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综合近年全国及部分省市作文试题,可以发现,话题的开放性取代了封闭性,试题的多元化取代了单一化,应试作文对我们中学生的品格素养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
人文情怀我们的作文试卷犹如一把钥匙,打开了中华传统美德的库门,让现代社会道德中最核心的规范——“诚实守信”端现在师生面前,接着,进一步要求学生在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义与利等层面作出正确的选择,去年,又促使考生在亲与疏的亲情关系上去捕捉“理性的灵光”,前年,“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意见”、“看到自己与看到别人”、“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快乐幸福与我们的思维方式”、“包容”、“忙”、“人文素养与发展”,去年的“忘记与铭记”、“安”,今年的“肩膀”、“我想握住你的手”、“读”等,无不要求我们对学生强调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即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心灵的完整性,追求人的道德情感,确立人在宇宙中的地位,强调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在作文教学中牢固确立民族大义、传统道德、人间真情等人文主旨,包括观照着人类共同的情感,闪耀着人文精神的光辉的所有内容,诸如,对大自然的亲近与向往,对祖国的忠贞,对民族的热爱,对社会的责任,对他人的热情,对双亲的感恩,对全人类的博爱,对集体的热忱,对山河的赞美等。反过来想,如果一个心胸狭隘、嫉妒成癖、自私孤僻、缺少人文情怀的人又怎么能在“诚信”、“心灵的选择”等话题作文面前从容应对,发挥自如,写出诗意充沛、健康向上的好作文?
审美灵性从审美的普遍性原理出发,我们知道,只要有生活,就有美。对于我们学生来说,食堂里笑的喷饭的幽默,宿舍里开怀过瘾的宣泄,一道难题的烦恼,放晚自习后的愉悦,以及霓虹灯的闪烁,肯德基的诱惑,黄杨木的葱翠,长椅上的恋人,商业广场前的喷泉,妈妈的唠叨,外公的压岁钱,游戏机里的惊险奇遇……这些生活的组成部分,无一不是呈现着美的形态。时代的进步,生活质量的提高,我们师生还没有及时变更审美观念,缺乏审美灵性,一经遇到开放性大、限制性小的话题作文,便手足无策,致使临场作文发挥在总体上不尽人意,“诚信”也好,“心灵的选择”也罢,写实不够,作假有余,虚拟不像,模仿失真,有人诊断为“失语症”或“作文贫血症”,正应验了美学家所谓“我们的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那句古老箴言。果然,前年江苏考卷“水的灵动,山的沉稳”直接把考生的写作视线引向了审美领地,让同学在景、情、理三者之间把创新作文发挥到极致。去年又是以“凤头猪肚豹尾”来比拟学习生活、事业人生,要考生追求事业或人生的完美。不仅如此,“一枝一花一世界”、“意料之中、意料之外”等亦多涉足了美学的领域,更有今年“雕刻心中的天使”、“留点空白”等无不折射审美意识的灵光。
文化积淀由于话题作文体裁的不确定性,给我们同学们想象驰骋提供了发挥的自由空间,不必像以前那样只能在议论或感受般的胡同里转悠,寓言、童话、文艺小品、随笔等多姿多彩的文体遍地开花,不断出现在满分作文榜上,令人耳目一新,赞叹不已。但要把这些文体写好,也非易事,它需要我们学生有丰厚的文化积淀和素养,像去年的“脸”、“筷子”、“安”,今年的“涉‘三’成语的启示”、“北京的符号”、“书”等,如果缺少相关的文化底蕴,要把它写得丰润精美是难以想象的,尤其是抒情性议论文、文艺性杂文等,它启发我们在作文中注重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事实上,一个学生从幼儿园到高中,少说也接受了十三四年的基础教育,其先进优秀的文化熏陶,一直伴随着学生由牙牙学语到青春年华,且不说我们语文科本身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其他各科也有自己的学科文化,就是我们生活的社区村落之中,民俗节日、婚嫁喜事,无不打上传统文化的印记,影视媒体、歌厅球馆,到处洋溢着现代文化的气息,只要我们用心积累体验,注意吸收消化,在作文训练中着意构建和营造文化氛围,提炼自己的思想修养和文化底蕴,都能开出璀璨的、富有浓郁文化意味的花朵。
