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部分职业院校将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简化为专业能力培养,导致了学生职业能力的缺乏,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因此,教育中培养中职学生的"非专业能力"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本文从对非专业能力的定义理解出发,阐述加强非专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提出中职学校培养学生非专业能力的策略,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 中职学生;非专业能力;培养策略
“非专业就业能力”指那些与专业技能不直接相关的能力;是在各种不同场合和职责情况下做出判断选择的能力;是胜任人生生涯中不可预见的各种变化的能力。这种能力具有通用性,不会因科技的进步而过时。为了使这一理念在职业教育教学方案中能够体现、落实,一般将就业能力分为专业就业能力和“非专业就业能力”。“非专业就业能力”可具体分解为:社会能力(组织能力、沟通能力)、方法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自我学习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情感能力(意志力、心理调整能力、自信心)。社会能力指把握和理解社会关系并合理地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包括承担社会责任和团结他人。方法能力指独立学习和工作并在其中发展自己的能力,将学到的知识技能在各种学习和工作场合迁移和应用的能力。情感能力指个体在职业生涯、家庭和社会生活中判断和认清目标并发展自己才智的能力。特别包括在构建人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的、对自己行为负责任的态度、价值取向和根据教育部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方针,2003年就毕业生的能力缺陷问题对148个用人单位进行了调查访问,调查结果显示学生进入工作岗位以后表现出了16项能力不足,主要是非专业能力。据此提出了在中职教育中应全面加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观点,强调在进行专业教育的同时应十分注意非专业能力的培养。
一、非专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教育学生学会做人促进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但在实际教育教学中教育更多的是关注学生专业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忽视非专业能力如价值观念、道德水准、意志品格、心理情感等的培养,导致学生的人文素质不高,过分彰显个性以致缺乏合作意识与集体主义精神。如许多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较差、词不达意、思维逻辑差;有的学生缺乏基本的社会知识行为规范与人际交往能力性格孤僻处理不好人际关系;更有些学生缺乏起码的社会公德与职业道德,做事马虎草率,待人冷漠缺乏同情心和责任感等等。中职学生正处于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学校教育要承担起这个重担,采取一些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强学生非专业能力培养,为健全学生人格发展奠定基础。
(二)有利于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
学生就业能力构成不仅包括专业能力,也包括非专业能力,后者是更为关键的就业能力。越来越多的企业相信非专业能力比专业能力更重要,非专业能力是基础优秀的专业能力应该建立在优秀的非专业能力基础之上的由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发布的《关于2006届大学生求职与就业状况的调查报告》显示环境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自我表达能力是企业在人才录用时突出考察的内容,对人才的聘用几乎起着决定性作用。企业对中职学生的要求更是如此这三种关键的非专业能力恰好是中职学校教育教学长期忽视的,由此导致学生在就业竞争中只能依靠单纯的专业能力孤军奋战,就业支撑点单一,就业可控空间小,岗位能力差,难以就业或难以实现较理想就业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非专业能力培养策略
(一)变教育理念,重视非专业能力培养
学校是人格养成之所是人文精神的摇篮,是理性和良知的支撑。教育理应承载学生职业准备与人格完善的双重任务。目前职业学校的教育却只重视专业能力而忽视非专业能力的培养,如教育家艾禾所言:“今天的教育正朝着制造技术人员的特定目标前进,趋于功利。”教育所产生的知识分子逐渐沦为技术团体唯命是从的工具成为“只懂技术而灵魂苍白的空心人”。因此,中职学校必须转变教育理念重视学生非专业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经济全球化与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使得传统的守业观、终身职业观向现代就业观与创业观转变,职业转换与新的职业适应能力成为劳动者永恒的职业主题。加强非专业能力教育,不仅可以降低职业转换成本,也可降低未来的职业风险,满足时代与社会需求。我们应充分认识其重要性,转变只重视学生专业能力而忽视非专业能力培养的观念,真正确立非专业能力在中职学生能力培养中的位置,樹立全面的、合理的、科学的人才观。同时学校和教育工作者要大胆实践,探索出一套有利于中职学生全面发展,特别是有利于非专业能力培养的新体制和新方法。
(二)革新课程设置,加大非专业能力课程比重
课堂教学是“非专业就业能力”培养的主阵地,当前应逐步加大“非专业就业能力”课程的比重。如安排专职教师和聘请企业职业指导导师协同授课,以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及心理承受能力等,形成专业就业能力和“非专业就业能力”培养并重的课程体系。同时教学方法不断创新,在课堂教学中尝试利用各种方法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观念。如在实训课上,要求学生换上岗位工作服,在仪表仪容上向他们灌输行业规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行业观念;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体会悟并认同正确的学习生活方式,通过多组织活动,锻炼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和沟通能力等,以达到不断丰富学生社会经验的目的。
