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感是人们对语言文字长期、反复地感知、理解、运用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自动处理语言信息的语文综合能力。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一个人即使不预备鉴赏文艺,也得训练语感,因为这对于治事接物有用处。为了鉴赏文艺,训练语感更是基本的准备。”这一论述,阐明了语感训练在语文教学中的基础地位。如果语感问题解决了,那么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领会、理解、运用能力也就提高了,其语文的整体素质也就相应提高了。
那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当如何来进行语感训练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多读多写,培养语感
实践证明,朗读是培养学生感知能力的有效途径。“读”应该充分投入情感地“读”,正如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所说,“读要认真,切不可浮光掠影;要理解,切不可囫囵吞枣;要收到效果,精读须逐字逐句透彻理解,深入体会,反复揣摩,博览要开阔眼界,增长学识”,这种充分投入的朗读,能充分调动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形象感、意蕴感和情趣感,从而全面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例如,我们阅读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枯藤老树昏鸭,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可以直接感受到九个具体的情景。而对于这九个具体情景的整体感悟、把握,进而在脑海中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意境,便是“了解”的内涵了,而这种“了解”,是对语言文字直接感悟的基础上对语言信息的处理、分析形成的,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感悟。又如当我们朗读到“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时候,有谁会不陶醉在长江的那种磅礴气势中呢?那种感受奔腾浩瀚的江水的愉悦,能不激起学生的求索精神,从而产生一种强烈的创造欲望吗?而这种创造欲望,也正是语感训练所必需的。
多写就是要通过一定的语言文字训练,把在朗读过程中所感悟、领会、吸收到的知识转变为自己的学习习惯,进而内化为一种能力。写作是一种综合性的训练,也是学生语感能力的集中体现。多进行有针对性的练笔活动,可充分调动学生对语言文字感知、领悟、运用的积极性,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因为实践证明,“写得多的人,一般思想活跃,思路清晰,还有不少创见”。在这方面,当代著名教育家魏书生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据说,魏老师指导的学生,中学三年累计要写十万多字的文章,这样的训练,其效果是明显的。
如果说朗诵是吸收知识,领悟情感,那么写作便是表达思想,体现能力了。而这里的“吸收”和“表达”也正是语感训练所要达到的目的之一。
二、体验生活,训练语感
社会是一所大学校,其中包含着各种各样的知识,如生活知识,自然人文景观,人生社会经验等等,而这些知识的拥有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学生语感能力的提高。因为生活体验越丰富,其观察能力、领悟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就越强,衍化到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也便随之增强,从而又反过来促进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学习兴趣。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先生曾经说过:“思想是运用以前的经验来帮助现在的生活,更预备将来的生活。”这里的“思想”,收之于语言文字,也就是对语言的感知、领悟,对文字的处理、表达,是语感训练所要达到的。
叶圣陶先生在《作文论》一文中指出:“生活充实,才会表白、抒发出真实的深厚的情思来。生活充实的涵义,应是阅历得广,明白得多,有发现的能力,有推断的方法,兴趣饶富,内外合一,即知即行等等。”他又说:“所以我们要经验丰富,应该有意识地应接外物,常常持一种观察的态度。”这些论述虽是针对写作而言,但笔者认为在语感训练中同样适用,因为语感能力从某种程度上说,也将直接影响到作文的写作。一个缺少生活体验,对语言文字感悟,领会能力即语感能力较差的人是绝不会写出文字优美、内涵深刻的文章来的。
既然多接触社会,不断丰富学生的生活经历,增加学生的生活体验是语感训练的重要环节,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坚持课内外、校内外的结合,大胆地引领学生进入实实在在的真实的现实生活环境中去,指导学生去感受和体验现实生活的物质与精神之美,尤其是语言行为之美,从而使学生对于语言的感悟、领悟能力都得到提高。
三、品味涵泳,提升语感
较之于前面的两种途径,这种活动应该属于一种有意识的语感训练活动。在学生具有一定的语感能力的基础上,有意识地进行这方面的训练,能使学生进一步感悟到语言文字的魅力。品味涵泳,也即含英咀华,细细体会语言文字的精华,进而使语感能力得以提高。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这种品味涵泳就是要把个别的、相对独立的字、词、句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帮助学生在整体的阅读中进行思维,尤其是进行形象性的思维,并在这种思维中感知、领悟其妙处。一般而言,作者为文的目的在于交流思想,传达感情,而表情达意的使命就要靠语言文字来完成。因此,引导学生把个别的、相对独立的字、词、句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品味、思考,便成了学生准确理解诗文的关键因素。
让我们先来看一首王安石《泊船瓜洲》的古诗。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描绘了江南美丽的春色,寄托了诗人浩荡的情思。我们在学习这句时,就可以引导学生去品味“绿”字的妙处。据洪迈《客斋续笔》记载,王安石曾先后用过“到”“过”“入”“满”等数十字,最后始定为“绿”。通过比较,学生就会明确,前面数字,都只是从风本身的流动着想,失之抽象,笼统,而一个“绿”字则开拓一层,从春风吹过后产生的奇妙效果着想,就一下子把看不见的春风换成了鲜明的视觉形象。春风轻拂,百草始萌,千里江岸,一片新绿。春风的精神便跃然纸上,表现力顿增。学生通过这样的品味涵泳,深入分析,对语言文字的感知、领悟、理解能力能不有一个质的飞跃吗?