哲理思辨话题作文要求我们学生必须要有哲理思辨。在文体上看起来宽容大度,任你选择,你可以扬长避短,任情发挥,但也正是这样的话题,其内涵之中带有思辨性,有人称之为“二元关系型”话题作文,这显然扩大了思维逻辑的或然性,提高了审题的难度,原先对社会或人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单向认识已经不能适应审题的需要。以往的不说,就近两年的30多套作文试题来看,其中蕴藉辩证内核的就超出一半,尤其是近3年,“一枝一叶一世界”、“出乎其外、入乎其内”、“忘记与铭记”、“相似与不同”、“先跑好、还是先走好”、“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生无所息、生有所息”、“‘意气’的认识与感受”、“草船借箭,不足十万支”、“走与停”、“从一则寓言中感悟乌鸦与老鹰”等,从话题上就可以直接感觉到因果、表里等辩证的信息,我们必须正确面对多元开放的世界、纷繁芜杂的现代生活,换用科学先进的思考方法和理念,全方位、多侧面地观照事物,充分运用哲学原理,开发思辨能力,把复杂的事物放到现代生活的大背景下,用现代的眼光去审视社会,用辩证的思维去拷问人生,用人文的精神去感悟世界,写出与现代高中生水平相称的高质量作文。
现代观念进入新的世纪,随着现代生活品质的迅速提高,当代人文明程度、心理素质、价值观念、美学趣味等都发生了质的变化,一些陈腐落后观念都将“随着时代发展的河流而被荡涤,随着旧的生活形式送进坟墓”(列宁语)。上海中小学率先将原先使用的《守则》作了较大改动,很多条文精神被新守则赋予了新的时代要求,新增有“珍爱生命”、“文明上网”、“远离毒品”“保护环境”、“诚实守信”、“热爱科学”、“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尊重外宾、增进国际理解,维护国家尊严”等20多条内容,而“生活俭朴”、“谦虚”等要求也从新条文中消失。因此,我们作文教学,尤其是话题作文也当与时俱进,注入现代意识的内涵,反叛性、多元性、科学性、民主性、超越性、变革意识、创造意识、文化意识、开放意识、忧患意识、人的主体意识、竞争意识、危机意识、悲剧与牺牲精神、批判精神、人道主义精神、怀疑态度等,以万变应一变,去应对一年一度一变的话题作文,具备了这些,如若再遇到“语言与沟通”、“家庭教育”、“人文素养与发展”、“双赢的智慧”、“今年花胜去年红”、“外来文化的影响”、“愿景”、“论中国人读书(网上读书)”、“人与路”、“燕子减肥”之类,我们的考生不仅能在构思谋篇上从容应对,估计还会在表情立意上发人先声,提高分值。
科技意识21世纪是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期,无性繁殖的生物工程技术意味着人可以按自己的意图复制自己,航天技术的革命,我们往返太空、出入宇宙将会如履平地,通讯技术的发达,使天地对话和两极磋商成为现实,太阳能、微波炉、宽带网、DVD、MP4、纳米材料、转基因食品进入了千家万户。而我们的写作视野单单停留在怎么开头结尾,怎么感悟生活等普通层面,不思创新,不求超越,使学生的想象力受到严重束缚,远远滞后于当代科技发展的现状,其浪漫程度还不如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甚至更不如“嫦娥奔月”、“女娲补天”的神话时代。因此,1999年的话题作文“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无疑是一支林中的嚆矢,发常人之未发,超越了当今的沉闷和板滞的语文教学现状,启发我们在作文训练中,敏锐并热忱地关注科学技术的最新发展和进步,打通各学科尤其是文理之间的知识壁垒,用科技意识武装头脑,把科技知识作为平台,充分发挥我们青少年应有的想象能力,合理假设,大胆幻想,把自己的习作创新精神发挥到极至,从而结出浪漫的科技硕果。从这个意义上说,加强科学精神的培养,提高科技素养,共享各学科科学资源,也是作文教学值得探讨的课题。如去年的“留给明天”、今年的“戈多来了”及“问”等如果从科技方面去寻觅素材不失为一条可行绝胜的路径。
乱花渐欲迷人眼,我们语文老师在开放多元的作文现实面前,不仅要做语文知识的传播者,还应做青年学生成长的精神营养师;我们的学生也不仅仅是学写一篇作文,还必须学做一个学识丰满、情趣高雅的现代青年。
