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数学教学中兴趣培养的几点体会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opmy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习起始于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从调动学生思维开始。作为数学教师,在课堂上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数学学习兴趣一直是我思考的问题。10月29日听了特级教师田立莉的“解决问题”一课,让我对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感受特别深刻。田老师一节课就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没有丰富多彩的教具、学具,但课堂活而不乱,孩子们一个个小手举得很高,思维在训练中被提升,兴趣在思考中被调动。课后经过长时间的细细品味,我深深地感受到在不同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特点,感受到民主、开放的课堂氛围对提升学习兴趣至关重要,值得我学习借鉴。
  一、在生活事例中调动兴趣
  上课伊始,田老师与学生亲切的谈话引入:生活中我们经常分东西,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从分东西入手,有140个苹果,要分给幼儿园大班同学,一班有30人,二班有20人,怎样分?经过学生30秒的独立思考后,田老师又问:“用几种方法能把问题解决了?”在这样一个个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并且又富有探究价值的问题激起了学生探究的欲望,学习兴趣油然而生,紧接着田老师又追问了一句:“赶快想办法分一分呀?”这时学生的兴趣更浓了,从而实现了从份数和量上来解决分东西的问题。在进行课堂小结时,田老师又问:“今天学了分东西,你有什么收获?用一句话来说说吧。”
  “今天上课我学到了真的数学,平时上课学的数学都是假设的,今天田老师上的是真数学。”“今天我感受到数学特别好玩。”……从孩子们真心的话语中我们不仅要问自己,平时我们上的是真的数学吗?
  数学教学就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如何调动数学思维、培
  养兴趣呢?首先必须从孩子身边的实际问题入手,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学生感兴趣并能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性的数学情境,诱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让学生在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其次学生是有生命的个体,都有着鲜活的想法,他们在课堂上的思维活动是真实的、独特的,需要教师去尊重、去理解、去接纳,用一双慧眼去发现。因此课堂上要调动学生的真情实感,培养数学学习兴趣。
  二、在对话交流中激发兴趣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建立平等、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要重视师生之间那种积极的、融洽的情感交流,在这种情感交流中,学生才会对教师充满期望,有信任感就容易把这种潜在的情感意识转移到教师所教的学科内容上去,从而形成一种积极的学习情绪,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张扬,好奇心和求知欲才能被激发。
  在田老师的课堂上,亲切的话语,身边的数学情境,富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恰当地引导,让学生能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在一个又一个的质疑中,产生对问题的正确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田老师也适时参与讨论问题,与学生真心交流。在这里,我看到了一个平等的交流平台,感受到一种崭新的课堂交流文化。课堂是一个交流的过程、思辨的过程,用集体的智慧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在交流中学会倾听,学会思考,学会表达。这种能力的培养是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础,比单纯学会解决问题重要得多。这样的课堂不仅训练了学生的“四基”,培养了“四能”,而且培养了学生积极参与的生活态度,让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受益。
  三、在激活思维中培养兴趣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提出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问题,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思考、探索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让学生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初步养成乐于思考、勇于质疑、言必有据等良好的思维品质。
  要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必须要激活思维,培养兴趣。田老师的课正体现了这一特点。课堂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特别高,思维特别活跃,学习、探究的氛围特别浓厚。通过听课我感觉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问题设计很具有探究性、开放性,老师又舍得花时间让学生进行实实在在的、充分的探究,真正实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比如在进行“怎样分苹果呢?用几种方法能把问题解决了”这个问题的探究中,教师就让学生经历了独立思考;自由组合交流讨论;指名板演;统计各种方法有多少人;说说每个算式表示的意义等过程。这一过程用了15分钟,师生共同探究,共同分享探究的成果,气氛宽松和谐,学生兴趣盎然。另一方面是教师能够顺思而导,逻辑性很强。比如当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遇到麻烦时,教师就说“有点麻烦,那就同桌互相说说为什么?”教师再用富有逻辑性的语言进行引导。再进行小结方法时,教师始终带着学生用精炼、准确的数学语言进行表述,学生会做了,也会说了,师生共同快乐着、成长着。
  观念指导着行动,不同的教学理念可以形成不同的课堂,并
  深远地影响着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良好的个性发展水平。我们教师只有从学生的兴趣出发,给学生自由探究的空间、自由摸索的时间,自由发挥的舞台、自由展示的天地,使他们的潜能得到开发,个性得到发展,创新意识得到培养,就能实现“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孔祥凤.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的几点体会.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4(2).
