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不断发展的动力。创造能力的高低是当今衡量人才素质最重要的标准之一。把创新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是我国教育思想观念的一次重大转变。那么,教师应如何实施创新教育呢?
一、教师要转变观念,实施创新教育
教师观念的转变首先要转变传统的师生观,这种转变就是把主体地位归还给学生,教师做好主导作用。其次,教师还应该转变传统的评价观。大多数教师喜欢听话的学生,认为听话的学生就是好学生,而那些没有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敢于提出与老师不同见解的学生则不是好学生。在这样的评价观作用下,培养的学生可能会在考试中取得不错的成绩,但他们的思维、意识中缺乏创新。他们做事一般是“复印”式的,需要有“复印”的底本,若没有底本就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显然,这样的“优秀学生”不是当今社会需要的真正的人才。当今社会需要的是勤于思考、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的人;需要的是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因此,为了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真正的人才,教师应该转变观念实施创新教育。
二、提高自身素质,实施创新教育
实施创新教育需要教师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但仅有这些是不够的,还需要教师具有实施创新教育的能力,也就是要有实施创新教育的素质。
教师素质的高低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教师应该多方面努力,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教师除了要具备学科基础知识和坚实的基本功外,还必须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及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和研究,用现代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的理论来充实自己,掌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规律、基本方法和先进的教学技术。
三、创设开放的教学情境,营造积极的思维状态和宽松的思维氛围,实施创新教育
传统的课堂结构以教师传授为主,学生被浓厚的求同思维所控制,缺乏把自己作为课堂的主体的意识。在这种情况下,当然就谈不上创新能力的培养。改变这种状况的重要途径是建立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让课堂具有真正的民主。教师要善于创设开放的教学情境,营造积极的思维状态和宽松的思维氛围,肯定学生的“标新立异”“异想天开”,努力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想象力,进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与学生平等地进行交流,重视学生的质疑,尊重学生的不同观点,使每一位同学都有发言的机会,畅所欲言。教师应该特别注意欣赏学生的新发现、新思路,并及时给予积极的评价,让学生无拘无束地探索和创新,愉快地学习,激发创新精神。
四、保护和发展学生的个性,鼓励每个学生的创造性
个性与创造性密切相关,千人一面的教育模式难以培养创造型人才。因此,保护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应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上课既要有统一的纪律要求,又不要管束得过分死板,以免遏制青少年学生好动的特点,使他们的个性不能得到应有的发展。个性与创新总是相伴而生,有个性才能体现创造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发展学生的健康个性,承认并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以形成每个学生的创造性。
创新教育是新时代素质教育的主旋律,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创新教育的研究和探索,多方面、多角度地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使他们成为创造型人才,这是教师今后努力的目标和方向。
(作者单位 河南省濮阳市第二高级中学)
一、教师要转变观念,实施创新教育
教师观念的转变首先要转变传统的师生观,这种转变就是把主体地位归还给学生,教师做好主导作用。其次,教师还应该转变传统的评价观。大多数教师喜欢听话的学生,认为听话的学生就是好学生,而那些没有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敢于提出与老师不同见解的学生则不是好学生。在这样的评价观作用下,培养的学生可能会在考试中取得不错的成绩,但他们的思维、意识中缺乏创新。他们做事一般是“复印”式的,需要有“复印”的底本,若没有底本就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显然,这样的“优秀学生”不是当今社会需要的真正的人才。当今社会需要的是勤于思考、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的人;需要的是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因此,为了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真正的人才,教师应该转变观念实施创新教育。
二、提高自身素质,实施创新教育
实施创新教育需要教师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但仅有这些是不够的,还需要教师具有实施创新教育的能力,也就是要有实施创新教育的素质。
教师素质的高低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教师应该多方面努力,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教师除了要具备学科基础知识和坚实的基本功外,还必须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及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和研究,用现代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的理论来充实自己,掌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规律、基本方法和先进的教学技术。
三、创设开放的教学情境,营造积极的思维状态和宽松的思维氛围,实施创新教育
传统的课堂结构以教师传授为主,学生被浓厚的求同思维所控制,缺乏把自己作为课堂的主体的意识。在这种情况下,当然就谈不上创新能力的培养。改变这种状况的重要途径是建立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让课堂具有真正的民主。教师要善于创设开放的教学情境,营造积极的思维状态和宽松的思维氛围,肯定学生的“标新立异”“异想天开”,努力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想象力,进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与学生平等地进行交流,重视学生的质疑,尊重学生的不同观点,使每一位同学都有发言的机会,畅所欲言。教师应该特别注意欣赏学生的新发现、新思路,并及时给予积极的评价,让学生无拘无束地探索和创新,愉快地学习,激发创新精神。
四、保护和发展学生的个性,鼓励每个学生的创造性
个性与创造性密切相关,千人一面的教育模式难以培养创造型人才。因此,保护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应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上课既要有统一的纪律要求,又不要管束得过分死板,以免遏制青少年学生好动的特点,使他们的个性不能得到应有的发展。个性与创新总是相伴而生,有个性才能体现创造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发展学生的健康个性,承认并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以形成每个学生的创造性。
创新教育是新时代素质教育的主旋律,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创新教育的研究和探索,多方面、多角度地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使他们成为创造型人才,这是教师今后努力的目标和方向。
(作者单位 河南省濮阳市第二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