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改革,既是对传统教学的反思,又是一种挑战。通过学习,我深深体会到:不能墨守成规,守着老教案、老方法进行复制教学,只有不断学习、创新,更新观念,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音乐学科的魅力。学生往往排斥课本上的欣赏曲目,对欣赏课不感兴趣,而一味喜欢流行音乐。如何使学生喜欢音乐欣赏课,在音乐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呢?我认为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既要以学生的需求为本,又要注重学生的长远发展,提高学生的音乐艺术修养,发挥音乐的审美功能。
结合当前音乐教学改革的活动,我在“以学生为主体”方面作了如下的教学尝试。
一、以学生的需要为本,核心是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这种教育既能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又能使他们的情感更为丰富,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个性发展。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呢?
1.创设情境,吸引学生到课堂上来。比如提出问题、设置悬念,使学生看到形象活泼的画面,聆听生动有趣的故事,等等,从而体会乐与人、乐与景、景与人之间和谐的美,细致入微地理解音乐作品。学生对音乐感受不到、理解困难时,利用影视资料或选取相关的视频资料与音乐教材相结合,这比苍白的说教要有说服力。学生直观感受,不仅能提高学习兴趣,而且能陶冶情操,从而获得情感的体验。
2.灵活运用教材,合理安排课堂内容。通俗歌曲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演唱风格质朴率直,易于学唱,容易引起大众的共鸣,所以深受学生的喜爱。为了吸引学生,在音乐教学中,结合音乐教材,我将流行歌曲与学生熟悉的音乐作品穿插其中,让他们感受音乐美,接受美的教育。
比如第二单元是“音乐的美”,我让学生欣赏奥运会会歌《我和你》、《精忠报国》、《心愿》、《鸿雁》、《中国军魂》等积极向上的音乐作品。在听赏中,学生跟着轻声吟唱,辨析这些作品是属于优美还是壮美,进一步理解二者的特点。又如在欣赏《二十年后再相会》时,我问学生:“这首歌是属于优美还是欢乐美?”一个学生脱口而出:“是优乐美!”全班同学都笑了。学生不再排斥音乐欣赏课了,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主动参与到各种音乐教学活动中来。当然,作品的选择,教师不能依自己的喜好,一定要依据教材有针对性、合理地选择适合学生的优秀音乐作品,要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二、教师重“导”,强化学生的主体参与性。
课本上的曲目不好理解,不必强求学生聆听后非要说出作品表现了什么,自己有什么感受。很多时候学生很迷茫,不知从何说起,这就需要教师巧妙地引导,让学生有目的地聆听。比如瞿小松的《第一交响曲》,我抓住以下音乐要素。
1.力度。本乐章开始便以弦乐与打击乐相呼应的强奏开场,作为引子也营造了一种紧张、充满力量的气氛,为整个作品的基调作了铺垫。在进入主题时,力度由mp到f,给人一种此起彼伏、不断高涨的音响效果。
结合实际,我用歌唱的方式让学生亲身体会力度的变化。学生最喜欢的就是歌唱,所以按照我的要求,控制声音的音量,体会力度的变化,从而体会情绪的变化。
2.旋律。我通过幻灯片展示乐谱,让学生和我一起画旋律线,同时通过打节奏体会三连音节奏型的特殊性。持续不断的锯齿状运动线条,三连音前长后短(节奏),连绵不绝,迂回级进,使学生感受到犹如一股洪流直逼而来,仿佛蕴含着无穷的“掘进”的力量。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在理解音乐方面变得容易了,同时提高了鉴赏能力。
3.音色。西洋管弦乐各组音色的特点,用弦乐一齐强奏,给人带来一阵急风呼啸而来的感觉,用铜管组的明亮的号声,带来气势与恢弘……
总之,教师应通过巧妙的提问,在对比、辨析、讨论中让学生有成就感,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从而获得情感的体验。所以,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一定要紧紧围绕音乐作品、抓住音乐要素来完成,将探究性学习贯穿教学始终。
三、尊重学生,给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对学生的回答要予以肯定。
比如:在欣赏马思聪的《山林的呼唤》时,特别是在主题B中有的学生体会到了山林的神秘、恐怖;有的学生体会到了山林中有小动物的出现;有的学生则感觉山林没有了昔日的郁郁葱葱,人们在大肆砍伐,山林在哭泣……面对学生的各抒己见,我都给予了肯定,因为对音乐的理解、感受没有对错之分。爱因斯坦曾描述过想象的重要性:丰富的想象力比人类任何知识都重要。所以,即使学生的感受很离奇,我们也要尊重学生,只有这样,学生才敢说、想说,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逐步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四、注重歌唱,加深理解,在“练”中提高音乐鉴赏力。
通过教学实践,我发现学生都喜欢歌唱,特别是老师良好的范唱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他们听得更加认真,唱得更加投入,同时也加强了师生间的互动。在主题旋律的反复聆听和背唱中,学生既感受了音乐的旋律、节奏等要素的丰富表现力,又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通过积累丰富的优秀音乐作品,提高了音乐鉴赏能力。
总之,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主体,巧妙设计情境,给学生足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为学生主动学习营造开放的活动环境。教师要不断完善、提高自己,勇于创新,使课堂设计满足新的时代背景下的学生的需要,实现课堂的有效性。
结合当前音乐教学改革的活动,我在“以学生为主体”方面作了如下的教学尝试。
一、以学生的需要为本,核心是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这种教育既能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又能使他们的情感更为丰富,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个性发展。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呢?
