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印象深刻的示范课

来源 :语文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qlgx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11月,在湖南衡阳召开的全国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研讨会上,我有幸听了特级教师张赛琴老师上的作文课。
  我喜欢听课,也听过很多课,原生态课、示范课、赛课……能够留下深刻印象的委实不多。然而张赛琴老师的这堂课,却是一堂让我至今依然印象深刻的、很难忘的课。
  张老师上课最大的特点是,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是刻意学过还是没有学过,自始至终反映了她非常自觉的传播素养。我一直提倡一个观点:当代教师需要有一定的传播素养。而在很多次的听课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到,老师们最缺乏的还是传播素养。判断一个老师是否具有传播素养的最大标准是他有没有受众的观念,具体到教学中,是看他是不是真正把学生放在首要的位置。这就是我们—直以来都在提倡的“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张老师上的是一堂示范课。示范课不好上,因为授课老师不仅仅要面对学生,还要面对听课者,比日常教学又多了一层观众。这次前来听课的课程专家、教研员、老师等近千人,把他们都收进眼里,恰当地处理好两部分受众的关系,就是具备传播素养的表现。
  前来上课的学生是衡阳当地的学生,事先和张老师没有接触过。面对这样一群学生,她的讲课显得非常自然,一环扣一环,吸引学生不断探求写作的真谛。这次要求写一篇说明性的文章,张老师通过分阶段演示、操作等方法,让学生先进行观察,再写下来。从观察到习作,从写一句话到写一段话再到写全文,这剥笋似的层层递进的教学方式,是符合教学规律的,也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目标既有预设的,又有生成的,二者结合,不入为拔高要求,而且是通过积极的引导水到渠成、顺理成章地实现的。这可见张老师教学的功力,那些知识点,不烂熟于心是出不来的。
  教学中有一个环节给所有听课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张老师在学生动笔的时候,向听课者讲述了她的思路,并要求大家思考与之相关的两个问题。这一环节,充分运用了传播学的互动原理,将所有受众都纳入了她的教学环节,让所有听课者的思路随着她的思路而运转。她充分利用了所有人的时间,充分调动了所有人的思维,也充分发挥了教学的最大效用。
  考虑受众,就必须在授课时很好地辅之以亲切自然的神态、语态和体态,这也是传播学的基本要求,也是当代教师最需要追求的素养。张老师在整堂课上都是那么自然,那么亲切,那么容易让人接受,怪不得现场的学生都那么喜欢她,张老师把这些学生都当做自己的孩子来看待。我听过的很多课都有长的感觉,但听张老师的课,不仅丝毫没觉得冗长,而且还产生了没听够的感觉。
  我听过的示范课中,普遍的问题是,授课老师没有把讲坛当做教学的台子,而是更多地作为展示自己的舞台。授课者的个人能力不可谓不高,但太自我,不考虑受众的需求。见的太多的是自鸣得意的引导、自鸣得意的才能展示、自鸣得意的互动……是自己一个人在“玩”。这是教学中应该摒弃的。而张老师,却是真正和学生“玩”到了一起。这确实值得我们所有老师学习。
  
  观点1
  
  恢复阅读能力教学方案
  美国自1984年开始实施的恢复阅读能力教学方案,被誉为美国实施教改以来最为成功的一个案例。田甜在(恢复阅读能力教学方案——美国实施教改以来最为成功的一则案例)中对该教学方案做了介绍。恢复阅读能力教学方案最早由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儿童心理学教授玛丽·克莱博士提出,它是一种早期干预措施或识字补救措施。它基于“读写能力是慢慢学会的”理念,推崇人性化的教学方式,针对在阅读能力方面落后于一般水平的小学一年级学生,采取高度集中的、一对一的授课方式。学生在受过专门培训的教师指导下,学习掌握阅读技巧,在半年内赶上班级里的其他学生。恢复阅读能力教学方案积极推崇和鼓励学生自己理解和解决问题,使阅读能力差的孩子有机会及时学会有效的阅读技巧和策略,从而使他们能够迅速、流利地阅读。该方案的目标主要有两个:第一,减少有阅读障碍的一年级学生数量,使更多的学生能够达到平均阅读水平:第二,降低有阅读障碍的学生在教育系统中的花费成本。(<课程·教材·教法>2D09年第8期)
  
  观点2
  
  “好课”是不断成长的
  张言顺在《“好课”是不断成长的》一文中从“好课”成长的角度探讨了教师应具备的“好课”观念:1 好课是基于实践的反思和重建。对于讲台前的教师而言,所谓的好课是不断发现并解决课堂中的低效问题,以重建出更为有效的课堂,并最终生成自身的教育智慧。2 好课源自课堂主体的深度认同。好课是对教学有效性的认同,好课给予学生的应是真实的认知体验和情感体验,是教师预设与课堂生成的和谐共生。3 好课需要立体建构。课堂教学实质是一些复杂的心理活动,认知和情感活动是其中重要的方面,据此,好课的建构有认知、情感、行为等不同层面。4 好课需要有效规划。真正的好课是经过长期规划的,一节好课则是其中的一个片段,所以好课既要在课堂45分钟内合理配置教学资源,又要有学期规划意识,做好教学进程、教学方式、师生沟通等方面的规划。(《当代教育科学》2009年第16期)
  
