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问题导入教学模式探究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hai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与“答”是一对有机的整体,师生通过问答完成互动交流,教师通过问答才能把握学生的理解程度,第一时间获得学生认知信息的反馈。可是,我们注意到,在这师生互动的背景下,不少听课者关注的是教师“问”的智慧,而对于学生的“答”,则缺乏理性的认识。他们大多注意的是学生是否应对了教师的“问”,至于其回答是否切题、是否真正反映了认知实际,教者能否从中看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则常常被听课者忽视。因此,“问”不是目的,而是了解学生学习成效的一种手段,学生的“答”才是课堂上有效的“问”的目的所在,才是教师设“问”的落脚点,教师的“问”只有在引发学生的思索探究时才有真正的意义。因此,课堂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在“问”上下功夫,更应该关注学生的“答”,实实在在地重视培养学生的“答”的能力。作为教师,应该在课堂上有意识地运用以问导答的策略,切实提升学生的“答”的能力。
  一、理性探“问”,落实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新思路
  课堂预设与课堂生成是教师组织实施教学任务的两根主线,其中,课堂的有效生成是课堂教学的目标和任务。既然教师提问是教师掌控课堂教学效果的利器,那么,课前的理性探“问”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理性探“问”,就是教师经常性地探究课堂提问的策略,如何问得让学生有话说,放射智慧的火花,这就需要教师向名家名师学习,经常思考提问的技巧,使自己的课堂提问更容易引发学生思考,较为准确地完成与文本的对话。课堂提问不是教师的灵机一动,它需要教师设问时从理论上去思考,从教法上去探究。
  钱梦龙讲《愚公移山》,在讲解“孀妻有遗男”时,很巧妙地用了一个问句:“他的爸爸怎么同意他去的呀?”学生经过思考说出“他没有爸爸”,我们可以想见学生回答出这个问题时心里有多么得意!因为他们通过读注释理解了“孀”“遗”这两个字的意义。如果直接问“孀”“遗”的字义,一则无趣,二则学生可以从注释中直接回答,缺少了思维获取的过程,缺少了成功的快乐。
  理性探问的精髓在于“理性”,在于“探”。理性,就是说设计问题时要想一想,为什么要设计这一“问”?对这一“问”学生会怎么答?答不出“我”怎么办?探,就是要思考,要寻求“问”的策略,怎样“问”学生有话说,说得在理、说得精彩。没有理性探问,教师在课堂上就有可能陷入随意性的误区,甚至问出不着边际的问题,让学生摸不着头脑。
  二、精心设“问”,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很多人喜欢相声。相声是表演艺术,更是语言艺术。相声有一个技巧就是“包袱”,相声艺术家不断累积疑问,让听众生疑,激发他们思考,从听众意想不到的角度揭示谜底,逗听众开心,增强了故事的曲折性。精心设“问”,就是要让学生在无疑处生疑,在小疑处生大疑。
  学生对文本的阅读,一般情况下是粗糙的。他们只留意记叙文的故事情节(对说明文等其他文体则更不感兴趣),教师在指导阅读时,就要点拨文章的关键词句,引导他们将文章读薄,将人读厚。
  贾平凹的《月迹》是一篇充满睿智的好文章。其中有一处描写院子里的桂花树的。设一问:“此处将桂花树换成桃树、杏树或者其他的树,效果会怎么样?”因为这一段文字,这个情景,让学生来描写,可能就不一定选择桂花树。给学生提问,就是要学生理解此处出现“桂花树”的妙处:民间传说,月亮里有棵桂花树;观月,中秋月最值得看;桂花,几乎就是这个时候开放。这就是将文章读薄,将作者精妙的思想读出来;通过读了解更多的中华文化,增加自己的人文涵养。
  人们在回答别人的问题时,往往会自觉不自觉地用上自己的知识积累。教师在提问时,无视学生的知识积累,自然不能完成设问的预设目标,当然,课堂也就没有有机生成了。
  三、灵活导“问”,调动学生的全方位思考
  《孔乙己》是一篇很好的课文。某老师要求学生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回答“孔乙己式的人”。如果直接要求学生回答,学生可能让老师大失所望。教师如果点拨得当,就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孔乙己是怎样的一个人呢?小说开篇写鲁镇酒店的格局,写酒客的喝酒习惯,就是为孔乙己的“另类地位”做铺垫:穿长衫却不能“踱到里间要酒要菜慢慢坐喝”。长衫是身份的标志,孔乙己是“读书人”,自然不能与“短衣帮”为伍,可是“没有进学”自然还是“白身”,“贫寒”的境遇让他只能“温一碗酒”,“要一碟茴香豆”是他有意区别于那些只能“温一碗酒”的短衣帮的。文中用“穿长衫而站着喝酒的唯一”这些修饰语是有深意的。灵活导“问”,不仅是教师要“问”,还要让学生要“问”——孔乙己为什么会成为“穿长衫而站着喝酒的唯一”的人。
  《范进中举》里的胡屠夫是一个十足的市井小人,教师若要学生认识这个人物,就要从多方面设“问”,灵活地导“问”。比如引导学生关注他对范进中举前后的不同态度,从说话的神态、所用的语言、动作等细节方面去比较,还要引导学生理解“胡屠夫现象”,进而理解封建科举制度不仅对读书人有毒化,对社会也有很深的毒化,最终理解和把握作者对封建科举制度的批判。
  《枣核》的“悬念”有目共睹。作者开篇就写同窗好友的“蹊跷”:大老远打来越洋电话,讨要几颗枣核。文章写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正值我国改革开放之初,国外的花花绿绿照花了很多人的眼睛,外国的月亮都比中国圆,从外国往国内带东西已成时尚,哪有从中国带出的?再说了,所带之物极普遍、极不值钱,作者说“蹊跷”,读者也真的觉得“蹊跷”。导“问”,就是在这些值得涵咏的地方设疑,启发学生提问。
  引导学生学会刨根究底,把握文本内涵,培养学生质疑的学习品质,是课堂教学的即时目标,也是终极目标。灵活导“问”,需要教师有较为深厚的教育功底,有不断进取的研修意识,有良好的探究习惯。会问,本身也是一门学问。
  语言表达常常遭遇这样一种境况,学生心中有、口中无。这一境况产生的原因很多,语言表达能力欠缺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因此,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应该是语文老师长期的任务。
  总之,以问促答,以问导答,教师的提问目标不仅要定位在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把握上,还要注重学生在阅读中内心感悟的外在表达。以问促答,就是让学生主观上产生回答问题的愿望,提升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以问导答,就是让学生生成回答问题的能力和技巧,形成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良好局面。教师对问答技巧的把握,也是对自己专业能力的提升。
