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装在套子里的人》是俄国著名短篇小说巨匠契诃夫的力作之一,它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学生。笔者对这一名篇进行备课时,心想,如果按照传统的小说三要素来上似乎也无不可,可总觉得毫无新意可言,如何对现状有个突破?能不能找到一个比较巧妙的切入点并借此而使全文的解析条分缕析呢?
笔者研读文本之后,一个句子赫然跳入眼帘——“我的同事希腊文教师别里科夫两个月前才在我们城里去世”。照理,一个人的离世是值得怜惜的,为何作者却用了一个“才”字呢?抓住这个句子的“才”字,发现全文一下子豁然开朗。现把以“才”字为切入点的备课思路简述如下:
1. 文章第一句“我的同事希腊文教师别里科夫两个月前才在我们城里去世”中的哪一个词语最重要?
提示:“才”。
2 . 它表达了人们什么样的情感?
提示:对别里科夫的厌恶与害怕。
3. 这里的人们是怎样的人?
提示:渴望自由的人们,具体一点,可以界定为渴望自由追求进步光明的年轻知识分子。
4 . 人们为什么会厌恶别里科夫?
提示:因为他监督人们的言论,钳制人们的思想,窥探他人的隐私,像一个无形的套子套住人们的身心。
5 . 作者是怎样刻画别里科夫的?
提示:
(1)肖像描写
原文描写是这样的:
他也真怪,即使在最睛朗的日子,也穿上雨鞋,带上雨伞,而且一定穿着暖和的棉大衣。他总是把雨伞装在套子里,把表放在一个灰色的鹿皮套子里;就连削铅笔的小刀也是装在一个小套子里的。他的脸也好像蒙着套子,因为他老是把它藏在竖起的衣领里。他戴黑眼镜,穿羊毛衫,用棉花堵住耳朵眼。他一坐上马车,总要叫马车夫支起车篷。几句话就活脱脱画出守旧胆怯怪僻的人物形象。
(2)语言描写(细节描写)
“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是主人公的口头禅,在文中重复出现多次,展示了一个真正装在套子里的人的独具特色的性格特征。契诃夫是使用细节描写的大师,他在自己的短篇小说中巧妙地使用,使得所刻画人物形神兼备。如《变色龙》中的主人公穿脱大衣这一细节描写,非常形象地展示了主人公因狗的主人不同而有不同的表现,把一个见风使舵欺下媚上的龌龊警察形象呈现在读者面前。
(3)动作描写与心理描写
作者写主人公的“搓手”“打哆嗦”以及在柯瓦连科家里摔倒后遇到华连卡的心理联想,都刻画出了一个可怜又可鄙可笑的可怜虫形象。
(4)生活环境的衬托
他的卧室挺小,活像一只箱子,床上挂着帐子。他一上床就拉过被子来蒙上脑袋。房里又热又闷,风推着关紧的门,炉子里嗡嗡地叫,厨房里传来叹息声——不祥的叹息声……这样的环境其实也是一个套子,一个保护别里科夫内心的卑怯与恐惧的外壳。
(5)次要人物的烘托
写华连卡和柯瓦连科烘托别里科夫的沉闷保守无聊,同时写别里科夫的恋爱也流露出他心底的渴求,也恰恰表现了主人公人性的异化。
(6)典型事件的展示
作者写了三件事,一漫画事件,二骑车事件,三摔楼事件。不管哪件事,都算不上什么大事,但就是这样的小事,却对别里科夫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乃至终结了他的可悲性命。事件越小,反衬的力量越大,也就越发人深思。
6. 你觉得别里科夫是个怎样的人?
提示:保守,胆怯,多疑,性情孤僻,思想守旧反动,人性异化,又残存着对生活幻想的可怜虫。
7. 结婚是否表现别里科夫对生活的某种渴望?如果他结婚了,能否走出“套子”?
提示:这是一道探究题,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允许有多样的见解,言之成理即可。
8. 在我们的周围,是否也有这样的“套子”,如果有,你怎样看待?
