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时期初中阶段的语文课程教学模式发生了较大的转变,传统教学模式逐渐出现了诸多的不足。加强初中语文教学问题设计,采取有效的策略不断提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成为广大知识传授者应重点思考、探究的问题。因此,教师需要分析当前初中语文提问教学的现状,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提出设计初中语文教学问题的创新性、有效性策略,提升教学质量,文章就初中语文课堂教学问题设计的创新策略展开研究。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问题设计;创新策略
素质教育是有效推动学生获得良好发展,提升学生知识水平、综合能力的关键,在素质教育不断推进的教育背景下,对初中语文课程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传统教育理念、方式等无法顺应新时代发展的需求,加强语文课程教学的创新设计,成为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的探索重点。提问是语文课堂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方式,教师围绕具体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意识,在互动、分享等环节中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但是现阶段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问题设计仍存在着诸多的不足,需引起广大教师的重视。
一、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问题设计的意义
提问主要是指教师围绕具体的教学内容与知识,在进行知识讲解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种教学策略。在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本应是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者,教师主要负责对学生进行指导,同时,教师结合课本教材中的知识内容与具体的教学目标,合理开展有效提问、设计与实践,一方面可以促使学生更加积极学习,并在课堂中主动探索、思考,让学生有更加正面、积极的情绪与心态接受知识,并产生浓厚的兴趣来钻研、了解知识,从而强化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感知。而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借助提问教学方式,让学生逐步树立起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围绕相关问题进行知识的结合。通过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提升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并且有效锻炼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与不断进步。
二、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问题设计的现状
根据实际情况来看,许多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已经正确认知到问题模式的作用与意义,但是具体到实践教学活动当中
仍然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限制了问题教学效果的提升,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一)学生缺乏独立自主学习意识
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压力逐渐增大,大多数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已经习惯于教师的知识灌输与讲解,在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之下,大多数学生比较依赖教师。对于学生而言,长期在这种被动的学习模式之下学习,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逐渐降低,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探索知识的意识不够强。久而久之,便出现了学生需要教师的指导与帮助,才能够进行问题的解答与思考等问题。如此一来,不利于学生自身创新思维能力与学习能力的综合发展,甚至一些学生会在课堂中畏惧教师的提问,或者对学习产生比较消极的态度,从而影响了学生的综合发展。
(二)教师课堂提问方式不够科学
首先,许多教师在课堂中会时不时地穿插一些问题,但是部分教师在提问之前并没有科学的设计与深入的思考问题,他们对于所提问题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或者提问原则等缺乏清晰的认知。这样一来,导致了学生回答问题的兴致不高,教学内容与实际问题的设置缺乏新意,甚至容易出现问题与教学内容的关联性不够等情况,这种现状并不利于提升学生参与思考与学习的积极性。其次,一些教师在初中语文课堂中抛出问题时,难以准确把握时机,这不仅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也影响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三)课堂教学内容讲解不够灵活
教师需要系统分析设计教学问题,且提出的问题具有开放性等,这样才能够更加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愿望,让学生深度思考问题。但是从现阶段的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现状来看,部分教师在设计课堂问题方面过于简单化,这使学生能够很快从课文中找出答案,学生便会认为语文学习比较简单,这样的问题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除此之外,一些教师所设计的课堂问题难度相对来说比较大,学生通常会耗费大量的课堂时间探究问题,并且一些学生经过反复查阅资料、思考,仍旧难以说出正确的答案,这会打击学生的探究自信心,并影响整体教学效果的提升。部分教师在解析内容方面不够灵活,无法及时结合具体教学内容进行补充、延伸,从而导致了师生之间缺乏良好的互动,学生知识视野难以获得有效开拓,限制了学生想象能力的发展,不利于教学成效提升。
三、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问题设计的创新策略
(一)遵循问题设计的原则
