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角建构 线段求值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daois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直角(垂直)为条件的线段求值问题经常在中考试题特别是压轴题中出现。该文结合初中数学新课程教学实践,以近几年中考中出现的相关试题为例,说明直角条件与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三角形三边关系内在联系的意义建构,以说明线段求值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初中数学 平面几何 直角建构 线段求值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提出:“数学知识的教学,应注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关联。”①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不但应有效揭示数学知识的数学实质及其体现的数学思想,还应帮助学生理清相关知识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直角(垂直)是初中几何的重要内容之一,因为以直角为载体的试题可考查学生的多种能力,所以成为各地中考试题的热点之一,又因其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所以能增强中考试题的区分度。如,以直角(垂直)为条件的线段求值问题学生往往不知所措,不知直角与线段用什么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形成解题思维中断,导致解题思维障碍②。要帮助学生有效疏通障碍,就要让学生学会意义建构。所谓意义建构就是要指导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间的内在联系达到深刻的理解,获得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教学效果。下面结合初中数学新课程教学实践,以近几年中考中出现的相关试题为例,说明直角条件与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三角形三边关系内在联系的意义建构。
  一、直角条件与勾股定理内在联系的意义建构
  案例1:如图1,点O为矩形ABCD 的对称中心,AB=10cm,BC=12cm,点E,F,G分别从A,B,C三点同时出发,沿矩形的边按逆时针方向匀速运动,点E的运动速度为1cm/s,点F的运动速度为3cm/s。当点F到达点C(即点F与点C重合)时,两个点随之停止运动。在运动过程中,△EBF关于直线EF的对称图形是△EB’F,设点E,F运动的时间为t(单位:s)。是否存在实数t,使得点B’与点O重合?若存在,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图1
  分析:假设存在实数t能使点B’ 与O重合。由对称性可得△EBF≌△EOF,即OF=BF、OE=BE。但等线代换图上没有直接我们所需要的Rt△,此时可通过对称得到相等线段的一个端点(不是公共点)作另一线段的垂线段来构建我们所需的Rt△。即过点O作OM⊥BC于点M,则在Rt△OFM中,OF=BF=3t,FM= BC-BF =6-3t,OM=5,由勾股定理得:OM2 FM2=OF2,即52 (6-3t)2=(3t)2,解得t= 。同理:过点O作ON⊥AB 于点N,则在Rt△OEN中,OE=BE= 10-t,EN=BE-BN=10-t-5=5-t,ON=6,由勾股定理得:ON2 EN2= OE2,即62 (5-t)2=(10-t)2,解得t=3.9。∵ ≠3.9,∴实数t不存在。
  反思:关于直角三角形、矩形一次折叠问题在近几年的中考中频频出现,这类问题能考查学生的数学思维、空间想象和综合解题能力。快速正确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就是根据已知条件,通过直角(垂直)来建构合适的Rt△,并运用勾股定理建立只含一个字母的等式。案例1解决的关键是通过折叠得到的有公共端点相等线段的一个端点(不是公共点)作另一线段的垂线段来构建我们所需的Rt△,其特征是一边通过等线代换后能与另一边构成一条新的线段,再利用勾股定理构建方程来解决。
  二、直角条件与相似三角形内在联系的意义建构
  如图2,点B、C、D在一条直线上,AB⊥BC,ED⊥CD,∠ACE =90°.可得△ABC∽△CDE(证明略)。这是常见的相似图形,因其形似大写的“K”,故称为“K型图”,当出现直角(垂直)条件且与折叠无关时,可通过构建K型图得到相似三角形,再利用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这一性质就可快速求出线段的长。
  图2
  案例2:如图3,已知直线l:y=-x 2与y轴交于点A,抛物线y=(x-1)2 k经过点A,其顶点为B,另一抛物线y=(x-h)2 2-h(h>1)的顶点为D,两抛物线相交于点C。
  (1)求点B的坐标,并说明点D在直线l上的理由;
  (2)设交点C的横坐标为m①交点C的纵坐标可以表示为:_____或_____,由此请进一步探究m关于h的函数关系式;②如图4,若∠ACD =90°,求m的值。
  图3 图4
  分析:(1)易得B(1,1),易证点D(h,2-h)在直线l上;
  (2)①易知点C的纵坐标为(m -1)2 1或(m-h)2-h 2,可得(m-1)2 1=(m-h)2-h 2,即m= 。
  ②由于∠ACD=90°,通过直角顶点和两边端点作水平线和竖直线构建K型图,即过点C作y轴的垂线,垂足为E,过点D作DF⊥CE于点F,可得△ACE∽△CDF,推出AE:EC=CF:DF,又∵C(m,m2-2m 2),D(2m,2-2m),∴AE=m2-2m,DF=m2,CE= CF=m,可求出m= 。
  反思:相似三角形是初中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初中几何中计算线段的主要方法之一,由于它综合其他知识点的能力很强,因此在历年的中考中已越来越突显了它的重要地位。具有直角(垂直)条件但不具有折叠特征的线段求值问题常可通过构建K型图得到相似三角形,再通过对应线段成比例来构建方程求解。若K型图直接在题目中呈现给我们,通过K型图很容易求出答案,但案例2并没直接给出K型图,一般可通过直角顶点的水平线或竖直线(直角两边在同侧)与过直角两边端点的竖直线或水平线构建K型图再进一步求解。
  三、直角条件与三角形三边关系内在联系的意义建构
  案例3:如图5,△ABC中,∠C= 90°,AC=4,BC=2,顶点A、C分别在x轴、y轴的正半轴上滑动,则点B到原点的最大距离是______。
  分析:此类问题的难点是不知从何下手,其关键在于抓住运动中不变的量。本题中定值AC恰为Rt△的斜边,则其中线也必为定值。因此,利用AC中点来构建适当的三角形,为本题提供了解题思路。故取AC中点D,连结OD、BD,计算得OD=2、BD= ,当OD BD=OB时(即B、D、O在一条直线上),就可求得点B到原点O的最大距离是 。
  图5
  反思: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是初中几何中主要的不等关系之一,求线段的最值问题也经常涉及到。解决该类问题的核心是构建恰当的三角形,其关键在于要抓住动点问题条件中提供的及其衍生得到的不变量。案例3这类斜边为定值的问题经常取斜边中点来建构三角形,其特征为两条边为定值,再利用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求最值。
