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只要严格按照四部曲的模式来指导和要求学生,他们就会逐渐在描写人物(或其他)对话中形成这种追求极致的文字风格,不会再镜中取月、空有言谈,进而真正树立起有血有肉,生动有性格的人物形象,引发读者深层次地思考和感悟,达到修改课文对话的终极目标。
关键词:对话;四部曲;创造;跌宕
对话,在小学语文课本中屡见不鲜,但由于篇幅和倾向的原因,选入课文的经典作品总要做大量的删减,删去的往往正是需要学习的丰富而让人感慨的对话场景,这就让作文教学无法立足教材,在关键的文字表现力上产生范围教育的缺失、不得不说,轻作文而重阅读,知其意而不得其法,这是一种文字教育的遗憾和无奈。
但这种模式也有可以转化的一面,可以通过学生的补充性描写加以完善。可通过使用三种对话方式,运用各种词汇语言,创造氛围情境来布局文字。
比如,以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课文《灰雀》为例,当列宁发现一只胸脯深红的灰雀不见的时候,当男孩忐忑不安担心自己私自捉走灰雀会被发现的时候,一段对话产生了。
课文原文:
列宁看见一个小男孩,就问:“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
男孩说:“没……我没看见。”
列宁说:“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
这种模式明显是问答模式,但由于原文是第三人称,删节变化过大,所以变成了平铺直叙讲故事,无起伏不跌宕,很难吸引读者注意。我的建议是,不要迷信权威,不要因为人教版教材是正统教材而不敢质疑和修改,教材只是工具,善于運用它,适当改变它,才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要知道,世界上并没有完美的事物,任何完美只是人为公认的尺度罢了。我认为,修改课文对话可以像交响乐一般,用四部曲来形容。
曲一:首改,对话交替
列宁看见一个小男孩,就问:“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
“没……我没看见。”男孩说。
“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列宁说,“天气严寒,它怕冷!”
这是我教学本课请学生做的第一次改动,大家改动几乎一样,但改动之后文字明显有了变化,因为三种对话方式的交替应用,文字生动起来了,有了停顿和呼应,但调换文字顺序不能丰富文章内容,不能感觉说话人的表情和正在做的事,读者“只闻其声,不见其人”,印象仍然不深。
曲二:再改,增加动形
列宁看见一个小男孩,就微笑着问:“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
“没……我没看见。”男孩搓了搓衣角,颤声说。
“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列宁又看了男孩一眼,意味深长地说,“天气严寒,它怕冷!”
第二次改动在一名女同学笔下更进一步,适时在说话人说话前加上动作词和形容词,“微笑”代表列宁的礼貌,“搓衣角”和“颤声”代表男孩的紧张,“看”和“意味深长”则写出了列宁的态度,这些词让静态的画面动起来,让读者感受到人物的内心和正在发生的行为,已经初具小说般场景对话的雏形。
曲三:续改,创造环境
列宁看见一个小男孩,就微笑着问:“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
高大的白桦树上,两只粉红胸脯的灰雀直愣愣地站着。
“没……我没看见。”男孩搓了搓衣角,颤声说。
风好像又大了一点,树枝上仅有的一片叶子慢吞吞地飘落下来。
“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列宁又看了男孩一眼,意味深长地说,“天气严寒,它怕冷!”
第三次改动是创造,但创造也需要基础,也就是对话的人物。我截取的这一段正是另外一名同学创造的,他用“直愣愣”的灰雀给全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创造了一种茫然无措、直指内心的氛围,用“风”的转变和叶子的缓慢再现了对男孩没说真话的不满,也照应了列宁说到的严寒。
曲四:终改,尽力拓展
列宁四处张望,看见一个小男孩站在树下,就微笑着问:“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
高大的白桦树上,两只粉红胸脯的灰雀直愣愣地站着。
“没……我没看见。”男孩有点脸红,他低下头,搓了搓衣角,颤声说。
风好像又大了一点,树枝上仅有的一片枯黄的叶子慢吞吞地飘落下来,晃过两只灰雀,盘旋过列宁的头顶,落在了男孩脚下的泥泞里。
“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列宁又看了男孩一眼,意味深长地说,“天气严寒,它怕冷!”
