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vve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因而,在学生对数学学习存在的诸多障碍中,我认为最大障碍在于:学习的被动性,主动参与的意识差。他们把学习单纯地作为被动接受的过程。针对这种情况,这些年,我在初中数学课的教学过程中做了一些尝试。力争创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主动参与、主动学习中学会学习、学会交流、学会合作。 全文查看链接
其他文献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学和教育的技巧与艺术就在于要使每个儿童的潜能发挥出来,使他们享受到学习的成功和乐趣。”然而每个学生的先天素质、生活环境、知识基础乃至思维方式都不同,如何使我们的教育教学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呢?前不久,笔者执教了“一个数除以小数”一课,产生些许体会。    “注:本文中涉及到的图标、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摘要:作为一位负责任的老师,在课前精心准备教学,写出详细的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这也为正常的教学进行做好了铺垫,但是纵然你在课前已经做了非常充足的准备,包括各种预设,但是课堂上还是有可能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这也正是课堂教学的魅力所在。同时,一个好的教学设计如果没有经过课堂这一实践关的检验,那也只是纸上谈兵,“实践才是检验设计的唯一标准”。以下记录的是笔者在一次有关“费马点”的教学实践前后所发生
数学教学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心智活动。数学家哈尔莫斯指出:“只有问题才是数学的心脏。”因此,优化问题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思维效率的关键。而“问题解决式教学”就是为学生创设与生活密切联系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真实有趣的情境中,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在与同伴的合作交流中学习数学,体验学习的快乐。下面以“年、月、日”的教学为例,与同行们共同赏析优秀教师“问题解决式”的教学片断。  师:第29届
摘要:在金属材料学的课程中充分发掘材料科学史的教学价值,从而设计课堂教学的新思路和开辟课堂教学的新途径,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围绕着该主题,结合教学实践中的一些课例,浅析在金属材料教学中如何融入科学史的教育。  关键词:科学史;金属材料;科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4-0085-02  在大学金属材料学教材中许多章节都渗透着科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理念也在不断更新:数学教学要以生为本,让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与基本活动经验。基于这种思想,下面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为例,谈谈教学中的几点想法。  一、开放的导入——各显神通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学习建立在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以及初步认识图形的平移、旋转的基础上,于
摘要:以读者在借阅图书过程中书目查询实例为例,对高职高专读者文献检索能力的现状、原因、对策进行分析探讨,指出高职高专图书馆读者教育培训工作必须创新。  关键词:文献检索;文献检索能力;文献资源;读者教育培训;读者  中图分类号:G25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1-0050-02  高职高专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资源的增加,信
摘要: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杨东平指出,当前大学生的一个很大问题,就是集体的迷茫,缺乏明确的个人发展方向。学生的个性发展,自我的认知,兴趣及能力的发展都被忽略了,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面对国内各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大一的迷茫,大二大三的困惑,大四的毕业遗憾。我们为本校电子信息本科生编写了成长手册《大学青春在这里绽放》,实现了身边“一对一导师制”,以其突出的“专业指导性”、“实用性”,让学生成长
写在前面的话:2006年9月,来自内地沿海七个省市的16位数学教师,受教育部的委派,到香港的各个小学进行为期一年的数学交流和辅导工作。我很幸运能成为其中的一员。我被分派到香港九龙与沙田的两所小学工作,平时除了帮助香港教师备课、研究教案以及观课、写观课报告、作讲座外,还要参与他们的数学教研活动。一年过后,收获多多。    简单的方法是最伟大的。——《学习的革命》  在香港学校,无意之中看到了由台北市
摘要:论文以隧道工程为例,分析了当前土木工程生产实习面临的接待能力和经费有限等困难,提出了基于视频影像虚拟实习和实际工点虚实结合的生产实习模式,并开发了相关虚拟实践平台。通过教学试验,证实该模式不仅能够解决土木工程等专业生产实习面临的困境,还能进一步改善实习效果。  关键词:土木工程;生产实习;虚拟实践平台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9-01
摘要: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评价体系构建是在高职基于工作过程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提出的。其主要特点是考核标准职业化,以行为过程考核为主线,以教学项目为考核单元,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考评主体多元化,校内与企业评价相结合,开放式、全程化动态考核。积极开展课程评价体系的建设对于提高高职教育水平,促进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工作过程;课程改革;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