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通过这一轮数学新课程改革,我们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观念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笔者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发现,一线教师应当讲究课堂教学语言的留白艺术,通过启、导、赏、忍,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索空间,提供广阔的展示平台,从而促进学生生命个体的最优发展.
[关键词] 语言;留白;空间;发展
语言是纽带,教学语言是课堂上师生间交流的重要工具. 有人会说,随着现代教育媒体的运用,课堂教学语言的纽带作用会随之减弱,而笔者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发现,无论运用什么样的现代教育媒体,也不能完全取代教师的教学语言,相反,它的作用会越来越大. 因为我们授受的对象是活生生的孩子,教师富有情感地、幽默地与孩子互动对话,应该是任何其他手段都不可与之相比的. 特别是教学语言的“留白”艺术,即数学课堂中要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索空间,这是真正实行师生对话、生生对话、文本对话的根本.
启——放一手,雨后春笋
?摇一个简单的启发式问题——“你发现了什么?”在不同的主题内容中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使教师显得亲切随和,平等地与学生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勤于动脑,思维敏捷,积极互动,放一手后犹如雨后春笋,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复杂的东西简单化,从而对所学的知识易于理解和吸收,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如教学“平移与平行”中,一开始我借助文本中的两幅主题图,逐渐让孩子们经历具体到抽象的过程. 当我让他们各自欣赏平行线时,“看着这两组平行线,你发现了什么?”思考一会儿后,有孩子提到平行线可以是平移得到,也有孩子提到平行线可以从实物中找到. 还有一个男孩子提出了与众不同的观点,“我发现组成平行线的直线是齐头并进的!”好一个“齐头并进”,把平行线的特征既具体又生动地展现出来,根本不需要我多费口舌. 从课后的作业反馈来看,孩子们都能画出漂亮的平行线.
小学生学习数学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的主体建构活动,所以,通过启后留白,挑起学生的知识经验,让孩子们主动建构自己的数学知识结构,这也是“以人为本”的写照.
导——助一臂,乘风破浪
曾记得,一位特级教师说过,现在的课堂有时也可以采取“大处导,小处启”的策略. 由此,让我想起了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孔子,想起了《论语》的“侍坐”篇,这是一个我们都熟悉的关于孔子教学的场面:师生对坐着,孔子让学生谈谈自己的志向,在整个过程中孔子只微笑着对每个学生说“你说说看”“你还有什么想说的”“你有困难吗”等现在的新课程需要的导语. 的确,在课堂中给学生一些感悟的时间,即使他们当时不能解决,但在教师的帮助下乘风破浪,能解决心中的疑问,这又有何妨?
如教学“商不变规律”时,我一开始就出示了四组算式,在交流“你发现了什么”这个板块中,我不急于请孩子马上站起来交流,而是采用等待的办法,让孩子们静静想一会儿后,再互动交流. 一男同学站起来说:“B组算式,我们可以用分东西的方法来理解. ”“你能说得具体一些吗?”我通过“导”把主动权给了这个有心人. “分的东西是一样的,分的人越多,分到的东西就越少了. ”说得多么形象呀!利用生活中的经验来理解数学知识,真不简单!“让我们——”我刚想引导孩子们从数学的角度分析一下,一个孩子比我还快. “我来说第三组”,只见另一男生没等我示意,他自己就开口说了起来. 在这种情况下我又趁机导了一言“你还想说什么?”“第三组也可以用周嘉伟的方法来理解,分的人不变,分的东西越多,分到的也就越多,也就是除数不变,被除数越大,商也就越大. ”话音刚落,同学们都鼓掌了.
数学来源于生活,是对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真实反映;数学又高于生活,数学知识不等于生活的摹本,是对生活中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概括. 在这里,通过“你能说得具体一些吗”和“你还想说什么”两句短短的导语,给孩子们留下独立思考的机会,让孩子们走进生活,创造性地把生活与知识关联起来,数学课堂由此充满灵性.