第四次修改是最后的修正,要多在词句上下工夫,把能够增加的、能让文章更生动的字句都用上,班上的同学在我的启发下多多少少都添加了一些内容,这位同学是其中的佼佼者,他的“四处张望”“脸红”“枯黄”和“晃过两只灰雀,盘旋过列宁的头顶,落在了男孩脚下的泥泞里”这些词句,都可以说是个人阅读后积累和素养的体现。这最终的修改,会让作文更趋于完美,跃然纸上。
在四次修改过程中,我对教学班的全体情况作了记录。我观察到,第一次修改只需要稍加点拨,全班都可以做到;第二次则基本能做到但程度参差不齐,有的加了形容词但没有动词,让文字有味道但动态不足,有的添了动词却丢了形容词,让画面动作流畅却少了深意;第三次做到的同学则只是一小部分,因为创造需要大量的课外阅读作为基础。第四次的添加环节却基本完成了,只是多少好次的程度差别而已,可以说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值得注意的是,在日常的单元写作和小练笔中,如果没有特别要求,学生并不情愿将三种对话方式都用上,或是抱着偷懒的心理,在文字上缺斤短两;或是只改动一次,三种对话都出现就草草收场。学生在对话描写上的这些问题,十分令人深思,其根本原因要归结为课文没有做出更好的示范,节选和删改后,再精彩的篇目也不能作为写作的标杆。当然,作文不只是由对话构成,各种技巧技法,议论描写都是深层次的理论,但我相信,只要严格按照四部曲的模式来指导和要求学生,他们就会逐渐在描写人物(或其他)对话中形成这种追求极致的文字风格,不会再镜中取月,空有言谈,真正树立起有血有肉、生动有性格的人物形象,引发读者深层次的思考和感悟,达到我们修改课文对话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郑纯怡.上好语文课上好语言文字课[J].课程教育研究,2012(32).
编辑 温雪莲
关键词:对话;四部曲;创造;跌宕
对话,在小学语文课本中屡见不鲜,但由于篇幅和倾向的原因,选入课文的经典作品总要做大量的删减,删去的往往正是需要学习的丰富而让人感慨的对话场景,这就让作文教学无法立足教材,在关键的文字表现力上产生范围教育的缺失、不得不说,轻作文而重阅读,知其意而不得其法,这是一种文字教育的遗憾和无奈。
但这种模式也有可以转化的一面,可以通过学生的补充性描写加以完善。可通过使用三种对话方式,运用各种词汇语言,创造氛围情境来布局文字。
比如,以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课文《灰雀》为例,当列宁发现一只胸脯深红的灰雀不见的时候,当男孩忐忑不安担心自己私自捉走灰雀会被发现的时候,一段对话产生了。
课文原文:
列宁看见一个小男孩,就问:“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
男孩说:“没……我没看见。”
列宁说:“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
这种模式明显是问答模式,但由于原文是第三人称,删节变化过大,所以变成了平铺直叙讲故事,无起伏不跌宕,很难吸引读者注意。我的建议是,不要迷信权威,不要因为人教版教材是正统教材而不敢质疑和修改,教材只是工具,善于運用它,适当改变它,才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要知道,世界上并没有完美的事物,任何完美只是人为公认的尺度罢了。我认为,修改课文对话可以像交响乐一般,用四部曲来形容。
曲一:首改,对话交替
列宁看见一个小男孩,就问:“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
“没……我没看见。”男孩说。
“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列宁说,“天气严寒,它怕冷!”
