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材料作文写作中,高中生需要根据材料问题确定出中心论点。在日常学习中,学生只有从根源上努力,不断地强化自身的思维能力,才能在写作中迅速确立议论文中心论点。由已有中心论点倒推、重构材料的“逆溯”教学法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确立中心论点的准确性,同时也可以充分锻炼学生的思维。
关键词:高中;议论文;中心论点;确定;方法
在材料作文成为高考作文主流之后,如何推理、确定出一则或多则材料的中心论点就成为议论文教学的一大难点。众多学者和教师在长期实践与探索后,开发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策略。笔者在此介绍一种确定中心论点的“逆溯”教学法,并对这种教学方法进行实践与评价。
一、 方法阐述
高中生在写作中,将议论文的中心论点拟定偏颇,大多是由于学生在审题的时候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不能从整体上把握材料的意义。根据这个原因,再结合着“逆向思维”的相关原理,笔者开发出了一套根据已有中心论点进行倒推,来重新构建材料的教学方法。其教学过程如下:
第一步,在正式上课之前,教师发给学生作文材料问题都是历年高考中相对难以确定中心论点的作文题目。学生用完成作业的形式,将材料的中心论点确定下来,并且写在发下的材料旁边。教师要求学生,中心论点绝对不能超过15字。
第二步,学生完成之后,教师立刻将作业收上来,同时尽快进行批阅,对符合立意的中心论点画“√”,对偏离中心立意的中心论点画“×”。批阅之后,教师整合、分析所有学生作业中的中心论点,将拟定得偏离的中心论点,进行大致的归类。
第三步,教师在正式上课时,将几个最具代表性的错误中心论点呈现在多媒体展示平台上,上课时通过对这些中心论点进行逆向思考,来重构出相应材料问题。建议教师以其中的一个中心论点为例,重构出相应详细的材料。
第四步,学生以教师提供的例子为模板,以小组讨论的形式,通过分析已有的中心论点,构建出合理的材料文本。讨论完毕后进行以小组为单位的展示与回答,回答之后经过师生之间的研讨,判定学生们重构出来的材料和相应的中心论点之间是否有着紧密的逻辑联系。
第五步,起到巩固作用的收尾工作必不可少。教师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后,可以继续以之前作为作业的材料作文为依托,让学生完成对这则材料的拟题、制订分论点、安排论据、完成整篇等工作。
例如,在对2013年江苏高考语文作文《探险家与蝴蝶》这一则材料进行中心论点确立的练习中,由于材料本身有着远离学生实际生活、关系复杂的特点,所以学生出现立意狭窄、立意偏颇的状况非常之多。在笔者一番梳理概括之后,发现学生对这则材料狭窄的立意主要是“珍贵的动物不希望人类的打扰”,偏颇的立意主要是“不要因为自己的利益伤害别人”。上课的时候,在热烈的讨论过后,学生根据“珍贵的动物不希望人类的打扰”这一狭窄的立意,构建出了喜欢安静的澳洲袋狼因为不能忍受人类文明侵扰而最终灭绝的故事。学生又根据“不要因为自己的利益伤害别人”这一偏颇的立意,构建出了一个公司为了建造更多的房子,而影响附近居民采光的材料故事。学生在经历热烈讨论构建出材料故事之后,可以清晰地发现构建之后材料与初始材料的不同,都陷入了思索之中。
二、 方法解释
这种教学方式,我称其为根据中心论点构造出材料的“逆溯”教学法。这种教学方式的实质是根据作为结果的中心论点由果溯因,来进行逆向推导,从而构建出相应的材料。从思维方式上来讲,这属于逆向思维的方式。逆向思维,泛指思维主体脱离大部分思维主体通用的思维轨道,独辟蹊径进行思考的过程,由果溯因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分支。在教学中对逆向思维的使用,可以有效提升课堂魅力、提升教学效果,凸显学生的主体性。托尔斯泰说:“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的一生将永远是模仿和抄袭。”由此可以看出在议论文中心论点确定教学中,采用“逆溯”教学法的合理性和实效性。
在确立议论文中心论点的教学中,采用这种“逆溯”教学方法,有着以下几种好处:
