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灾难本属于负面消息,但中国的灾难报道常常会构建天灾无情、人间有爱的社会景象。雅安地震发生时,中国社会的矛盾并未消失,但在灾情严重的那段特殊时期,整个中国社会呈现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美好景象。这种短暂的“乌托邦现象”是媒体有意建立起来的。媒体用轰炸式的灾情报道尽力激发民众的同情心,通过传递正能量故事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使客观存在的其他社会矛盾被暂时忽视,全民投入抗震救灾的事业中。这种做法符合国家利益的需要,但不符合新闻客观性和全面性的要求,只是媒体按照国家意志构建的一种拟态环境,存在的时间很短,而且很容易受到负面消息的干扰。
关键词: 灾难报道 乌托邦 雅安地震 拟态环境
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四川雅安发生了7.0级地震。各路媒体迅速挺进雅安,纷纷报道相关情况。从整体来看,这些报道构建了这样一种社会风貌:天灾无情,中国人民心痛不已,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国人民决心与雅安在一起。此时,仿佛种种社会矛盾都淡化了,原先因为房价、食品安全、禽流感、强拆等问题对政府颇有怨言的民众,都主动投入抗震救灾工作中,全国上下呈现出一派和谐共生、齐心纾难的美好景象。这仿佛就是我们向往的乌托邦,一个美好的社会——没有暴力,没有冷漠,所有人都饱含仁爱之心,齐心协力,共渡难关,共建家园。
这种短暂的乌托邦现象,随着新闻报道而出现、加强、减弱,最后消失。换言之,雅安地震期间,中国的新闻机构有计划地构建了这种乌托邦现象。
一、灾难报道如何构建乌托邦现象
格伯纳理论提出,大众传播不仅为公众提供了公用的信息流,同时这些讯息也培养了公众对社会的印象①。雅安地震期间,媒体就通过各种相关报道,营造了全民一心、抗灾救国的氛围,影响了公众对国家、政府和社会的认识。
1.信息大量公开,吸引全民关注。
雅安地震发生后,许多电视台将大部分节目都停了,几乎24小时不厌其烦地播与地震相关的消息,如央视综艺频道停播一切娱乐节目,新闻频道则不间断地进行灾情报道。电视报道使不在灾区的观众与远方的他者——遭灾的同胞发生了“亲密的关系”,使他们在捐款捐物、献血、当志愿者、发送慰问短信等方式之外,又有了一种“同在”与“共度”的方式。电视报道的直观逼真,使得这种关注的空间距离被压缩,真实感被增强;电视的同步收看,使得这种关注方式颇具情感仪式特征,其中的仪式成分包括集体注视、心境近似、仿佛共同在场。这些成分的聚合,有可能激发集体兴奋,从而产生这样一种效果:群体团结、情感增强、认同同一符号、对“违规”的愤怒等。
纸媒方面,跟雅安地震相关的新闻则频频占据头版版面。以《人民日报》为例,地震发生后一周内,在头版刊登的与雅安相关的新闻一直较多,统计情况如下:
大量公开地震详情,以文字、图片、视频的方式综合展示新闻现场,给受众带来身临其境的体验,一方面让人们在第一时间了解到有关地震的情况,更深层次上尊重了民众的知情权,国人更借此与国家同命运共呼吸,坚定“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的信念,进而才有“尽一己之力,帮助同胞共渡难关”的想法和行为的出现。
2.着力报道灾情,调动同情心。
整体上来看,中国媒体报道灾难的模式经历了从“报喜不报忧”到“全面展示灾情”的转变。对灾难的展示,是媒体的重要报道内容,因此各类报道特别是电视报道中,倒塌的房屋、扭曲的公路、鲜血淋漓的伤员等刺激性画面充斥荧屏。
