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重结果而不重过程,这可能是作文教学劳而寡效的重要原因之一。实际上,作文教学的关键,不仅在于让学生写出一篇作文,更在于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逐步把握写作要领,从而达到过程与结果的统一。作文教学要致力于关注写作过程和方法。《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特点,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学习需求,爱护学生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然而,如何在作文教学中有效地建立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笔者根据学生写作实际,结合自己多年作文教学,提出几点想法,与各位同仁商榷。
一、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模式化。现在很多语文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还是沿用过去那一套模式化教学,即“命题——指导——写作——批改——讲评”。整个过程以教师为中心,未能很好践行新课程“让学生参与教学是课程实施的核心”这一理念。且这种现象带有很大普遍性。指导学生作文时教师应尽量消减学生写作难的厌烦、畏惧心理,学生写作兴趣不断提高,作文拖拉现象自然减少了。
2.教法单一化。教学中重视作文形式和技能的训练,忽视作文内容的指导。也就是说,对写作教学只突出了它的文学性,而忽视了其人文性和实用性。把写作看作是一种技巧,而不是一种能力是极其错误的。有限的几节作文指导课都用在指导学生怎样写上,完全没有时间和精力来引导学生“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作文教学应针对学生的生活实际,除指导学生如何写外,还应重点培养学生感悟生活的能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为将来走向社会打下基础。
3.评价偏向化。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对学生作文评价标准和手段不合理。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评价的本质功能在于促进发展”,强调更要关注学生在语文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发展,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而我们对学生作文的评价标准很大程度上只看重其文学性,只重视写作技巧。评价手段更不合理,只有教师单向打分,以教师的评价标准为唯一标准,学生自始至终没有参与评价。
4.作文写作“产品”化。教师只看文本,不问情境。这种写作教学只关心是否写出了“好产品”。衡量这产品“好”的标准往往是一般通用文章的指标。至于这篇文章是在什么情境下写的,写给谁的,要达到什么目的,有何用,一概不考虑。
5.批改写作脱节化。这种写作教学模式,往往要求学生为作文而作文,教师“精批细改”,教师撰写的评语往往流于“例行的套话”和“正确的废话”。基本属于无效的劳动。
这种不考虑写作目的、对象、动机和实际用途的写作。除了应付作业和考试外,几乎没有任何意义。它最终成了一种教学生写假话、套话的技能训练,导致学生“伪圣化”畸形人格。这严重违背了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现代教育的宗旨,也不符合新课改表达交流的要求。
二、作文教学改革尝试
“吾手写吾心”此乃一境界也。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的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许多作家关于写作有过深刻阐述。如鲁迅说:“自己思索,自己做主”;郭沫若说:“用自己的脑袋去想,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手来做。”大师们的所言告诉我们写作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是表达自我的过程。写作要让学生充分地张扬个性,吐露自己的心里话,抒发自己的真感情。写作决不是言语的堆砌、拼凑,而是一个人心灵世界的展现。每个人都拥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内心世界,故一个班级的学生写出的文章应当是百花齐放、异彩纷呈的。学生们虽然拥有共同的素材库,写作却是根据各人的立意,选取适合自己的素材去表情达意,进行写作。写作中倡导“个性”,但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个性”在一定程度上受生理和遗传等先天因素影响,但主要是在后天和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中学生的个性形成正在发展期,尚未成熟与定型。教师应该珍惜学生呈现出来的每一点个性倾向,提倡“写出自己”,而不应强求个性化和“与众不同”;2.还应看到我国近几年经济发展迅速,观念形态等方面没能够与之协调,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混乱甚至浮躁,在这个大背景下,对个性理解也容易产生一些偏颇,比如强调“张扬”而贬低“平和”等。在写作方面,则容易强调“独特”而忽视“朴实平稳”。
“读书破万卷”此乃二境界也。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中学阶段阅读量增加到10万字。学生课本上文章自然要求读熟。除了课本外,还须读更多课外书,而且也要求学生认真仔细地读,读懂主要内容。“要想马儿跑,得给马儿喂草”。因此,要求学生每天读一篇文章,摘录好词佳句,充分利用谈天说地,交流读后感受,体会成语寓言,千古流芳诗文词句,富有哲理的名人名言等。为了促进学生语言积累,笔者在班级掀起“读千古美文,塑美好人格”活动。专门设立日积月累本,鼓励学生每天熟记成语,每天背诵一首古诗,每周会讲寓言故事。厚积才能薄发,每次习作,鼓励学生运用积累的优美词句,并且指导恰当运用,看谁用的优美词句多,及时给予鼓励表扬,学生感兴趣作文,乐于写作。
