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5E”教学模式通常是在教师的启发和指导及帮助下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思考下并结合互相协调作用下对各個问题进行探讨,学生通过该模式在原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对各类信息进行整理和构建新旧知识的互联性,达到建立一个全新的知识体系。本文就“5E”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探索,如结合高中生物人教版生物学必修三的“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的章节,教师通过合理规划分类章节概念,让学生们清晰认知到各个知识点中的逻辑理念。构建理论基础的“5E”教学模式,让学生充分的发挥到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关键词:“5E”教学模式;高中生物;主观能动性
一、 “5E”教学模式的步骤及基本内涵
“5E”及吸引、探究、解释、迁移和评价。这五个环节的学习过程,都是以英文字母“E”开头,这就是“5E”教学模式的由来。学习的起始点的吸引是指能够快速地引入主题,并让学生产生好奇心,这是为铺垫探究阶段的情境过程,教师在生物学课堂上吸引的主要方式则是在已知学生掌握的概念知识的基础下,让学生代入相关问题的思考和兴趣,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意识。主体环节的步骤就是探究,让学生充分的发挥自身的主体地位,让其自主的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适当地指导主题内容,其他的细节就是让学生发挥自身的潜力,积极地参与到小组合作中。解释即是在探究的基础上学生在思考问题中认识到的关于新概念的知识,并结合教师和同学的提示不断的改正及构建一个完整的新概念的理解。迁移环节即要求学生通过运用科学理念去理解新的现象或者将学到的知识和理念去解决新的问题。学生通过这种迁移的学习环节就可以掌握新概念的知识内涵,并与相关的其他知识构建起来,达到最大化的学习效果。最后对学生的数据信息、实验结论及知识、技能等的掌握程度是评价的重要目的,教师运用评价规范和引导学生积极的思考问题及反思。
二、 “5E”教学模式的应用(这部分字符控制在1000字符)
自然学科教学的探讨的“5E”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设计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如在人教版生物学必修三的“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的章节中教师就要在课堂活动中结合到“5E”的吸引、探究、解释、迁移和评价。
(一) “吸引”设立情景,进行讨论总结——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创设一定情景,如播放人跑步的一系列动作视频并提问人如何进行身体协调完成运动过程的。引导学生思考人的神经系统由哪些部分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教师将人体的神经系统分布图导入到课件中,让学生结合情境快速进入学习氛围并通过小组间的讨论得出运动过程主要是依靠神经系统完成的,并且该过程神经元系统参与并通过身体的各个部分展开协调配合完成该系列动作。
(二) “探究”设置活动,进行讨论总结——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在探究的系列活动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阅读生物学中神经系统的相关知识,提问学生一连串关于神经系统的知识问题,如日常中人的缩手动作是机体通过什么过程完成的?神经系统的调节方式是什么?列举出与之相关的例子?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思考讨论,紧接着教师可以深入神经系统中的反射内容知识,提出问题。如传入神经受到损伤,就不会产生感觉?而没有运动感觉即是神经受到损伤?反射弧中的兴奋主要指什么?学生在实际思考这些问题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结合探究活动如手心拍手背小游戏考察,通过小游戏思考并结合课本基础神经系统的知识,认知到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以及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反射弧必须完整,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因此感受器和神经中枢受到损伤将不能产出感觉。“兴奋”即是神经表面存在的电荷,未受到刺激时的膜外表现为正电荷,而受到刺激时就表现为负电荷,以及兴奋是通过电信号形式传导的。
(三) “解释”组织阅读,进行讨论总结——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教师组织学生们阅读相关神经系统的调节膜电位形成即变化的原因过程,提出如静息下的膜内外的电位表现为?刺激下的兴奋部位的膜内外表现为?而局部电流则是如何形成的?学生通过阅读并积极讨论,得出神经细胞静息时,神经纤维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该电位的形成由钾离子外流钠离子内流有关。兴奋的传导方向在轴突到树突,或者是轴突到细胞时,兴奋是单向传递。在神经纤维上的双向性是根据兴奋传导的机制,即神经纤维受刺激产生兴奋时,兴奋能由受刺激的部位同时向相反的两个方向传导,因为局部电流能够向相反的两个方向流动。而神经表面存在电荷,受到刺激是膜外表现为正电荷。
(四) “迁移”组织讨论,进行总结——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教师运用教材工具电流表,让学生观察不同位置下的刺激点,学生总结兴奋的传导与电流指针偏向的规律性,即在两极的中点,电流表指针不会偏转。其他部分下,刺激点近那边电极,指针就会先偏向那边,但是都会发生偏转。
(五) “评价”提出要求,进行评价——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教师通过让学生构建神经系统思维导图,完成相关的作业,校对答案并自我及小组评价。将模糊的神经系统的调节章节的知识点完善。
三、 结语
“5E”教学模式的应用充分地展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教学实践活动活跃学生的课堂气氛,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加深学生们沟通和合作意识。教师通过合理规划分类章节概念,让学生们清晰的认知各个知识点中的逻辑理念,让学生们高效率学习到生物学中的相关的知识。
参考文献:
[1]何代燕,杨华.“5E”教学模式下生物实验课堂教学评价的方法研究——以“细胞核功能的实验探究”为例[J].广西教育,2017(30).