根据著名社会学家坎迪斯·克拉克的七条情感规则,越不幸、越困难、财富和权力越少、发展机会越少、越弱势者,越容易唤起人们的同情,所以记者想要的效果是:以极富动感的画面吸引观众注意灾情的严重、伤情的惨烈、抢救的紧张,采访受困者或重伤者以增强真实感或惨烈度,采访遇难者家属以凸显悲情效果,因此媒体常常凭借对惨状的描绘成功激起民众的同情心。而有同情心的人,往往会把这种同情心转变为抗灾救灾的实际行动,因为没有人会拒绝以一种道德上占优势的心理施与灾民钱财或物资。
3.传播正能量,鼓舞全民抗灾。
由于突发性灾难报道中,公众的情绪走势依赖媒体报道,媒体以怎样的情绪报道灾难,公众就以怎样的情绪对待灾难。如果过于悲恸,那么公众的情绪就会更加悲伤。因此在这次灾难报道中,媒体重点传播了很多带有正能量的人或事,用以鼓舞国民——母亲为救儿顶起百斤预制板、护士为抢救伤员过度疲劳而晕倒、12岁姐姐为救弟弟受重伤,手术室外儿子抱父等一小时、汶川的哥赶赴芦山救灾……雅安地震后,太多人和事让我们为之动容,人性的光辉展示着大灾中的大爱。
除此之外,李克强总理赶赴灾区指挥救援工作、人民子弟兵不畏艰险救人保平安、志愿者赶赴灾区无偿提供帮助、知名企业捐赠巨款支持雅安,这些新闻则致力于以实际事例展示救灾工作的进展,消解民众面对灾难的恐慌,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
二、灾难中乌托邦现象的特点
由灾难报道构建起的乌托邦现象,一般只出现在灾情严重的那段特殊时期,也必然因为社会环境、人为倾向等因素而显示出自身特点。
1.不稳定。
地震发生后,抗震救灾工作在全国上下迅速展开,乌托邦现象迅速出现,因此这种现象并没有稳固扎实的社会基础,很容易受负面因素的影响。
雅安电视台主播陈莹穿婚纱现场播报地震新闻,先被赞为“最美女记者”,后来被揭发直指作秀,事件的逆转证明在灾难中,人们渴求偶像带来正能量,但人们的负面情绪也急需找到出口发泄,所以此时人们会比平时更苛刻,任何不恰当的行为都能引爆一场舆论危机。除了偶像极容易被找茬外,人们的正面行为也显示出很强的不稳定性。例如地震中捐款这件事,绝大多数中国人都是心牵雅安,愿意出资出力的,但“中国红十字会”的介入使很多人选择不捐款,个中原因不再赘述。
2.时间短。
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问题比较多,但雅安地震期间全民一心抗震救灾的景象又确实非常和谐。不过这种景象存在的时间很短,这与媒体的传播行为息息相关。 雅安地震发生一周后,《人民日报》头版每天都会刊登与雅安相关的新闻,最多时地震新闻占新闻总量的75%,但整体趋势是头版上刊登的地震新闻越来越少,最后便不再刊登。民众的注意力向来是被大众媒介控制的,媒体关于雅安地震的报道越来越少,民众便会逐渐淡忘这场地震,生活又回到与高房价、低工资和地沟油的斗争中,“和谐”变成了一场短暂的秀。
三、媒体在构建乌托邦现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早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政治学家李普曼就在其所著的《公众舆论》中提出,“拟态环境”并不等于客观环境,是由大众传播活动形成的信息环境。它并不是客观环境的镜子式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新闻和信息的选择、加工和报道,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所展示的环境,并非是对客观事实的真实反映,换言之,“拟态环境”是大众传媒构建的环境。在雅安地震期间,媒体通过自己的“主观态度”塑造了一个悲痛但坚强、不幸但团结的中国,这种“天灾无情,人间有爱”的乌托邦现象就是媒体构建的一个拟态环境。
媒体之所以这么做,是出于国家利益的考虑。