赏——激一言,其乐无穷
教育家赫洛克通过做实验得出结论:“奖惩都是十分必要的,不给予奖惩,会引起学习成绩下降,而奖励比惩罚对学习的促进作用更大. ”的确,教师要善于表扬孩子,尤其是对学习困难又没有信心的孩子. 在你的“赏识性语言”激励下,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这个学期的除法教学中,我就深深地体会到了这一点.
在“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教学中,我采用小步子教学,希望每位孩子养成“一拿起笔,就做对”的好习惯. 从第一节课开始,陈莉便明显地跟不上大家的进度,为了不落下她,在上“参观苗圃——三位数除以两位数”之前,我特意为她开了小灶,补了一个小时左右的课她才勉强通过类似154÷22的竖式计算. 为此,在第二天的练习课中,我有意对她说:“你来试一试吧!”没想到,她一上来拿着粉笔就无从下手,这时很多孩子笑了. 当时,我心里直犯嘀咕:这下又该如何补呀!咬咬牙,豁出去了,我决定采用“罗森塔尔效应”试一试. 于是,我微笑着,语气非常坚定地对大家说:“陈莉其实会做的,她缺少的只是自信,只要她挺起胸膛,肯定能做对!”灵了!通过这么一“赏”,在最后的作业反馈中,六道题她竟然只错了一道,大家高兴地为她鼓掌,她乐了,我也乐了!
是呀!一个孩子的自信心是何等重要!“赏中留白”可以为学生产生认知内驱力和自我提高的内驱力作充分铺垫. 再说,课堂中像这样的激励性“留白语言”——“你来试一试吧”“你肯定行的”,面对的对象是全体同学,所以容易形成集体舆论,从而获得学生群体的支持,同时也能收到教育全体孩子的功效. 只要我们合理运用激励性语言,那么,功效是显而易见的,且合乎儿童心理学发展规律.
忍——退一步,海阔天空
关注人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教学理念. 课堂学习过程应该成为孩子们愉悦的情绪体验和积极的情感体验过程. 著名特级教师吴正宪曾形象地把理想的课堂描述为“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 在充满生命活力的数学课堂上,学生应该是自由的、充实的、快乐的. 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我发现:在自由、宽松、安全的气氛中,孩子们的智慧最能得到充分发挥,这时教师就得把自己的语言“忍一忍”,使“课堂留白”后生成预设外的资源.
如前不久“商不变规律”这节课的练习题最后一部分是“观察与思考”,即利用商不变规律进行简便计算,在出示800÷25=?之后,我让孩子们独立思考. 过了一会儿,一个女生举手站起来说:“我发现这个算式中的除数25是特殊的数,它与4相乘得100. ”我心里不由得一喜,笑着问:“那这道题该如何算呢?”她继续说:“这道题可以利用这节课刚学的商不变规律来解决,被除数与除数都乘4,就可以简便计算了. 800÷25=(800×4)÷(25×4)=3200÷100=32. ”“你们能看懂吗?”大部分孩子都点头表示理解了,我也乐滋滋地准备让他们练习一题后进行课堂小结. 没想到这时候,一个比较调皮、平时数学成绩不是很佳的男孩子,把手高高地举起,在这么和谐的氛围下,我不想节外生枝,更何况时间已接近下课,于是我便目中无手. “同学们,我们——”话说到一半,被打住了. “老师,我还有话要说. ”好样的,他竟然站起来了. 此时此刻,我深深吸了一口气,“忍一忍”自己的语言,让他先来. “你先说吧!”“其实,这道题可以用乘法分配律和乘法结合律来解决. ”他的话音刚落,我的心猛地颤抖了一下,多么好的生成资源呀!“对!对!”其他孩子也想到了,于是大家一起继续探讨这道题.
刚刚分析完,下课铃响了,虽然少了练习与课堂总结,却多了一份收获,这对孩子们来说是知识的提升,对我来说则是心灵的洗涤,这就是在“忍一忍”后通过一句“你先说吧”得到的海阔天空!使生成更加精彩!
面对人们的思维,文字有时候显得无奈. 曾记得林黛玉的一句:“宝玉,你好……”让大家思绪万千,以至多方猜测. 数学课堂中的求异往往是创新的开始,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当精心、悄悄地呵护这些可贵的“异端”. 而且《学记》也说:“道而费牵”“开而费达”,教师要“时观而费语”,学生方能“存其心也”. 所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充分运用教师语言的留白艺术.
