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服装业的发展需要我们重新审视服装设计教育。服装设计教学面临的问题是要适应行业发展,完善自身的教学体系,即教学的合理性、科学性和针对性,以及如何培养出能够适应当今服装行业不断发展、转型和升级需要,能够满足服装行业不同要求的服装设计人才的需求。服装设计教育除了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和设计能力之外,更应注重学生职业技能技术性能力的培养,这种定位非常适应当今的服装设计教育和产业市场。
一、正视服装设计教育的实质
面对现代社会纷繁复杂的生活画面和人们日益提高的审美综合素养,如果将服装设计仍然看作是对服装本身的设计是狭隘的。服装设计不应该回避市场,服装设计教育也要以市场需求为指导。尽管我国服装设计专业的基础课和专业课配置的合理性仍需进一步探讨,但市场对教学的影响已经是显而易见的,我们既要避免忽视对图样-样衣-产品-销售全过程的把握,也要杜绝纸上谈兵、脱离市场的现象出现。服装设计教育应注重教与学的实际操作性,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二、该培养学生哪些实践操作能力
首先,服装设计教育是一种行业教育,了解和学习服装业的发展及现状,了解服装作为商品是如何在终端市场运营的,这是行业赋予服装设计教育的基本要求。一个合格的设计师必须了解服装的这种特定的商品状态特征,才有可能做好服装设计师。服装,作为一种行业商品,它除了必备的功能之外,还必须满足消费者不间断的对服装流行特征的期望以及体现它的定位和价格特征等。
其次,服装设计教育必须包含专业技能的教育和训练。对作为一个今后将从事服装设计工作的学生而言,服装设计的专业技能是他们从事这项工作的基本手段和必备能力。这包括对各种面料、辅料的性能和作用的了解到选择、使用的能力,建立在面料基础之上的设计造型能力,平面和立体的制版能力以及使用各种工具进行操作的能力。在这个教育和训练中,对面料的识别、选择、改造和运用是学习这些技能的基础,也是能否做好商品及产品设计的关键,更是考察学生对设计的适合能力的一个重要考量。
再次,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是服装设计教育中的另一个核心内容,它也是服装设计能力的基本体现。在这个环节中,它包括眼力的训练和表达能力的训练。眼力是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基础和体现。表达能力已不再是停留在从前的画效果图的基础上,还包括使用电脑及各种新型工具和手段的可能。因此,服装设计教育必须走出纯粹的课堂练习,走出校园,面对行业。
最后,在企业里,设计师的工作实际上是一种分工与合作的职业,它除了对设计师有各种专业能力的要求之外,还需要具备在企业里与其它环节和部门的沟通与协调能力。
三、如何实施“实践能力教育”
服装设计教学实施实践能力教育需要通过教学观念、教学策略、教学技巧的突破与改进来提高。而观念的调整与改变需要一定的时间作保证,这个过程的长短取决于学校教学策略的实施,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取决于课程的设置与安排。
(一)服装设计教学策略的实施,首先应该明确专业的培养方向和培养目标
学校应该根据自己的特点培养人才,而不是一味只追求“高级服装设计师”,应该从多方面来设置专业方向,比如打版师、样衣师、营销人员、管理人员、采购人员、策划人员等等,都可以作为培养的方向。这样专业明确和细分后,学生在面对就业时,选择的就业机会便更多更有针对性了。同时,由于专业方向细分化,学校也能为企业和社会培养专门型的人才,缓解一些工作的人才紧缺。
(二)服装设计教学技巧是保证教学培养目标和实施实践能力教育的重要手段
教师是实施教学的主体,因此教师必须首先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水平以及时尚的教学观念。提高建立“双师型”专兼职结合的师资队伍,提高教学水平。一方面需要不定期地加强教师的专业技术培训,鼓励并指派教师“走出去”,深入企业合作挂职实践,提高职业技能水平;另一方面“请进来”,邀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技术人员、营销人员来校讲学,以具体案例及现身说法加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使教育真正建立在行业基础之上。
学生作为教学的客体,在教学实践中,要安排和鼓励他们到各类服装市场中去认识商品的不同特征和对服装设计师的具体要求,了解不同层次的市场是如何运作的,以及深入工厂、公司了解服装运行情况,了解时尚业在社会生活中的各个层面及其反映和新出现的社会潮流。
(三)课程设置注重实用,重视实际技能的培养
德国“双元制”教育体系中,学生在企业实践的时间占到总学时的75.8﹪,其它国家实践课占总学时的比例也很高,如澳大利亚60%,韩国51.25%,美国50%。服装设计教育应根据服装设计教学的培养目标,科学、合理地进行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定期检查教学效果,及时总结,及时调整。
