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好看”变成“看好”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y3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学期开始了,学生一拿到《外国小说欣赏》就迫不及待地看起来。可不多久便失望地合上书:“不好看!”什么样的书“好看”?“好看”的标准是什么?我就这个问题和一些学生谈过,他们的回答出奇一致:“情节曲折、吸引人的,人物有个性的。”看来,大多数学生阅读小说的主要兴趣还是放在情节和人物上,他们青睐那些畅销的青春时尚小说,而且读起来一目十行、不求甚解,停留在非常浅的层面。这种现象实在令人担忧。
  我省实行新课改已有两年,新课程标准提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特别重视学生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的养成,而选修教材的编写,更是着力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所以,语文老师应该借助这及时的甘霖,努力引导学生摆脱“重内容不重内涵,求数量不求质量”的读书“恶习”,静下心来,放慢读书的速度,真正深入书里,做一个有品位、有思想的读书人。但是《外国小说欣赏》进入课堂以来,却出现了尴尬的局面:学生不爱读,老师不知该怎么去教。其实,如果能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准确给教学目标定位,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把“好看”变成“看好”,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摸索中,我把自己的目标归纳为三句话:广泛了解、深入品味、自主思考。
  一、广泛了解
  “一叶障目,不见森林”。多数学生对外国小说,尤其是一些现代派的小说敬而远之,觉得不如中国小说有趣、可读性强。这是一种片面的认识。由于文化心理和审美情趣不同,中外小说确实呈现出极大的不同:中国小说重情节和人物,外国小说重心理分析;中国小说的主题鲜明,关注社会重大事件,外国小说的主题则具有不确定性,更关注人的内心世界;读中国小说会让人敏锐犀利,读外国小说则让人更细腻深刻。多接触一些外国作品,我们可以开阔视野,丰富内心,对提高审美趣味是大有好处的。但是如果在教学中把目标定得太高,就势必会削弱学生的阅读兴趣。所以先不要谈主题、风格,就让他们像平常看课外书一样去读,然后大家交流心得体会。
  在学习伍尔芙《墙上的斑点》时,学生最大的感受就是“乱”“不知所云”。我让大家静下心,去理一理作者的思路,顺着文中的提示句,不难发现作者就是围绕“墙上的斑点”展开了一系列联想。叙述者“我”的每一次思绪的漫游则是无迹可循的,它基本上撇开了现实中客观存在物与外在的东西,除了偶尔回到“斑点”这一依托物之外,几乎完全任人物的意识自在地、任意地、无需限制也无需依附地作纯精神性的流动。而这正是“意识流”小说的显著特点。一般学生粗浅地了解就可以了,有兴趣的学生可以进一步思考作者埋藏在流动的意识下的对世界、对人生的领悟与对社会的认识。
  教材中的小说一篇一技法,精彩纷呈。海明威的“冰山理论”,保罗·戈埃罗的“象征手法”,欧·亨利式的结尾,以及“摇摆术”“荒诞手法”,等等,让人目不暇接。我在教学中降低了门槛,点到即止,使学生不纠结于深刻的主题思想,而是多方涉猎,尽可能多地了解不同流派、不同风格的作家作品。这样才能兼收并蓄,领略到外国小说的魅力。相信他们一定会对其中的一些产生浓厚的兴趣,会继续读更多的作品。
  二、深入品味
  一些学生读书的速度很快,用“一目十行”来形容一点也不夸张。他们常常用很短的时间“消灭”掉一本大部头,可若被问起对这部书的印象及收获,又都不知该从何说起。因为他们囫囵吞枣式地阅读,只关注情节的变化和人物的命运,遇上场景描写和心理描写便大段大段地跳过,留下粗浅的印象,却忽略了真正的精华。如果说把一篇小说比做一个人的话,那么情节只是他的服饰,人物只是他的身体,精妙的语言、细腻的情感才是他的魂。有品位的读书者绝不会顾此失彼。
  《安东诺夫卡苹果》是一篇由四幅精彩画卷构成的小说,作者蒲宁用了极为细致的笔墨,一点一点地向我们展现了俄罗斯已逝去的贵族田园梦境。它简直就是一部令人心醉神迷的俄罗斯田园风景影片,由一幕幕细腻的工笔画连缀而成,欢娱与感伤的情绪成为整个“电影”的配乐,令小说充满了诗意的氛围。但这样的小说是不符合学生“好看”的标准的,他们极有可能三五分钟就把它打发了。所以,老师的引导就格外重要。我采取了“化整为零”的方法,不要求学生整体把握小说的内容,而是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部分细细去读。先大声朗读,然后默默去读,再边读边回味,充分感受独特的语言之美。师生一起朗读其中的精彩句段。写果园深夜景象的:“窝棚旁腾起血红的火舌,而周遭则是无边无际的黑暗。……一直望到觉得脚下的大地开始浮动。”作者将笔触伸入夜幕,将这幅图画浓墨渲染,又用嗅觉和听觉来着色:袭人的“寒气”,“新麦的麦秸和麦糠的香气”,“樱桃枝冒出的烟散发出浓郁的香气”之中,“村里的人语声和大门的吱扭声听起来分外清晰”。果园里的“篝火”成了这一幕的主角,蒲宁写人影投映在苹果树上的情形既逼真又富有生活气息。深夜的星空下,声音又一次成为主角。列车经过时的声音和单管猎枪的枪声被描写得出神入化,平凡的生活场景渗透出些许诗意。读着读着,我们仿佛也置身于十九世纪俄罗斯的庄园之中,嗅到那苹果浓郁香甜的气息。学生在这样的朗读中终于发现,小说中的场景描写也是那么令人陶醉,正如契诃夫在给友人的信中所说的:“望着温暖的夜晚的天空,望着映照出疲惫的、忧郁的落日的河流和水塘,是一种可以为之付出全部灵魂的莫大满足。”于是,很多学生拿起笔来,要把这样的文字记在笔记里,更记在心中。
