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课堂的“讲透”问题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st5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历史课该讲到什么程度,是我讲《1787年宪法》时产生的疑问并思考至今。讲本课之前,我通过网络参考了很多老师的教学设计和课堂实录,有的老师给学生补充了大量课外资料,课堂容量很大。我认为这种思路是对的,在高中课堂上拓宽学生的视野非常有必要,毕竟课本内容有限,通过课内知识拓展课外知识是有效的学习方法。新课程改革要求用课本来教,并不只是教课本,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学习情况灵活补充或删减内容。但是教师补充内容时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学生能否理解?是否会增加学生负担?如果不能处理好这两个问题,则必然会画蛇添足或者事倍功半。
  我是这样处理上面两个问题的。首先认真研究课本,找出本课重难点和教学目标,分析课本所给史料能否帮助实现教学目标,能否帮助学生理解重难点。如果真需要补充内容,就要有针对性地拓展,决不能无目的、无筛选、无针对性。否则,课堂可能看似花团锦簇,而学生却一头雾水,说明一定有些知识点没有讲透。不光课本重难点要讲透,补充的内容也要讲透,如果起不到这种作用,则还不如不补充。
  如美国《1787年宪法》这节课中,宪法制定背景有三点:1.美国的独立是政治基础;2.邦联制下美国的窘境是动因;3.启蒙思想在美国的传播是思想基础。如果只局限于这三点就会给爱思考的学生带来一些困惑:为什么后来同样具有以上三点背景的国家,学习美国的宪法和制度却没有成功?可见课本上的背景内容不足以帮助学生透彻理解美国《1787年宪法》为什么能成功制定,又成功地使美国走向强大。“有怎样的公民就有怎样的政府”,其实可以套用成“有怎样的公民就有怎样的宪法”。社会是由人组成的,大多数人是怎样的,社会就是怎样的。不补充独立前后与民主政治有关的美国人的资料就无法讲透《1787年宪法》产生的背景。所以我认真阅读了《论美国的民主》和《美国的历史》这两本书中关于美国独立之前美国社会的部分,从中精选了与本课有关的内容打印出来指导学生阅读。最后我给学生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在民国初年曾大张旗鼓地学习美国制度,但是最后以失败告终?学生通过比较和思考,清楚地明白一个道理:美国《1787年宪法》需要大部分国民具备民主、自由、平等的精神,一定程度的文化水平,受到参与民主政治的参政能力的长期训练,还要具备知识平等、财产平等条件,并且需要有特殊的地理位置确保其不需要建立强大的国家机器就能维持国家安全。而这些因素在当时的中国是不具备的。如果能把这个问题挖掘到这种程度,则学生是不可能理解不透彻的。而且有了学习美国代议制的经验之后,还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地学习英国、法国、德国等国家的制度。
  再如有的老师讲课时补充了英国和美国代议制的异同的资料。讲到相同点时,提到英国和美国都是三权分立,而没有进一步解释两国三权分立的内容、原因、形式等问题。我觉得此处如果不讲透则还不如不讲。因为有些学生会误以为英国的三权分立和美国是一样的。讲这个问题时,把两国最高立法、司法、行政部门进行了仔细比较,帮助学生梳理英国内阁(行政、部分立法权)、议会下院(立法权、监督行政权)、议会上院(部分立法权、最高上诉法院)的权限,然后与美国的总统、国会、联邦法院比较,学生就会发现,虽然看似都是三权分立,但美国各部门是相互独立的、平衡的,而英国三个部门的权利却分离不清(不独立),大小不均(不平衡),所以只有美国的三权分立才是最充分的。我趁机引导学生理解三权分立的两个关键要素是权利的独立与平衡。这样一分析,学生的知识面扩大了,思维能力提高了,初步具备了辩证分析历史史料的能力。老师在这一过程中起到引导、助力的作用,是学生学习关键时刻的助推器。
  有些老师在学案和课件中大量补充材料。有些课的材料确实翔实,但是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这是为什么呢?主要是学生阅读不到位,理解不到位。甚至有的学生没有看过材料,起不到应有作用。这样的情况在我的教学工作中曾经出现过。这次设计《美国1787年宪法》的教学时我决定尽量避免。所以我在学生的学案中补充了11436字的材料。当我将学案下发给学生后,很多学生感到诧异。我告诉学生,这次我准备做一次教学创新实验。希望他们积极配合,相信他们一定能完成任务。但是当我检查预习情况时发现大部分学生根本没有利用补充的材料解答学案中的探究题。这使我不得不调整方法,利用两个课时让学生当堂把每一段的读后感写在段后。我在课堂上检查指导,结果发现效果很好。上公开课时,我只起了穿针引线的作用。整堂课大部分时间都由学生讨论、发言,学生可以熟练引用材料。这节课受到了同科目老师的好评。而且大家最后讨论的结果是:大量的补充材料必须落到实处,让学生看懂、吃透,这样老师才可以讲透。并且认为高中历史教学可以在每册课本中选择一到两节典型课采用此方法,可以占用更多课时,以达到讲透目的。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好饭不怕久等”。