  总之,解决直角载体有关的线段求值问题,关键在于根据题设特征,建构与相关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并快速找到解题思路,扫清思维障碍,节约解题时间。在解题教学中,教师应教会学生运用替代、转换、推理、演绎、建模等数学基本思想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注释】
  ① 教育部.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② 吴亿峰. 智商、情商和潜智能开发[M]. 广东: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76.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第一中学分校)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新版高中历史教材中增添了许多诸如历史人物图、考古文物图片、漫画、统计表等历史图表。充分、恰当地运用这些历史图表,有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帮助学生厘清历史线索、准确地把握历史概念、增强历史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关键词】新课标 高中历史历史图表 运用  一、引言  历史图表是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实物以及历史数据等历史史实的直观演示。为方便教学,新版高中历史教材中补充很多相关图表,比如历
【内容摘要】教师应该成为学生思想、价值观的引导者,经过中长期的结对教育,使行为偏差生步入正确成长轨道而持续发展进步。具体策略包括导师式结对从耐心访谈、帮建自我评定能力;家校乃至多方联系、寻求教育合力;帮助提升自我自知力,形成阶段性成长等。  【关键词】行为偏差生 结对 德育导师 潜能开发 教育合力  “行为偏差生”即我们通俗所称的问题学生,其行为往往不符合甚至违反社会行为的公共准则,或者不能适应团
化学新课程标准指出: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化学课程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化学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全面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实现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获得学生化学的知识和技能,教育学生理解化学学习、进行化学研究,联系社会生活,形成科学价值观,实现主动探究过程等。这些也为新课程的理念研究和实践提供了参考。笔者从新教材的教学的角度谈一些粗
【内容摘要】文章以镜头式的手法在故事与故事之间切换,每一段故事都是以新闻价值为基本准则。文章告诉我们,“活着”就是从不假思索的蒙昧中挣脱出来,探寻事实真相。揭示真相是作者的职业追求,也造就了作者的职业气质,坦率、敢当、较真。活着是一种精神,就是勇于担当、心生敬畏、迎难而上、固守职业操守。  【关键词】人 蒙昧 看见 震撼  这本书值得一读,因为两个字——“活着”。  文章以镜头式的手法在故事与故事
【内容摘要】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情感渗透是其必不可少的组成环节,对于激发学生情感共鸣,引导学生分析与发掘文本情感,把握文本思想内涵,调动学生情感体验,提升学生情感品鉴能力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对此,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情感渗透策略提出了自己的几点看法和建议,以期提高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情感渗透策略  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语文阅读教学过于重视基础知识
【内容摘要】发现并提出问题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导向”,重在从提问上营造课堂教学氛围,以“善问”来优化学生认知,恰当的借助于“问题”来构建师生互动的良好情境。  【关键词】初中语文 问题意识 善问 应用实施  一、问题导向重在“导学”  马赫穆托夫是最早提出问题教学论断的学者,他将问题作为课堂组织结构的重点,以创设问题情境,组织学生从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中来增进逻辑思维
【教学设想】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题目是记一次演讲,好像是记事,其实是写人,通过写一次演讲的情景来表现梁任公的一些特点,并表达对老师的崇敬之情。作者梁实秋先生撷取了学生时代最有价值的记忆片段来构思成文,篇幅短小,语言简练,意味深长,精彩纷呈,对老师的真挚情感融化在字里行间的叙述描写中。  所以本文的主要学习任务就是把品人和品文落到实处,品鉴梁任公先生其人其事,领略梁任公先生学识渊博、率真深
幼儿园教育是孩子一生教育的重要阶段,社会、幼儿园、幼教老师、学生家长都应该齐心协力为孩子一生的全面发展打好基础。美术教育作为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所有担负幼儿教育的人都应该意识到其重要性,通过系统、科学、富有创造性的幼儿美术教育,让孩子尝试进行简单的艺术创作。通过各种途径让孩子具备初步的审美情趣,让孩子拥有初级的艺术鉴赏能力,还孩子一片想象空间,为幼儿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如何有针对
电子式的概念和写法在高中算是个难点,高中无论新老课程对这方面的介绍都较为简单,本文在此围绕电子式的几个问题提出作者的一些看法,仅供参考。  一、电子式的概念和作用  大家知道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往往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即价电子发生变化,教学中教师经常需要表达反应过程中电子的转移。初中阶段学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以表示出原子核外电子的变化,由于其把不参与反应的原子核和一些内层电子都无谓的表示出来,所以用它
【内容摘要】有些学生不喜欢学初中地理,认为是副科,觉得书本上的知识学了没用,理论与实践差得太大。要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学习,就必须把学习与学生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知联系起来。学习地理就是为了了解我们的生存环境,在改造利用环境的同时,协调好与环境的关系,达到“天人合一”,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密切关注周围的生活现象,适时地把生活中的地理引入课堂,共同探究其形成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