  观点3
  
  思维方式的变迁
  黄涛在(论思维方式的变迁——基于科学与实践维度>一文从科技发展、经济体制转轨以及全球性问题产生与解决的角度考察了思维方式的变迁与创新。20世纪以来,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加速发展、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以及全球化的进程,传统的思维方式呈现出了多方面的新变化:1 由形而上学向辩证思维方式转变:2 由还原论向整体论思维方式转变:3 由简单决定论向概率决定思维方式转变;4 由实体型向关系型思维方式转变:5 由被动型向主动型思维方式转变;6 由保守型向创新型思维方式转变;7 由封闭型向开放型思维方式转变;8 由静态型向动态型思维方式转变;9 由经验型向超前型思维方式转变;10 由物本型向人本型思维方式转变;11 由单向型向多向型思维方式转变;12 由对立型向和谐型思维方式转变。(<未来与发展>2009年第8期)
  
  观点4
  
  2009国际学生阅读素养评估
  PISA是国际经合组织为评估各国15岁学生在阅读、数学及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能力和技巧,以及跨学科的基础技能而进行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董蓓菲在<2009国际学生阅读素养评估>一文中就2009年举行的主项为阅读的PISA评价进行了介绍和评析。就阅读而言,PISA所评估的重点在于接近完成基础教育的15岁学生,考查他们能否将在校习得的知识与技能应用于进入社会后所面临的各种情境及挑战。PISA的阅读素养评估框架基于认知心理学原理,涉及五种能力: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PISA认为,所谓的阅读素养就是学生理解、运用、反 思文章内容,以达成个人目标,增进知识,发挥潜能,提高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为此,PISA阅读评估引入四种阅读目的个人用途、公共用途、工作需要、接受教育。阅读文本则分为连续文本和非连续文本两类。鉴于阅读素养构成的复杂性,PISA阅读评估由问卷调查和纸笔测验两部分组成。PISA旨在通过国际间的比较找出造成学生能力差异的经济、社会和教育因素,从而进一步为各国改善自身的教育体制提供必要的参考指标和数据。(<全球教育展望>2009年第10期)
  
  观点5
  
  反思语文教学习惯
  目前,就整体而言,我们的语文教育依然在备受争议中艰难地行进,“少、慢、差、费”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毕于阳在《对语文教学习惯的反思》一文中对当前的语文教育教学行为进行了反思。1 只“学”不“习”,语文教育根本理念严重缺失。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只重视语文知识的学习,没有立足文本为学生设计有效的语文实践活动,没有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拓展和迁移训练,没有让学生通过必要的训练增长语文实践智慧。2 仰视教材,依赖教参,教师的自我意识、独立人格严重缺失。对教材和教参,我们应该“占有”“挑选”,实行真正的拿来主义,语文教师应该努力成为教材的研究者、开发者和建设者。3 异化了的“知人论世”解读法,文本解读理念严重错位。教师先入为主地对作家及其作品的时代背景等进行一番解读,然后用文本来说明、印证先定好的结论,这就造成了作品解读的间隔,在学生和作品之间设置了一个隔离带,造成了学生解读的困难,这样学生必然走向模式套读。(《基础教育参考》2009年第9期)
  