其他文献
摘 要:问题教学法源远流长,古希腊就有了问题教学法。20世纪初,杜威曾提倡过问题教学。五六十年代开始,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世界性课程改革运动的开展和思维心理学研究的深入,问题教学法受到广泛关注,成为当代教学法中的一朵奇葩。中学历史课堂教学能否引入这种方法?怎样在中学历史课中开展问题教学?有必要作一探讨。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问题设计;问题情境的创设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世界各国都把培养创新人才
行为习惯对一个人各方面的素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小学生来讲,尤为重要。小学阶段是培养习惯的关键期,一、二年级又是最佳期。“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从小养成良好习惯,优良素质便犹如天性一样坚不可摧。我们常说:好习惯,早养成,有教养,益终生。在低年级学生的行为习惯培养方面,我注重学生以下几个方面的教育:  一、明理激情,以课堂为阵地,以常规教学为中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低年级孩子活泼、好动,
摘 要:学生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教师在教学中要了解学生、了解文本,努力创设学生易于接受的、有兴趣的生活情境,采用灵活的、富有生活情趣的课堂组织形式,把学生引入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中,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促进他们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的发展。  关键词:学生生活;教学情境;教学内容;教学活动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
人类社会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了音乐,已无法查考。在人类还没有产生语言时,就已经知道利用声音的高低、强弱等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和感情。随着岁月的变迁,音乐也日益完善起来,形成了各种风格,各个派别。但无论怎样的日新月异,究其根本却始终不会脱离6个元素:即,节奏(Rhythm)、旋律(Melody)、结构(Texture)、曲式(Form)、音色(Tone Color)、调性(Tonality)。节奏作为音乐元
摘 要:音乐与作文的共通之处在于,它们给欣赏者、阅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将音乐与作文美妙结合起来,创设了有效的写作情境,学生变被动写作为积极表达。  关键词:音乐;想象;作文;情境  苏教版小语教材第十册《二泉映月》一课在课后练习中,设计了这样一道习题:要求学生写一段话,描绘月夜的美景,并提供了相关供选用的词语。在教学这一环节时,为了渲染情境,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我播放了与月夜相关的民族音乐《
摘 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依据本地区、本学校的实际状况,打造真正的高效课堂,是广大教师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  关键词:高效课堂;教育;教学模式  眼下为了追求高效课堂,让我们的学生接受良好的教育,教学模式真可谓是五花八门、样式繁多,除了我们所熟知的山东杜郎口中学的“10 35”模式、山东昌乐二中的“271”模式、山东兖州一中的“循环大课堂”模式、江苏灌南新知学校的“自学·交流”模式、河北围场天
摘 要:在重视地域文化以及学生体验探究的前提下,设计出为期一周的以外出参观学习为主的实践活动,将该项活动体系化、课程化。活动前的资料收集,活动中的路线景点精心选择以及活动后的总结提升,突出了文化性、实践性、探究性,是校本课程特色化的极好范例。  关键词:校本课程;体验式;活动周  课程改革的大潮中,不断涌现出新颖的体系架构和灵活的课程实施形式。我们学校经过调研,决定在“齐鲁文化课程”上另辟蹊径。既
我的教学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数学五年级第六单元的例1——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能有条理地一一列举,不重复、不遗漏地找到符合要求的所有答案。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先后进行了三次打磨,现在我将我的三次打磨过程呈现给大家,以期大家能够共同分析与思考,共同进步。  第一次上课时,我是这样进行教学的:  【课堂再现】  首先出示例1及其场景图,指名读题:“王大叔用1
自从我校开始研究《提高青年教师有效研修》这个课题后,我发现很多老师都有一个通病,就是缺乏“问题意识”。在开学初的教研会上,学校要求教师都把自己感到困惑的问题提出来,然后学校针对教师的困惑进行有针对性的校本培训。给每个教研组下发“问题”填报单后,却迟迟收不回来,问其原因,却是教师想不出该提什么问题。这时,又让我想起很多教师都说自己对教育科研和论文写作很感兴趣,但提起笔来,却又不知从何下手,感觉教育科
摘 要:新课标提倡教师的教学活动无论是在内容还是在形式上都要联系生活、社会以及学生实际,达到充实课堂、激活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促进全面发展的目的。通过对生物教学生活化的必要性和对生物教学生活化的实践探索两方面来展开探究,指出当前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关键词:生活化;生物教学;教学有效性  一、初中生物教学生活化的必要性  回归生活是新课标的呼唤,是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