根据初中语文课堂实践教学经验,教师在设计问题的过程中应遵循针对性、趣味性的原则,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发展特点,有效设计出吸引学生注意力,并且能够促使学生强化语文知識学习的问题。趣味性的原则主要是指教师合理设计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趣味问题,在有效帮助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促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课堂学习。因此,教师在设计语文课堂问题时,应遵循一定的原则,从而发挥出语文课堂问题教学的作用。
例如,在进行《散步》教学的过程中,笔者在课堂导入环节中合理抛出了问题:“同学们,如果你们的家庭同样是祖孙三代,是否曾经一起散步呢?假如你们的家庭中出现了吃什么饭、看什么电视节目等分歧,应该怎样解决呢?”通过这种比较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问题,有效引发了学生思考。在学生回答之后,笔者说:“同样的问题也发生在了作家莫怀戚的身上,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看他是怎样解决的。”这样的导入方式有效唤醒了学生对课文知识的兴趣,激发了其探究知识的愿望。
另外,在学生初步阅读课文之后,笔者再合理提出:作者散步的时候是什么心情?自己去散步的时候有什么区别等趣味性较强的问题,引发了学生对文章的初步思考。笔者再提出:作者这一次散步选择在初春的田野有怎样的寓意?说一说文章的写作背景 是什么?这样的问题能够有效辅助学生进行深入理解,让学生体会到文章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生命意识。如此一来,笔者在整体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围绕文章中的主要内容进行提问,有效引导学生认识到文章中所表现的家庭情感都是建立在对生命深刻认知的基础之上,让学生深刻体验生命的珍贵,从而促进学生展开系统化地学习。
(二)创新提问内容与方式
教师在开展初中语文教学问题设计的过程当中,如何更加有效地创新提问方式、优化提问内容是至关重要的。从整体上来看,在现阶段的初中语文课堂提问中,大多数教师是采用点名式提问方式,虽然这种课堂提问方式能够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但是却难以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此外,由于教师所提出的一些问题比较片面,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鉴于此,在进行初中语文课堂教学问题设计时,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兴趣与特征,创新提问方式与内容。
例如,在进行《孔乙己》教学的过程中,笔者采用了抽签的方式进行提问。首先,笔者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之前,总结了课本教材中的知识内容,并归纳出:“我们在初中阶段已经学过了鲁迅哪些小说?孔乙己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呢?鲁迅先生又是怎样塑造这个形象的?这篇小说主要描写了关于孔乙己的哪些事情?小说的三要素是什么?说一说这篇小说的情节?你所知道的人物描写手段有哪些?为什么小说中没有直接写孔乙己,而是先介绍了酒店的布局与顾客的情况,这样写有何用意?造成孔乙己悲剧命运的原因是什么?什么句子会同时出现‘大约’和‘的确’这样的词语?”等一系列问题,并将一个问题归纳到一个标签中。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笔者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抽签,这样的提问方式有着较强的趣味性,学生更乐于参与,其中的问题也更加有利于学生从多角度思考,发散学生思维,整体的课堂教学氛围比较轻松,构建了高效课堂。
(三)注重提问技巧
提问技巧与提问时间、学生思考、教师引导等有着密切的关联,在初中阶段的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问题不仅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与熟悉程度,同时还需要结合课堂开展的实际进行提问。当学生在课堂中出现走神等情况时,教师则可以灵活设计具体的问题进行提问。由此可见,教师在课堂提问环节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需要对实际教学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问,并引导、帮助学生不断提升语文素养。
例如,在进行《咏雪》教学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一些学生在课堂中出现了走神、犯困的现象,仅仅依靠教材中知识内容的讲解已经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于是笔者及时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笔者结合人们对于雪景的比喻进行了针对性的提问,提出了:“请同学思考一下,将雪比作盐、比作柳絮,到底哪一个更好呢?请大家说一说我们还可以用哪些生活中的事物来比喻雪呢?”当学生听到这个问题之后,探索积极性被很好地调动了起来。这时,有的学生联想到“鹅毛”,有的孩子提出了“蒲公英的孩子”等,甚至一些学生联想到自己学过的《春雪》《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诗词,并背出了一些咏雪的名句。如此一来,这样灵活的问题设计形式,有效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锻炼了学生的联想能力与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四)增强问题设计的牵引力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推进离不开提问环节,设计牵引力较强的课堂提问方式,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思考、分析、探讨。而问题的牵引力主要是指让学生一步步探究课文内容,最终掌握课文主旨。因此,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文本内容进行钻研,精心设计一些层层递进、有牵引力的问题,促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中认真学习、积极思考,并且能够在问题的牵引之下,逐步探索课文内容与思想内涵。
例如,在进行《故乡》这篇课文教学的过程中,首先,笔者在课堂中让学生默读了文章,让学生初步掌握文章的脉络与内容,再适时提出“故乡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这个有着较强牵引力的问题。其次,笔者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有针对性地阅读课文,并且根据自己的理解,一边阅读一边思考,勾画出其中比较关键的语句,寻找问题的答案,切实了解故乡的变化。在学生归纳出问题的答案之后,笔者再合理提出:“故乡为什么会发生变化呢?”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合作探究这一问题,鼓励学生大胆根据自己的观点进行阐述,共同分析、讨论原因,再由小组代表依次发言。与此同时,笔者及时引出文章的主题思想,并结合文章中的知识内容进行详细的讲解,强化学生对课文内容与思想内涵的理解。
