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来,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化的过程中,传统诚信伦理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在社会的不同领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诚信危机,这种现象已蔓延到了大学校园。大学生诚信缺失严重,表现为上课逃课、考试作弊、情感欺骗、弄虚作假、借书不还、随意毁约等现象,诚信状况并不如人意。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主力军,他们的诚信品质将决定着他们日后走向社会的行为方式和结果,影响着个人、集体甚至国家的发展。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大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一、传统诚信伦理思想的衰微与不足
诚信思想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体系中的一个重要范畴,也是中国传统道德的一项基本规范。传统的诚信思想对于中华民族诚实不欺、讲求信用的文化传统的形成,对于理想的道德人格的塑造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同时在人际交往、经济活动、职业活动和治理国家等广泛领域和不同的生活层面发挥着主要作用,但也有不利于诚信行为普遍化的消极方面。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认为大到治国,小到处事,都需要讲究诚信,强调建立以“仁义道德”为核心的对称信用结构,他们重视领导者的道德示范作用,把整个社会信用的好坏寄希望于统治者的道德水准和身体力行上,认为诚信有利于维持社会秩序,但儒家思想中的“信”并不是一种普遍的基本的道德要求,而是从属于“亲亲”“尊尊”“贤贤”等大义的,是用来维护封建礼制秩序的附属性的原则。儒家传统的诚信观是一种以“良心”“诚意”为基础的诚信观,是一种不求功利、只讲道义的诚信观。“讲信”总是和“重义”相连,“背信”总是和“弃义”相关。[1]中国传统诚信观带有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它是建立在封建宗族伦理思想的基础上。宗族伦理的很大特点是以个人为中心,强调血缘共同体和建立一种亲疏远近的人际秩序,传统诚信适用的范围只限于熟人社会,这种以血缘、地缘和情缘为纽带的小范围的诚信体系,它与自然经济是相适应的。但由于缺乏法律制度和发达的商品经济作为支撑,因此难以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主体的交往行为已经远远超出了熟人社会的圈子,更多的交易是发生在陌生人之间,交易对象多元化,宗族伦理在一定程度上不适用于陌生利益主体间的信用扩展与一般化。传统诚信观对在经济领域内的起着重要作用的商业诚信伦理论述不多,这与以自然经济、小农经济为经济基础的封建社会商品经济不发达,交往不频繁,统治者采取“重农抑商”的政策有关,这一切使得“诚信”的思想在经济领域内的影响深度和广度都十分有限。另外,由于在历史上曾经一度出现过历史虚无主义,即无原则的舍弃历史文化价值的行为和思想观念,在社会生活中轻视传统的诚信伦理思想的现象较为普遍。同时,改革开放也把西方的个人主义的自由价值观带进了国内,强调个体利益的至上性,抹杀个人与社会的统一性,割断个人与历史传统的联系,只讲个人权利和自由,轻视社会制约和道德规范。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加速了传统诚信思想的衰微。
二、社会大环境是诱发大学生诚信缺失的重要外部原因
现实社会生活中的负面因素影响。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我们的祖国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综合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改善,民主政治有了很大的进步,文化建设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国际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在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由于体制方面的原因以及维系市场经济信用关系的制度和道德体系尚不健全、不完善,信用基础薄弱,导致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许多领域中出现诚信缺失现象。具体表现为:第一,在政治生活领域中,一些地方政府言而无信,失信于民。地方政府政策朝令夕改,缺乏透明度和可预期性,破坏了社会对政府的信任与信心。第二,在经济领域中,制假贩假活动猖獗,假冒伪劣商品泛滥等不法行为盛行。第三,在科研领域中,在名利的诱惑和驱动之下,科研造假之风盛行。第四,在文化领域内,媒体上不负责任的个别报道和言论,对大学生的诚信道德的形成,产生了消极的影响。第五,网络的负面影响,大大改变了诚信教育的内外环境。
受市场经济价值取向功利化的影响。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市场经济在极大的解放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人民的生活领域和认知领域带来了负面影响。经济上的急功近利,必然造成道德上的唯利是图,从而不可避免地使一些人社会责任感弱化,公德心淡漠和行为方式失范。