地震具有突发性和破坏性,此时人心惶惶,国家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维稳。媒介管理者要求记者发挥国家电视台从业者的作用,准确及时地传达救灾政令、塑造危急时刻的领袖形象,鼓舞全国民众抗震救灾、赢得国际社会的支持和援助,这些必然要通过大众媒介的传播活动来实现。这种目标对媒体提出的要求就是“要坚持正面报道为主,把稳定团结放在首位”。
新闻媒介的使命之一,是统一全国的思想②。媒体通过构建和谐的拟态社会现象,成功地把全国绝大多数人都调动起来参与抗震救灾工作,并暂时不因为房价、贪污、拆迁、禽流感等尖锐的社会问题问责政府,尽管这些问题一直都是实际的客观存在。所以,显而易见,媒体构建“乌托邦现象”的行为不符合新闻客观性和全面性的要求。
中国的灾难报道模式,虽然已有进步,但远未实现客观报道——仍旧以正面报道为主,尽量避免负面报道。这是因为国家需要稳定民心,更深层次原因是中国的新闻制度。
在中国,新闻媒体不允许独立,只能是政党和政府的宣传工具。一个公开的秘密就是,中国的重大新闻,例如雅安地震这种重大灾难的报道,媒体是没有权力自由发稿的,为了保证稿源正规、导向正确,一律采用《人民日报》或新华社的通稿。举个例子,《人民日报》4月21日刊发了关于雅安地震的头版头条新闻——《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把抢救生命作为首要任务,千方百计援救受灾群众最大程度减少伤亡》,同日,《四川日报》、《成都日报》、《华西都市报》、《天府早报》等报纸刊发的头条新闻标题与《人民日报》几乎相同,内容更是相差无几;另外,《新京报》、《南方都市报》、《南方日报》、《广州日报》、《北京晨报》、《重庆晨报》等报纸的新闻配图一模一样。虽然雅安地震赶赴现场的媒体有很多,但最后真正呈现出来的态度却只有一种,这让我们不得不深思这条新闻是否能真正展示事实。
李普曼说,媒体是探照灯,不是镜子。既然是探照灯,就有倾向,即照亮什么,而又隐匿什么。新闻的客观性向来只是一个相对概念,因为新闻活动必然会受到人的影响,但人们还是想尽力做到客观。何为客观?多描述,少评论是方法之一,但这种新闻观在灾难报道中显示出很大问题。
“新新闻主义”作为西方新闻史上的一个流派,它主张通过场景描写、细节描写、对话描写,以及通过对某个人的所见所想的描写,把一切都展示在读者面前,使人觉得身临其境。那个人的思想似乎就是笔者的思想,笔者甚至能进入那个人的情感世界。对此,国外已有不少学者批判其使新闻和小说的界限更加模糊不清,特别是从第三者的角度以这种方式撰写新闻,与新闻的真实性原则不相符,而新新闻主义记者可以在报道中描述人们的主观感受和心理活动,这在传统的新闻学中是最忌讳的。不过,我们很容易就能在雅安地震的报道中寻见“新新闻主义”的影子。
我们以《扬子晚报》刊发于4月21日头版的题为《微笑女孩、婚纱主播,这一天感动你我》的新闻稿为例,类似于“受到了小女孩的鼓舞,他不断通过微博报告灾情”、“母亲的安危让王皎雄顿时清醒,他顾不得还在摇晃的房子,拼命朝门口跑去”的语句时常可见,这种写法虽然让文章感情丰沛,但我们有理由怀疑这些心理活动是作者为了达到感人的效果,自己赋予行为主体的。
四、结语
发生地震后,媒体为了稳定民心,偏重正面报道,构建了美好的乌托邦现场,这种行为无可厚非。但是从整体上来看,这种灾难报道模式损害了新闻的客观性和全面性。记者难以在国家利益和职业道德之间舍此取彼,但转变思维、完善方法很有必要。
注释:
①即“培养”理论,也称为“培养分析”或“教化分析”、“涵化分析”。这种研究认为传播媒介对人们现实观的影响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培养”的过程,其代表学者是乔治·伯格纳。
②张昆.中外新闻传播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46.