[2]印宝军.“5E”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以“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一节为例[J].学园:学者的精神家园,2017(1).
[3]薛丽华.例谈评价在5E教学环中的应用[J].新课程:下,2017(7).
作者简介:
陈冰冰,福建省石狮市,石狮市第三中学。
关键词:“5E”教学模式;高中生物;主观能动性
一、 “5E”教学模式的步骤及基本内涵
“5E”及吸引、探究、解释、迁移和评价。这五个环节的学习过程,都是以英文字母“E”开头,这就是“5E”教学模式的由来。学习的起始点的吸引是指能够快速地引入主题,并让学生产生好奇心,这是为铺垫探究阶段的情境过程,教师在生物学课堂上吸引的主要方式则是在已知学生掌握的概念知识的基础下,让学生代入相关问题的思考和兴趣,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意识。主体环节的步骤就是探究,让学生充分的发挥自身的主体地位,让其自主的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适当地指导主题内容,其他的细节就是让学生发挥自身的潜力,积极地参与到小组合作中。解释即是在探究的基础上学生在思考问题中认识到的关于新概念的知识,并结合教师和同学的提示不断的改正及构建一个完整的新概念的理解。迁移环节即要求学生通过运用科学理念去理解新的现象或者将学到的知识和理念去解决新的问题。学生通过这种迁移的学习环节就可以掌握新概念的知识内涵,并与相关的其他知识构建起来,达到最大化的学习效果。最后对学生的数据信息、实验结论及知识、技能等的掌握程度是评价的重要目的,教师运用评价规范和引导学生积极的思考问题及反思。
二、 “5E”教学模式的应用(这部分字符控制在1000字符)
自然学科教学的探讨的“5E”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设计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如在人教版生物学必修三的“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的章节中教师就要在课堂活动中结合到“5E”的吸引、探究、解释、迁移和评价。
(一) “吸引”设立情景,进行讨论总结——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创设一定情景,如播放人跑步的一系列动作视频并提问人如何进行身体协调完成运动过程的。引导学生思考人的神经系统由哪些部分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教师将人体的神经系统分布图导入到课件中,让学生结合情境快速进入学习氛围并通过小组间的讨论得出运动过程主要是依靠神经系统完成的,并且该过程神经元系统参与并通过身体的各个部分展开协调配合完成该系列动作。
(二) “探究”设置活动,进行讨论总结——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在探究的系列活动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阅读生物学中神经系统的相关知识,提问学生一连串关于神经系统的知识问题,如日常中人的缩手动作是机体通过什么过程完成的?神经系统的调节方式是什么?列举出与之相关的例子?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思考讨论,紧接着教师可以深入神经系统中的反射内容知识,提出问题。如传入神经受到损伤,就不会产生感觉?而没有运动感觉即是神经受到损伤?反射弧中的兴奋主要指什么?学生在实际思考这些问题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结合探究活动如手心拍手背小游戏考察,通过小游戏思考并结合课本基础神经系统的知识,认知到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以及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反射弧必须完整,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因此感受器和神经中枢受到损伤将不能产出感觉。“兴奋”即是神经表面存在的电荷,未受到刺激时的膜外表现为正电荷,而受到刺激时就表现为负电荷,以及兴奋是通过电信号形式传导的。
(三) “解释”组织阅读,进行讨论总结——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教师组织学生们阅读相关神经系统的调节膜电位形成即变化的原因过程,提出如静息下的膜内外的电位表现为?刺激下的兴奋部位的膜内外表现为?而局部电流则是如何形成的?学生通过阅读并积极讨论,得出神经细胞静息时,神经纤维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该电位的形成由钾离子外流钠离子内流有关。兴奋的传导方向在轴突到树突,或者是轴突到细胞时,兴奋是单向传递。在神经纤维上的双向性是根据兴奋传导的机制,即神经纤维受刺激产生兴奋时,兴奋能由受刺激的部位同时向相反的两个方向传导,因为局部电流能够向相反的两个方向流动。而神经表面存在电荷,受到刺激是膜外表现为正电荷。
(四) “迁移”组织讨论,进行总结——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教师运用教材工具电流表,让学生观察不同位置下的刺激点,学生总结兴奋的传导与电流指针偏向的规律性,即在两极的中点,电流表指针不会偏转。其他部分下,刺激点近那边电极,指针就会先偏向那边,但是都会发生偏转。
(五) “评价”提出要求,进行评价——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教师通过让学生构建神经系统思维导图,完成相关的作业,校对答案并自我及小组评价。将模糊的神经系统的调节章节的知识点完善。
三、 结语
“5E”教学模式的应用充分地展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教学实践活动活跃学生的课堂气氛,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加深学生们沟通和合作意识。教师通过合理规划分类章节概念,让学生们清晰的认知各个知识点中的逻辑理念,让学生们高效率学习到生物学中的相关的知识。
参考文献:
[1]何代燕,杨华.“5E”教学模式下生物实验课堂教学评价的方法研究——以“细胞核功能的实验探究”为例[J].广西教育,2017(30).
[2]印宝军.“5E”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以“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一节为例[J].学园:学者的精神家园,2017(1).
[3]薛丽华.例谈评价在5E教学环中的应用[J].新课程:下,2017(7).
作者简介:
陈冰冰,福建省石狮市,石狮市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