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没有训练积累,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也绝不可能有真正的听、说、读、写能力,当然学不好语文。培养语感的五个方面:(一)听——感受语言,触发语感;(二)读——品味语言,领悟语感;(三)说——感受语言,触发语感;(四)写——运用语言,积淀语感;(五)积累语言,强化语感。
【关键词】语感 感受 触发 品味 领悟 实践 积淀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3-0112-02
吕淑湘先生曾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
一、什么是语感
语感是对言语的直觉能力,是个体的人与言语世界的直接联系,它表现为对作用于他的言语作品的内在反应能力,即听和读的能力;也表现为因表达个人情意的需要或适应社会交际的需要而在感觉层面直接生成言语作品的能力,即说和写的能力。一般说来,对言语的直觉能力越强,听读说写的能力也就越强。
二、语感的形成
现代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语言的感知归根到底是人的认知结构对言语的同化和顺应。认知结构是一个巨大的“语义场”,过去的经验和知识总是以表象和词的形式保存着,并因之形成“表象系统和概念——语词系统”。两个系统相互制约、渗透、影响、配合,最终构成网状认知结构。语言符号进入主体的认识结构,经过同化顺应过程,感性材料经过分析、综合。概念性的语词被激活,从而把握了语义,获取语言所反映的内容。同时,这种过程不知重复了多少次,然后达到“自动化”——形成感性和理性相统一的一种悟性,即形成了一种带有浓重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含义、形象、情味以及具体运用中的细微差别的能力,即我们所说的“语感”。同时,由于其网状的认知结构,在同化、顺应的过程中,语感和个人的具体经验、感受渗透在一起,伴随着意象的激活、想象的产生、情感的唤起等,构成语言描述的具体形象;以理解为基础,领会话外之音、言外之意,品味其中情境,体验其中情感,准确透彻地理解语意。因此,语感基于理解,但又能加深理解;语感是语言认知的最后阶段,而且也是语言感知的最后成果。
三、加强语感训练
语文的学习是很难做到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训练、积累的过程,只有“厚积”才能“薄发”。没有训练、积累,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也绝不可能有真正的听说读写能力,当然学不好语文。叶圣陶说过:“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渐能驾驭文字。”以下就五个方面的训练作些说明:
(一)听——感受语言,触发语感。
听,是一种“洗耳朵”的训练,听的时候,注意力集中在它的语言、语调、重音、停顿等,这些东西伴随着内容一同诉诸于人的听觉,思维情感内容所连带的语言形式,随着思维情感的展开呈现规律性的变化,这是语感产生的开始。这里有量的积累反复打上印迹的原因,也有思维分析归纳的过程,更有情感的助推作用。听的过程也是同化和顺应过程,它使听者联想起相似的经历,让认知的网状结构尽可能地被激活,唤醒其生命,从而培养语感。
由于听的训练借助于声音形式,所以要在训练中追求“悦耳动听”的效果。让学生多听范文,接受规范、高质量的语言刺激,无形中就会养成一种正确地遣词造句的习惯。这就要求教师的范读能力要强,要把文章中的感表在抑扬顿挫的声调里传出来,使学生耳与心谋,在感受语言中触发语感,逐步把范文中的语言化为自己的语言。
(二)读——品味语言,领悟语感。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意思是说,书读熟了,自能理解。我们主张多读,更主张“熟读”和“精思”相结合。朱熹说:“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三到之中心到最急。”也就是说,读书要一边读,一边想,想作者之所想,与作者在思想上沟通,在感情上共鸣。读,包括朗读和默读。默读是语感形成的重要途径,它是经过一个由视觉扫描到建立有语言形式的活的语音,再到对活的语音的接受与理解这样一个过程。朗读要借助听觉,把语言形式接受的经验,迁移到发声上的模仿与创新。然后不断自我反馈、体验、感受。朗读可借助声音外化默读过程中对文章的理解,都有品味、感受领悟、理解的过程,这一过程就是同化与顺应的过程,也是语感的积淀过程。因此,课堂教学中,要选择内涵丰富的精美文章,朗读和默读相结合,使学生形象和感情融合,产生内心视象,达到“目视其文,口发其声,心同其情,耳醉其音”的艺术效果。
(三)说——实践语言,习得语感。
语感既是接收过程的产物,也是表达过程的产物。说是把听、读中形成的语感,加入学生的知识和经验,通过有声的语言符号表达出来,它可以强化学生对语言的悟性,是形成语感的一条重要途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经常为学生创造说话训练的条件,如讲故事、辩论、谈体会、口头作文等,只有把学习的东西流之于口,才能记得牢,才能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
(四)写——运用语言,积淀语感。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语感更是在实践中锤炼而成的。引导学生多写日记、随笔等,进一步感悟语言之神妙,洞察语言之精髓,把握语言之理趣;还可以引导学生评改作文,以强化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能力。总之,练习写是学生运用语言,积淀语感的重要途径。
(五)背——积累语言,强化语感。
积累语言材料,其实是感性和语言模块的整体储存,它可以看作是生活经验材料,也可以看作是形象材料,或者是思维材料、情感材料,这些材料储存于大脑,将成为学生的终身营养,也就是语文素养的重要构成。它们一旦被激活,就会产生综合效应,极有利于接受和表达能力的整体提高。故此,加强背诵是积累语言,强化语感的好方法。教师应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精彩句段,以及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通过这一方法有助于积累素材、培养语感、体验品味、情感投入,达到滑移默化的目的。
语感是一种综合的语文修养,需要在平时训练中,在长期规范的语言感受和语言运用中习得。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如果不把语感的培养摆在适当的位置,其效果是要打上大问号的。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教学论》