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现实生活中出现了大量违背经济运行伦理、运行规则的经营方式。在现实的社会经济运行方式和社会生活中,某些人见利忘义、唯利是图、急功近利、尔虞我诈,他们不顾道德和良知的约束,不择手段地谋取不正当利益。经济领域的不诚信行为以极快的速度向社会生活的其他领域蔓延,这种倾向有可能使许多人自觉不自觉地以此为自己不诚信的品质和行为辩护。而这一切也极大的影响着身处市场经济中的高校学生的诚信价值观,他们在处理社会与个人的关系时,个人主义的价值取向日益突出。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以是否有利于自己的利益为尺度,有时在关涉到自身利益时甚至不惜以牺牲诚信道德为代价。有些大学生甚至认为采取不诚信的行为有助于自身利益的实现。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健全,社会信用制度不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其相应制度还没有完全健全,因此不可避免地引发一些社会矛盾和社会不公正现象导致利益冲突,引发许多包括诚信缺失的道德问题。市场经济是趋利性经济,追求利润最大化是其不变的准则,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类对经济理性(即利益最大化原则)[2]的追求及其运用是无可厚非的。但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要注重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又要不断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因此不可避免地在经济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市场经济的客观法则与社会主义价值原则不能完全统一的矛盾。
诚实信用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础和保障。但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与之相配套的信用制度和信用体系未能及时填补计划手段退出的空间,以政府为主体的信用制度和以个人、社会为主体的信用体系的建设明显滞后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如信用立法滞后,信用管理手段单一,信用管理的中介服务组织不成熟,由此出现信用约束的真空,给部分机会主义者有机可乘。目前,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和法制体系需要一个过程,这种守信利益受损,失信反而受益的状况,给一些不守信者逃避惩罚提供了可乘之机,这也严重地影响到了高校的学子。对于自律性强、诚实守信的学生得不到奖励,而对那些善于投机取巧、欺蒙哄骗、弄虚作假的学生,学校和社会也没能给予应有的法纪处分和道德谴责。
三、高校诚信教育缺乏实效性
诚信教育作为高校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一直在抓,但诚信教育的实效性却存在问题。这主要与学校诚信教育重视不够、教育内容滞后,教育方式、方法过于简单,教育评价机制单一,教育者本身的道德素质亟待提高等因素有关。具体表现在:
1.大学教育功能的异化。目前的大学教育,片面夸大了大学的产业性,重功利轻理性,重科学轻人文,重社会需要轻个性发展,将德育和智育严重分离,偏重专业教育,忽视大学生健全人格和人文精神的培养。教育工作一方面要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另一方面现实的功利主义思想冲击着传统的办学思路,使得教育本身也在诚信和虚伪的二律背反中不能自拔。
2.诚信教育重视不够,缺乏正确的评价机制。不容否认的是在全国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高校越来越重视大学生的道德教育,但高等教育的特点是进行专业教育。虽然学校有关部门一直坚持要求把德育放在首位,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把智育作为最重要的标准,衡量学生好坏的尺子依旧是学习成绩,这在学校的评优和保送研究生中都有体现。而对学生的德育评价则很少有硬性的可操作的量化指标,从某种程度上给学生以错觉,大学期间只要成绩好就足够了,诚信教育成了可有可无的事。
3.高校诚信教育滞后。诚信教育的内容滞后。在诚信教育过程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的受动者,教育内容过多停留在原理的灌输、规则的阐述上,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不能贴近他们的现实生活、思想实际和心理年龄,同时也忽视了对大学生进行基本的责任和义务教育。
诚信教育的教学手段滞后。诚信教育的主要途径是通过教师的课堂影响,“两课”教学发挥着主渠道作用。但在许多学校里,教师的教学手段落后、陈旧。现代化的教学传媒和先进的网络平台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教师的讲课还停留在“一根粉笔、一张嘴”的水平上,简单说教、单纯灌输,不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相反,学生对这种单调、空洞的说教很厌烦,把它当成一种额外的负担。
