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切忌囫囵吞枣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vi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高中语文教学,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为了达到此种目标,阅读教学必须从精读细品入手,让学生在“咬文嚼字”的过程中形成“语文思维”,养成精读细品文本语言的习惯,读出“语文味”。而非粗枝大叶、囫囵吞枣,文本字句尚未了然于心就开始随意发挥,甚至“大胆创造”,这不是“大刀阔斧”,更不是“才华横溢”,对于基础不实的中学生,反而是“毒药”一剂,且中毒之后终生难愈。
  韩愈的《师说》,是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传统篇目”,研读的文字几乎无可计数,但还是有可质疑、可进一步细读探讨的地方,这里仅就此篇中的虚词“其”较一较真。
  “其”作为常见虚词,在文言文中出现得比较频繁,因其词性多变、用法复杂,学生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有时不同资料对同一“其”解释不同,更给人似是而非之感。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教辅资料将“其可怪也欤”中的“其”注释为“语气副词,表示揣测”,笔者以为,这样的解释值得商榷。
  首先,对一句话的理解不能忽视标点符号,教材中该句末尾用的是叹号,表示该语句语气强烈,而课后译文变成一般陈述句,没有将感叹语气翻译出来;而“其”表揣测,“欤”表感叹,同一句话中包含“揣测”和“感叹”两种语气,令人费解。
  笔者通过查阅资料发现,“其”作为副词可用来表示揣测、感叹、商量、命令、反问等不同语气。如“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中的“其”用来表示委婉的商量语气;“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中的“其”用来表示期望和命令的语气;“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则是反问语气。而“其”作为表示揣测的语气副词时,相当于“殆”,句末一般有疑问语气词“乎”、“与”之类,如《师说》的“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一句中的“其”。
  那么,“其可怪也欤”一句中的“其”到底该作何解?结合具体语境来看,韩愈在上文中尖锐地指出了出于社会底层的“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不耻相师,这与“士大夫之族”的“群聚而笑之”形成鲜明的对比。“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这正是韩愈最辛辣的嘲讽与最深沉的感叹:自视甚高的士大夫们瞧不起互相为师的三教九流之辈,事实却是士大夫们的智慧和能力反而不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真是奇怪啊!由此可见,这里的“其”应解释为表示感叹语气副词,“其可怪也欤”应译为“真是奇怪啊”的感叹句更符合文章原意,更有利于作者的感情的表达!
  又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一文中有“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一句,苏教版教材将“英发”一词注为“卓越不凡”,这样的解释不能说不对,但总有囫囵吞枣、泛泛而谈之嫌。
  “英发”一语出自《三国志·吕蒙传》,孙权在评价吕蒙时,说道:“……筹略奇至,可以次于公瑾,但言议英发不及之耳。”苏轼不止一次地沿用其义,《送欧阳推官赴华州监酒》:“知音如周郎,议论亦英发。”《荐宗室令畤状》:“吏事通敏,文采俊丽,志节端亮,议论英发。”《汉语大词典》也将“英发”一语收为词条,注曰“才华显露,神采焕发”。而刘孝标注引《魏氏春秋》:“武王(曹操)姿貌短小而神明英发”。
  由“言议英发”到“神明英发”,再到“雄姿英发”,这“英发”一词,究竟该如何解释才更合情合理?
  在诸家之中,笔者以为叶嘉莹先生的见解最为精到:
  “英发”两个字用得很好,而且这两个字不是泛指。《三国志》里边讲,东吴的人称赞周瑜,就是用“英发”两个字来形容他的。“英”本义是“草木的花”,是最有光彩那一部分。以此喻指凡是有光彩的、杰出的、卓尔不群的人就是“英”。“英发”是一种生命的勃发。“姿”不光是指容貌,它是指一种风姿仪态。(叶嘉莹《唐宋名家词赏析》)
  由此可见,“英发”的本义应是“花开”,结合语境将“雄姿英发”解读为“(新婚的)周瑜的‘雄姿’就像鲜花绽放(那么鲜亮耀眼,生机勃勃)”,比“卓越不凡”之类的说辞,更合情合理,更具体细致、富有情致。
  套用一句哲语——“我读故我在”。我觉得文本细读的终极意义不在于教师一定要读出多少“人之未见,人之未发”,而是一次实实在在的重新发现、评估、解构又升华的过程。文本细读,看似只是对一个词、一个句子、一个片断的细读、挖掘、敲打,其实是对文本的尊重,也是对学生的负责,更是对教育教学质量的保证。
  黄叶,教师,现居浙江诸暨。
其他文献