  观点6
  
  以语文知识促进学生精神的自由成长
  谌安荣在<语文知识教学中个体精神自由的消解与重构>一文中指出,只有在个体精神自由这一新的视阈中才能充分显示语文知识的价值,这为我们理解语文知识、确立新的语文知识观,以及语文知识的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然而,由于传统的哲学认识论、语文工具观、封闭的知识呈现方式以及知识权威等几个方面的原因,学生的精神自由被消解了。在传统的哲学认识论中,知识是人类对客观事物反映的产物,是独立于主体之外的不变的客体,人与知识形成主客对立的关系。知识与人的对立使学习活动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割裂开来,知识的学习表现为客观知识对个体精神的占有,学生失去了选择、阐释与理解的自由。语文工具观又使课堂教学充斥着语文知识的分析、讲解、灌输和记忆。教师讲知识点,学生考知识点,学生通过考试进而得到社会的认可,取得外在的功利。语文知识从交际、学习、生活的“小工具”膨胀为获取利益的“大工具”。封闭的知识观以陈述的方式和演绎的形式呈现知识,但却忽略了学生的体验、探究与思维发散。知识权威以标准答案的形式禁锢着学生的心灵,学生个体的精神自由被无形地扼杀了。针对这些问题,只有确立动态生成的语文知识观,设计境域化的语文知识,使语文知识与学生生活经验结合起来,以自主探究的方式获得知识,语文知识才能促进学生精神的自由生长。(《教育探索》2009年第9期)
其他文献
李宽松、罗香萍所著的《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中山大学出版社2018年9月出版)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全面的解读和介绍,展现了我国源远流长、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魅力。全书共十三章,前四章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系统的概述,全面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基本精神、价值系统,以及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第5章到第11章,分别从教育、宗教、哲学、历史、文学、艺术、科技七个方面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和丰富内涵。最
每一次课堂教学改革都承载着美好的教育理想,也推动着无数语文教师反复思考与实践,但结果常常不能尽如人意,甚至可能滑向某种教学形式的极端。究其根源,一些课堂教学形式的提出不仅没有促使学习真正发生,反而成为教师加入教学改革的装裱工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推出的张玉新老师的《怎样上出魅力家常课》,一经出版就受到了诸多语文教育者的好评,不到三个月便入选了教师喜爱的100本书90佳。这本书可供读者学习、思考
书名:中学语文教材研究与教学设计  作者:贺卫东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2011年1月  ISBN:9787561354445  定价:32.00元  贺卫东主编的《中学语文教材研究与教学设计》一书,在系统研究中学语文教材并结合教材与现代教育改革背景的基础上,对教学设计提供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该书打破了传统的教学观念,注重倾听学生的心声,为语文教育改革提供了思路。作
【关键词】《峨日朵雪峰之侧》,官能意象,转化重构,精神自救  昌耀的诗歌往往凝聚着个体对特定历史时空复杂的心灵体验,被选入高中统编教材必修上册的《峨日朵雪峰之侧》体现了这一特征。对于该诗的解读,《教师教学用书》强调其与诗人生命经历之间的密切联系:“《峨日朵雪峰之侧》写于特殊的年代,这时的昌耀遭受了不公正的待遇”“生活却给了他严厉的答复”。很多教师正因忽略了这种密切联系,从而消减了该诗的精神价值。 
编者按  “任务”“活动”“情境”作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高频词,是体现课标理念的关键点,也是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建设的重要支点。抓住这三个词,有助于教师更好地认识统编高中语文教材的编排特点,进而在教学中更好地落实课标理念。本期,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编辑室主任王本华从编写人员的角度详细解析了统编高中语文教材的架构:任务设计是高中语文教材的核心追求,恰切的活动是完成任务的有效手段
“学习进阶”是对学生在一定时间跨度内,学习和探索某一主题时所遵循的连贯的、逐渐深入的思维路径的描述。[1]在一定的年龄跨度内,学生的阅读能力发展具有学习进阶的特征。乔尔将阅读能力发展分为六个阶段:阅读前阶段、初始阅读或解码阶段、确认阶段、为获取新信息阅读阶段、发展多元观点阶段、建构及重构阶段。前三个阶段属于“学习阅读”(Learning to read)时期(0~6岁、6~7岁、7~8 岁),后三
《皇帝的新装》是19世纪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所写的一篇童话故事。该篇第一次被语文教科书收录作为课文,是在1923年版的初小《新学制国语教科书》。作为经典篇目,这篇童话曾被选入苏教版、人教版等中学语文教材,2016年继续被选入由教育部组织编写、温儒敏教授主编的义务教育教科书(简称“统编本”)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在教师教学用书里,这一单元的编写意图是:“这些富于想象力的文本,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
丑小鸭是安徒生童话中的经典形象,丑小鸭变成天鹅的故事具有的常规象征意义是,身处逆境的入,只要胸怀理想、不懈追求,终会收获成功,但也有人对此怀有疑惑。课堂上曾有大胆的学生提出:丑小鸭能够变成天鹅,是因为他本来就是一只天鹅;如果这家伙不是天鹅,那么他再努力奋斗又有什么用?  事实上,这样的质疑直指丑小鸭形象的传统教育意义。遇到这样的质疑,教师如果不加以厘清,会引起学生的迷惑。龙生龙,凤生凤,是不是先天
《雨霖铃》(寒蝉凄切)是柳永的代表作,其“杨柳岸,晓风残月”已成千古绝唱。细细品来,整首词的诸多意象处处饱蘸着愁绪,时而淡淡浸出,时而浓墨泼洒,然而,个中滋味学生却很难感同身受。笔者认为,品味词中具有共同文化和情感特征的意象,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品鉴这首词。笔者试图联系有关诗文,通过比较阅读引导学生解读和赏析,同时也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一种参考。  一、关于情感基调,可作为课堂导入  这首词是作者
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已经成为21 世纪高素质人才的新诉求,加强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国际化人才也成为高等教育界的共识。北京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朱勇教授主编的《跨文化交际案例与分析》一书,通过众多切实的案例,分析讲解了如何基于跨文化教学的理念实施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书中,作者不但通过案例对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实施路径进行研究,也详细阐释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定义、原则和方法,为探索新时期跨文化交际教学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