4.高校管理工作存在着漏洞。从高校内部管理来看还存在诸多问题:学校管理教育方式不科学,出现简单化趋向,如以管代教、以罚代教等;高校中的一些管理部门存在诸多弊病和漏洞,学校尚未建立健全有效的学生诚信约束机制与相关制度规范。对学生的诚信表现管理松懈、监督不力,有的甚至为了逃避责任或减少麻烦而对学生的违约违规行为采取默许的态度,助长了学生舍信取义而追逐名利的歪风。由于缺少惩治“诚信缺失”的有效手段和机制,对大学生的不诚信行为不能给予应有的劝导和惩戒,对坚守诚信的学生不能给予相应的奖励,这也在客观上为学生不守诚信创造了条件和机会。学校本身在具体执行各种规章制度的过程中出现的不公正和不诚信,也潜移默化地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产生负面影响。为了提高英语的四级、六级的过级率,一些高校对代考者、抄袭者视而不见。特别是目前将学生的一次性就业率作为衡量高校办学水平和质量高低的标准后,为了追求一次性签约率,把毕业生“推销出去”,部分学校默许、纵容甚至帮助学生造假,这在客观上诱导了大学生诚信的缺失。
5.教育工作者本身的素质亟待提高。教师应为人师表,在诚信方面作为学生的榜样。但有些教育工作者,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上不能严格要求自己,说话做事不负责任,不守信用,个人修养欠缺,不能做学生诚信的表率。他们到处兼职、学术腐败、科研浮躁,对本职工作敷衍了事,教案几年不变,上课迟到早退,批改作业不认真,随意给出成绩和评语,有的人还接受学生贿赂等等,这都违背了诚信的基本准则,严重破坏了教师队伍的整体形象。有些教育工作者根本不具备从事思想工作的基本理论素养,缺乏人格魅力和亲和力,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不足,对学生的成长、成才关心不够,师资结构不合理,师资队伍的管理不科学,这些都无一例外的会影响到诚信教育的效果。
四、家庭教育的缺位
个体诚信的发展要经历一个由模仿到内化的过程,父母和教师都是他们模仿的对象,父母是家庭成员的代表,心理学家普遍认为孩子在四五岁时是培养价值观和辨别是非能力的最重要的时期,孩子的品性就是在这个时期养成的。但有些家长却没有认识这是一种隐形教育,在生活中不时流露出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一切唯利是从的价值取向。他们不能以身作则,撒谎、造假、偷税漏税、商业欺诈,这些严重影响到孩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确立和培养,对学生的诚信品质养成都是十分不利的。没有情感教育,则培养不出善的情感,没有善的情感,则何来诚信呢?
高校家庭诚信教育的缺位。长期以来,大学由于生源分布广泛的原因,大学不如中小学那样重视家庭教育。一些家长也随着孩子的“金榜题名”放松了对孩子的教育。由于高校并轨,家庭出资自费上学,毕业生就业自主择业,家长更多地关注大学生将来的就业情况而不是他们的道德素质的好坏和综合素质的高低。
五、受到大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
1.知行脱节。诚信是一种主观精神状态,必须表现为积极、主动。许多大学生对诚实、正直、守信、履约、不欺、不骗、不说谎等诚信道德的基本范畴讲起来头头是道,但在实际行动中却是另一番景象。在大学校园里百分之百的学生都认同诚信的重要性,知道诚信是人的立身处世之根本,但部分学生对诚信的理解只是停留在认识层面上,仅把它作为一种知识来把握,并未把它内化为自身的行为,以致于他们的言行不一致。据某高校学工部门的一项调查发现,大学校园存在一个奇怪现象:100%的学生强烈反对校园里的不文明行为,但也是这100%的学生承认,校园里的种种不文明就发生在自己或者同学上。两个100%看似不可思议,实际上正是触及到了当前大学生诚信道德教育的关键所在,即缺乏一种对人对己统一的诚信标准。
2.世界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影响。当代大学生虽然思维敏捷,善于接纳新生事物,但他们自身修养不高,世界观不成熟、不稳定,价值取向偏颇,因此,在来自社会各方面思想的多元碰撞,价值观念的矛盾冲突,社会转型时期的道德困惑,学业与就业的诸多压力等因素的影响下,大学生们无所适从。一旦他们受到社会上诚信危机的冲击,就很容易表现出急功近利的心理和浮躁不定的心态,甚至于做出不守诚信、不负责任之举。同时,面对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和各种西方文化思潮,由于他们缺乏理性思辨与分析选择能力,对社会上良莠不齐的现象难辨真伪,也容易使他们将观察了解到的一些社会消极现象当作社会本质,从而淡化诚信观念,甚至做出与公民道德规范相背离的行为。他们奉行实用主义至上的原则,追求个人名利得失,很少考虑自己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价值。
3.大学生责任意识淡薄。当代大学生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而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具有较强的竞争意识和自主意识,但同时责任意识淡薄。部分大学生社会历史责任意识不浓,他们对所承担的历史重任不明确,缺乏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大学生对自身不同的社会角色责任意识不明,他们漠视作为一个公民的基本职责,破坏公共财物,忽视了作为子女应尽的责任与义务,谎话连篇,欺骗父母,习惯于被爱,而不会去关心他人,忘掉了学生的责任所在,学习马虎应付,考试作弊,甚至荒废学业。
参考文献:
[1]鄯爱红.儒家诚信伦理的现代诠释与整合[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5).