(五)强化问题开放性设计
教师在课堂中所提出的问题能够在较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如果教师提出的问题过于单一,那么容易对学生的思想产生束缚,学生也容易墨守成规,进而会影响学生的思维拓展。基于此,教师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应提出开放性的问题,设计一些开放性较强的问题,充分结合课本教材知识内容与学生的知识水平,促使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进而发挥出课堂问题的思维导向作用。
例如,在进行《爱莲说》教学的过程中,首先,笔者将现阶段社会中一些人物、价值观与课本教材中的知识有机结合起来,设计出:“莲的精神品质可以与社会中哪些人联系起来?”这个有着较强开放性特征的问题。其次,笔者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身边的人、事等展开积极的思考,有效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促进学生深入理解文中知识,并且将莲的精神品质与生活中应该如何做人、做事结合起来,不仅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同时还促进了学生自身道德素养的良好发展。
五、 结语
总而言之,教师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问题设计的创新策略进行探究,能够有助于教师更好地开展教育活动,同時还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反应能力、学习能力等,提升学生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学习质量,强化其语文素养。所以,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传授学生知识,还需要加强对课堂教学问题设计的重视度,对初中语文课堂问题设计进行不断研究,提出有效对策,不断丰富教学活动,助力初中阶段学生的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徐赴斐.初中语文“低效”课堂的成因与解决策略[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8,19(1):38-42.
[2]赵爱旭.高效课堂视域下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探索与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4(47):247-248.
[3]罗秀诚.初中语文教学提问设计的创新[J].西部素质教育,2017,3(4):249.
[4]吕松和.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提问的现状及技巧[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5(10):21-22.
[5]汪丽梅.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增强初中语文教学效果[J].科技创新导报,2015,12(8):169,171.
作者简介:周文桃,浙江省温州市,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岩头镇中学。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问题设计;创新策略
素质教育是有效推动学生获得良好发展,提升学生知识水平、综合能力的关键,在素质教育不断推进的教育背景下,对初中语文课程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传统教育理念、方式等无法顺应新时代发展的需求,加强语文课程教学的创新设计,成为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的探索重点。提问是语文课堂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方式,教师围绕具体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意识,在互动、分享等环节中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但是现阶段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问题设计仍存在着诸多的不足,需引起广大教师的重视。
一、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问题设计的意义
提问主要是指教师围绕具体的教学内容与知识,在进行知识讲解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种教学策略。在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本应是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者,教师主要负责对学生进行指导,同时,教师结合课本教材中的知识内容与具体的教学目标,合理开展有效提问、设计与实践,一方面可以促使学生更加积极学习,并在课堂中主动探索、思考,让学生有更加正面、积极的情绪与心态接受知识,并产生浓厚的兴趣来钻研、了解知识,从而强化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感知。而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借助提问教学方式,让学生逐步树立起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围绕相关问题进行知识的结合。通过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提升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并且有效锻炼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与不断进步。
二、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问题设计的现状
根据实际情况来看,许多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已经正确认知到问题模式的作用与意义,但是具体到实践教学活动当中
仍然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限制了问题教学效果的提升,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一)学生缺乏独立自主学习意识