(三)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指产生新思想、创造新事物的能力,是一种更高级的能力,是适应创新型社会的需要。因此,职业院校应该转变教育观念,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善于发现他们的创新潜能,为学生的“非专业就业能力”创造有利的条件。但由于受当前教育体制、教育观念、高职院校学生的创新能力普遍不高。
(四)职业院校学生的创新能力需构建以全面素质为核心的学生考评机制
“非专业就业能力”的成功培养与有效的评估是密不可分的,故评估须与课程考核相结合。“非专业就业能力”的评估与传统的终结性评估模式不同,它应把过程性评估与终结性评估相结合。根据课程目标的要求选择合适的考核方式,如我们可以借鉴澳大利亚“培训包”推荐的一套系统考核方式(包括观测、口试、现场操作、第三者评价、证明书、面谈、自评、提交案例分析报告、工件制作、书面答卷、录像等),结合学校具体情况,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五)革实践教学方法
针对能力培养,在实践教学中应引入“行动导向”教学方法。“行动导向”教学是在学校整个教学过程中,创造一种学与教、学生与教师互动的社会交往情境,它致力于通过学生的学习活动构建知识,形成能力,使受教育者既能适应相应职业岗位的要求,又能将这种构建知识的能力运用于其它职业。行动导向教学是基于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一种教学手段,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为依据,以职业活动的学习领域为内容,运用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培养具有综合职业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的教学形式。常用的教学组织形式有项目教学法、模拟教学法、引导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
三、结语
目前中国正处于快速发展与重大变革时期,就业群体规模逐年增大、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中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受到较大影响。目前我国中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专业结构等方面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这直接导致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不强,进一步增加了他们就业的不确定性和难度。这就需要中职院校加强对学生“非专业就业能力”的培养,以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促进学生的充分就业。
参考文献:
[1应丽春.中职学生非专业能力培养策略[J].中职教育,2012,(6).
[2黄幼群.专业能力与非专业能力对职业院校学生就业的影响[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6).
[3李安.论职业教育中的“非专业能力”[J].中国建设教育,2012,(3).
【关键词】 中职学生;非专业能力;培养策略
“非专业就业能力”指那些与专业技能不直接相关的能力;是在各种不同场合和职责情况下做出判断选择的能力;是胜任人生生涯中不可预见的各种变化的能力。这种能力具有通用性,不会因科技的进步而过时。为了使这一理念在职业教育教学方案中能够体现、落实,一般将就业能力分为专业就业能力和“非专业就业能力”。“非专业就业能力”可具体分解为:社会能力(组织能力、沟通能力)、方法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自我学习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情感能力(意志力、心理调整能力、自信心)。社会能力指把握和理解社会关系并合理地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包括承担社会责任和团结他人。方法能力指独立学习和工作并在其中发展自己的能力,将学到的知识技能在各种学习和工作场合迁移和应用的能力。情感能力指个体在职业生涯、家庭和社会生活中判断和认清目标并发展自己才智的能力。特别包括在构建人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的、对自己行为负责任的态度、价值取向和根据教育部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方针,2003年就毕业生的能力缺陷问题对148个用人单位进行了调查访问,调查结果显示学生进入工作岗位以后表现出了16项能力不足,主要是非专业能力。据此提出了在中职教育中应全面加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观点,强调在进行专业教育的同时应十分注意非专业能力的培养。
一、非专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教育学生学会做人促进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但在实际教育教学中教育更多的是关注学生专业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忽视非专业能力如价值观念、道德水准、意志品格、心理情感等的培养,导致学生的人文素质不高,过分彰显个性以致缺乏合作意识与集体主义精神。如许多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较差、词不达意、思维逻辑差;有的学生缺乏基本的社会知识行为规范与人际交往能力性格孤僻处理不好人际关系;更有些学生缺乏起码的社会公德与职业道德,做事马虎草率,待人冷漠缺乏同情心和责任感等等。中职学生正处于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学校教育要承担起这个重担,采取一些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强学生非专业能力培养,为健全学生人格发展奠定基础。