[2]廖小平.思想道德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121-132.
一、传统诚信伦理思想的衰微与不足
诚信思想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体系中的一个重要范畴,也是中国传统道德的一项基本规范。传统的诚信思想对于中华民族诚实不欺、讲求信用的文化传统的形成,对于理想的道德人格的塑造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同时在人际交往、经济活动、职业活动和治理国家等广泛领域和不同的生活层面发挥着主要作用,但也有不利于诚信行为普遍化的消极方面。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认为大到治国,小到处事,都需要讲究诚信,强调建立以“仁义道德”为核心的对称信用结构,他们重视领导者的道德示范作用,把整个社会信用的好坏寄希望于统治者的道德水准和身体力行上,认为诚信有利于维持社会秩序,但儒家思想中的“信”并不是一种普遍的基本的道德要求,而是从属于“亲亲”“尊尊”“贤贤”等大义的,是用来维护封建礼制秩序的附属性的原则。儒家传统的诚信观是一种以“良心”“诚意”为基础的诚信观,是一种不求功利、只讲道义的诚信观。“讲信”总是和“重义”相连,“背信”总是和“弃义”相关。[1]中国传统诚信观带有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它是建立在封建宗族伦理思想的基础上。宗族伦理的很大特点是以个人为中心,强调血缘共同体和建立一种亲疏远近的人际秩序,传统诚信适用的范围只限于熟人社会,这种以血缘、地缘和情缘为纽带的小范围的诚信体系,它与自然经济是相适应的。但由于缺乏法律制度和发达的商品经济作为支撑,因此难以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主体的交往行为已经远远超出了熟人社会的圈子,更多的交易是发生在陌生人之间,交易对象多元化,宗族伦理在一定程度上不适用于陌生利益主体间的信用扩展与一般化。传统诚信观对在经济领域内的起着重要作用的商业诚信伦理论述不多,这与以自然经济、小农经济为经济基础的封建社会商品经济不发达,交往不频繁,统治者采取“重农抑商”的政策有关,这一切使得“诚信”的思想在经济领域内的影响深度和广度都十分有限。另外,由于在历史上曾经一度出现过历史虚无主义,即无原则的舍弃历史文化价值的行为和思想观念,在社会生活中轻视传统的诚信伦理思想的现象较为普遍。同时,改革开放也把西方的个人主义的自由价值观带进了国内,强调个体利益的至上性,抹杀个人与社会的统一性,割断个人与历史传统的联系,只讲个人权利和自由,轻视社会制约和道德规范。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加速了传统诚信思想的衰微。
二、社会大环境是诱发大学生诚信缺失的重要外部原因
现实社会生活中的负面因素影响。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我们的祖国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综合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改善,民主政治有了很大的进步,文化建设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国际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在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由于体制方面的原因以及维系市场经济信用关系的制度和道德体系尚不健全、不完善,信用基础薄弱,导致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许多领域中出现诚信缺失现象。具体表现为:第一,在政治生活领域中,一些地方政府言而无信,失信于民。地方政府政策朝令夕改,缺乏透明度和可预期性,破坏了社会对政府的信任与信心。第二,在经济领域中,制假贩假活动猖獗,假冒伪劣商品泛滥等不法行为盛行。第三,在科研领域中,在名利的诱惑和驱动之下,科研造假之风盛行。第四,在文化领域内,媒体上不负责任的个别报道和言论,对大学生的诚信道德的形成,产生了消极的影响。第五,网络的负面影响,大大改变了诚信教育的内外环境。
受市场经济价值取向功利化的影响。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市场经济在极大的解放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人民的生活领域和认知领域带来了负面影响。经济上的急功近利,必然造成道德上的唯利是图,从而不可避免地使一些人社会责任感弱化,公德心淡漠和行为方式失范。
