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个性之花盛开在历史课堂教学中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ling04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试结合新课标理念,阐述高中历史课堂中学生主体性、能动性的个性化发展策略,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习惯,以不断增强历史课堂的情感性、互动性、趣味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个性差异;主动探究;时空拓展;课堂争辩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16-039-1
  历史学科作为一门修身和认知社会的学科,是一种长期的、含蓄的、意识导向型的学科。受其学科特点和传统的教学理念的影响,丰富多彩的历史长卷便成了年代、数字、概念和规律的堆砌。传道者口若悬河,受业者却感到索然寡味。这样的课堂,沉闷、僵硬、古板,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地位黯然偏移,新课堂所强调的关注学生个性差异,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更是无从谈起。那如何在新课堂的背景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历史课堂的情感性、互动性、趣味性和有效性,让学生的个性之花在历史课堂中悄然绽放?笔者认为可应从以下几个环节入手:
  一、尊重个性差异,坚持思想引领
  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世界,其行为方式、思维习惯、语言交流及价值认识都因人而异。因此我们的历史课堂必须正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内在需求,顺应学生的身心特点,着力开发学生的独特潜能,努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思想决定着高度。教师思想的深度和高度决定着其教育道路的长度。教师要用思想把沉睡的知识点激活,赋予历史以现实和灵魂的思考,让学生在历史课堂中同样思潮澎湃,激情飞扬,从而真切感受历史的独特魅力。从高中历史课程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条线来看,一方面要求学生通过对历史脉络的掌握,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弘扬民族精神;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学习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只有通过这样的学习,才可能达到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促进个性健康发展的目标。如我们在教学“鸦片战争”这一段历史知识的时候,如果仅仅告诉学生鸦片战争的前因后果,只教授学生有关鸦片战争的历史事实,那么学生对鸦片战争就只能达到一个浅层次的理解,而我们在课堂中若能从中英两国的社会经济、政治、军事、外交、制度各个方面来梳理,学生便可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事异则备变”的道理,从而增强自身的历史使命感。
  二、创设问题情境,引发主动探究
  探究始于问题,而问题的发现及提出常依赖于问题情境的创设,问题情境的“张力”越强,就越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创设问题情境,实为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让学生在蕴含矛盾和疑惑的问题情境中,造成对原有认知的挑战,从而引发探究的欲望。如在教学“罗斯福新政”这节课之前,可以先展示一些“经济大危机”图片和文字资料,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启发学生的思维,首先思考:罗斯福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出任美国总统的?然后让学生进入角色:“如果你就是罗斯福,你准备如何使美国渡过这次难关。”这时可以展示与“新政内容”相关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教师在旁引导,从而使学生顺利进入历史情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充分感受到历史的魅力,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探究学习。
  三、拓展教学时空,鼓励自主选学
  新课标指出:“历史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并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历史课堂中我们要尊重差异,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给于学生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或内容进行个性化研读。其实,历史知识是宽泛的,它蕴含在各学科之中,将历史教学与其他学科有机融合,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如学习《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一课时,可联系地理知识;学习《追寻生命的起源》一课时,可结合生物学的知识来学习;学习《中国的古代艺术》一课时,可结合中国的书法和绘画艺术等知识来学习。此外,我们还可鼓励学生走进学校、家庭、社会、自然等各种情境中去观察生活、体验学习,充分发挥历史课堂教学的辐射、导向、延伸功能。拓宽历史课堂教学时空,引导学生个性化选择学习,既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张扬个性的舞台,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有效内化。
  四、组织课堂争辩,培养创新精神
  争辩,是不同观念之间的交锋,它能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认识,同时,也利于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历史课堂中的“争辩”是课堂生命活力的充分体现。“争辩”的形成,首先教师要积极创设课堂平等对话的氛围,要还历史课堂教学一定的自由度,要还课堂一些轻松、一些幽默、一些欢声笑语、一些神采飞扬,鼓励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交流彼此的情感,参与智慧的撞击。其次,教师要创设利于“争辩”的空间环境,积极鼓励学生“质疑”“争辩”。因为“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我们要努力激发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广开言路,形成认知冲突。如在讲述“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给中国造成的影响”时,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选小组代表发言,教师再展示几段文字材料,材料分两类:一类是“消极影响”;另一类是“积极影响”,因“课”制宜地创设“争辩”的环境氛围。最后,在学生争辩的基础上,教师提出自己的认识,进行正确价值观的引领,而不是断然否决某一方的观点。
  只有激发了学生的个性,才能焕发课堂的个性。给学生一个自主性发展、个性化学习的“支点”,我们的高中历史课堂必能波澜壮阔、绚丽多彩!
其他文献
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学家王力先生在《古代汉语》中指出“文言文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
教学过程Step1.Warming-up/Revi-sion1.师生相互问候。T:Good morning.Ss:Good morning.T:How are you?Ss:Fine,thank you.How areyou?T:Very well,thanks.Niceto meet you.S
摘 要:材料作文能够真实地反映出学生对材料的阅读、分析、理解以及表达等多方面的能力,具有内容的多向性、体裁的灵活性、思维的诱发性、写法的多样性等特点。它要求学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因此如何准确理解材料,把握意旨,显然是写好材料作文的关键。  关键词:材料作文;立意;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
小朋友,你们知道“a piece of cake”的确切意思吗?以下故事与它相关,十分有趣,一起来欣赏吧! Children, do you know the exact meaning of “a piece of cake?” The foll
期刊
摘 要:本文从有效建立师生的平等关系、创设生活问题的教学情境、有效激发学生的自学热情、设计多向合作的学习活动和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五方面入手,阐述了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实施师生互动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数学课堂;师生互动;有效实施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16-008-1  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过程不再被看作是一种
有的学生说数学枯燥无味;有的学生说数学奥妙无穷。为什么学生对数学的态度反差如此之大?究其原因——兴趣!兴趣是学生渴求获得知识意向活动,是推动学生认真学习的一种内部动
在连云港海州区西南部,毗邻绿水长流的玉带河畔,背倚草木葱郁的孔望山麓的连云港师专二附小,是一所历史悠久的百年名校,也是省政府首批命名的省级实验小学。一百多年来,历代
小学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重要的使命,这也对小学音乐教育提出了创新的要求。作为最富于创造性的艺术,音乐不仅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发展,而且有助于创
同学们,这些纸筒人漂亮吗?动手做一做,它会给我们带来很多乐趣。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做纸筒人吧。所需工具:彩色卡纸、剪刀、壁纸刀、胶水等。1.做好简体。用一张彩色卡纸做一个
教师言语具有多重功能,能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教师可以从“张扬言语感染性,文学滋润促素养;提高言语针对性,方法引领促能力;发挥言语激励性,尊重个性促兴趣;落实言语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