“为有源头活水来”此乃三境界也。
《语文课程标准》对作文的要求:“能把见闻,感受和想法写出来。”这就克服了为作文而教作文学科本位弊端,构建了向生活开放模式,给学生表达创造了更为广阔空间。作文更贴近学生生活,让作文反映学生生活,重要的是让学生去观察生活、体味生活,锻炼自己的思想、丰富自己的情感。有了“作文就是生活感受”,那么作文便水到渠成。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生活是写作的源头。作文教学必须把丰富多彩的生活,灿烂多姿的大自然作为学生作文的“源头活水”。作文时要紧紧抓住学生激情写作的“引燃点”,这一“引燃点”有时便是学生阅读课文与自己生活体验的“接触点”。抓住了“引燃点”,往往就会擦出意想不到的灿烂火花。
实践证明:作为语文教师,如果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脱离学生实际,在作文教学中以教师的观念去框范学生,其结果必定是事与愿违,欲速则不达。写作中尽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逐渐搞好作文教学。
写作与生活,如同空气之于鸟,水之于鱼,但写作还不可忽视另一重要因素,即虚构。主要是创造想象,即不依现成的描述,在对记忆表象进行加工的基础上,独立创造出新形象。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描述想象对写作的意义:“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想象使作者能清楚地“看到”要描绘的形象,“预见”的未来,帮助作者突破时空、经历界限,开发无穷无尽的新鲜乃至奇特的材料。学写作,就要重视想象力的发展,让思想插上双翅飞翔,神游八荒,获得十分丰富的写作材料。
总之,新课改形势下, 作文教学应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走进自然,亲近生活,激励学生多练笔.并要在作文教学训练中,以学生为主体,以读、写相结合,以及时反馈和鼓励评价为手段,面向全体学生,增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实现作文教学的优化效果。增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全面提高作文教学水平,迫切需要广大语文教师大胆地探索改革,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出发,处理好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关系,真正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使之养成良好的作文习惯,在具体的写作实践中逐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①倪文锦《新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②章熊 《关于中学写作教学的几点思考》,《中学语文教学》,2006年第10期。
③《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④张彬福、王磊《普通高中语文课程分析与实施策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作者单位:东乡县民族中学)
一、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模式化。现在很多语文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还是沿用过去那一套模式化教学,即“命题——指导——写作——批改——讲评”。整个过程以教师为中心,未能很好践行新课程“让学生参与教学是课程实施的核心”这一理念。且这种现象带有很大普遍性。指导学生作文时教师应尽量消减学生写作难的厌烦、畏惧心理,学生写作兴趣不断提高,作文拖拉现象自然减少了。
2.教法单一化。教学中重视作文形式和技能的训练,忽视作文内容的指导。也就是说,对写作教学只突出了它的文学性,而忽视了其人文性和实用性。把写作看作是一种技巧,而不是一种能力是极其错误的。有限的几节作文指导课都用在指导学生怎样写上,完全没有时间和精力来引导学生“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作文教学应针对学生的生活实际,除指导学生如何写外,还应重点培养学生感悟生活的能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为将来走向社会打下基础。
3.评价偏向化。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对学生作文评价标准和手段不合理。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评价的本质功能在于促进发展”,强调更要关注学生在语文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发展,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而我们对学生作文的评价标准很大程度上只看重其文学性,只重视写作技巧。评价手段更不合理,只有教师单向打分,以教师的评价标准为唯一标准,学生自始至终没有参与评价。
4.作文写作“产品”化。教师只看文本,不问情境。这种写作教学只关心是否写出了“好产品”。衡量这产品“好”的标准往往是一般通用文章的指标。至于这篇文章是在什么情境下写的,写给谁的,要达到什么目的,有何用,一概不考虑。
5.批改写作脱节化。这种写作教学模式,往往要求学生为作文而作文,教师“精批细改”,教师撰写的评语往往流于“例行的套话”和“正确的废话”。基本属于无效的劳动。
这种不考虑写作目的、对象、动机和实际用途的写作。除了应付作业和考试外,几乎没有任何意义。它最终成了一种教学生写假话、套话的技能训练,导致学生“伪圣化”畸形人格。这严重违背了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现代教育的宗旨,也不符合新课改表达交流的要求。