[2]《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3]《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关键词】语感 感受 触发 品味 领悟 实践 积淀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3-0112-02
吕淑湘先生曾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
一、什么是语感
语感是对言语的直觉能力,是个体的人与言语世界的直接联系,它表现为对作用于他的言语作品的内在反应能力,即听和读的能力;也表现为因表达个人情意的需要或适应社会交际的需要而在感觉层面直接生成言语作品的能力,即说和写的能力。一般说来,对言语的直觉能力越强,听读说写的能力也就越强。
二、语感的形成
现代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语言的感知归根到底是人的认知结构对言语的同化和顺应。认知结构是一个巨大的“语义场”,过去的经验和知识总是以表象和词的形式保存着,并因之形成“表象系统和概念——语词系统”。两个系统相互制约、渗透、影响、配合,最终构成网状认知结构。语言符号进入主体的认识结构,经过同化顺应过程,感性材料经过分析、综合。概念性的语词被激活,从而把握了语义,获取语言所反映的内容。同时,这种过程不知重复了多少次,然后达到“自动化”——形成感性和理性相统一的一种悟性,即形成了一种带有浓重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含义、形象、情味以及具体运用中的细微差别的能力,即我们所说的“语感”。同时,由于其网状的认知结构,在同化、顺应的过程中,语感和个人的具体经验、感受渗透在一起,伴随着意象的激活、想象的产生、情感的唤起等,构成语言描述的具体形象;以理解为基础,领会话外之音、言外之意,品味其中情境,体验其中情感,准确透彻地理解语意。因此,语感基于理解,但又能加深理解;语感是语言认知的最后阶段,而且也是语言感知的最后成果。
三、加强语感训练
语文的学习是很难做到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训练、积累的过程,只有“厚积”才能“薄发”。没有训练、积累,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也绝不可能有真正的听说读写能力,当然学不好语文。叶圣陶说过:“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渐能驾驭文字。”以下就五个方面的训练作些说明:
(一)听——感受语言,触发语感。
听,是一种“洗耳朵”的训练,听的时候,注意力集中在它的语言、语调、重音、停顿等,这些东西伴随着内容一同诉诸于人的听觉,思维情感内容所连带的语言形式,随着思维情感的展开呈现规律性的变化,这是语感产生的开始。这里有量的积累反复打上印迹的原因,也有思维分析归纳的过程,更有情感的助推作用。听的过程也是同化和顺应过程,它使听者联想起相似的经历,让认知的网状结构尽可能地被激活,唤醒其生命,从而培养语感。
由于听的训练借助于声音形式,所以要在训练中追求“悦耳动听”的效果。让学生多听范文,接受规范、高质量的语言刺激,无形中就会养成一种正确地遣词造句的习惯。这就要求教师的范读能力要强,要把文章中的感表在抑扬顿挫的声调里传出来,使学生耳与心谋,在感受语言中触发语感,逐步把范文中的语言化为自己的语言。
(二)读——品味语言,领悟语感。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意思是说,书读熟了,自能理解。我们主张多读,更主张“熟读”和“精思”相结合。朱熹说:“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三到之中心到最急。”也就是说,读书要一边读,一边想,想作者之所想,与作者在思想上沟通,在感情上共鸣。读,包括朗读和默读。默读是语感形成的重要途径,它是经过一个由视觉扫描到建立有语言形式的活的语音,再到对活的语音的接受与理解这样一个过程。朗读要借助听觉,把语言形式接受的经验,迁移到发声上的模仿与创新。然后不断自我反馈、体验、感受。朗读可借助声音外化默读过程中对文章的理解,都有品味、感受领悟、理解的过程,这一过程就是同化与顺应的过程,也是语感的积淀过程。因此,课堂教学中,要选择内涵丰富的精美文章,朗读和默读相结合,使学生形象和感情融合,产生内心视象,达到“目视其文,口发其声,心同其情,耳醉其音”的艺术效果。
(三)说——实践语言,习得语感。
语感既是接收过程的产物,也是表达过程的产物。说是把听、读中形成的语感,加入学生的知识和经验,通过有声的语言符号表达出来,它可以强化学生对语言的悟性,是形成语感的一条重要途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经常为学生创造说话训练的条件,如讲故事、辩论、谈体会、口头作文等,只有把学习的东西流之于口,才能记得牢,才能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
(四)写——运用语言,积淀语感。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语感更是在实践中锤炼而成的。引导学生多写日记、随笔等,进一步感悟语言之神妙,洞察语言之精髓,把握语言之理趣;还可以引导学生评改作文,以强化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能力。总之,练习写是学生运用语言,积淀语感的重要途径。
(五)背——积累语言,强化语感。
积累语言材料,其实是感性和语言模块的整体储存,它可以看作是生活经验材料,也可以看作是形象材料,或者是思维材料、情感材料,这些材料储存于大脑,将成为学生的终身营养,也就是语文素养的重要构成。它们一旦被激活,就会产生综合效应,极有利于接受和表达能力的整体提高。故此,加强背诵是积累语言,强化语感的好方法。教师应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精彩句段,以及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通过这一方法有助于积累素材、培养语感、体验品味、情感投入,达到滑移默化的目的。
语感是一种综合的语文修养,需要在平时训练中,在长期规范的语言感受和语言运用中习得。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如果不把语感的培养摆在适当的位置,其效果是要打上大问号的。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教学论》
[2]《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3]《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