参考文献:
[1][美]沃尔特·李普曼.公众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2]杨筱玥.灾难报道与社会结构研究[J].消费导刊,2008.
[3]熊丽.从突发事件报道看媒介构建拟态环境[J].电影评价,2011.
[4]苏虹.“灾难报道”背后的灾难[J].新闻大学,2008.
关键词: 灾难报道 乌托邦 雅安地震 拟态环境
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四川雅安发生了7.0级地震。各路媒体迅速挺进雅安,纷纷报道相关情况。从整体来看,这些报道构建了这样一种社会风貌:天灾无情,中国人民心痛不已,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国人民决心与雅安在一起。此时,仿佛种种社会矛盾都淡化了,原先因为房价、食品安全、禽流感、强拆等问题对政府颇有怨言的民众,都主动投入抗震救灾工作中,全国上下呈现出一派和谐共生、齐心纾难的美好景象。这仿佛就是我们向往的乌托邦,一个美好的社会——没有暴力,没有冷漠,所有人都饱含仁爱之心,齐心协力,共渡难关,共建家园。
这种短暂的乌托邦现象,随着新闻报道而出现、加强、减弱,最后消失。换言之,雅安地震期间,中国的新闻机构有计划地构建了这种乌托邦现象。
一、灾难报道如何构建乌托邦现象
格伯纳理论提出,大众传播不仅为公众提供了公用的信息流,同时这些讯息也培养了公众对社会的印象①。雅安地震期间,媒体就通过各种相关报道,营造了全民一心、抗灾救国的氛围,影响了公众对国家、政府和社会的认识。
1.信息大量公开,吸引全民关注。
雅安地震发生后,许多电视台将大部分节目都停了,几乎24小时不厌其烦地播与地震相关的消息,如央视综艺频道停播一切娱乐节目,新闻频道则不间断地进行灾情报道。电视报道使不在灾区的观众与远方的他者——遭灾的同胞发生了“亲密的关系”,使他们在捐款捐物、献血、当志愿者、发送慰问短信等方式之外,又有了一种“同在”与“共度”的方式。电视报道的直观逼真,使得这种关注的空间距离被压缩,真实感被增强;电视的同步收看,使得这种关注方式颇具情感仪式特征,其中的仪式成分包括集体注视、心境近似、仿佛共同在场。这些成分的聚合,有可能激发集体兴奋,从而产生这样一种效果:群体团结、情感增强、认同同一符号、对“违规”的愤怒等。
纸媒方面,跟雅安地震相关的新闻则频频占据头版版面。以《人民日报》为例,地震发生后一周内,在头版刊登的与雅安相关的新闻一直较多,统计情况如下:
大量公开地震详情,以文字、图片、视频的方式综合展示新闻现场,给受众带来身临其境的体验,一方面让人们在第一时间了解到有关地震的情况,更深层次上尊重了民众的知情权,国人更借此与国家同命运共呼吸,坚定“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的信念,进而才有“尽一己之力,帮助同胞共渡难关”的想法和行为的出现。
2.着力报道灾情,调动同情心。
整体上来看,中国媒体报道灾难的模式经历了从“报喜不报忧”到“全面展示灾情”的转变。对灾难的展示,是媒体的重要报道内容,因此各类报道特别是电视报道中,倒塌的房屋、扭曲的公路、鲜血淋漓的伤员等刺激性画面充斥荧屏。
根据著名社会学家坎迪斯·克拉克的七条情感规则,越不幸、越困难、财富和权力越少、发展机会越少、越弱势者,越容易唤起人们的同情,所以记者想要的效果是:以极富动感的画面吸引观众注意灾情的严重、伤情的惨烈、抢救的紧张,采访受困者或重伤者以增强真实感或惨烈度,采访遇难者家属以凸显悲情效果,因此媒体常常凭借对惨状的描绘成功激起民众的同情心。而有同情心的人,往往会把这种同情心转变为抗灾救灾的实际行动,因为没有人会拒绝以一种道德上占优势的心理施与灾民钱财或物资。
3.传播正能量,鼓舞全民抗灾。