综合性学习是语文教学改革中的新领域,它没有现定的模式可以模仿,需要每个语文教师进行探究和实践,笔者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在这方面进行尝试,想通过综合性学习课程来构建开放型的主体教学模式。  一.综合性学习的分类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课内语文综合性学习,即结合课本这一“例子”,拓展课外,并加以延伸。它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本的认识和理解,又可以进一步拓宽其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另一
语文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阵地,把握美的特征,寓审美教育于语文教育之中,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增强语文教学魅力、提高语文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本文从现状及原因入手,对如何更好地实施语文审美教育的一些方面作些粗浅的分析与探讨。  一.在阅读教学中奠定审美的基础  阅读课文,是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一个重要方法,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领会其审美教育的内涵。成功的泛读
小说名为“亲人”,可是若从亲情的角度来读,会有不少描写令人匪夷所思。亲情,是公认的合法情感,而且已经形成了固定的显现模式。从这点来看,其实文学描写中的大量亲情已然是公共化的言说,而非个人化的言说了。而自我救赎,名字虽然高深,其实却是我们在人生路上都需要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按我的理解,简单来说就是当你遭遇痛苦,靠别人的迁就、开导来帮你摆脱是靠不住的。我们只能靠自己。靠自己又该怎么做呢?个人有个人的
自从儿童文学诞生之日起,就与小学语文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随着社会对教育事业的日益关注和新课改的逐步深化,新颁布的课程标准在对课外读物的建议过程中也列举了《安徒生童话》《伊索寓言》等诸多儿童文学作品,促使儿童文学发展成为小学语文课程的重要资源,是洞悉学生心灵世界的窗口,也是小学教师的得力助手和小学生们的良师益友。因此,深入研究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一.儿童文
中国古典诗词凭借其简洁、凝练,内涵丰富、形象优美、情感美丽等美学特质而成为中华民族最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它们凝聚着我们中华民族先人的智慧与情操,熏陶着一代又一代中华优秀儿女美好的品格。所以,内涵丰富、形式优美、情感美丽、形象生动的中国古典诗词历来都是北师大版初中语文教材的一道亮丽的、不可替代的风景。既如此,那么,我们就有必要在此探讨如何让中学生乐学古典诗词、会学古典诗词、会品古典诗词等教学策略。 
目前,名著导读教学现状不容乐观,或是放羊式无“导”而读,或背读浓缩的“残渣”,或僵硬的板块式灌输等等,不一而足。究其原因,大多是学生厌读、老师怕教,再加上考试指挥棒乱舞所致。经典阅读是人文教育的最佳途径,语文老师可从多方面进行名著导读:  1.促其真读,牢记名著的主要内容  教师可以用多种方式,引读学生用心真读。如,指导写读书笔记、手抄报评比、组织名著片段话剧表演、名著影视观摩……浓郁的文学氛围,
“文章,经过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文艺理论家曹丕诠释写作真谛。而今学生习作,生命意识淡薄,自由情感缺失,理性思维空白。鉴于此,笔者通过作文评价教学,使学生写作在评价中得以提升。  一.作文评价现状剖析  以往作文指导存在形式化、空洞化,作文评价限于概念化,形同虚设。教师层面,是批改作文,学生层面就是分数及评语。究其原因:当前江苏高考模式,语文老师教学任务繁重,无暇全面科学实施评价;其次,作文写作跟
清代画家笪重光说:“绘画不能绘其馨,绘水不能绘其声。”但高明的画家往往采用由实生虚的手法,激发读者联想,达到绘馨绘声的艺术效果。例如“踏花归去马蹄香”,有一位画家就画落红满径,几只蝴蝶飞逐于马后。以蝴蝶追逐沾满野花馨香的马蹄,这不是间接绘出花的香味了么?这样的构思的确不同凡响。国画大师齐白石画《蛙声十里出山泉》时,只画出山涧流泉中涌现出一些蝌蚪来,这蛙声就自然从纸上流出来了。诗画同理,古典诗歌就借
《春晓》是诗人孟浩然隐居鹿门山时所作。诗人抓住春天早晨刚醒来的一瞬间展开描写和联想,让读者感受到了一种百鸟齐鸣、百花齐放的春光景象,读来让人欣赏、赞美;可是作者在创作时,对于这样的春色是什么感觉呢?  “春眠不觉晓”,早晨睡得不知不觉了,为什么呢?这无外乎两个原因:一是白天太累了,二是晚上睡不好。对于隐居山林从事生产劳动的诗人来说,这两个原因都有。局促屋子里一冬了,春天刚来,人还穿得是臃臃肿肿,筋
古诗语言凝练,内涵深厚,极具韵味,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大瑰宝。“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用古诗启蒙学生心智的做法由来已久,小学教材每一册中一般都会编排二至四首古诗。高质量地教学这些古诗,让学生走进诗歌的天地,领略古人语言的无穷奥妙,是每一位语文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入文——与文本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无论何种篇章,首先得让学生感知其外衣——语言文字,理解、领悟及背诵,都得以此为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