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压力逐渐增大,大多数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已经习惯于教师的知识灌输与讲解,在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之下,大多数学生比较依赖教师。对于学生而言,长期在这种被动的学习模式之下学习,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逐渐降低,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探索知识的意识不够强。久而久之,便出现了学生需要教师的指导与帮助,才能够进行问题的解答与思考等问题。如此一来,不利于学生自身创新思维能力与学习能力的综合发展,甚至一些学生会在课堂中畏惧教师的提问,或者对学习产生比较消极的态度,从而影响了学生的综合发展。
(二)教师课堂提问方式不够科学
首先,许多教师在课堂中会时不时地穿插一些问题,但是部分教师在提问之前并没有科学的设计与深入的思考问题,他们对于所提问题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或者提问原则等缺乏清晰的认知。这样一来,导致了学生回答问题的兴致不高,教学内容与实际问题的设置缺乏新意,甚至容易出现问题与教学内容的关联性不够等情况,这种现状并不利于提升学生参与思考与学习的积极性。其次,一些教师在初中语文课堂中抛出问题时,难以准确把握时机,这不仅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也影响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三)课堂教学内容讲解不够灵活
教师需要系统分析设计教学问题,且提出的问题具有开放性等,这样才能够更加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愿望,让学生深度思考问题。但是从现阶段的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现状来看,部分教师在设计课堂问题方面过于简单化,这使学生能够很快从课文中找出答案,学生便会认为语文学习比较简单,这样的问题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除此之外,一些教师所设计的课堂问题难度相对来说比较大,学生通常会耗费大量的课堂时间探究问题,并且一些学生经过反复查阅资料、思考,仍旧难以说出正确的答案,这会打击学生的探究自信心,并影响整体教学效果的提升。部分教师在解析内容方面不够灵活,无法及时结合具体教学内容进行补充、延伸,从而导致了师生之间缺乏良好的互动,学生知识视野难以获得有效开拓,限制了学生想象能力的发展,不利于教学成效提升。
三、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问题设计的创新策略
(一)遵循问题设计的原则
根据初中语文课堂实践教学经验,教师在设计问题的过程中应遵循针对性、趣味性的原则,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发展特点,有效设计出吸引学生注意力,并且能够促使学生强化语文知識学习的问题。趣味性的原则主要是指教师合理设计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趣味问题,在有效帮助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促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课堂学习。因此,教师在设计语文课堂问题时,应遵循一定的原则,从而发挥出语文课堂问题教学的作用。
例如,在进行《散步》教学的过程中,笔者在课堂导入环节中合理抛出了问题:“同学们,如果你们的家庭同样是祖孙三代,是否曾经一起散步呢?假如你们的家庭中出现了吃什么饭、看什么电视节目等分歧,应该怎样解决呢?”通过这种比较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问题,有效引发了学生思考。在学生回答之后,笔者说:“同样的问题也发生在了作家莫怀戚的身上,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看他是怎样解决的。”这样的导入方式有效唤醒了学生对课文知识的兴趣,激发了其探究知识的愿望。
另外,在学生初步阅读课文之后,笔者再合理提出:作者散步的时候是什么心情?自己去散步的时候有什么区别等趣味性较强的问题,引发了学生对文章的初步思考。笔者再提出:作者这一次散步选择在初春的田野有怎样的寓意?说一说文章的写作背景 是什么?这样的问题能够有效辅助学生进行深入理解,让学生体会到文章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生命意识。如此一来,笔者在整体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围绕文章中的主要内容进行提问,有效引导学生认识到文章中所表现的家庭情感都是建立在对生命深刻认知的基础之上,让学生深刻体验生命的珍贵,从而促进学生展开系统化地学习。
(二)创新提问内容与方式
教师在开展初中语文教学问题设计的过程当中,如何更加有效地创新提问方式、优化提问内容是至关重要的。从整体上来看,在现阶段的初中语文课堂提问中,大多数教师是采用点名式提问方式,虽然这种课堂提问方式能够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但是却难以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此外,由于教师所提出的一些问题比较片面,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鉴于此,在进行初中语文课堂教学问题设计时,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兴趣与特征,创新提问方式与内容。
例如,在进行《孔乙己》教学的过程中,笔者采用了抽签的方式进行提问。首先,笔者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之前,总结了课本教材中的知识内容,并归纳出:“我们在初中阶段已经学过了鲁迅哪些小说?孔乙己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呢?鲁迅先生又是怎样塑造这个形象的?这篇小说主要描写了关于孔乙己的哪些事情?小说的三要素是什么?说一说这篇小说的情节?你所知道的人物描写手段有哪些?为什么小说中没有直接写孔乙己,而是先介绍了酒店的布局与顾客的情况,这样写有何用意?造成孔乙己悲剧命运的原因是什么?什么句子会同时出现‘大约’和‘的确’这样的词语?”等一系列问题,并将一个问题归纳到一个标签中。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笔者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抽签,这样的提问方式有着较强的趣味性,学生更乐于参与,其中的问题也更加有利于学生从多角度思考,发散学生思维,整体的课堂教学氛围比较轻松,构建了高效课堂。
(三)注重提问技巧