[作者通联:江苏丹阳教师进修学校]
人文情怀我们的作文试卷犹如一把钥匙,打开了中华传统美德的库门,让现代社会道德中最核心的规范——“诚实守信”端现在师生面前,接着,进一步要求学生在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义与利等层面作出正确的选择,去年,又促使考生在亲与疏的亲情关系上去捕捉“理性的灵光”,前年,“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意见”、“看到自己与看到别人”、“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快乐幸福与我们的思维方式”、“包容”、“忙”、“人文素养与发展”,去年的“忘记与铭记”、“安”,今年的“肩膀”、“我想握住你的手”、“读”等,无不要求我们对学生强调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即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心灵的完整性,追求人的道德情感,确立人在宇宙中的地位,强调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在作文教学中牢固确立民族大义、传统道德、人间真情等人文主旨,包括观照着人类共同的情感,闪耀着人文精神的光辉的所有内容,诸如,对大自然的亲近与向往,对祖国的忠贞,对民族的热爱,对社会的责任,对他人的热情,对双亲的感恩,对全人类的博爱,对集体的热忱,对山河的赞美等。反过来想,如果一个心胸狭隘、嫉妒成癖、自私孤僻、缺少人文情怀的人又怎么能在“诚信”、“心灵的选择”等话题作文面前从容应对,发挥自如,写出诗意充沛、健康向上的好作文?
审美灵性从审美的普遍性原理出发,我们知道,只要有生活,就有美。对于我们学生来说,食堂里笑的喷饭的幽默,宿舍里开怀过瘾的宣泄,一道难题的烦恼,放晚自习后的愉悦,以及霓虹灯的闪烁,肯德基的诱惑,黄杨木的葱翠,长椅上的恋人,商业广场前的喷泉,妈妈的唠叨,外公的压岁钱,游戏机里的惊险奇遇……这些生活的组成部分,无一不是呈现着美的形态。时代的进步,生活质量的提高,我们师生还没有及时变更审美观念,缺乏审美灵性,一经遇到开放性大、限制性小的话题作文,便手足无策,致使临场作文发挥在总体上不尽人意,“诚信”也好,“心灵的选择”也罢,写实不够,作假有余,虚拟不像,模仿失真,有人诊断为“失语症”或“作文贫血症”,正应验了美学家所谓“我们的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那句古老箴言。果然,前年江苏考卷“水的灵动,山的沉稳”直接把考生的写作视线引向了审美领地,让同学在景、情、理三者之间把创新作文发挥到极致。去年又是以“凤头猪肚豹尾”来比拟学习生活、事业人生,要考生追求事业或人生的完美。不仅如此,“一枝一花一世界”、“意料之中、意料之外”等亦多涉足了美学的领域,更有今年“雕刻心中的天使”、“留点空白”等无不折射审美意识的灵光。
文化积淀由于话题作文体裁的不确定性,给我们同学们想象驰骋提供了发挥的自由空间,不必像以前那样只能在议论或感受般的胡同里转悠,寓言、童话、文艺小品、随笔等多姿多彩的文体遍地开花,不断出现在满分作文榜上,令人耳目一新,赞叹不已。但要把这些文体写好,也非易事,它需要我们学生有丰厚的文化积淀和素养,像去年的“脸”、“筷子”、“安”,今年的“涉‘三’成语的启示”、“北京的符号”、“书”等,如果缺少相关的文化底蕴,要把它写得丰润精美是难以想象的,尤其是抒情性议论文、文艺性杂文等,它启发我们在作文中注重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事实上,一个学生从幼儿园到高中,少说也接受了十三四年的基础教育,其先进优秀的文化熏陶,一直伴随着学生由牙牙学语到青春年华,且不说我们语文科本身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其他各科也有自己的学科文化,就是我们生活的社区村落之中,民俗节日、婚嫁喜事,无不打上传统文化的印记,影视媒体、歌厅球馆,到处洋溢着现代文化的气息,只要我们用心积累体验,注意吸收消化,在作文训练中着意构建和营造文化氛围,提炼自己的思想修养和文化底蕴,都能开出璀璨的、富有浓郁文化意味的花朵。
