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来源 :教师·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852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课堂是开展学生德育工作的主阵地。文章从“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德育元素,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创造语文环境,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让学生在环境氛围中受到感染、熏陶”“联系社会生活,为德育渗透搭建心灵感应之桥”“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知行合一’”四个方面论述中职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法。
  关键词:中职语文;德育渗透;语文实践;方法
  一、引言
  中国历来倡导文以载道,文道合一。一篇好文章,往往能给人以刻骨铭心的感受,给人以启迪,发人深省。德育渗透是心灵塑造的过程,作为心灵的塑造者,语文教师须讲究方法与艺术,不能板起脸说教、一味地灌输,更不能视自己为“过来人”,把对某些问题的看法强加给学生。
  中职语文教师如何在三尺讲台上演绎动人的心灵故事,在课堂教学中搭建职业道德教育的平台,有效渗透良好职业道德观,是一门生动的、值得探讨的艺术。下面笔者把自己多年来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一些方法介绍给大家,仅供参考。
  二、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德育元素,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语文教材是情感传播的载体,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情感教育素材。因此,语文教师要有一双“慧眼”,要能在语文教材中发现德育元素,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如莫怀戚《家园落日》一文中讲到“大海落日”时,有几句话引起了笔者的注意:“看大海落日是在美国。或许因为是别人的太阳,总感到它的生命不遂意。”“这时美国朋友便骄傲地说,看,一颗水珠在辉煌地接纳火球了。我说唔,唔唔。”初看这些句子,觉得很平常,但细细品味,发现这蕴含了很好的德育素材。其实哪里的太阳都一样,但作者为什么会觉得“或许因为是别人的太阳,总感到它的生命不遂意”,又用“唔,唔唔”淡淡地回答回应美国朋友的“骄傲”?原来这是作者“爱国爱乡”之情的表现,一个骨子里对祖国对家乡深爱的人才会“言为心声”。作为中华儿女的我们也必须有这种爱国爱乡的情怀,不应盲从,认为“外国的月亮更圆”。类似的德育素材在教材中还很多,关键要有一双“慧眼”,善于发现。
  对教材的挖掘,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由于审美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一样。但无论以怎样的角度来挖掘,只要能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熏陶,使学生意志力得到铸造、行动力得到培养、审美能力得到提高,这样的德育素材就值得我们去挖掘。
  例如,刚学的课文《那一年,面包飘香》,从“大师傅”身上可以挖掘出多个德育素材:第一,文中“总要有一技随身”一句话很有价值。我们每个人要在社会上立足,在社会上实现自己的价值,就必须精通一门或几门技能。时下我们国家非常需要“大国工匠”“高级技工”“能工巧匠”这样的人才。中职学生以学专业技能为主,须认清形势,顺应时代发展的大潮,认真学好技能、本领,才能实现人生价值。第二,职业无大小好坏、高低贵贱之分,只要我们热爱自己的职业,忠于自己的职业,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无论从事哪个行业都可以成功,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文中大师傅是做面包的,但同样实现了人生价值。大多中职生因为基础差、成绩不好而无法读普高,他们的思想状态还不稳定,或多或少带有自卑感,这些素材对他们的德育渗透可谓一场“及时雨”。
  三、创造语文环境,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让学生在环境氛围中受到感染、熏陶
  语言是德育的载体,但有时单凭语言也会显得苍白无力,而创造一个环境,营造一种氛围,让学生在氛围中受到感染,往往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在一次听课中,有位教师讲毕淑敏《我很重要》一文时,为阐释清楚“对父母而言我为什么很重要”这个问题,他从个人的生命价值、对自身的责任感及对父母的重要性等角度进行解释,讲了一大堆道理。有个学生听烦了,脱口而出:“老师,说来说去不就是我很重要嘛。”后来笔者在讲这个问题时,采用了不同的方法:先播放了一段“失去孩子的父母过着多么孤独、痛苦的生活”的视频,然后再通过幻灯片展示了几幅相同主题的画面,配以《烛光时的妈妈》《父亲》等音乐。在学生视听过程中,教室由喧闹转为安静,从课堂气氛与学生们的表情中可知,这堂课德育渗透的效果非常好。
  又如在教授戏剧《雷雨》时,笔者给学生介绍完戏剧的文体知识后,不急于转入戏剧内容的分析,而是先播放一段视频:一个黑暗如漆的夜晚,空中电闪雷鸣,暴风雨即将来临,一个女人怀里抱了个孩子在河边徘徊……在学生观看的过程中,笔者又插入了一些旁白:“同学们,这个环境有怎样的特点?为什么会出现这个女人?这个女人是谁?她要干什么,最后这个女人与孩子的命运如何?”视频看完后再介绍《雷雨》的主要人物以及人物之间尖锐的矛盾。笔者通过营造这种语文氛围,让学生鲜明地感受到旧社会的黑暗,认识到尖锐的社会矛盾、资本家的虚伪残酷与劳动人民的悲惨命运。这些感知是学习戏剧的前提,对把握人物性格、理解文章的主题起重要的铺垫作用。