  总之,高一学生从初中历史只知道“是什么”的阶段,已经发展到了高中历史应理解“为什么”的阶段。高中历史老师要想办法帮助学生多产生“为什么”,多解决“为什么”,努力培养他们的质疑精神、解疑能力。与教学目标有关的重难点问题一定要讲透,该补充的课外资料一定要补充,补充的资料要有利于讲透知识,决不能越补充越糊涂,“越描越黑”。要正确处理课内与课外的关系,抓住升华知识的关键点,把握好学生思维提升的节点,为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打下坚实基础。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以高中语文必修四“宋词”单元的备课设计为例,阐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高中诗词教学中进行实践与探究的理论依据与途径,从而改变了教师、学生在语文教学及学习过程中的状态与角色。在诗词教学过程中,教师成为组织者和引导者,组织学生自主研读、合作交流、探究拓展,展示呈现,张扬个性,触类旁通,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关键词: 学习方式 高中诗词教学 教学实践 备课设计  新颁布的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将静态的理论知识根植于动态的操作技能中,有效地把内部思维活动与外部实践活动结合在一起,涉及相关知识的灵活应用并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化学实验是化学的灵魂,更是全面落实培养学生实证研究的重要途径和方法。2016年贵州高考化学实验题考查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的掌握,关注科学研究经历的思维过程,关注考生是否具备应有的化学观和价值观;化学实验题在完善和创新传统的学生实验的基
摘 要: 本研究以我校校园足球改革探索为调查项目,对我校校园足球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作出研究分析和总结。经过调查研究发现,高职院校校园足球运动整体上开展的形式和水平及影响等方面都存在一系列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结合我校的实际发展情况,以及学生心理成长的规律和足球运动整体的特点进行分析,并对此结合科学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论进一步探讨适合我校校园足球发展的对策,为我校校园足球运动做出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
摘 要: 《伊豆的舞女》作为川端康成早期的代表作,是一篇杰出的短篇小说,也是川端康成的自传性小说。作品以“我”的眼睛看世界、说世界,理解这篇作品的意义必须循着其心灵轨迹慢慢体味。中国学者研究这篇作品时往往更看重恋爱这条线索,大多忽略“我”的心灵变化轨迹。本文受日本学者濑沼茂树的研究的启发,试着探讨小说中“我”的心灵之旅。得出一个结论:作品中“我”的心灵经历了“孤独·寂寞→悸动·期望→净化·升华”的
摘 要: 化学作为一门研究自然科学的学科,研究的是人们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是人类知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而初中化学是学生接触化学的起步阶段,开展生活化教学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降低化学学习难度,受到许多教师的推崇。本文主要就开展初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意义探讨如何在西藏地区有效开展生活化教学。  关键词: 生活化教学 初中化学 教学意义 教学对策  化学研究的是与人
“你这几个词用得真是恰到好处,加15分!”  “你的开头与结尾相呼应,真棒,加20分。”  “你学会运用承上启下句了,真出乎老师意料,为你喝彩,加25分!”  “……”  这是我给学生的作文眉批。拿到作文本的孩子们脸上的笑容如花儿般绽放。  从教二十余年,一直从事小语教学,学生习作难问题可能是小学阶段最让人困惑的。他们不会组织语言,不知如何写开头结尾,大部分学生写不出内心要表达的真实情感,还有的学
新课程改革倡导通过“探究”的方式学习科学知识,发展科学能力,我园全程参与并感受做中学的探究魅力,从此踏上科学教育改革的新路程。  为了能切实从孩子的需要出发,把园本课程做得更细、更透,我们提出了“班本”概念。“班本”,简单地说,就是以班级为本,切实关注班级动态,充分运用班级的各种资源,以班级为基地开展的各种活动。  一、“从孩子出发”,准备定位班本科学活动实施内容  1.关注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使目
摘 要: 在初中数学人教版的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地进入到数学学习中?作者认为应以兴趣为主导,散发数学的魅力,从而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 初中数学人教版 学习积极性 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兴趣的高低关乎教学的成败。若学生对一门学科毫无兴趣可言,那么之后的教学过程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可说是艰难的。下面我以初中数学人教版为例,谈谈兴趣对学生
摘 要: 英语学术论文写作的能力与水平最能反映学生的综合英语能力与水平。作者通过对温州大学瓯江学院17位2010级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英语毕业论文写作的指导,在掌握大量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对独立学院英语专业本科学生的英语学术论文写作的能力与水平进行分析评估。结果发现,大多数独立学院英语专业本科学生在英语毕业论文写作中存在诸如英语词汇拼写、语法和标点使用错误,以及词不达意、不知所云等问题,这些错误与问
摘 要: 地球是人类共同的美丽家园,正遭受着人类空前绝后的肆意蹂躏、随意践踏。而绝大多数人竟然丝毫未曾意识到这一切。大量血淋淋的残忍现实警示我们:保护环境,刻不容缓。呵护地球,迫在眉睫。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要让学生在感受自然魅力、目睹自然灾害之后,触发内心深处强烈的环保意识。  关键词: 初中思想品德 环保意识 触发  人们不禁要问:绿洲或荒漠,只在你的一念之间,这不是危言耸听吗?绝对不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