[关键词] 语言;留白;空间;发展
语言是纽带,教学语言是课堂上师生间交流的重要工具. 有人会说,随着现代教育媒体的运用,课堂教学语言的纽带作用会随之减弱,而笔者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发现,无论运用什么样的现代教育媒体,也不能完全取代教师的教学语言,相反,它的作用会越来越大. 因为我们授受的对象是活生生的孩子,教师富有情感地、幽默地与孩子互动对话,应该是任何其他手段都不可与之相比的. 特别是教学语言的“留白”艺术,即数学课堂中要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索空间,这是真正实行师生对话、生生对话、文本对话的根本.
启——放一手,雨后春笋
?摇一个简单的启发式问题——“你发现了什么?”在不同的主题内容中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使教师显得亲切随和,平等地与学生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勤于动脑,思维敏捷,积极互动,放一手后犹如雨后春笋,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复杂的东西简单化,从而对所学的知识易于理解和吸收,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如教学“平移与平行”中,一开始我借助文本中的两幅主题图,逐渐让孩子们经历具体到抽象的过程. 当我让他们各自欣赏平行线时,“看着这两组平行线,你发现了什么?”思考一会儿后,有孩子提到平行线可以是平移得到,也有孩子提到平行线可以从实物中找到. 还有一个男孩子提出了与众不同的观点,“我发现组成平行线的直线是齐头并进的!”好一个“齐头并进”,把平行线的特征既具体又生动地展现出来,根本不需要我多费口舌. 从课后的作业反馈来看,孩子们都能画出漂亮的平行线.
小学生学习数学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的主体建构活动,所以,通过启后留白,挑起学生的知识经验,让孩子们主动建构自己的数学知识结构,这也是“以人为本”的写照.
导——助一臂,乘风破浪
曾记得,一位特级教师说过,现在的课堂有时也可以采取“大处导,小处启”的策略. 由此,让我想起了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孔子,想起了《论语》的“侍坐”篇,这是一个我们都熟悉的关于孔子教学的场面:师生对坐着,孔子让学生谈谈自己的志向,在整个过程中孔子只微笑着对每个学生说“你说说看”“你还有什么想说的”“你有困难吗”等现在的新课程需要的导语. 的确,在课堂中给学生一些感悟的时间,即使他们当时不能解决,但在教师的帮助下乘风破浪,能解决心中的疑问,这又有何妨?
如教学“商不变规律”时,我一开始就出示了四组算式,在交流“你发现了什么”这个板块中,我不急于请孩子马上站起来交流,而是采用等待的办法,让孩子们静静想一会儿后,再互动交流. 一男同学站起来说:“B组算式,我们可以用分东西的方法来理解. ”“你能说得具体一些吗?”我通过“导”把主动权给了这个有心人. “分的东西是一样的,分的人越多,分到的东西就越少了. ”说得多么形象呀!利用生活中的经验来理解数学知识,真不简单!“让我们——”我刚想引导孩子们从数学的角度分析一下,一个孩子比我还快. “我来说第三组”,只见另一男生没等我示意,他自己就开口说了起来. 在这种情况下我又趁机导了一言“你还想说什么?”“第三组也可以用周嘉伟的方法来理解,分的人不变,分的东西越多,分到的也就越多,也就是除数不变,被除数越大,商也就越大. ”话音刚落,同学们都鼓掌了.
数学来源于生活,是对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真实反映;数学又高于生活,数学知识不等于生活的摹本,是对生活中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概括. 在这里,通过“你能说得具体一些吗”和“你还想说什么”两句短短的导语,给孩子们留下独立思考的机会,让孩子们走进生活,创造性地把生活与知识关联起来,数学课堂由此充满灵性.
赏——激一言,其乐无穷
教育家赫洛克通过做实验得出结论:“奖惩都是十分必要的,不给予奖惩,会引起学习成绩下降,而奖励比惩罚对学习的促进作用更大. ”的确,教师要善于表扬孩子,尤其是对学习困难又没有信心的孩子. 在你的“赏识性语言”激励下,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这个学期的除法教学中,我就深深地体会到了这一点.
