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歌,是红色歌曲的简称,是自“五四”运动以来中国各历史时期的革命歌曲,包括抗日歌曲、解放歌曲、社会主义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的各类思想健康精神进步的歌曲。从2007年“中国红歌会”举办以来,它以独特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魅力席卷全国,在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并以“红色经典”的潮流进入校园,教师开始关注红歌,学生开始习惯红歌,接受红歌成了一种教育新趋向。
一、传授音乐知识的教学功能
1. 优美的旋律
旋律是经过艺术构思而形成的若干乐音的有组织、有节奏的和谐运动,是歌曲的艺术表现形式。红歌也不例外,有苍凉悲壮的抗日救亡歌曲如《松花江上》,有节奏欢快的军旅歌曲如《打靶归来》,有激情豪迈的社会主义新时期歌曲如《歌唱祖国》。另一方面,诗言志,歌咏情,旋律还是以歌抒情、表达感情的一种艺术表达途径。所以,对毛主席的爱戴借助于旋律的表达产生了《毛主席的话儿记心间》,对社会主义的支持和向往产生了《社会主义好》,对工人阶级的肯定与尊重产生了《咱们工人有力量》。
2. 丰富的歌词
同样是战争时期的歌曲,在歌词风格上,抗日救亡歌曲与解放战争时期的歌曲是有所区别的。抗日救亡歌曲的歌词语言明快简练、通俗易懂、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如《抗敌歌》:“家可破/国须保/身可杀/志不挠/一心一力/团结牢/拼将头颅为国抛/努力杀敌誓不饶。”而解放战争时期的歌词更注重音乐技法,融战斗性、革命性、民族性、大众性为一体。如《东方红》,运用押韵的表达技巧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显得客观而富于激情。同时,一首歌曲本身就是一段生动的故事、一幅有趣的画面。如《歌唱二小放牛郎》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松花江上》唱尽了东北血泪史,《游击队之歌》是游击健儿逞英豪的缩影,《团结就是力量》是团结奋战的号角。
二、开展素质教育的教育功能
1. 促进思想素质的提高
红歌在特定历史条件中形成和沉淀,融入了真情实感,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凝聚着爱国精神、集体主义、艰苦朴素等优良传统,彰显出极其强大的艺术魅力,对激发学生的意志与情感具有特殊的教育作用。红歌就如永不褪色的旗帜,以其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内涵促进学生不断提高思想素质。例如,在国庆节齐唱《爱我中华》:“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学生通过歌曲感受祖国的强大和伟大,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了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
2. 促进道德素质的形成
红歌包含的积极正确的人生态度,为理想、为事业勇于斗争、不怕艰辛、不怕牺牲、团结奋进的音乐内涵,能够促进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素质,并形成巨大的行为力量。例如,在校运会期间,我带领全班合唱《团结就是力量》,引导学生认识团结的重要性,鼓励学生齐心协力在校运会争取好成绩。又如,在雷锋学习月组织学生学唱《接过雷锋的枪》《学习雷锋好榜样》,让学生在歌声中了解雷锋的事迹,体会雷锋的精神,学习雷锋的行为,通过这些活动,班风班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三、培养审美情趣的熏陶功能
1. 改变不良的审美行为
现在的学生多沉迷于流行音乐和网络歌曲,对高雅音乐毫无兴趣,即使听了高雅音乐,也不会理解、不会欣赏。教师在教学中若能巧妙发挥红歌的熏陶作用,则能改变这种不科学的审美行为。例如,通过红歌合唱训练,可以锻炼学生严于自律的思想。红歌音律铿锵、节奏感强,红歌合唱在音准节奏、音量强弱、声部进出、旋律纵横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合唱训练提高了学生把握细节的能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是对意志的一种磨练。另一方面,也让学生在唱歌、诵词、欣赏音乐、熟记歌词中,发现、感受、欣赏红歌的独特艺术美,感受红歌的精神文化,从而改变不良的审美行为。
