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材分析要重视学生观点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shen654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传统的角度来看,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教材分析的主体,显然是教师。教师通过对教材的分析,去达成属于自己的理解,这是一个将教材(包括教材以及其他相关的教学资料)的内容与观点,转换为自己的观点的过程。在这样的视角之下,教材分析就成为教师这个主体加工教材这个客体的过程。那么是不是说在教材分析的过程中,就只有教师与教材两个对象呢?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答案并不绝对如此,在教材分析的过程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对象不可忽视,这个对象就是学生。当然从逻辑的角度来看,这一判断似乎显得有些没有道理,因为教材分析是为了教学服务的,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怎么可以喧宾夺主呢?但是如果进一步分析就会发现,正是因为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所以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才是不可或缺的,教材分析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在其中能发挥不可忽视的作用。下面以《囚绿记》为例,论述笔者的这一观点。
   一、学生观点在教材分析中的作用
   考虑到上述逻辑关系,笔者在这里先想强调一点,那就是强调学生观点在教材分析中的作用,其实有两层含义:一个是教师基于自己的教学经验,也就是在上课之前进行的教材分析,要从自己的教学经验中提取出曾经的学生在某个课文学习过程中的观点,并以此判断即将要教学的学生在某个课文学习过程中可能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另一个是教师基于自己的教学智慧,面对课堂上的生成(通常就是学生观点,而且是出乎教师意料之外的观点),及时将学生观点纳入对教材的解读,进而生成新的教学思路。
   从这两层含义出发,就可以发现在语文教学中,分析教材绝不是一个孤立的过程,而且必须提醒自己的是:就文章看文章往往会“一叶障目,不见泰山”。[1]
   《囚绿记》作为著名作家陆蠡的一篇代表作,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同时作为一篇经典的散文,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往往确实会生成自己的观点。这个观点对于教师解析教材或课文来说,常常有着无可替代的价值。
   一般认为,《囚绿记》讲述的是作者与常春藤绿枝条之间的一段交往经历,通过对常春藤绿枝条的描述,让人感觉到生命勃发的一种状态,从而衬托出作者的生存状况以及内心的真挚情感。结合文章的写作背景,这篇课文还映射着当时华北地区人民在面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时候,所遭受的一些比较悲惨的命运,进而衬托出作者以及广大的人民群众身上所存在的不屈的民族气节。从写作手法的角度来看,一般都认为这篇课文的结构是比较精巧的,文字的描述是想你得当的,写作的手法是虚实结合的。整篇课文的笔触看似平淡,但是又有奇骏险峰,令人百读不厌。
   如果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可能会有不同的见解。最常见的就是学生对课文标题中的“囚”字,常常会有自己的想法。有的学生认为“囚”就代表着写作者内心的一种暴力倾向;也有学生认为作者用这个字,可能是反映自己的心理,认为自己处于一种被囚的状态……如此种种观点不一而足,他们是教师进行教材解析的重要载体。
   二、基于尊重学生观点的教材解读
   其实教师基本上也都知道,所谓的教材分析,其实就是人们常说的备教材,它是教学内容设计的最重要基础。进一步的研究认为,教材分析有三种重要策略,即文章、文体和文化策略:文章策略,突出的是教材的共性,能保证教材分析的全面、深入;文体策略,突出的是教材的个性,能保证教材分析的文体或跨文体特色;文化策略,突出的是教材的文化性,能保证教材分析的多元文化意义[2]。
   那么从文章、文体和文化三个策略的角度去认识学生在稳稳解读中生存的观点,对教材解析有着什么样的作用呢?笔者以为不妨在尊重学生观点的基础上,去积极尝试对教材进行解析。
   《囚绿记》一文中,由于不同学生对标题中的“囚”字有不同的认识,而这种不同的认识,在此前的教学中也曾经遇到过,所以在新一轮的教学中,笔者就在这个环节留足了时间,让学生尽情思考,畅所欲言,并且注意收集分析学生的观点,已让他们成为课文解读的重要资源,从而为教材分析视野的拓宽奠定基础。
   在倾听了不同学生的观点之后,笔者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认识《囚绿记》标题中的“囚”字,其实需要一个重要的视角,同学们知道是哪个视角吗?