二、作文教学改革尝试
“吾手写吾心”此乃一境界也。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的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许多作家关于写作有过深刻阐述。如鲁迅说:“自己思索,自己做主”;郭沫若说:“用自己的脑袋去想,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手来做。”大师们的所言告诉我们写作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是表达自我的过程。写作要让学生充分地张扬个性,吐露自己的心里话,抒发自己的真感情。写作决不是言语的堆砌、拼凑,而是一个人心灵世界的展现。每个人都拥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内心世界,故一个班级的学生写出的文章应当是百花齐放、异彩纷呈的。学生们虽然拥有共同的素材库,写作却是根据各人的立意,选取适合自己的素材去表情达意,进行写作。写作中倡导“个性”,但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个性”在一定程度上受生理和遗传等先天因素影响,但主要是在后天和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中学生的个性形成正在发展期,尚未成熟与定型。教师应该珍惜学生呈现出来的每一点个性倾向,提倡“写出自己”,而不应强求个性化和“与众不同”;2.还应看到我国近几年经济发展迅速,观念形态等方面没能够与之协调,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混乱甚至浮躁,在这个大背景下,对个性理解也容易产生一些偏颇,比如强调“张扬”而贬低“平和”等。在写作方面,则容易强调“独特”而忽视“朴实平稳”。
“读书破万卷”此乃二境界也。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中学阶段阅读量增加到10万字。学生课本上文章自然要求读熟。除了课本外,还须读更多课外书,而且也要求学生认真仔细地读,读懂主要内容。“要想马儿跑,得给马儿喂草”。因此,要求学生每天读一篇文章,摘录好词佳句,充分利用谈天说地,交流读后感受,体会成语寓言,千古流芳诗文词句,富有哲理的名人名言等。为了促进学生语言积累,笔者在班级掀起“读千古美文,塑美好人格”活动。专门设立日积月累本,鼓励学生每天熟记成语,每天背诵一首古诗,每周会讲寓言故事。厚积才能薄发,每次习作,鼓励学生运用积累的优美词句,并且指导恰当运用,看谁用的优美词句多,及时给予鼓励表扬,学生感兴趣作文,乐于写作。
“为有源头活水来”此乃三境界也。
《语文课程标准》对作文的要求:“能把见闻,感受和想法写出来。”这就克服了为作文而教作文学科本位弊端,构建了向生活开放模式,给学生表达创造了更为广阔空间。作文更贴近学生生活,让作文反映学生生活,重要的是让学生去观察生活、体味生活,锻炼自己的思想、丰富自己的情感。有了“作文就是生活感受”,那么作文便水到渠成。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生活是写作的源头。作文教学必须把丰富多彩的生活,灿烂多姿的大自然作为学生作文的“源头活水”。作文时要紧紧抓住学生激情写作的“引燃点”,这一“引燃点”有时便是学生阅读课文与自己生活体验的“接触点”。抓住了“引燃点”,往往就会擦出意想不到的灿烂火花。
实践证明:作为语文教师,如果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脱离学生实际,在作文教学中以教师的观念去框范学生,其结果必定是事与愿违,欲速则不达。写作中尽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逐渐搞好作文教学。
写作与生活,如同空气之于鸟,水之于鱼,但写作还不可忽视另一重要因素,即虚构。主要是创造想象,即不依现成的描述,在对记忆表象进行加工的基础上,独立创造出新形象。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描述想象对写作的意义:“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想象使作者能清楚地“看到”要描绘的形象,“预见”的未来,帮助作者突破时空、经历界限,开发无穷无尽的新鲜乃至奇特的材料。学写作,就要重视想象力的发展,让思想插上双翅飞翔,神游八荒,获得十分丰富的写作材料。
总之,新课改形势下, 作文教学应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走进自然,亲近生活,激励学生多练笔.并要在作文教学训练中,以学生为主体,以读、写相结合,以及时反馈和鼓励评价为手段,面向全体学生,增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实现作文教学的优化效果。增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全面提高作文教学水平,迫切需要广大语文教师大胆地探索改革,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出发,处理好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关系,真正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使之养成良好的作文习惯,在具体的写作实践中逐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①倪文锦《新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②章熊 《关于中学写作教学的几点思考》,《中学语文教学》,2006年第10期。
③《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④张彬福、王磊《普通高中语文课程分析与实施策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作者单位:东乡县民族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