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竖式”实质上是记录计算过程的一种书写形式,它作为纸笔计算的工具几乎贯穿于小学数学学习的始终,加、减计算作为计算学习的起始,对其竖式的认识无疑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 一、 竖式之难 在实际教学中发现,竖式计算的错误率极高,这反映出竖式计算的学习对学生来说是困难的。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第一是竖式计算过程中存在着诸如“进位”或“退位”这样隐蔽的因素,使得竖式计算过程并不直观。图1案例中可以看出学生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竖式”实质上是记录计算过程的一种书写形式,它作为纸笔计算的工具几乎贯穿于小学数学学习的始终,加、减计算作为计算学习的起始,对其竖式的认识无疑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
全文查看链接
其他文献
【教材分析】“众数”是人教版课标教材五年级下册第122~123页的教学内容,是一节概念教学课。学生在三下和五上已经分别学习了平均数和中位数,并知道这两个统计量的特点,这是学习本节课知识的认知基础。教材在编排时注意了新旧知识的衔接和对比,让学生通过平均数和中位数的对比学习掌握众数的统计意义及特点。 【教学目标】 1. 理解众数的含义,学会求一组数的众数。 2. 在问题解决中体会众数的应用价值,
【教学内容】人教版教材二年级下册“平移和旋转”。 【教学目标】 1. 学生在运动方式的模仿中,积累对平移和旋转的感性认识,并在活动中引导学生充分感受平移和旋转的特点以及不同,能辨认简单的平移和旋转现象。 2. 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交流、辨析等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 让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体验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 初步感知 1. 今天这节数
摘 要:文章以苏教版选修2—1 2.1圆锥曲线这一节内容为例,进行相关题型的分析和拓展引伸,以此说明要重视课本中的内容、用心研究课本。 关键词:圆锥曲线;数学课本 中国分类号:G6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30 -02 很多教师觉得选修2—1 2.1圆锥曲线(新苏教版P23)这一节内容没有存在的意义。于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有直接跳过不讲的,
摘要:随着经济的增长,中国居民收入总体水平上升,但受到传统发展模式限制,贫富差距在扩大,已经影响到内需消费的增长。从理论和实证角度分析目前中国政府财政与收入分配以及贫富差距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政府的财政收支政策尚无法达到保证社会公平性、减少贫富差距的目标,因而需要调整政府的收支政策,增加对普通公民的支付转移,加大社会福利保障的支出力度,提高居民收入在GDP中的比重,真正发挥政府财政调节社会公平性
摘 要: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数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阵地。因此,在中学数学教学中,以知识学习过程为载体,强化创新的途径,养成创新的习惯,是非常有必要的。 关键词:数学;课堂;创新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69 -01 “创新是民族的灵魂”,创新是一个人具备开拓精神、善于解决实践中各种问题的最基本
[摘 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我国经济结构不断升级工业化进程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做出的战略选择。因此,在考虑农业发展和制定相应政策时不仅要以解决“三农问题”为着眼点,还要努力实现农业与工业两大部门协调发展、互相促进,探索我国工业化进程中新农业的成长之路,最终通过经济结构优化和各部门效率的提高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农业发展;工业化;可持续发展;经济发燕发展理论 [中图分类号]F3
摘 要:通过研究学生的“学”来促进教师的“教”,通过对学生“学”中出现问题的不断深入和研究,使教师逐步向科研型教师转化,实现在学生的发展中创新科研型教师的培养。注重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动手、动口、动脑相结合,使他们“听”有所思,“学”有所获,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关键词:以学促教;数学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
摘 要:使数学课成为学生学习创造的乐园,每一个学生都能体会“数学好玩”,进而“玩好数学”。首先要丰富数学情境设计,调动课堂气氛;其次要优化数学学习过程,改善课堂结构;还要创造练习设计艺术,促进能力发展。 关键词:数学课;情境;优化;艺术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2)05-023-1 如何上好数学课,即如何在有
摘 要:数学离不开思维,可以说数学的所有结论都是思维的结果,而抽象、概括是思维活动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适当的进行应用题、探索题和信息迁移题的训练,是培养抽象概括能力的必要手段。 关键词:抽象;概括;思维;策略 中国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23 -01 高考考纲中明确指出,抽象概括能力的考查要求是:能够通过对实例的探究发现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该精读教材,在课标和教学用书的指导下深刻、全面地把握教学内容,确立合适的教学目标。在研读教材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思考,围绕教学目标,创造性地改变教材的呈现形式,可以使教学空间无限放大,教学内容得以聚焦。同时,学生的主体性得以凸显,教学效率得以提升,精彩也随之而来。 【案例】 在教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十三单元整理复习第15题时(见上图),笔者没有按照教材的编排实施教学,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