   这个问题引发了学生的思考,毕竟是高中学生,他们很快意识到需要站在作者的角度去思考。其实无论是课文解读还是教材解析,站在作者的角度去思考,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意识,尽管课文解读不排斥“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课文解读又不能成为对课文的任意解读,尤其是不能不是作者而将课文的情境移植到现实生活中来,甚至是一直到学生的想象中去,这样的解读实际上是没有意义的。
   所以当笔者引导学生站在作者的角度去解读课文时,实际上是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思路与作者的思路进行一次“会师”。此时学生急着想知道作者陆蠡在写作本文时有着什么样的心态,于是一直向学生介绍:作者陆蠡的一生其实是孤独而短暂的,但是他虽然颠沛流离,却依然对生活充满着热情,充满着美好的期待……同学们基于这一背景,能否更准确的揣摩出作者用“囚”字的内涵呢?
   有了作者及其写作背景作为学生思路方向的校正,学生在思考的时候就多了一份理性,不再任由自己的想象驰骋。有學生认为:其实虽然课文的标题中有“囚”这个字,但真正关注的应该是“绿”字,这才是有生命力的一个字;有学生认为:“囚”其实不应当是普通意义上的理解,而应当理解为作者对“绿”的喜爱,这也是作者对生命的喜爱与礼赞;还有学生认为:“绿”既是一种自然现象,也是作者情感的指向,正是因为作者热爱生命,所以才想“囚”“绿”。
   三、尊重学生观点体现“生本”理念
   通过上述案例显然可以发现,对教材的解析或者说对文本的解读,有了学生观点的参与之后,也就有了更深的深度。而这种深度恰恰是传统的教材解析中所缺乏的,正如有同行所指出的那样:目前人们分析教材时在宏观统揽和微观剖析方面都做得不错,但往往缺少中观层次的科学处理[3]。其实所谓中观层次的科学处理,本质上就是对学生主体定位的一种确认,承认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承认学生是教材分析中不可忽略的主体,体现的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生本”理念。
   生本理念对于高中语文教学而言,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在教材解析的过程中,尊重学生的观点,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是非常重要的。笔者在实践中经常感觉到,如果教材解析只有教师与教材的互动,那这样的一个过程将会变得非常单调,很多时候也会脱离学生认知的轨道,而到了那个时候,试图强迫学生的思维方向,就显得有些生硬;而如果在实际的教材解析中,尊重学生的观点,并将学生的观点作为教材解析的有机组成部分,那教材解析的过程就会变得生动鲜活起来,实际教学也会因此而具有蓬勃的生命力。
   所以说,坚持生本理念,让学生观点融入教材解析的过程,融入文本解读的过程,可以丰富教材解析的内涵,可以增加文本解读的鲜活程度,那么这样的教材解析,就可以为高效的语文教学过程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而结合当前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需要,也可以发现在教材解析中融入学生的观点是十分必要的,因为核心素养是面向学生的,其与生本理念不谋而合。
   参考文献:
   [1]姜晖.切忌就事论事 注重全面分析——结合《斑纹》课例简析教材分析的重要性[J].语数外学习(高中语文教学),2014(12).
   [2]段双全.语文教材分析的“三文”策略[J].教学与管理,2019,758(01):64-66.
   [3]李聿.高中语文第一册现代文之“中观分析”[J].现代语文:高中版,2002(8):31-32.