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现实生活中出现了大量违背经济运行伦理、运行规则的经营方式。在现实的社会经济运行方式和社会生活中,某些人见利忘义、唯利是图、急功近利、尔虞我诈,他们不顾道德和良知的约束,不择手段地谋取不正当利益。经济领域的不诚信行为以极快的速度向社会生活的其他领域蔓延,这种倾向有可能使许多人自觉不自觉地以此为自己不诚信的品质和行为辩护。而这一切也极大的影响着身处市场经济中的高校学生的诚信价值观,他们在处理社会与个人的关系时,个人主义的价值取向日益突出。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以是否有利于自己的利益为尺度,有时在关涉到自身利益时甚至不惜以牺牲诚信道德为代价。有些大学生甚至认为采取不诚信的行为有助于自身利益的实现。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健全,社会信用制度不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其相应制度还没有完全健全,因此不可避免地引发一些社会矛盾和社会不公正现象导致利益冲突,引发许多包括诚信缺失的道德问题。市场经济是趋利性经济,追求利润最大化是其不变的准则,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类对经济理性(即利益最大化原则)[2]的追求及其运用是无可厚非的。但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要注重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又要不断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因此不可避免地在经济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市场经济的客观法则与社会主义价值原则不能完全统一的矛盾。
诚实信用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础和保障。但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与之相配套的信用制度和信用体系未能及时填补计划手段退出的空间,以政府为主体的信用制度和以个人、社会为主体的信用体系的建设明显滞后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如信用立法滞后,信用管理手段单一,信用管理的中介服务组织不成熟,由此出现信用约束的真空,给部分机会主义者有机可乘。目前,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和法制体系需要一个过程,这种守信利益受损,失信反而受益的状况,给一些不守信者逃避惩罚提供了可乘之机,这也严重地影响到了高校的学子。对于自律性强、诚实守信的学生得不到奖励,而对那些善于投机取巧、欺蒙哄骗、弄虚作假的学生,学校和社会也没能给予应有的法纪处分和道德谴责。
三、高校诚信教育缺乏实效性
诚信教育作为高校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一直在抓,但诚信教育的实效性却存在问题。这主要与学校诚信教育重视不够、教育内容滞后,教育方式、方法过于简单,教育评价机制单一,教育者本身的道德素质亟待提高等因素有关。具体表现在:
1.大学教育功能的异化。目前的大学教育,片面夸大了大学的产业性,重功利轻理性,重科学轻人文,重社会需要轻个性发展,将德育和智育严重分离,偏重专业教育,忽视大学生健全人格和人文精神的培养。教育工作一方面要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另一方面现实的功利主义思想冲击着传统的办学思路,使得教育本身也在诚信和虚伪的二律背反中不能自拔。
2.诚信教育重视不够,缺乏正确的评价机制。不容否认的是在全国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高校越来越重视大学生的道德教育,但高等教育的特点是进行专业教育。虽然学校有关部门一直坚持要求把德育放在首位,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把智育作为最重要的标准,衡量学生好坏的尺子依旧是学习成绩,这在学校的评优和保送研究生中都有体现。而对学生的德育评价则很少有硬性的可操作的量化指标,从某种程度上给学生以错觉,大学期间只要成绩好就足够了,诚信教育成了可有可无的事。
3.高校诚信教育滞后。诚信教育的内容滞后。在诚信教育过程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的受动者,教育内容过多停留在原理的灌输、规则的阐述上,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不能贴近他们的现实生活、思想实际和心理年龄,同时也忽视了对大学生进行基本的责任和义务教育。
诚信教育的教学手段滞后。诚信教育的主要途径是通过教师的课堂影响,“两课”教学发挥着主渠道作用。但在许多学校里,教师的教学手段落后、陈旧。现代化的教学传媒和先进的网络平台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教师的讲课还停留在“一根粉笔、一张嘴”的水平上,简单说教、单纯灌输,不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相反,学生对这种单调、空洞的说教很厌烦,把它当成一种额外的负担。
4.高校管理工作存在着漏洞。从高校内部管理来看还存在诸多问题:学校管理教育方式不科学,出现简单化趋向,如以管代教、以罚代教等;高校中的一些管理部门存在诸多弊病和漏洞,学校尚未建立健全有效的学生诚信约束机制与相关制度规范。对学生的诚信表现管理松懈、监督不力,有的甚至为了逃避责任或减少麻烦而对学生的违约违规行为采取默许的态度,助长了学生舍信取义而追逐名利的歪风。由于缺少惩治“诚信缺失”的有效手段和机制,对大学生的不诚信行为不能给予应有的劝导和惩戒,对坚守诚信的学生不能给予相应的奖励,这也在客观上为学生不守诚信创造了条件和机会。学校本身在具体执行各种规章制度的过程中出现的不公正和不诚信,也潜移默化地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产生负面影响。为了提高英语的四级、六级的过级率,一些高校对代考者、抄袭者视而不见。特别是目前将学生的一次性就业率作为衡量高校办学水平和质量高低的标准后,为了追求一次性签约率,把毕业生“推销出去”,部分学校默许、纵容甚至帮助学生造假,这在客观上诱导了大学生诚信的缺失。