  (作者单位:江苏省新沂市第二中学)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品德课程的核心是促进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发展。教学中如何实现这一课程理念,本文从生活、活动、体验等三个方面进行思考,探讨品德课堂的有效教学策略。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 生活 活动 体验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孩子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由实验稿到2011年版,已有好几年了。作为本学科教师,本人也经历了从了解、实践到有所感悟这样
对于初上高中的同学来说,普遍感觉到地理必修一即自然地理非常难学,许多同学反映即便是把教材看会了,还是不会做题。因此做好初高中地理知识的有效衔接显得非常重要。我认为在这里并不是把初中的地理再拿到高中的课堂上来复习一遍,而是在教学中教师根据教材的内容、学生的学情精心的设计教案、教法、学法等。下面我就结合着《自然界的水循环》教学中我的一些做法谈一下如何实现初高中地理的有效衔接。  一、研究课标,比较异同
【内容摘要】我国新课程目标提出高中阶段化学教学的重点之一是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自立自强的能力,改变应试教育带来的弊端。本文首先对现阶段高中化学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然后有针对性的研究了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包括教学目标的确定、情境的创设、学生提问兴趣和意识的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等,对于促进高中化学教学水平的提高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高中化学 问题教学 模式探索  一、高中化学教学现
近日再次拜读《陶行知诗歌选》,其中的《教师歌》让我眼睛一亮,细细品味,又让我感慨良深。现代教育倡导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应该是平等、和睦、民主的关系,此内涵的外延在实践中探讨与落实,是我们着力考虑的问题。  作为教育人,笔者不禁联想到了庐阳区教体局国家级课题《区域性推进学校现代公民教育的实践研究》的重大意义。当前我国正处于深刻的社会现代化转型之中,社会结构大幅度调整,对社会的各个层次和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
在《多一些宽容》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课文的整体结构思路(为什么宽容——怎样宽容——宽容有原则)理解较容易,但对第二自然段的思路及一些论证方法说得不太清晰,对文中的一些有教育意义的句子往往不太在意,教者要讲解又会费力不讨好,于是我决定采用以写促悟的方法,让学生能自主地学习,把学生的对课文的理解真正落到实处。  在引导学生体会作者从“互谅、互让、互敬、互爱”四个方面论证宽容的主要内涵时,在理清总
【教学设想】  1.语文教学中,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对名家名篇和有示范意义的佳作进行摹写,可以说是作文的“临帖”和“描红”,可以加深对原作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透彻理解,架起学生阅读与写作的桥梁,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这里的摹写不是机械、呆板地照搬范文,它要求学生对模仿之文研究咀嚼,整体关注,感受文本的审美意蕴,欣赏文本的写作技巧,在心灵的启悟中,逐步提高自己的语感能力、语言智慧和语文素养
【内容摘要】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景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促使学生思考,有效地促进他们自主地探索学习,提高教学质量。本文针对目前新课程改革对于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要求,提出了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方法以及应注意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化学 问题情境 有效创设 实效课堂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只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巧问题。而提出新的问题、
【内容摘要】文本细读是语文阅读教学常用的教学方式。文本细读要求学生能够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品鉴和积累好词好句好段、欣赏文学的美感,并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方法、善于互相交流,表达自己的观点、增强学生对于事物的思考和认识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 文本细读 阅读教学  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对话的过程,语文阅读教学是语
【活动目标】  1.了解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清明节的文化内涵。  2.教育学生:学会珍惜生活,珍惜亲人,珍惜朋友,珍惜亲情;从而净化学生心灵,热爱生活,奉献爱心,关爱社会。  【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搜集关于清明的习俗,故事,关于清明节的诗歌,文章,推荐给学生;准备有真情实感的清明节的怀念作品1~3篇,同时网上搜索一些关于清明节的音频、视频,使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2.学生准备:搜集关于清明
【内容摘要】本文以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为实践案例,从引发阅读兴趣、激发求知欲望、强化情感体验讲述由插图感知整体文本的过程,从作者简介与揣摩人物心理继而领悟作品主旨介绍由插图解读人物形象的方法,从分析作品的艺术特征、表现方式、写作手法展现由插图了解创作艺术的实践。  【关键词】插图 语文阅读 教学实践  《辞海》中关于“插图”的解释为“插在书刊正文中或以插页形式印刷的图画,并对正文内容起到补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