  张东蕙,山东省泰安第二中学教师。
其他文献
文字是充满生命力的。因为穿越这些记录历史、承载生命的语言,我们可以清晰地看见历史长河中生命个体挥洒过的生存轨迹。它或是鲜活生命的全程,或是剪辑出的某一个驿站。  走近唐朝大文豪柳宗元的《愚溪诗序》,我们会看到那正是柳宗元生命历程中十年“湖南永州一驿”的记录。资料记载,“永州十年”确切所指他三十三岁至四十三岁的十年。那原本是一个人个体生命最旺盛、最勃发、最辉煌、最想有所为、也最易有所为的十年,可是他
“玉米”、“凉粉”两大阵营的摇旗呐喊,为超级女声的舞台营造了热力四射的强烈氛围,同时,也给我们的语言视界增设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玉米”谐音“宇迷”,即指“李宇春的歌迷”,“凉粉”谐音“靓fans”亦即“张靓颖的fans”。“迷”和“粉”都是fan(s)的翻译,“迷”是意译,“粉”是音译。  意译与音译是汉语吸收外来词的两种基本形式。汉语外来词理论认为,汉语吸收外来词的形式以意译为主。20世纪5
在中国古典散文中,《项脊轩志》堪称悲情美的绝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首先是“悲”的背景。《项》开头写道:“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字里行间笼罩着衰旧、破败、局促、阴暗的气氛。这三句不但交代了项脊轩作为南阁子的过去,也为全文定下了一个“悲”的基调。  对母亲和祖母的怀念,作
《山东省普通高中2017级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围绕任务群创设能够引导学生广泛而深入参与的学习情境。学习情境可通过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加以创设,融合听说读写,打通语文学习和社会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力,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通过主题阅读、比较阅读、专题学习、项目学习等方式,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统整,整体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由此可以
最近市青年教师大比武语文赛课活动在我校举办,执教课文为《幽径悲剧》《明天不封阳台》《皇帝的新装》,课堂教学展示了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学的崭新面貌。但其中不少教师往往热衷于教学形式的创新,重视拓展延伸,在课件设计上下的工夫往往较多,忽视了对文本的仔细研读,对于文本的解读显得粗糙肤浅,甚至误解,使得课堂的“语文味”不浓,学生的有效学习因素不高。相反,其中特别“出彩”的几节课,正是源于教师文本细读的能力较
(一)  【评议论文】黄伟《关于语文综合性学习边界问题的思考》,原载《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2006年第9期。  【原文提要】本文从语文的原点出发,分析了综合性学习“泛语文”产生的内在根源:第一,语文综合性学习展开的广度导源于对“语文”的认识;第二,对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综合”的理解,影响综合的深度和力度;第三,语文综合性学习评价中重形式不重实质。并进一步划定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边界,把语言文字表达能
提高整体写作水平与改善个体写作特性是作文教学应该重视的两个指标。在中学写作教学中,提高整体写作水平一直托应试教育和评比的福,“深受重视”;个体写作特性的改善则由于费时费力且与若干所谓应试模式的训练相矛盾而倍受冷落。但是写作的真正目的恰恰在个体写作特性的改善,否则,所谓的写作教学重视提高整体水平就会误入歧途。  近几年见诸报端的中考和高考范文,诸多篇什已经呈现出越来越多的相似性,就是一个显著的例子。
记叙文是一种主导文体,高中阶段要求考生能写复杂的记叙文。复杂的记叙文是相对于简单的记叙文的而言,简单记叙文只需要按照记叙文的六要素进行写作就行,而复杂的记叙文相对而言是一种较能体现高能力的带有文学创作性的写作。那么如何写作复杂的记叙文呢?我们可以先透过记叙文的取材来看记叙文写作。   记叙文的材料来源无非是四个方面:从纵向来看,历史、现实、未来;从横向来看,有自然、社会。它们之中有很多重合的部分,
汉字书法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作家王蒙说,“汉语特别是汉字,是讲究审美,讲究联想,讲究灵性与神性的语言文字”。书法课将儿童从写字课单纯的书写技法训练,引向一片广阔无垠的书法文化天地。如何让我们的书法课成为一场令儿童期待向往的“笔尖上的旅行”?   在书法课堂上,我力求渗透汉字文化,书法审美及书法欣赏。让孩子们探究了解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在书写、探究汉字的同时,学会合作探究
《为中华之崛起而讀书》是统编本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主要写周恩来12岁到东北读书,在修身课上回答校长“为什么而读书”的事,体现了他从小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从文本内容来看,课文是用比较多的篇幅写少年周恩来由对租界好奇到闯入租界的情况,而修身课上发生的事情一般看来应该是表达的重点,在课文中只占比较小的一部分,这样的结构安排用意何在呢?细读文本就会发现,作者花费比较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