1.创设情境,吸引学生到课堂上来。比如提出问题、设置悬念,使学生看到形象活泼的画面,聆听生动有趣的故事,等等,从而体会乐与人、乐与景、景与人之间和谐的美,细致入微地理解音乐作品。学生对音乐感受不到、理解困难时,利用影视资料或选取相关的视频资料与音乐教材相结合,这比苍白的说教要有说服力。学生直观感受,不仅能提高学习兴趣,而且能陶冶情操,从而获得情感的体验。
2.灵活运用教材,合理安排课堂内容。通俗歌曲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演唱风格质朴率直,易于学唱,容易引起大众的共鸣,所以深受学生的喜爱。为了吸引学生,在音乐教学中,结合音乐教材,我将流行歌曲与学生熟悉的音乐作品穿插其中,让他们感受音乐美,接受美的教育。
比如第二单元是“音乐的美”,我让学生欣赏奥运会会歌《我和你》、《精忠报国》、《心愿》、《鸿雁》、《中国军魂》等积极向上的音乐作品。在听赏中,学生跟着轻声吟唱,辨析这些作品是属于优美还是壮美,进一步理解二者的特点。又如在欣赏《二十年后再相会》时,我问学生:“这首歌是属于优美还是欢乐美?”一个学生脱口而出:“是优乐美!”全班同学都笑了。学生不再排斥音乐欣赏课了,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主动参与到各种音乐教学活动中来。当然,作品的选择,教师不能依自己的喜好,一定要依据教材有针对性、合理地选择适合学生的优秀音乐作品,要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二、教师重“导”,强化学生的主体参与性。
课本上的曲目不好理解,不必强求学生聆听后非要说出作品表现了什么,自己有什么感受。很多时候学生很迷茫,不知从何说起,这就需要教师巧妙地引导,让学生有目的地聆听。比如瞿小松的《第一交响曲》,我抓住以下音乐要素。
1.力度。本乐章开始便以弦乐与打击乐相呼应的强奏开场,作为引子也营造了一种紧张、充满力量的气氛,为整个作品的基调作了铺垫。在进入主题时,力度由mp到f,给人一种此起彼伏、不断高涨的音响效果。
结合实际,我用歌唱的方式让学生亲身体会力度的变化。学生最喜欢的就是歌唱,所以按照我的要求,控制声音的音量,体会力度的变化,从而体会情绪的变化。
2.旋律。我通过幻灯片展示乐谱,让学生和我一起画旋律线,同时通过打节奏体会三连音节奏型的特殊性。持续不断的锯齿状运动线条,三连音前长后短(节奏),连绵不绝,迂回级进,使学生感受到犹如一股洪流直逼而来,仿佛蕴含着无穷的“掘进”的力量。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在理解音乐方面变得容易了,同时提高了鉴赏能力。
3.音色。西洋管弦乐各组音色的特点,用弦乐一齐强奏,给人带来一阵急风呼啸而来的感觉,用铜管组的明亮的号声,带来气势与恢弘……
总之,教师应通过巧妙的提问,在对比、辨析、讨论中让学生有成就感,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从而获得情感的体验。所以,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一定要紧紧围绕音乐作品、抓住音乐要素来完成,将探究性学习贯穿教学始终。
三、尊重学生,给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对学生的回答要予以肯定。
比如:在欣赏马思聪的《山林的呼唤》时,特别是在主题B中有的学生体会到了山林的神秘、恐怖;有的学生体会到了山林中有小动物的出现;有的学生则感觉山林没有了昔日的郁郁葱葱,人们在大肆砍伐,山林在哭泣……面对学生的各抒己见,我都给予了肯定,因为对音乐的理解、感受没有对错之分。爱因斯坦曾描述过想象的重要性:丰富的想象力比人类任何知识都重要。所以,即使学生的感受很离奇,我们也要尊重学生,只有这样,学生才敢说、想说,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逐步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四、注重歌唱,加深理解,在“练”中提高音乐鉴赏力。
通过教学实践,我发现学生都喜欢歌唱,特别是老师良好的范唱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他们听得更加认真,唱得更加投入,同时也加强了师生间的互动。在主题旋律的反复聆听和背唱中,学生既感受了音乐的旋律、节奏等要素的丰富表现力,又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通过积累丰富的优秀音乐作品,提高了音乐鉴赏能力。
总之,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主体,巧妙设计情境,给学生足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为学生主动学习营造开放的活动环境。教师要不断完善、提高自己,勇于创新,使课堂设计满足新的时代背景下的学生的需要,实现课堂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