第一,学生在此过程中,通过自己对材料独自的思考、组员之间对材料构思的切磋,学生可以更深入、更有效地思考议论文中心论点与问题材料之间的关系,这样学生在面对全新材料的时候,就会更快速、更精确地确定出议论文的中心论点。唐代文学家李翶说过“义深则意远,意远则理辩,理辩则气直,气直则辞盛,辞盛则文工”,学生对作文材料的理解深了,他们写出的作文的架构、语言、论证也就会较之前更上一个台阶,这样也会使他们的写作能力得到全面发展。
第二,由于学生面对已有的中心论点,都是他们自己当初确定偏差的中心论点,在通过这些中心论点来构建材料的时候,他们就会投入更多的注意力。而当他们将构建出的合乎论点的新材料与原材料进行比照的时候,学生也就可以明显发现新材料与原有材料的不同,对自己为何将中心论点确立偏差的缘由,也会有更为深刻的理解。
第三,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由于这种教学方式,相比较于常规的语文课程,对学生来说显得新颖且具有挑战性,这就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习的效率。
三、 注意事项
在进行实际教学的时候,有以下几条建议值得授课教师的参考:
第一,学生通过阅读一则作文材料确定出中心论点,实际上需要的时间并不多。教师为了让学生能够进行更多的思考,并确定出学生不是通过随机回答或者私下沟通来实现正确立意,教师可以在一次作业中,布置四到八个材料,让学生分别确立其中心论点。一次布置的材料太少不利于学生对议论文立意确定的系统思考,太多则会让学生陷入思维迷乱的境地。
第二,学生构建出来的新材料故事,虽然的确经过了深入的思索和探究,但受其年龄阶段和认知发展程度的限制,构造出来的材料仍旧可能不是非常契合中心论点。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认真听取并分析学生的发言。这样可以做到在讲评中,提炼出学生故事中契合中心论点的一部分進行肯定,对脱离中心论点的部分,则可以采用推理、归谬等方式妥善诱导,让发言者和听众精准而深刻地理解该部分究竟不合理在何处。 第三,为了能够确保在讨论环节中,每一名学生都切实地进行了思考和切磋,教师应该设计出一种适合于小组讨论的表格,在上课的时候发给每个小组各一张表格,让组内每名同学都将自己的想法落实在表格上。
青海互助二中教师张永发认为:“作文材料由感性材料到构思到形成文字,经过了感知——内孕——外化的过程,内孕是一个裂变、筛选、整合信息的运作,内孕的优劣取决于思维素质水平的高低。应该说准确的审题立意是思维准确性的重要体现,也是写好文章的第一步。尽管一道文题、一段(或几则)材料有时可以从不同角度去审察它、理解它,从而写出不同立意的议论文来,但就品质来说必然有高下优劣之分。”学生写作议论文的时候面对问题,能否确定出正确的中心论点,其实根源还是取决于他们思维能力的高下。“逆溯”教学法不失为一个帮助学生强化他们思考能力,从而正确确立中心论点的一种好方法。
参考文献:
[1]郭跃辉.议论文立意时怎样“思辨”[J].语文建设,2016,01:51-54.
[2]陈家彦.议论文中心思想分析的误区及相关处理[J].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0,03:39-42.
[3]张黎敏.浅谈议论文立意的角度选择[J].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0,04:34-35.
[4]朱士泉.“多材一文”供料议论文立意点拨[J].写作,1996,03:36-37.
[5]朱耀明.活用正逆思维 巧解语文试题[J].成才与就业,2012,08:46-47.
[6]刘汉民.论逆向思维[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09:96-100.
[7]施清杯.逻辑思维训练:高中议论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以《运用逆向思维创新立意》教学为例[J].语文知识,2015,08:69-70.
[8]陈祥惠.语文教学中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S1:215 233.
[9]阚颖碧.培養中学生利用教材进行逆向思维写作的实践研究[J].科学教育,2010,04:32-33.
[10]白连昌.议论文写作必须加强发散思维训练[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1994,03:24-27.