(二)有利于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
学生就业能力构成不仅包括专业能力,也包括非专业能力,后者是更为关键的就业能力。越来越多的企业相信非专业能力比专业能力更重要,非专业能力是基础优秀的专业能力应该建立在优秀的非专业能力基础之上的由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发布的《关于2006届大学生求职与就业状况的调查报告》显示环境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自我表达能力是企业在人才录用时突出考察的内容,对人才的聘用几乎起着决定性作用。企业对中职学生的要求更是如此这三种关键的非专业能力恰好是中职学校教育教学长期忽视的,由此导致学生在就业竞争中只能依靠单纯的专业能力孤军奋战,就业支撑点单一,就业可控空间小,岗位能力差,难以就业或难以实现较理想就业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非专业能力培养策略
(一)变教育理念,重视非专业能力培养
学校是人格养成之所是人文精神的摇篮,是理性和良知的支撑。教育理应承载学生职业准备与人格完善的双重任务。目前职业学校的教育却只重视专业能力而忽视非专业能力的培养,如教育家艾禾所言:“今天的教育正朝着制造技术人员的特定目标前进,趋于功利。”教育所产生的知识分子逐渐沦为技术团体唯命是从的工具成为“只懂技术而灵魂苍白的空心人”。因此,中职学校必须转变教育理念重视学生非专业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经济全球化与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使得传统的守业观、终身职业观向现代就业观与创业观转变,职业转换与新的职业适应能力成为劳动者永恒的职业主题。加强非专业能力教育,不仅可以降低职业转换成本,也可降低未来的职业风险,满足时代与社会需求。我们应充分认识其重要性,转变只重视学生专业能力而忽视非专业能力培养的观念,真正确立非专业能力在中职学生能力培养中的位置,樹立全面的、合理的、科学的人才观。同时学校和教育工作者要大胆实践,探索出一套有利于中职学生全面发展,特别是有利于非专业能力培养的新体制和新方法。
(二)革新课程设置,加大非专业能力课程比重
课堂教学是“非专业就业能力”培养的主阵地,当前应逐步加大“非专业就业能力”课程的比重。如安排专职教师和聘请企业职业指导导师协同授课,以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及心理承受能力等,形成专业就业能力和“非专业就业能力”培养并重的课程体系。同时教学方法不断创新,在课堂教学中尝试利用各种方法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观念。如在实训课上,要求学生换上岗位工作服,在仪表仪容上向他们灌输行业规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行业观念;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体会悟并认同正确的学习生活方式,通过多组织活动,锻炼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和沟通能力等,以达到不断丰富学生社会经验的目的。
(三)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指产生新思想、创造新事物的能力,是一种更高级的能力,是适应创新型社会的需要。因此,职业院校应该转变教育观念,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善于发现他们的创新潜能,为学生的“非专业就业能力”创造有利的条件。但由于受当前教育体制、教育观念、高职院校学生的创新能力普遍不高。
(四)职业院校学生的创新能力需构建以全面素质为核心的学生考评机制
“非专业就业能力”的成功培养与有效的评估是密不可分的,故评估须与课程考核相结合。“非专业就业能力”的评估与传统的终结性评估模式不同,它应把过程性评估与终结性评估相结合。根据课程目标的要求选择合适的考核方式,如我们可以借鉴澳大利亚“培训包”推荐的一套系统考核方式(包括观测、口试、现场操作、第三者评价、证明书、面谈、自评、提交案例分析报告、工件制作、书面答卷、录像等),结合学校具体情况,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五)革实践教学方法
针对能力培养,在实践教学中应引入“行动导向”教学方法。“行动导向”教学是在学校整个教学过程中,创造一种学与教、学生与教师互动的社会交往情境,它致力于通过学生的学习活动构建知识,形成能力,使受教育者既能适应相应职业岗位的要求,又能将这种构建知识的能力运用于其它职业。行动导向教学是基于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一种教学手段,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为依据,以职业活动的学习领域为内容,运用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培养具有综合职业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的教学形式。常用的教学组织形式有项目教学法、模拟教学法、引导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
三、结语
目前中国正处于快速发展与重大变革时期,就业群体规模逐年增大、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中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受到较大影响。目前我国中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专业结构等方面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这直接导致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不强,进一步增加了他们就业的不确定性和难度。这就需要中职院校加强对学生“非专业就业能力”的培养,以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促进学生的充分就业。
参考文献:
[1应丽春.中职学生非专业能力培养策略[J].中职教育,2012,(6).
[2黄幼群.专业能力与非专业能力对职业院校学生就业的影响[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6).
[3李安.论职业教育中的“非专业能力”[J].中国建设教育,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