尝探究的艰辛和欢乐,这时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使认知和情感获得整体发展。课堂教学时,教师要从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成长规律出发,想方设法对教材进行改造,为其注入生机和灵气。例如,教学《烛之武退秦师》一课时,教师可用“我给烛之武打打分”的方式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或改变学习内容的呈现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用竞赛、游戏、辩论、小品等方式,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又如,教学《荆轲刺秦王》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把握故事的情节和人物的性格,教师可让学生分角色扮演,并可加入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进行扩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围绕教学目标,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使每个学生都能“跳一跳,摘到桃”,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对学习充满兴趣。如教学《鸿门宴》,分析“项羽”的做法是对还是错时,就可以辩论的方式进行。学生对这种方式很感兴趣,因而学得投入,学得快乐,如坐“南风”。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就会把学习知识的欲望转化为学习的动力,从而能够自主地、积极地去思考、去探索,发现自己想要的答案。这样学生才能学会思考、学会求知,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
三、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尊重个性思考,让学生享受“南风”
新课程主张:“以主动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方式掌握人类长期积累起来的关于自然和社会的系统知识,并在经验重组和交流活动中实现对已有认识的突破和創新,达到情感行为的升华和提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始终处于思维活跃的状态,主动、积极地学习,让学习成为学生自己的学习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由于学生各自的知识结构和经验不同,对问题的理解各有不同,教师要肯定有个性的问题或答案,尊重个性思考,只要言之有理,就不妄加否定,更不能粗暴地训斥和当众讽刺、嘲笑,而应尽量采取和风细雨的“南风”式策略,循序渐进,潜移默化地加以引导,并给予他们积极的鼓励和期待的目光。如在学习《荆轲刺秦王》时,有学生说荆轲是“恐怖分子”的“恐怖行动”。对这个看法,教师不能粗暴地训斥,而应巧妙地引导学生理解荆轲此举的原因和愿望,让学生对此有正确的理解和认识。只有在课堂上让学生享受“南风”,才能让学生在主动的思考中学习,才能激活思维,发现规律,获得新知,使自我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
四、教师适当引导,适时帮助,让学生借用“南风”
在新课程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课堂的主讲者,也不是无所事事的旁观者,而是学生的引导者,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教师要精心设置课堂学习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发现、自主探究。教师的引导就是“南风”,教师要当好“南风”。如果“南风”刮得过早,这时学生还没有充分的自主学习,就会阻挡学生自主发现的机会;如果“南风”刮得过迟,学生就会因过久处于无助状态而陷入危险之中;如果“南风”刮得过多,就会剥夺学生出错和从教训中学习的机会;如果“南风”刮得过少,就会让学生感到手足无措,无法进行主动学习。这时的教师是课堂上“平等中的首席”,要根据学生学习的进程,抓住学生认识上的最低点、思考上的最高点,在最适宜的关头给学生恰到好处的“南风”,让学生在“苦想思”后,经“南风”一吹又“绝处逢生”,困惑迎刃而解。
如教学《故都的秋》,教师就可以通过这样的“南风”徐徐,引导学生学习故都秋的表现手法。教师“南风”:课文有五个描写故都之秋的画面,这五幅画都很精彩,它们共同体现了故都的秋的特色:清、静、悲凉。但故都的秋不仅仅有“清、静、悲凉”之景,还有“万山红遍”的热情豪迈。为什么作者对那些景物视而不见呢?问题一出,学生们都热烈地讨论起来,可都答不到点上。教师“南风”:对于同一轮名月,高兴的人写她,她在笑;忧郁的人写她,她在愁;怒不可遏的人写她,她简直就是一张气得苍白的脸,青筋暴跳、立目横眉。一切景语皆情语,实际上这“清、静、悲凉”之景是郁达夫先生的内心情感的体现。教师“南风”:请联系时代背景来理解。学生探究后概括出答案:因为他特别“忧伤、郁闷、落寞”,所以他要选择特别“清、静、悲凉”的北国秋景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反过来,这些特别“清、静、悲凉”的秋景正好抒发了他的“忧伤、郁闷、落寞”之情。教师“南风”:北国的秋在作者心中的投影是自然界的“客观色彩”与作家内心的“主观感受”的自然融合,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这就是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方法。在教师“南风”吹拂下,学生对故都秋的“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有了较全面、深刻的认识。
教育家陶行知的“四块糖果”故事是“南风效应”的经典例子,那徐徐南风,拂过学生心灵,留下一份温暖;拂过教育者心灵,留下一份启示:曲径能通幽,学海无涯“乐”作舟。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更需要“南风效应”式的教学策略。课堂有了“南风”,学生就会动起来,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就会充满生机活力,精彩飞扬。
(责编 张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