5.教育工作者本身的素质亟待提高。教师应为人师表,在诚信方面作为学生的榜样。但有些教育工作者,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上不能严格要求自己,说话做事不负责任,不守信用,个人修养欠缺,不能做学生诚信的表率。他们到处兼职、学术腐败、科研浮躁,对本职工作敷衍了事,教案几年不变,上课迟到早退,批改作业不认真,随意给出成绩和评语,有的人还接受学生贿赂等等,这都违背了诚信的基本准则,严重破坏了教师队伍的整体形象。有些教育工作者根本不具备从事思想工作的基本理论素养,缺乏人格魅力和亲和力,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不足,对学生的成长、成才关心不够,师资结构不合理,师资队伍的管理不科学,这些都无一例外的会影响到诚信教育的效果。
四、家庭教育的缺位
个体诚信的发展要经历一个由模仿到内化的过程,父母和教师都是他们模仿的对象,父母是家庭成员的代表,心理学家普遍认为孩子在四五岁时是培养价值观和辨别是非能力的最重要的时期,孩子的品性就是在这个时期养成的。但有些家长却没有认识这是一种隐形教育,在生活中不时流露出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一切唯利是从的价值取向。他们不能以身作则,撒谎、造假、偷税漏税、商业欺诈,这些严重影响到孩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确立和培养,对学生的诚信品质养成都是十分不利的。没有情感教育,则培养不出善的情感,没有善的情感,则何来诚信呢?
高校家庭诚信教育的缺位。长期以来,大学由于生源分布广泛的原因,大学不如中小学那样重视家庭教育。一些家长也随着孩子的“金榜题名”放松了对孩子的教育。由于高校并轨,家庭出资自费上学,毕业生就业自主择业,家长更多地关注大学生将来的就业情况而不是他们的道德素质的好坏和综合素质的高低。
五、受到大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
1.知行脱节。诚信是一种主观精神状态,必须表现为积极、主动。许多大学生对诚实、正直、守信、履约、不欺、不骗、不说谎等诚信道德的基本范畴讲起来头头是道,但在实际行动中却是另一番景象。在大学校园里百分之百的学生都认同诚信的重要性,知道诚信是人的立身处世之根本,但部分学生对诚信的理解只是停留在认识层面上,仅把它作为一种知识来把握,并未把它内化为自身的行为,以致于他们的言行不一致。据某高校学工部门的一项调查发现,大学校园存在一个奇怪现象:100%的学生强烈反对校园里的不文明行为,但也是这100%的学生承认,校园里的种种不文明就发生在自己或者同学上。两个100%看似不可思议,实际上正是触及到了当前大学生诚信道德教育的关键所在,即缺乏一种对人对己统一的诚信标准。
2.世界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影响。当代大学生虽然思维敏捷,善于接纳新生事物,但他们自身修养不高,世界观不成熟、不稳定,价值取向偏颇,因此,在来自社会各方面思想的多元碰撞,价值观念的矛盾冲突,社会转型时期的道德困惑,学业与就业的诸多压力等因素的影响下,大学生们无所适从。一旦他们受到社会上诚信危机的冲击,就很容易表现出急功近利的心理和浮躁不定的心态,甚至于做出不守诚信、不负责任之举。同时,面对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和各种西方文化思潮,由于他们缺乏理性思辨与分析选择能力,对社会上良莠不齐的现象难辨真伪,也容易使他们将观察了解到的一些社会消极现象当作社会本质,从而淡化诚信观念,甚至做出与公民道德规范相背离的行为。他们奉行实用主义至上的原则,追求个人名利得失,很少考虑自己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价值。
3.大学生责任意识淡薄。当代大学生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而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具有较强的竞争意识和自主意识,但同时责任意识淡薄。部分大学生社会历史责任意识不浓,他们对所承担的历史重任不明确,缺乏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大学生对自身不同的社会角色责任意识不明,他们漠视作为一个公民的基本职责,破坏公共财物,忽视了作为子女应尽的责任与义务,谎话连篇,欺骗父母,习惯于被爱,而不会去关心他人,忘掉了学生的责任所在,学习马虎应付,考试作弊,甚至荒废学业。
参考文献:
[1]鄯爱红.儒家诚信伦理的现代诠释与整合[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5).
[2]廖小平.思想道德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12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