  四、联系社会生活,为德育渗透搭建心灵感应之桥
  文艺作品是社会生活的缩影,人物的思想情感、伦理道德等都会打上时代的“烙印”,人们在作品中汲取的精神营养最终还得在现实生活中去实践。德育渗透也是如此,教师要善于联系生活,为德育渗透搭建心灵感应之桥。
  比如《项链》的主人公玛蒂尔德是颇有争议的一个人物,但有一点是大家都认可的,即玛蒂尔德因为过于追求上流社会的生活,结果为她的爱慕虚荣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如果学生只认识到小说的主人公是怎样的一个人,而没有认识到现实生活中有千千万万个“玛蒂尔德”,这样的德育渗透是不成功的。为此,笔者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玛蒂尔德是法国作家莫泊桑笔下的人物,其写作的时代离我们有点远了,但是这个人物形象至今还留给我们一些思考与启示。请你们想想,现实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玛蒂尔德’?”经过一番讨论,一个学生说:“我在网上看了一则新闻,某大学有名学生,为买一部苹果手机,竟然去卖肾。”笔者说“这与文中玛蒂尔德有联系吗?”很多学生脱口而出:“这也是爱慕虚荣呀!”有个女生小声地说:“老师,我对不起我的母亲,我太自私了,不顾母亲的艰辛,竟向父母要了400元买了一双运动鞋,这个钱是她打零工攒下来的。”“哇,你也太奢侈了吧。”有位女生戏谑地说。有个男生调侃她:“女生嘛,出手就要狠一點。”……课堂上你一言我一语,炸开了锅。最后,笔者总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追求时尚本也无可厚非,但是如果家庭条件不允许,过分地追求占有就不可取了。我希望同学们多多理解父母,理解钱来之不易,不要做第二个‘玛蒂尔德’。”   又如教学《归园田居(其一)》时,在诗文赏析完后,笔者布置了一个问题:“你对陶渊明辞官归隐田园有何看法?”经过一番讨论,大多数学生认为陶渊明做法是值得肯定的,表现了诗人洁身自好、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可贵精神;也有一个学生认为陶渊明太过消极了,应该在官场上积极地斗争,“排其浊而扬其清”。笔者说:“这两种观点都有道理,但是后一种观点更有现实意义。”接着又抛出第二个问题:“那你们以后在工作中,碰到了困难与挫折,会怎样做?”很多学生表态决不学陶渊明的消极处世,要积极地去面对生活。可见联系社会生活,德育渗透效果明显。语文教师要善于找到德育素材与现实生活的契合点,善于“牵线搭桥”,把握“火候”,适时适度发问,以达到最佳德育渗透之效果。
  五、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知行合一”
  多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开辟“第二课堂”。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学生能开阔视野,增长见识,能真正认识到活动的重要意义。“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课堂上讲得再多,都还是理论上的,只有躬身实践,才能做到“知行合一”。
  在一次以“保护环境”为主题的语文综合实践课上,笔者把学生分成三组:第一组是“摄影组”,第二组是“调查组”,第三组是“环保小卫士组”。“摄影组”负责把学校周边受到污染的环境拍下来,然后把照片上传到班级微信群;“调查组”根据“摄影组”提供的信息,调查环境污染的原因,查出污染源;处理环境污染的任务交给“环保小卫士组”,“环保小卫士组”身体力行,清理污染的环境。这样学生既分工又紧密合作,环环相扣,共同完成这项任务。亲身经历这样的活动过程,学生印象深刻,能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增强了环保意识。
  又如在重阳节,为关心了解“空巢老人”,笔者组织了一批学生到社区开展“空巢老人还好吗?”的主题实践活动。同样,笔者把学生分成三组:“爱心组”“统计组”“采访组”。“爱心组”给老人送爱心,如送一些礼物给老人,关心老人的冷暖;“统计组”负责统计这个小区里有多少户“空巢老人”,占整个小区的比例;“采访组”采访一两户典型,调查“空巢老人”产生的原因及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通过这次语文实践活动,学生认识到空巢老人最害怕的是孤单、寂寞陪伴,体会到亲情、健康的重要性,“尊老爱老”美德已渗透于他们心灵深处。
  可见,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是德育渗透的有效途径。当然,活动开展前一定要确定好主题,规划好、组织好,否则活动开展不顺利会使德育渗透效果大打折扣。
  六、结语
  德育渗透的方法很多,无论哪一种方法,都要适合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才能产生效果。教师要通过语文教学这个平台,善于发现、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德育元素,善于创造环境,营造氛围,善于联系现实生活,多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让德育之花在中职学生的心灵深处盛开。
  参考文献:
  [1]王拎峰.中职语文教学德育渗透之路径探析[J].语文学刊,2014(21):113-114.
  [2]郭亚东.成才视野下中职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研究[J].成才之路,2015(3):21-22.