提问技巧与提问时间、学生思考、教师引导等有着密切的关联,在初中阶段的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问题不仅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与熟悉程度,同时还需要结合课堂开展的实际进行提问。当学生在课堂中出现走神等情况时,教师则可以灵活设计具体的问题进行提问。由此可见,教师在课堂提问环节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需要对实际教学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问,并引导、帮助学生不断提升语文素养。
例如,在进行《咏雪》教学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一些学生在课堂中出现了走神、犯困的现象,仅仅依靠教材中知识内容的讲解已经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于是笔者及时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笔者结合人们对于雪景的比喻进行了针对性的提问,提出了:“请同学思考一下,将雪比作盐、比作柳絮,到底哪一个更好呢?请大家说一说我们还可以用哪些生活中的事物来比喻雪呢?”当学生听到这个问题之后,探索积极性被很好地调动了起来。这时,有的学生联想到“鹅毛”,有的孩子提出了“蒲公英的孩子”等,甚至一些学生联想到自己学过的《春雪》《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诗词,并背出了一些咏雪的名句。如此一来,这样灵活的问题设计形式,有效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锻炼了学生的联想能力与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四)增强问题设计的牵引力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推进离不开提问环节,设计牵引力较强的课堂提问方式,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思考、分析、探讨。而问题的牵引力主要是指让学生一步步探究课文内容,最终掌握课文主旨。因此,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文本内容进行钻研,精心设计一些层层递进、有牵引力的问题,促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中认真学习、积极思考,并且能够在问题的牵引之下,逐步探索课文内容与思想内涵。
例如,在进行《故乡》这篇课文教学的过程中,首先,笔者在课堂中让学生默读了文章,让学生初步掌握文章的脉络与内容,再适时提出“故乡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这个有着较强牵引力的问题。其次,笔者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有针对性地阅读课文,并且根据自己的理解,一边阅读一边思考,勾画出其中比较关键的语句,寻找问题的答案,切实了解故乡的变化。在学生归纳出问题的答案之后,笔者再合理提出:“故乡为什么会发生变化呢?”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合作探究这一问题,鼓励学生大胆根据自己的观点进行阐述,共同分析、讨论原因,再由小组代表依次发言。与此同时,笔者及时引出文章的主题思想,并结合文章中的知识内容进行详细的讲解,强化学生对课文内容与思想内涵的理解。
(五)强化问题开放性设计
教师在课堂中所提出的问题能够在较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如果教师提出的问题过于单一,那么容易对学生的思想产生束缚,学生也容易墨守成规,进而会影响学生的思维拓展。基于此,教师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应提出开放性的问题,设计一些开放性较强的问题,充分结合课本教材知识内容与学生的知识水平,促使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进而发挥出课堂问题的思维导向作用。
例如,在进行《爱莲说》教学的过程中,首先,笔者将现阶段社会中一些人物、价值观与课本教材中的知识有机结合起来,设计出:“莲的精神品质可以与社会中哪些人联系起来?”这个有着较强开放性特征的问题。其次,笔者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身边的人、事等展开积极的思考,有效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促进学生深入理解文中知识,并且将莲的精神品质与生活中应该如何做人、做事结合起来,不仅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同时还促进了学生自身道德素养的良好发展。
五、 结语
总而言之,教师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问题设计的创新策略进行探究,能够有助于教师更好地开展教育活动,同時还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反应能力、学习能力等,提升学生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学习质量,强化其语文素养。所以,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传授学生知识,还需要加强对课堂教学问题设计的重视度,对初中语文课堂问题设计进行不断研究,提出有效对策,不断丰富教学活动,助力初中阶段学生的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徐赴斐.初中语文“低效”课堂的成因与解决策略[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8,19(1):38-42.
[2]赵爱旭.高效课堂视域下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探索与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4(47):247-248.
[3]罗秀诚.初中语文教学提问设计的创新[J].西部素质教育,2017,3(4):249.
[4]吕松和.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提问的现状及技巧[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5(10):21-22.
[5]汪丽梅.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增强初中语文教学效果[J].科技创新导报,2015,12(8):169,171.
作者简介:周文桃,浙江省温州市,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岩头镇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