在“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教学中,我采用小步子教学,希望每位孩子养成“一拿起笔,就做对”的好习惯. 从第一节课开始,陈莉便明显地跟不上大家的进度,为了不落下她,在上“参观苗圃——三位数除以两位数”之前,我特意为她开了小灶,补了一个小时左右的课她才勉强通过类似154÷22的竖式计算. 为此,在第二天的练习课中,我有意对她说:“你来试一试吧!”没想到,她一上来拿着粉笔就无从下手,这时很多孩子笑了. 当时,我心里直犯嘀咕:这下又该如何补呀!咬咬牙,豁出去了,我决定采用“罗森塔尔效应”试一试. 于是,我微笑着,语气非常坚定地对大家说:“陈莉其实会做的,她缺少的只是自信,只要她挺起胸膛,肯定能做对!”灵了!通过这么一“赏”,在最后的作业反馈中,六道题她竟然只错了一道,大家高兴地为她鼓掌,她乐了,我也乐了!
是呀!一个孩子的自信心是何等重要!“赏中留白”可以为学生产生认知内驱力和自我提高的内驱力作充分铺垫. 再说,课堂中像这样的激励性“留白语言”——“你来试一试吧”“你肯定行的”,面对的对象是全体同学,所以容易形成集体舆论,从而获得学生群体的支持,同时也能收到教育全体孩子的功效. 只要我们合理运用激励性语言,那么,功效是显而易见的,且合乎儿童心理学发展规律.
忍——退一步,海阔天空
关注人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教学理念. 课堂学习过程应该成为孩子们愉悦的情绪体验和积极的情感体验过程. 著名特级教师吴正宪曾形象地把理想的课堂描述为“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 在充满生命活力的数学课堂上,学生应该是自由的、充实的、快乐的. 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我发现:在自由、宽松、安全的气氛中,孩子们的智慧最能得到充分发挥,这时教师就得把自己的语言“忍一忍”,使“课堂留白”后生成预设外的资源.
如前不久“商不变规律”这节课的练习题最后一部分是“观察与思考”,即利用商不变规律进行简便计算,在出示800÷25=?之后,我让孩子们独立思考. 过了一会儿,一个女生举手站起来说:“我发现这个算式中的除数25是特殊的数,它与4相乘得100. ”我心里不由得一喜,笑着问:“那这道题该如何算呢?”她继续说:“这道题可以利用这节课刚学的商不变规律来解决,被除数与除数都乘4,就可以简便计算了. 800÷25=(800×4)÷(25×4)=3200÷100=32. ”“你们能看懂吗?”大部分孩子都点头表示理解了,我也乐滋滋地准备让他们练习一题后进行课堂小结. 没想到这时候,一个比较调皮、平时数学成绩不是很佳的男孩子,把手高高地举起,在这么和谐的氛围下,我不想节外生枝,更何况时间已接近下课,于是我便目中无手. “同学们,我们——”话说到一半,被打住了. “老师,我还有话要说. ”好样的,他竟然站起来了. 此时此刻,我深深吸了一口气,“忍一忍”自己的语言,让他先来. “你先说吧!”“其实,这道题可以用乘法分配律和乘法结合律来解决. ”他的话音刚落,我的心猛地颤抖了一下,多么好的生成资源呀!“对!对!”其他孩子也想到了,于是大家一起继续探讨这道题.
刚刚分析完,下课铃响了,虽然少了练习与课堂总结,却多了一份收获,这对孩子们来说是知识的提升,对我来说则是心灵的洗涤,这就是在“忍一忍”后通过一句“你先说吧”得到的海阔天空!使生成更加精彩!
面对人们的思维,文字有时候显得无奈. 曾记得林黛玉的一句:“宝玉,你好……”让大家思绪万千,以至多方猜测. 数学课堂中的求异往往是创新的开始,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当精心、悄悄地呵护这些可贵的“异端”. 而且《学记》也说:“道而费牵”“开而费达”,教师要“时观而费语”,学生方能“存其心也”. 所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充分运用教师语言的留白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