  除了场景描写外,我还很注重学生对细腻情感的品味。学生在读完《礼拜二午睡时刻》后最迷惑的就是死去的“小偷”的母亲在世人面前的镇静,以及神父在这位母亲面前的不安。为了帮助他们理解其中复杂微妙的情感,我选择了母亲会见神父的部分来赏析。神父本来是以普通人对小偷的态度来看待“小偷”的家属的,但面对眼前的母女俩,他逐渐改变了看法,他为自己原先对“小偷”及其家属怀有的想法而惭愧,于是之后他只能真心诚意地想为眼前的母女俩做点儿什么。文中的细节描写耐人寻味:“神父打量了她一眼。那个女人忍住悲痛,两眼直直地盯着神父。神父的脸刷的一下子红了。他低下头,准备填一张表。一边填表一边询问那个女人的姓名、住址等情况,她毫不迟疑地、详尽准确地作了回答,仿佛是在念一份写好的材料。神父头上开始冒汗了。女孩子解开左脚上的鞋扣,把鞋褪下一半,用脚后跟踩在鞋后帮上。然后把右脚的鞋扣解开,也用脚趿拉着鞋。”我请学生指出对这段文字不理解的地方,如“神父为什么会脸红冒汗?”“那女人为什么要两眼直直盯着神父?”“作者写女孩无聊地把鞋脱去的细节有什么意图?”经过一番讨论,学生基本上可以认识到母亲强作镇定的外表下压抑的巨大悲痛及深沉的母爱。
  只有深入地体会才可以有效地提高对文字的感知能力,这对写作是颇有益处的。
  三、自主思考
  《外国小说欣赏》结束了单一的必修课的课程设置格局,强调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多元发展。所以我们不能大包大揽、越俎代庖,把文本嚼碎了再吐出喂给学生,而要引导学生自主而直接地与作品和作者进行对话,营造以生为本的和谐的课堂气氛,做到让学生自主地阅读课本,鼓励学生“陌生化”地进入课文,注重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感知的初步印象,少做喧宾夺主、包办代替的解读和启示。
  如学习《丹柯》时,在对主题的挖掘中,学生会体验到英雄的悲剧命运、面对困境时人的尊严、困境与人的心理力量的关系等多重意义;再如学习《沙之书》时,在理解“沙之书”的象征意义时,学生根据自己的积累或体验得出的答案五花八门,诸如无止境的欲望,无穷大的世界,琐碎繁杂的生活,强大的异己力量,神秘的未知世界,不知其数的金钱,无法挽留的时间,变化无常的命运,浩瀚无穷的知识,让人身心俱疲的爱情,等等,这些理解使外国小说主题的“不确定性”得到了最大化的实现,是阅读智慧的体现。
  有时,我们也可以通过对作品的“补白”引导学生深入地思考文本内涵,并获得个性化的阅读体验。如学习体现“冰山理论”的作品《桥边的老人》时,可以“你认为老人最后的结局如何”作为教学的突破口,学生对这个隐而不发的结局的续写会引导他们关注小说中提到的环境背景、人物形象、主题内涵等多个角度,从而产生阅读的兴趣,并尝试逐步地深入理解文本;又如学习《素芭》时,可抓住小说最后所写的“这次,她的丈夫用自己的双眼和双耳,非常仔细地察听,相了亲,娶了一位会说话的姑娘”,让学生探究此结局包含的可能性。
  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应该是一个自主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外国小说欣赏》中的作品,具有不可穷尽的意蕴,它期待着读者全身心投入,期待着他们融入个人的情感体验和审美体验,从而生发出无穷无尽的意义。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应努力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充分显示他们智慧的光芒,赋予课堂以鲜活的生命力。
  我在教学实践中确立了以上目标,是希望激发学生兴趣,消除陌生感,拉近与文本的距离,力求“带领学生从文章里走个来回”,“吸取思想、感情和艺术的营养”,运用语文,享受语文,提高审美情趣,确立较高的阅读品位,把只图消遣的“好看”变成有思想、有内涵的“看好”。
  这样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所做的尝试,只在“点”上下了苦功,缺少“面”上的宏观把握。收获与迷惘同在,尴尬与无奈共存。如何“更理性地深入分析”,让学生更进一步感受世界文化的精髓,能带着生命的感动去欣赏“美”,得到美的熏陶,开启美的性灵,提升人生境界,还有待进一步探究,还有更深更长的路要走。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习题讲解过程中,对学生提出的不同观点,作者因势利导,对习题进行变换并用多种方法解答,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数学教学 习题课 变换    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通用教材《数学》第四版上册习题册第四十五页有这样一道习题: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的三个顶点A、B、C的坐标分别为(-2,3)、(-1,4)、(3,4),求顶点D的坐标。我同往常一