提示:此题要求学生联系生活,是典型的迁移题目。它的作用在于让学生的阅读视阈与生活实际的对接,起到活学活用之效。
这些问题的设置,全部来源于一个“才”字,所以,可以说,抓一个“才”字而境界全出。
(作者单位:三明市大田职业中专学校)
笔者研读文本之后,一个句子赫然跳入眼帘——“我的同事希腊文教师别里科夫两个月前才在我们城里去世”。照理,一个人的离世是值得怜惜的,为何作者却用了一个“才”字呢?抓住这个句子的“才”字,发现全文一下子豁然开朗。现把以“才”字为切入点的备课思路简述如下:
1. 文章第一句“我的同事希腊文教师别里科夫两个月前才在我们城里去世”中的哪一个词语最重要?
提示:“才”。
2 . 它表达了人们什么样的情感?
提示:对别里科夫的厌恶与害怕。
3. 这里的人们是怎样的人?
提示:渴望自由的人们,具体一点,可以界定为渴望自由追求进步光明的年轻知识分子。
4 . 人们为什么会厌恶别里科夫?
提示:因为他监督人们的言论,钳制人们的思想,窥探他人的隐私,像一个无形的套子套住人们的身心。
5 . 作者是怎样刻画别里科夫的?
提示:
(1)肖像描写
原文描写是这样的:
他也真怪,即使在最睛朗的日子,也穿上雨鞋,带上雨伞,而且一定穿着暖和的棉大衣。他总是把雨伞装在套子里,把表放在一个灰色的鹿皮套子里;就连削铅笔的小刀也是装在一个小套子里的。他的脸也好像蒙着套子,因为他老是把它藏在竖起的衣领里。他戴黑眼镜,穿羊毛衫,用棉花堵住耳朵眼。他一坐上马车,总要叫马车夫支起车篷。几句话就活脱脱画出守旧胆怯怪僻的人物形象。
(2)语言描写(细节描写)
“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是主人公的口头禅,在文中重复出现多次,展示了一个真正装在套子里的人的独具特色的性格特征。契诃夫是使用细节描写的大师,他在自己的短篇小说中巧妙地使用,使得所刻画人物形神兼备。如《变色龙》中的主人公穿脱大衣这一细节描写,非常形象地展示了主人公因狗的主人不同而有不同的表现,把一个见风使舵欺下媚上的龌龊警察形象呈现在读者面前。
(3)动作描写与心理描写
作者写主人公的“搓手”“打哆嗦”以及在柯瓦连科家里摔倒后遇到华连卡的心理联想,都刻画出了一个可怜又可鄙可笑的可怜虫形象。
(4)生活环境的衬托
他的卧室挺小,活像一只箱子,床上挂着帐子。他一上床就拉过被子来蒙上脑袋。房里又热又闷,风推着关紧的门,炉子里嗡嗡地叫,厨房里传来叹息声——不祥的叹息声……这样的环境其实也是一个套子,一个保护别里科夫内心的卑怯与恐惧的外壳。
(5)次要人物的烘托
写华连卡和柯瓦连科烘托别里科夫的沉闷保守无聊,同时写别里科夫的恋爱也流露出他心底的渴求,也恰恰表现了主人公人性的异化。
(6)典型事件的展示
作者写了三件事,一漫画事件,二骑车事件,三摔楼事件。不管哪件事,都算不上什么大事,但就是这样的小事,却对别里科夫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乃至终结了他的可悲性命。事件越小,反衬的力量越大,也就越发人深思。
6. 你觉得别里科夫是个怎样的人?
提示:保守,胆怯,多疑,性情孤僻,思想守旧反动,人性异化,又残存着对生活幻想的可怜虫。
7. 结婚是否表现别里科夫对生活的某种渴望?如果他结婚了,能否走出“套子”?
提示:这是一道探究题,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允许有多样的见解,言之成理即可。
8. 在我们的周围,是否也有这样的“套子”,如果有,你怎样看待?
提示:此题要求学生联系生活,是典型的迁移题目。它的作用在于让学生的阅读视阈与生活实际的对接,起到活学活用之效。
这些问题的设置,全部来源于一个“才”字,所以,可以说,抓一个“才”字而境界全出。
(作者单位:三明市大田职业中专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