[11]张永发.议论文训练中思维素质的培养[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1999,03:64-65.
作者简介:王晗,中学二级教师,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
关键词:高中;议论文;中心论点;确定;方法
在材料作文成为高考作文主流之后,如何推理、确定出一则或多则材料的中心论点就成为议论文教学的一大难点。众多学者和教师在长期实践与探索后,开发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策略。笔者在此介绍一种确定中心论点的“逆溯”教学法,并对这种教学方法进行实践与评价。
一、 方法阐述
高中生在写作中,将议论文的中心论点拟定偏颇,大多是由于学生在审题的时候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不能从整体上把握材料的意义。根据这个原因,再结合着“逆向思维”的相关原理,笔者开发出了一套根据已有中心论点进行倒推,来重新构建材料的教学方法。其教学过程如下:
第一步,在正式上课之前,教师发给学生作文材料问题都是历年高考中相对难以确定中心论点的作文题目。学生用完成作业的形式,将材料的中心论点确定下来,并且写在发下的材料旁边。教师要求学生,中心论点绝对不能超过15字。
第二步,学生完成之后,教师立刻将作业收上来,同时尽快进行批阅,对符合立意的中心论点画“√”,对偏离中心立意的中心论点画“×”。批阅之后,教师整合、分析所有学生作业中的中心论点,将拟定得偏离的中心论点,进行大致的归类。
第三步,教师在正式上课时,将几个最具代表性的错误中心论点呈现在多媒体展示平台上,上课时通过对这些中心论点进行逆向思考,来重构出相应材料问题。建议教师以其中的一个中心论点为例,重构出相应详细的材料。
第四步,学生以教师提供的例子为模板,以小组讨论的形式,通过分析已有的中心论点,构建出合理的材料文本。讨论完毕后进行以小组为单位的展示与回答,回答之后经过师生之间的研讨,判定学生们重构出来的材料和相应的中心论点之间是否有着紧密的逻辑联系。
第五步,起到巩固作用的收尾工作必不可少。教师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后,可以继续以之前作为作业的材料作文为依托,让学生完成对这则材料的拟题、制订分论点、安排论据、完成整篇等工作。
例如,在对2013年江苏高考语文作文《探险家与蝴蝶》这一则材料进行中心论点确立的练习中,由于材料本身有着远离学生实际生活、关系复杂的特点,所以学生出现立意狭窄、立意偏颇的状况非常之多。在笔者一番梳理概括之后,发现学生对这则材料狭窄的立意主要是“珍贵的动物不希望人类的打扰”,偏颇的立意主要是“不要因为自己的利益伤害别人”。上课的时候,在热烈的讨论过后,学生根据“珍贵的动物不希望人类的打扰”这一狭窄的立意,构建出了喜欢安静的澳洲袋狼因为不能忍受人类文明侵扰而最终灭绝的故事。学生又根据“不要因为自己的利益伤害别人”这一偏颇的立意,构建出了一个公司为了建造更多的房子,而影响附近居民采光的材料故事。学生在经历热烈讨论构建出材料故事之后,可以清晰地发现构建之后材料与初始材料的不同,都陷入了思索之中。
二、 方法解释
这种教学方式,我称其为根据中心论点构造出材料的“逆溯”教学法。这种教学方式的实质是根据作为结果的中心论点由果溯因,来进行逆向推导,从而构建出相应的材料。从思维方式上来讲,这属于逆向思维的方式。逆向思维,泛指思维主体脱离大部分思维主体通用的思维轨道,独辟蹊径进行思考的过程,由果溯因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分支。在教学中对逆向思维的使用,可以有效提升课堂魅力、提升教学效果,凸显学生的主体性。托尔斯泰说:“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的一生将永远是模仿和抄袭。”由此可以看出在议论文中心论点确定教学中,采用“逆溯”教学法的合理性和实效性。
在确立议论文中心论点的教学中,采用这种“逆溯”教学方法,有着以下几种好处:
第一,学生在此过程中,通过自己对材料独自的思考、组员之间对材料构思的切磋,学生可以更深入、更有效地思考议论文中心论点与问题材料之间的关系,这样学生在面对全新材料的时候,就会更快速、更精确地确定出议论文的中心论点。唐代文学家李翶说过“义深则意远,意远则理辩,理辩则气直,气直则辞盛,辞盛则文工”,学生对作文材料的理解深了,他们写出的作文的架构、语言、论证也就会较之前更上一个台阶,这样也会使他们的写作能力得到全面发展。