哲理思辨话题作文要求我们学生必须要有哲理思辨。在文体上看起来宽容大度,任你选择,你可以扬长避短,任情发挥,但也正是这样的话题,其内涵之中带有思辨性,有人称之为“二元关系型”话题作文,这显然扩大了思维逻辑的或然性,提高了审题的难度,原先对社会或人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单向认识已经不能适应审题的需要。以往的不说,就近两年的30多套作文试题来看,其中蕴藉辩证内核的就超出一半,尤其是近3年,“一枝一叶一世界”、“出乎其外、入乎其内”、“忘记与铭记”、“相似与不同”、“先跑好、还是先走好”、“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生无所息、生有所息”、“‘意气’的认识与感受”、“草船借箭,不足十万支”、“走与停”、“从一则寓言中感悟乌鸦与老鹰”等,从话题上就可以直接感觉到因果、表里等辩证的信息,我们必须正确面对多元开放的世界、纷繁芜杂的现代生活,换用科学先进的思考方法和理念,全方位、多侧面地观照事物,充分运用哲学原理,开发思辨能力,把复杂的事物放到现代生活的大背景下,用现代的眼光去审视社会,用辩证的思维去拷问人生,用人文的精神去感悟世界,写出与现代高中生水平相称的高质量作文。
现代观念进入新的世纪,随着现代生活品质的迅速提高,当代人文明程度、心理素质、价值观念、美学趣味等都发生了质的变化,一些陈腐落后观念都将“随着时代发展的河流而被荡涤,随着旧的生活形式送进坟墓”(列宁语)。上海中小学率先将原先使用的《守则》作了较大改动,很多条文精神被新守则赋予了新的时代要求,新增有“珍爱生命”、“文明上网”、“远离毒品”“保护环境”、“诚实守信”、“热爱科学”、“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尊重外宾、增进国际理解,维护国家尊严”等20多条内容,而“生活俭朴”、“谦虚”等要求也从新条文中消失。因此,我们作文教学,尤其是话题作文也当与时俱进,注入现代意识的内涵,反叛性、多元性、科学性、民主性、超越性、变革意识、创造意识、文化意识、开放意识、忧患意识、人的主体意识、竞争意识、危机意识、悲剧与牺牲精神、批判精神、人道主义精神、怀疑态度等,以万变应一变,去应对一年一度一变的话题作文,具备了这些,如若再遇到“语言与沟通”、“家庭教育”、“人文素养与发展”、“双赢的智慧”、“今年花胜去年红”、“外来文化的影响”、“愿景”、“论中国人读书(网上读书)”、“人与路”、“燕子减肥”之类,我们的考生不仅能在构思谋篇上从容应对,估计还会在表情立意上发人先声,提高分值。
科技意识21世纪是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期,无性繁殖的生物工程技术意味着人可以按自己的意图复制自己,航天技术的革命,我们往返太空、出入宇宙将会如履平地,通讯技术的发达,使天地对话和两极磋商成为现实,太阳能、微波炉、宽带网、DVD、MP4、纳米材料、转基因食品进入了千家万户。而我们的写作视野单单停留在怎么开头结尾,怎么感悟生活等普通层面,不思创新,不求超越,使学生的想象力受到严重束缚,远远滞后于当代科技发展的现状,其浪漫程度还不如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甚至更不如“嫦娥奔月”、“女娲补天”的神话时代。因此,1999年的话题作文“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无疑是一支林中的嚆矢,发常人之未发,超越了当今的沉闷和板滞的语文教学现状,启发我们在作文训练中,敏锐并热忱地关注科学技术的最新发展和进步,打通各学科尤其是文理之间的知识壁垒,用科技意识武装头脑,把科技知识作为平台,充分发挥我们青少年应有的想象能力,合理假设,大胆幻想,把自己的习作创新精神发挥到极至,从而结出浪漫的科技硕果。从这个意义上说,加强科学精神的培养,提高科技素养,共享各学科科学资源,也是作文教学值得探讨的课题。如去年的“留给明天”、今年的“戈多来了”及“问”等如果从科技方面去寻觅素材不失为一条可行绝胜的路径。
乱花渐欲迷人眼,我们语文老师在开放多元的作文现实面前,不仅要做语文知识的传播者,还应做青年学生成长的精神营养师;我们的学生也不仅仅是学写一篇作文,还必须学做一个学识丰满、情趣高雅的现代青年。
[作者通联:江苏丹阳教师进修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