参考文献
[1]张辛可.“市场”是学生的第一课堂[J].服装设计师,2002
[2]赵伟国.能力教育是服装设计教育改革的趋势[J].服装设计师,2002
一、正视服装设计教育的实质
面对现代社会纷繁复杂的生活画面和人们日益提高的审美综合素养,如果将服装设计仍然看作是对服装本身的设计是狭隘的。服装设计不应该回避市场,服装设计教育也要以市场需求为指导。尽管我国服装设计专业的基础课和专业课配置的合理性仍需进一步探讨,但市场对教学的影响已经是显而易见的,我们既要避免忽视对图样-样衣-产品-销售全过程的把握,也要杜绝纸上谈兵、脱离市场的现象出现。服装设计教育应注重教与学的实际操作性,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二、该培养学生哪些实践操作能力
首先,服装设计教育是一种行业教育,了解和学习服装业的发展及现状,了解服装作为商品是如何在终端市场运营的,这是行业赋予服装设计教育的基本要求。一个合格的设计师必须了解服装的这种特定的商品状态特征,才有可能做好服装设计师。服装,作为一种行业商品,它除了必备的功能之外,还必须满足消费者不间断的对服装流行特征的期望以及体现它的定位和价格特征等。
其次,服装设计教育必须包含专业技能的教育和训练。对作为一个今后将从事服装设计工作的学生而言,服装设计的专业技能是他们从事这项工作的基本手段和必备能力。这包括对各种面料、辅料的性能和作用的了解到选择、使用的能力,建立在面料基础之上的设计造型能力,平面和立体的制版能力以及使用各种工具进行操作的能力。在这个教育和训练中,对面料的识别、选择、改造和运用是学习这些技能的基础,也是能否做好商品及产品设计的关键,更是考察学生对设计的适合能力的一个重要考量。
再次,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是服装设计教育中的另一个核心内容,它也是服装设计能力的基本体现。在这个环节中,它包括眼力的训练和表达能力的训练。眼力是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基础和体现。表达能力已不再是停留在从前的画效果图的基础上,还包括使用电脑及各种新型工具和手段的可能。因此,服装设计教育必须走出纯粹的课堂练习,走出校园,面对行业。
最后,在企业里,设计师的工作实际上是一种分工与合作的职业,它除了对设计师有各种专业能力的要求之外,还需要具备在企业里与其它环节和部门的沟通与协调能力。
三、如何实施“实践能力教育”
服装设计教学实施实践能力教育需要通过教学观念、教学策略、教学技巧的突破与改进来提高。而观念的调整与改变需要一定的时间作保证,这个过程的长短取决于学校教学策略的实施,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取决于课程的设置与安排。
(一)服装设计教学策略的实施,首先应该明确专业的培养方向和培养目标
学校应该根据自己的特点培养人才,而不是一味只追求“高级服装设计师”,应该从多方面来设置专业方向,比如打版师、样衣师、营销人员、管理人员、采购人员、策划人员等等,都可以作为培养的方向。这样专业明确和细分后,学生在面对就业时,选择的就业机会便更多更有针对性了。同时,由于专业方向细分化,学校也能为企业和社会培养专门型的人才,缓解一些工作的人才紧缺。
(二)服装设计教学技巧是保证教学培养目标和实施实践能力教育的重要手段
教师是实施教学的主体,因此教师必须首先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水平以及时尚的教学观念。提高建立“双师型”专兼职结合的师资队伍,提高教学水平。一方面需要不定期地加强教师的专业技术培训,鼓励并指派教师“走出去”,深入企业合作挂职实践,提高职业技能水平;另一方面“请进来”,邀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技术人员、营销人员来校讲学,以具体案例及现身说法加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使教育真正建立在行业基础之上。
学生作为教学的客体,在教学实践中,要安排和鼓励他们到各类服装市场中去认识商品的不同特征和对服装设计师的具体要求,了解不同层次的市场是如何运作的,以及深入工厂、公司了解服装运行情况,了解时尚业在社会生活中的各个层面及其反映和新出现的社会潮流。
(三)课程设置注重实用,重视实际技能的培养
德国“双元制”教育体系中,学生在企业实践的时间占到总学时的75.8﹪,其它国家实践课占总学时的比例也很高,如澳大利亚60%,韩国51.25%,美国50%。服装设计教育应根据服装设计教学的培养目标,科学、合理地进行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定期检查教学效果,及时总结,及时调整。
参考文献
[1]张辛可.“市场”是学生的第一课堂[J].服装设计师,2002
[2]赵伟国.能力教育是服装设计教育改革的趋势[J].服装设计师,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