第二,由于学生面对已有的中心论点,都是他们自己当初确定偏差的中心论点,在通过这些中心论点来构建材料的时候,他们就会投入更多的注意力。而当他们将构建出的合乎论点的新材料与原材料进行比照的时候,学生也就可以明显发现新材料与原有材料的不同,对自己为何将中心论点确立偏差的缘由,也会有更为深刻的理解。
第三,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由于这种教学方式,相比较于常规的语文课程,对学生来说显得新颖且具有挑战性,这就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习的效率。
三、 注意事项
在进行实际教学的时候,有以下几条建议值得授课教师的参考:
第一,学生通过阅读一则作文材料确定出中心论点,实际上需要的时间并不多。教师为了让学生能够进行更多的思考,并确定出学生不是通过随机回答或者私下沟通来实现正确立意,教师可以在一次作业中,布置四到八个材料,让学生分别确立其中心论点。一次布置的材料太少不利于学生对议论文立意确定的系统思考,太多则会让学生陷入思维迷乱的境地。
第二,学生构建出来的新材料故事,虽然的确经过了深入的思索和探究,但受其年龄阶段和认知发展程度的限制,构造出来的材料仍旧可能不是非常契合中心论点。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认真听取并分析学生的发言。这样可以做到在讲评中,提炼出学生故事中契合中心论点的一部分進行肯定,对脱离中心论点的部分,则可以采用推理、归谬等方式妥善诱导,让发言者和听众精准而深刻地理解该部分究竟不合理在何处。 第三,为了能够确保在讨论环节中,每一名学生都切实地进行了思考和切磋,教师应该设计出一种适合于小组讨论的表格,在上课的时候发给每个小组各一张表格,让组内每名同学都将自己的想法落实在表格上。
青海互助二中教师张永发认为:“作文材料由感性材料到构思到形成文字,经过了感知——内孕——外化的过程,内孕是一个裂变、筛选、整合信息的运作,内孕的优劣取决于思维素质水平的高低。应该说准确的审题立意是思维准确性的重要体现,也是写好文章的第一步。尽管一道文题、一段(或几则)材料有时可以从不同角度去审察它、理解它,从而写出不同立意的议论文来,但就品质来说必然有高下优劣之分。”学生写作议论文的时候面对问题,能否确定出正确的中心论点,其实根源还是取决于他们思维能力的高下。“逆溯”教学法不失为一个帮助学生强化他们思考能力,从而正确确立中心论点的一种好方法。
参考文献:
[1]郭跃辉.议论文立意时怎样“思辨”[J].语文建设,2016,01:51-54.
[2]陈家彦.议论文中心思想分析的误区及相关处理[J].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0,03:39-42.
[3]张黎敏.浅谈议论文立意的角度选择[J].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0,04:34-35.
[4]朱士泉.“多材一文”供料议论文立意点拨[J].写作,1996,03:36-37.
[5]朱耀明.活用正逆思维 巧解语文试题[J].成才与就业,2012,08:46-47.
[6]刘汉民.论逆向思维[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09:96-100.
[7]施清杯.逻辑思维训练:高中议论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以《运用逆向思维创新立意》教学为例[J].语文知识,2015,08:69-70.
[8]陈祥惠.语文教学中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S1:215 233.
[9]阚颖碧.培養中学生利用教材进行逆向思维写作的实践研究[J].科学教育,2010,04:32-33.
[10]白连昌.议论文写作必须加强发散思维训练[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1994,03:24-27.
[11]张永发.议论文训练中思维素质的培养[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1999,03:64-65.
作者简介:王晗,中学二级教师,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