提问是教师最重要的语言活动,是教师教学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有人把教师称为“职业提问家”。形象地说,教师精准的课堂提问往往就像投入水池中的一颗石子,能使课堂这片水池波澜起伏、有声有色,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和心灵的浪花,令学生入情入境,欲罢不能。如果教师能够在课堂提问上多下工夫,课堂教学的水平必将得到提升。课堂提问,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和要求,针对有关教学内容,设置一系列问题
摘 要: 教学实践表明:实施素质教育的大敌是学生课业负担过重,而课业负担过重的直接因素之一就是“题海”泛滥成灾,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在于课堂效益低,作业质量差、数量多,缺乏典型性。做过的原题再来考试学生还是做不出来,学生考试成绩不理想,教师又要实施“题海”战,导致学生感觉作业越来越多,教师感觉学生越来越难教。这样师生就陷入一个恶性循环。作者根据科学的学科特点,并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在轻负高质要求
2010年1月20日,我参加了初三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教学质量检测的监考,我所在的第一考场,考生是全校的精英,监考时不经意地发现,“第24题:AD是∠BAC平分线,EF是AD的垂直平分线,证明:DE=BE·CE.”许多考生都跳过去,先做25题。帶着好奇我就当场做了此题,发现并不是太难,为什么只有极少数考生才能做出来呢?我发现考生的解题存在以下几种问题.  情况一:思路不清晰.  有几个考
一、本课的立意和目标  (一)本课立意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一课应该怎么上,传统教学着眼于知识的数量,即事实性的知识:儒、道、法、墨四家代表人物及各自观点的记忆和掌握。新课改除了关注知识数量外,还重视知识的质量,以及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力的提高,对教学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我认为本课的内容不应囿于教材的浅显标注,而应挖掘基本史实隐藏的信息,从整体上宏观把握这一课在中国古代漫长历史进程中的
摘 要: 师范学校三年制教育是国家教育工作者重要的培养依托,如今却面临着生源与就业的压力,同时也面临着教育对象的特殊性与相应的管理难度。作者作为师范学校三年制的一年级班主任,就如何把握好班务工作自身灵活、民主、温暖的“圈形”策略与学生素质目标特定、严格、坚硬的“方形”塑造之间的轨迹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师范学校 三年制一年级 班主任工作 “圈形”策略 “方
摘 要: 将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是新课改的重要一环。课改下的教师要创设一种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消除紧张心理,使学生处于一种宽松的心理环境中。学生心情舒畅,就能迅速地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乐于思维,敢于质疑。  关键词: 数学教学活动 课堂 积极性    将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是新课改的重要一环。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如果不能体现这一本质性的特征,
摘 要: 针对高职教育的特点,作为新课程的评价理念提出的过程性评价在高职教学中起到了提高学生积极性的作用。同时,通过过程性评价,可以使教师对教学情况的掌握更加全面科学。本文以国际贸易实务为例,阐述过程性评价在高职教学中的实施。  关键词: 过程性评价 高职教学 国际贸易实务    过程性评价,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作为一项重要的改革内容被广泛提倡。过程性评价不同于以往的终结性考核和阶段测验的叠加平均,
摘 要: 本文以大家熟知的整数性质来解有关整式的问题,通过比较和分析来探讨竞赛数学中的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对中学数学教学的影响和作用.数学教育要教会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技能、思维方法来解决其他问题,学会举一反三,由此及彼,让学生体会数学的魅力和美感。从而使学生获得智力、能力等多方面的提高.  关键词: 整数 因式分解 竞赛数学 数学教育    享有“数学王子”美誉的德国著名数
摘 要: 本文介绍了运用文化比较教学法,通过增强英语阅读的逻辑观念,结合具体专业背景了解不同文化的差异,密切联系实际运用文化比较方法进行阅读和思考,使大专生学习英语的阅读兴趣和自学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关键词: 大专 非英语专业 英语阅读课 效率    英语阅读课是非英语专业大专生英语教学课程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课程。通过这门的学习,能够使学生掌握英语阅读中的基本知识,为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