由于突发性灾难报道中,公众的情绪走势依赖媒体报道,媒体以怎样的情绪报道灾难,公众就以怎样的情绪对待灾难。如果过于悲恸,那么公众的情绪就会更加悲伤。因此在这次灾难报道中,媒体重点传播了很多带有正能量的人或事,用以鼓舞国民——母亲为救儿顶起百斤预制板、护士为抢救伤员过度疲劳而晕倒、12岁姐姐为救弟弟受重伤,手术室外儿子抱父等一小时、汶川的哥赶赴芦山救灾……雅安地震后,太多人和事让我们为之动容,人性的光辉展示着大灾中的大爱。
除此之外,李克强总理赶赴灾区指挥救援工作、人民子弟兵不畏艰险救人保平安、志愿者赶赴灾区无偿提供帮助、知名企业捐赠巨款支持雅安,这些新闻则致力于以实际事例展示救灾工作的进展,消解民众面对灾难的恐慌,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
二、灾难中乌托邦现象的特点
由灾难报道构建起的乌托邦现象,一般只出现在灾情严重的那段特殊时期,也必然因为社会环境、人为倾向等因素而显示出自身特点。
1.不稳定。
地震发生后,抗震救灾工作在全国上下迅速展开,乌托邦现象迅速出现,因此这种现象并没有稳固扎实的社会基础,很容易受负面因素的影响。
雅安电视台主播陈莹穿婚纱现场播报地震新闻,先被赞为“最美女记者”,后来被揭发直指作秀,事件的逆转证明在灾难中,人们渴求偶像带来正能量,但人们的负面情绪也急需找到出口发泄,所以此时人们会比平时更苛刻,任何不恰当的行为都能引爆一场舆论危机。除了偶像极容易被找茬外,人们的正面行为也显示出很强的不稳定性。例如地震中捐款这件事,绝大多数中国人都是心牵雅安,愿意出资出力的,但“中国红十字会”的介入使很多人选择不捐款,个中原因不再赘述。
2.时间短。
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问题比较多,但雅安地震期间全民一心抗震救灾的景象又确实非常和谐。不过这种景象存在的时间很短,这与媒体的传播行为息息相关。 雅安地震发生一周后,《人民日报》头版每天都会刊登与雅安相关的新闻,最多时地震新闻占新闻总量的75%,但整体趋势是头版上刊登的地震新闻越来越少,最后便不再刊登。民众的注意力向来是被大众媒介控制的,媒体关于雅安地震的报道越来越少,民众便会逐渐淡忘这场地震,生活又回到与高房价、低工资和地沟油的斗争中,“和谐”变成了一场短暂的秀。
三、媒体在构建乌托邦现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早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政治学家李普曼就在其所著的《公众舆论》中提出,“拟态环境”并不等于客观环境,是由大众传播活动形成的信息环境。它并不是客观环境的镜子式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新闻和信息的选择、加工和报道,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所展示的环境,并非是对客观事实的真实反映,换言之,“拟态环境”是大众传媒构建的环境。在雅安地震期间,媒体通过自己的“主观态度”塑造了一个悲痛但坚强、不幸但团结的中国,这种“天灾无情,人间有爱”的乌托邦现象就是媒体构建的一个拟态环境。
媒体之所以这么做,是出于国家利益的考虑。
地震具有突发性和破坏性,此时人心惶惶,国家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维稳。媒介管理者要求记者发挥国家电视台从业者的作用,准确及时地传达救灾政令、塑造危急时刻的领袖形象,鼓舞全国民众抗震救灾、赢得国际社会的支持和援助,这些必然要通过大众媒介的传播活动来实现。这种目标对媒体提出的要求就是“要坚持正面报道为主,把稳定团结放在首位”。