2. 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例如,在学生遭受失败时,可以学习《黄河大合唱》《万里长城永不倒》等励志类型的红歌,抚慰学生的心灵,对于坚强性格和过硬心理的养成具有积极的熏陶作用。在学生情绪烦躁时,让学生在《唱支山歌给党听》《让我们荡起双桨》等抒情的红歌中舒缓心情、平复情绪。在唱听、感悟、欣赏的过程中,学会听懂红歌、体验红歌、品味红歌,提高自己的音乐鉴赏能力和领悟水平。
责任编辑魏文琦
一、传授音乐知识的教学功能
1. 优美的旋律
旋律是经过艺术构思而形成的若干乐音的有组织、有节奏的和谐运动,是歌曲的艺术表现形式。红歌也不例外,有苍凉悲壮的抗日救亡歌曲如《松花江上》,有节奏欢快的军旅歌曲如《打靶归来》,有激情豪迈的社会主义新时期歌曲如《歌唱祖国》。另一方面,诗言志,歌咏情,旋律还是以歌抒情、表达感情的一种艺术表达途径。所以,对毛主席的爱戴借助于旋律的表达产生了《毛主席的话儿记心间》,对社会主义的支持和向往产生了《社会主义好》,对工人阶级的肯定与尊重产生了《咱们工人有力量》。
2. 丰富的歌词
同样是战争时期的歌曲,在歌词风格上,抗日救亡歌曲与解放战争时期的歌曲是有所区别的。抗日救亡歌曲的歌词语言明快简练、通俗易懂、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如《抗敌歌》:“家可破/国须保/身可杀/志不挠/一心一力/团结牢/拼将头颅为国抛/努力杀敌誓不饶。”而解放战争时期的歌词更注重音乐技法,融战斗性、革命性、民族性、大众性为一体。如《东方红》,运用押韵的表达技巧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显得客观而富于激情。同时,一首歌曲本身就是一段生动的故事、一幅有趣的画面。如《歌唱二小放牛郎》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松花江上》唱尽了东北血泪史,《游击队之歌》是游击健儿逞英豪的缩影,《团结就是力量》是团结奋战的号角。
二、开展素质教育的教育功能
1. 促进思想素质的提高
红歌在特定历史条件中形成和沉淀,融入了真情实感,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凝聚着爱国精神、集体主义、艰苦朴素等优良传统,彰显出极其强大的艺术魅力,对激发学生的意志与情感具有特殊的教育作用。红歌就如永不褪色的旗帜,以其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内涵促进学生不断提高思想素质。例如,在国庆节齐唱《爱我中华》:“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学生通过歌曲感受祖国的强大和伟大,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了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
2. 促进道德素质的形成
红歌包含的积极正确的人生态度,为理想、为事业勇于斗争、不怕艰辛、不怕牺牲、团结奋进的音乐内涵,能够促进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素质,并形成巨大的行为力量。例如,在校运会期间,我带领全班合唱《团结就是力量》,引导学生认识团结的重要性,鼓励学生齐心协力在校运会争取好成绩。又如,在雷锋学习月组织学生学唱《接过雷锋的枪》《学习雷锋好榜样》,让学生在歌声中了解雷锋的事迹,体会雷锋的精神,学习雷锋的行为,通过这些活动,班风班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三、培养审美情趣的熏陶功能
1. 改变不良的审美行为
现在的学生多沉迷于流行音乐和网络歌曲,对高雅音乐毫无兴趣,即使听了高雅音乐,也不会理解、不会欣赏。教师在教学中若能巧妙发挥红歌的熏陶作用,则能改变这种不科学的审美行为。例如,通过红歌合唱训练,可以锻炼学生严于自律的思想。红歌音律铿锵、节奏感强,红歌合唱在音准节奏、音量强弱、声部进出、旋律纵横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合唱训练提高了学生把握细节的能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是对意志的一种磨练。另一方面,也让学生在唱歌、诵词、欣赏音乐、熟记歌词中,发现、感受、欣赏红歌的独特艺术美,感受红歌的精神文化,从而改变不良的审美行为。
2. 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例如,在学生遭受失败时,可以学习《黄河大合唱》《万里长城永不倒》等励志类型的红歌,抚慰学生的心灵,对于坚强性格和过硬心理的养成具有积极的熏陶作用。在学生情绪烦躁时,让学生在《唱支山歌给党听》《让我们荡起双桨》等抒情的红歌中舒缓心情、平复情绪。在唱听、感悟、欣赏的过程中,学会听懂红歌、体验红歌、品味红歌,提高自己的音乐鉴赏能力和领悟水平。
责任编辑魏文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