作者简介:江苏省宜兴市教师进修学校语文教师。
(责任编辑:郭根福)
那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当如何来进行语感训练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多读多写,培养语感
实践证明,朗读是培养学生感知能力的有效途径。“读”应该充分投入情感地“读”,正如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所说,“读要认真,切不可浮光掠影;要理解,切不可囫囵吞枣;要收到效果,精读须逐字逐句透彻理解,深入体会,反复揣摩,博览要开阔眼界,增长学识”,这种充分投入的朗读,能充分调动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形象感、意蕴感和情趣感,从而全面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例如,我们阅读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枯藤老树昏鸭,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可以直接感受到九个具体的情景。而对于这九个具体情景的整体感悟、把握,进而在脑海中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意境,便是“了解”的内涵了,而这种“了解”,是对语言文字直接感悟的基础上对语言信息的处理、分析形成的,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感悟。又如当我们朗读到“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时候,有谁会不陶醉在长江的那种磅礴气势中呢?那种感受奔腾浩瀚的江水的愉悦,能不激起学生的求索精神,从而产生一种强烈的创造欲望吗?而这种创造欲望,也正是语感训练所必需的。
多写就是要通过一定的语言文字训练,把在朗读过程中所感悟、领会、吸收到的知识转变为自己的学习习惯,进而内化为一种能力。写作是一种综合性的训练,也是学生语感能力的集中体现。多进行有针对性的练笔活动,可充分调动学生对语言文字感知、领悟、运用的积极性,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因为实践证明,“写得多的人,一般思想活跃,思路清晰,还有不少创见”。在这方面,当代著名教育家魏书生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据说,魏老师指导的学生,中学三年累计要写十万多字的文章,这样的训练,其效果是明显的。
如果说朗诵是吸收知识,领悟情感,那么写作便是表达思想,体现能力了。而这里的“吸收”和“表达”也正是语感训练所要达到的目的之一。
二、体验生活,训练语感
社会是一所大学校,其中包含着各种各样的知识,如生活知识,自然人文景观,人生社会经验等等,而这些知识的拥有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学生语感能力的提高。因为生活体验越丰富,其观察能力、领悟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就越强,衍化到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也便随之增强,从而又反过来促进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学习兴趣。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先生曾经说过:“思想是运用以前的经验来帮助现在的生活,更预备将来的生活。”这里的“思想”,收之于语言文字,也就是对语言的感知、领悟,对文字的处理、表达,是语感训练所要达到的。
叶圣陶先生在《作文论》一文中指出:“生活充实,才会表白、抒发出真实的深厚的情思来。生活充实的涵义,应是阅历得广,明白得多,有发现的能力,有推断的方法,兴趣饶富,内外合一,即知即行等等。”他又说:“所以我们要经验丰富,应该有意识地应接外物,常常持一种观察的态度。”这些论述虽是针对写作而言,但笔者认为在语感训练中同样适用,因为语感能力从某种程度上说,也将直接影响到作文的写作。一个缺少生活体验,对语言文字感悟,领会能力即语感能力较差的人是绝不会写出文字优美、内涵深刻的文章来的。
既然多接触社会,不断丰富学生的生活经历,增加学生的生活体验是语感训练的重要环节,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坚持课内外、校内外的结合,大胆地引领学生进入实实在在的真实的现实生活环境中去,指导学生去感受和体验现实生活的物质与精神之美,尤其是语言行为之美,从而使学生对于语言的感悟、领悟能力都得到提高。
三、品味涵泳,提升语感
较之于前面的两种途径,这种活动应该属于一种有意识的语感训练活动。在学生具有一定的语感能力的基础上,有意识地进行这方面的训练,能使学生进一步感悟到语言文字的魅力。品味涵泳,也即含英咀华,细细体会语言文字的精华,进而使语感能力得以提高。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这种品味涵泳就是要把个别的、相对独立的字、词、句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帮助学生在整体的阅读中进行思维,尤其是进行形象性的思维,并在这种思维中感知、领悟其妙处。一般而言,作者为文的目的在于交流思想,传达感情,而表情达意的使命就要靠语言文字来完成。因此,引导学生把个别的、相对独立的字、词、句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品味、思考,便成了学生准确理解诗文的关键因素。
让我们先来看一首王安石《泊船瓜洲》的古诗。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描绘了江南美丽的春色,寄托了诗人浩荡的情思。我们在学习这句时,就可以引导学生去品味“绿”字的妙处。据洪迈《客斋续笔》记载,王安石曾先后用过“到”“过”“入”“满”等数十字,最后始定为“绿”。通过比较,学生就会明确,前面数字,都只是从风本身的流动着想,失之抽象,笼统,而一个“绿”字则开拓一层,从春风吹过后产生的奇妙效果着想,就一下子把看不见的春风换成了鲜明的视觉形象。春风轻拂,百草始萌,千里江岸,一片新绿。春风的精神便跃然纸上,表现力顿增。学生通过这样的品味涵泳,深入分析,对语言文字的感知、领悟、理解能力能不有一个质的飞跃吗?
作者简介:江苏省宜兴市教师进修学校语文教师。
(责任编辑:郭根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