新闻媒介的使命之一,是统一全国的思想②。媒体通过构建和谐的拟态社会现象,成功地把全国绝大多数人都调动起来参与抗震救灾工作,并暂时不因为房价、贪污、拆迁、禽流感等尖锐的社会问题问责政府,尽管这些问题一直都是实际的客观存在。所以,显而易见,媒体构建“乌托邦现象”的行为不符合新闻客观性和全面性的要求。
中国的灾难报道模式,虽然已有进步,但远未实现客观报道——仍旧以正面报道为主,尽量避免负面报道。这是因为国家需要稳定民心,更深层次原因是中国的新闻制度。
在中国,新闻媒体不允许独立,只能是政党和政府的宣传工具。一个公开的秘密就是,中国的重大新闻,例如雅安地震这种重大灾难的报道,媒体是没有权力自由发稿的,为了保证稿源正规、导向正确,一律采用《人民日报》或新华社的通稿。举个例子,《人民日报》4月21日刊发了关于雅安地震的头版头条新闻——《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把抢救生命作为首要任务,千方百计援救受灾群众最大程度减少伤亡》,同日,《四川日报》、《成都日报》、《华西都市报》、《天府早报》等报纸刊发的头条新闻标题与《人民日报》几乎相同,内容更是相差无几;另外,《新京报》、《南方都市报》、《南方日报》、《广州日报》、《北京晨报》、《重庆晨报》等报纸的新闻配图一模一样。虽然雅安地震赶赴现场的媒体有很多,但最后真正呈现出来的态度却只有一种,这让我们不得不深思这条新闻是否能真正展示事实。
李普曼说,媒体是探照灯,不是镜子。既然是探照灯,就有倾向,即照亮什么,而又隐匿什么。新闻的客观性向来只是一个相对概念,因为新闻活动必然会受到人的影响,但人们还是想尽力做到客观。何为客观?多描述,少评论是方法之一,但这种新闻观在灾难报道中显示出很大问题。
“新新闻主义”作为西方新闻史上的一个流派,它主张通过场景描写、细节描写、对话描写,以及通过对某个人的所见所想的描写,把一切都展示在读者面前,使人觉得身临其境。那个人的思想似乎就是笔者的思想,笔者甚至能进入那个人的情感世界。对此,国外已有不少学者批判其使新闻和小说的界限更加模糊不清,特别是从第三者的角度以这种方式撰写新闻,与新闻的真实性原则不相符,而新新闻主义记者可以在报道中描述人们的主观感受和心理活动,这在传统的新闻学中是最忌讳的。不过,我们很容易就能在雅安地震的报道中寻见“新新闻主义”的影子。
我们以《扬子晚报》刊发于4月21日头版的题为《微笑女孩、婚纱主播,这一天感动你我》的新闻稿为例,类似于“受到了小女孩的鼓舞,他不断通过微博报告灾情”、“母亲的安危让王皎雄顿时清醒,他顾不得还在摇晃的房子,拼命朝门口跑去”的语句时常可见,这种写法虽然让文章感情丰沛,但我们有理由怀疑这些心理活动是作者为了达到感人的效果,自己赋予行为主体的。
四、结语
发生地震后,媒体为了稳定民心,偏重正面报道,构建了美好的乌托邦现场,这种行为无可厚非。但是从整体上来看,这种灾难报道模式损害了新闻的客观性和全面性。记者难以在国家利益和职业道德之间舍此取彼,但转变思维、完善方法很有必要。
注释:
①即“培养”理论,也称为“培养分析”或“教化分析”、“涵化分析”。这种研究认为传播媒介对人们现实观的影响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培养”的过程,其代表学者是乔治·伯格纳。
②张昆.中外新闻传播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46.
参考文献:
[1][美]沃尔特·李普曼.公众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2]杨筱玥.灾难报道与社会结构研究[J].消费导刊,2008.
[3]熊丽.从突发事件报道看媒介构建拟态环境[J].电影评价,2011.
[4]苏虹.“灾难报道”背后的灾难[J].新闻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