  [3]毕爱文.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J].成才之路,2011(21):17.
  [4]吉 祥.中職语文与学生道德成长[J].课外语文,2016(8):163.
其他文献
摘 要:建设全员教师工作坊是实现乡村教师全员培训的重要途径。在推进全员教师工作坊建设中,区县教师培训机构需要通过工作坊实践,通过“养人”和“善事”的渐进式发展,形成工作坊成熟的研修经验与模式;再结合本地优质资源,逐步建设“坊室结合”的名师工作坊和“大学科校际联,小学科盟区域联合”的乡镇工作坊,形成“名师工作坊引领专业发展,乡镇工作坊推进全员参与”分层布局的全员教师工作坊,为乡村教师全员培训提供更好
摘 要:新媒体时代,为适应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脱钩、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难统一、理论教学与实际生活不紧密、网下教学与网上引领相脱离等现实问题,福建师范大学以对话式、启发式、研讨式的教学方法开展师生互动、多维联动的“微课堂、微论坛、微对话、微服务、微形象”,建立健全以思想政治课教学为牵引的服务、支撑、延伸、拓展、反哺第一课堂的“五微五阵地”思想政治教育立体网络,促进第一课堂与
摘 要:好幼儿教师对幼儿一生的发展乃至国家的繁荣昌盛都至关重要。好幼儿教师到底需要具备哪些素养是研究者密切关注的問题。文章假设:好教师的特征不会通过观察轻易显露出来,而是隐藏于其行为背后。所以文章选取实习教师这样一个独特的视角入手:一方面,实习教师长时间跟幼儿教师待在一起,看得更多,判断更真切;另一方面,实习教师可以从自身专业角度更好地学习如何做一个好的幼儿教师。研究者通过对实习教师的访谈,阅读实
摘 要:人类的发展与书籍有着密切联系,相较于补课、作业,阅读才是增长学生智慧的正确方式。通过阅读,学生可确定自己的定位及未来的努力方向。因此,教师需鼓励学生阅读。  关键词:书香班级;阅读氛围;兴趣培养;阅读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6-24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35-0040-02  笔者不止一次听过这样一组数字:犹太人每人每年
摘 要:课堂提问是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核心。教师的课堂提问要有“大问题”意识,指向性要强,要引领学生的思维向预期的方向推进。鉴于此,文章以“分数的意义”为课例,对如何进行有效提问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6-05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23-0049-01  【教学片段一】  谈话引入,初步
摘 要:当前现代学徒制建设已经成为各个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改革方向,城乡规划专业在新农村及新城市的改造建设中都是非常重要的,积极探索城乡规划专业与现代学徒制结合的方式方法,将为该专业更好更快地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课题组充分调研了相关院校现代学徒制建设现状以及云南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已有学徒制建设现状,并进行分析、总结经验,探索适合云南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城乡规划专业的现代学徒制之路。  关键词:城乡规划专业;
@羲和:我在农村长大,穷,真没什么吃的。家里养了一只花狸猫,生产队有个池塘养鱼,每年放300条鱼苗。我妈说我其实是猫养大的。记忆中最深的是一次它拖条10多斤重的青鱼回家,半路没力气了,凌晨三点多抓我妈的脸,让我妈跟它走。30多年后,我妈说起这件事就会哭,我也想哭。  01  闷热的夏天,我躺在床上看那本揭露犯罪现场真实情况的《蛛丝马迹》,而它正瘫在我旁边睡死过去。书上,那些真正的CSI向我迫不及待
摘 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潜在的生活经验、学习经验,通过各种数学活动使其提升为更高层次的数学活动经验,对促进学生数学知识的构建、形成终身学习能力等具有积极意义。文章从课前预习活动、创设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导动手操作、引领反思活动四个方面来探讨如何引导学生把潜在的生活经验、学习经验提升为更高层次的数学活动经验,从而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  关键词:小学数学;活动经验;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
摘 要:在传统文化式微的背景下,民俗文化的发展面临着诸多困境,包括民俗文化传承中“民俗文化”与“正统文化”间的博弈以及民俗文化“变”与“不变”的悖论问题。结合分析,作者认为,破解湖南祁东渔鼓(以下统称“祁东渔鼓”)传承困境,寻求民俗文化在社会变迁下的新发展路径的关键在于确立传承主体并切实加强祁东渔鼓传承者的文化自觉意识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民众群体的诉求。  关键词:祁东渔鼓;传承发展;文化自觉  中图
摘要:文章探寻株洲随班就读工作经验,围绕核心“教育本质”层层开展。随班就读在以行动诊释教育本质的过程中:打造教育整体,致力于教育的共通性;推崇教育个性,致力于教育的多元化;回归教育本质,致力于学生的核心素养。随班就读以“教育的共同生长点”不断深化普特学生各类别层次的个性发展,力图打开面向所有学生的全面融合通道,链接政府、学校、社会、家长、学生于共同修炼中,将教育拉向无功利的价值追求,紧扣生命与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