这是我教学本课请学生做的第一次改动,大家改动几乎一样,但改动之后文字明显有了变化,因为三种对话方式的交替应用,文字生动起来了,有了停顿和呼应,但调换文字顺序不能丰富文章内容,不能感觉说话人的表情和正在做的事,读者“只闻其声,不见其人”,印象仍然不深。
曲二:再改,增加动形
列宁看见一个小男孩,就微笑着问:“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
“没……我没看见。”男孩搓了搓衣角,颤声说。
“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列宁又看了男孩一眼,意味深长地说,“天气严寒,它怕冷!”
第二次改动在一名女同学笔下更进一步,适时在说话人说话前加上动作词和形容词,“微笑”代表列宁的礼貌,“搓衣角”和“颤声”代表男孩的紧张,“看”和“意味深长”则写出了列宁的态度,这些词让静态的画面动起来,让读者感受到人物的内心和正在发生的行为,已经初具小说般场景对话的雏形。
曲三:续改,创造环境
列宁看见一个小男孩,就微笑着问:“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
高大的白桦树上,两只粉红胸脯的灰雀直愣愣地站着。
“没……我没看见。”男孩搓了搓衣角,颤声说。
风好像又大了一点,树枝上仅有的一片叶子慢吞吞地飘落下来。
“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列宁又看了男孩一眼,意味深长地说,“天气严寒,它怕冷!”
第三次改动是创造,但创造也需要基础,也就是对话的人物。我截取的这一段正是另外一名同学创造的,他用“直愣愣”的灰雀给全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创造了一种茫然无措、直指内心的氛围,用“风”的转变和叶子的缓慢再现了对男孩没说真话的不满,也照应了列宁说到的严寒。
曲四:终改,尽力拓展
列宁四处张望,看见一个小男孩站在树下,就微笑着问:“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
高大的白桦树上,两只粉红胸脯的灰雀直愣愣地站着。
“没……我没看见。”男孩有点脸红,他低下头,搓了搓衣角,颤声说。
风好像又大了一点,树枝上仅有的一片枯黄的叶子慢吞吞地飘落下来,晃过两只灰雀,盘旋过列宁的头顶,落在了男孩脚下的泥泞里。
“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列宁又看了男孩一眼,意味深长地说,“天气严寒,它怕冷!”
第四次修改是最后的修正,要多在词句上下工夫,把能够增加的、能让文章更生动的字句都用上,班上的同学在我的启发下多多少少都添加了一些内容,这位同学是其中的佼佼者,他的“四处张望”“脸红”“枯黄”和“晃过两只灰雀,盘旋过列宁的头顶,落在了男孩脚下的泥泞里”这些词句,都可以说是个人阅读后积累和素养的体现。这最终的修改,会让作文更趋于完美,跃然纸上。
在四次修改过程中,我对教学班的全体情况作了记录。我观察到,第一次修改只需要稍加点拨,全班都可以做到;第二次则基本能做到但程度参差不齐,有的加了形容词但没有动词,让文字有味道但动态不足,有的添了动词却丢了形容词,让画面动作流畅却少了深意;第三次做到的同学则只是一小部分,因为创造需要大量的课外阅读作为基础。第四次的添加环节却基本完成了,只是多少好次的程度差别而已,可以说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值得注意的是,在日常的单元写作和小练笔中,如果没有特别要求,学生并不情愿将三种对话方式都用上,或是抱着偷懒的心理,在文字上缺斤短两;或是只改动一次,三种对话都出现就草草收场。学生在对话描写上的这些问题,十分令人深思,其根本原因要归结为课文没有做出更好的示范,节选和删改后,再精彩的篇目也不能作为写作的标杆。当然,作文不只是由对话构成,各种技巧技法,议论描写都是深层次的理论,但我相信,只要严格按照四部曲的模式来指导和要求学生,他们就会逐渐在描写人物(或其他)对话中形成这种追求极致的文字风格,不会再镜中取月,空有言谈,真正树立起有血有肉、生动有性格的人物形象,引发读者深层次的思考和感悟,达到我们修改课文对话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郑纯怡.上好语文课上好语言文字课[J].课程教育研究,2012(32).
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