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3)09-082-02
课堂是学生形成个性、展现个性、实现个性的舞台。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中心,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质量——即有效性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抓好课堂教学是提高学生素质的关键。所以,课堂教学可以说是整个学校工作的核心。
初中科学是一门实验性比较强的综合性课程,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和思维是科学课堂教学的总目标,如何使学生最大程度的掌握好科学知识是评价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而常规性的教授科学知识方法,经过制度化后的课堂,缺少激情和讨论,而只有理性思考,这使得科学课堂很枯燥,广大学生也缺乏学习的兴趣,这便使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大打折扣。为了让科学课堂教学效果更加明显,我们必须做到:
一、注重课前备课,优化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即备课。是教师在分析课标、教材、学情和教学条件的基础上,运用系统的方法,统筹全局,有机整合各种教学资源,选择并设计出具体的教学内容、方式、活动和程序的行为。有效教学的前提是优化教学设计。美国教育家加涅强调:“为学习设计教学。”教师通过熟悉教材、研读教材,才能够深刻地理解教材的重难点,从而确定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大部分科学课是由几个实验组成的,备课主要是抓住实验的设计。对于自己在实验中要达到的目标应该清楚,知道这个实验能帮助我解决教学目标中的哪些问题?通过这个实验,如何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有没有更好方法或材料来完善这个实验或替代这个实验?再就是在这个实验中会出现哪些问题?只有这样的备课才可能有效,才能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产生一个如何教的整体思路,才能保证教学时如鱼得水,从而达成自己的教学目标。
二、从学生的心理出发进行换位思考
初中的科学都只是基础的概念性知识,要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它们,我们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心理角度出发,体会学生所能遇到的难题,再将自己的知识循序渐进、由简到难的传授给学生。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学内容看起来容易,几句话就能讲清楚,但换位思考后,就会知道学生要掌握这一知识是有相当大的困难的。所以,老师进入学生的角色后,体会他们的困难所在,才能够将知识由难到易的转化。
例如:在开始学习浮力的知识时,如何设计计算物体的浮力的方法其实是很简单的,但对于刚刚接触科学且缺乏相关常识的初中生来说是很难的。于是,我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和学生们进行探讨,以物体的浮沉条件为出发点,先这样假设:“当物体完全浸渍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多大?”然后运用书本上的阿基米德定律来对它进行计算,得出结果后再与重力进行比较,最后再根据给出的浮沉条件得出正确结论。这样,我与学生进行了换位思考,按照学生的思路和他们一起一步一步由浅到深地解决问题。
三、上好第一堂科学课
第一堂科学课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在第一堂师生见面课上应先作一点简要的自我介绍和纪律说明,强调作业要求等;重点要介绍有关科学的一些趣事,例如筷子放入装有水的碗中看起来是弯折的,这是光的折射;“天狗吃月”
是光沿直线传播;我国的万里长城以及埃及的金字塔的修建是用什么工具来运输如此庞大的石头;死海不死的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2000m高空飞行的时候,竞抓到了一颗德国的子弹;军事上上使用的核潜艇,宇宙飞船,过山车等与科学有关的知识。可以讲到下课铃响,让学生感到意犹未尽。这会让学生感到老师知识渊博,对老师产生敬佩心理,自然会对科学学习产生兴趣。“万事开头难”,好的开头已成功了一半。
四、重视难点的突破
初中生的兴趣容易激发,但也容易转移或减退,教材的难点,若不能有效地突破,学生不能理解和掌握,势必会影响以后有关内容的学习,累积起来会使学生失去兴趣,甚至失去信心,如能突破,不仅能培养学生知难而上的意志,更重要的是能保持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实践证明,教学中生动的比喻、形象的图案,能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恰当地应用有助于难点的突破。如利用抽水机的工作过程对照讲解电源的工作过程、利用自来水管中水的流动对照导线中电子的移动,都能收到较好的效果,掌生容易理解和接受。科学课中许多实验、现象、规律都是通过图来表达的,学生看不懂图就无法理解课文,这些图必须详讲。如串并联电路、电磁继电器等必须将实验模型和图一一对照讲解,这样做有助于突破难点,稳定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重视实验课教学
对初中生来讲,实验具有强烈的吸引力,除教师做好教材上的演示实验、要求学生做好分组实验外,必须充分利用课后的小实验,开展课外活动。如在学习光学知识前可布置观察“插入水中的筷子”,“隔着水滴看字”等有趣的实验,插入水中的筷子,看上去是弯的,拿出水后,又是直的,把水滴放到透明塑料纸上,看书上的的小学,会看到书上的字变大,学生看到这些奇异的现象后,即使是“学困生”也会有好奇心和追根究底的心情去看书,去找原因,想知道为什么?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也是我们教师最愿看到的结果。这些小实验的成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的学生从被动做实验到主动、积极地寻找材料做课本上的实验,有的还自己设计或改进实验,如用玻璃瓶、蜡烛、细铁丝、香烟铝箔自制验电器。细铁丝对折、蜡烛是做瓶塞用、香烟铝箔折成筒状用浆糊粘牢,分别挂在两个铁丝钩上,就成验电器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改进了实验,增加了实验的可见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践证明,在科学教学中,有目的地开展一些小实验,可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他们“学、玩”结合,随自己的想法动手操作实验的过程,这个过程成为他们积极思维的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潜在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信心,有利于针对每个学生的个性心理、智力条件因材施教;有利于培养创造能力和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有利于引导学生深入自然、接触社会,使学生产生由被动学到主动学、乐于学的飞跃,这样既促进了学生对重点内容的掌握,又有效地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我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没有问题意识,在课堂上完全是被动学习,他们只是纯粹的听教师的讲课,把自己当作知识的接收机,完成每天的学习任务。也有的学生比较内向,存在心理障碍,就是有了问题也不愿向老师提出。这是他们不能有效强化巩固学到的新知识的症结所在。所以,科学教师应该意识到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起点,也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法门。那么,教师在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老师应该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提供有利的学习环境。美国心里学家罗杰斯说:“成功的教学依赖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因此,教师的认可是促进学生问题意识培养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认真倾听,并要以赞许的态度和学生交流。学生由于紧张或考虑不充分而语无伦次、词不达意时,教师不能马上打断学生的发言,要尊重学生的回答,给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最后再根据学生的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解答。
七、运用多媒体辅助,丰富教学的趣味性
有效教学的方法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课堂教学领域。多媒体技术以其新颖、快捷和丰富的特点深受到师生们的欢迎。它在改进旧的教学模式、节约教学时间一、提高有效性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利用多媒体提供的相关学习背景、图像、声音、动画,使原本枯燥的课本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地提高科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初中科学课程,有着丰富的知识,学生掌握的程度最大化是我们老师课堂教学的目标,通过以上所说的途径,可以让我们的课堂更加充满活力,更加有效。总之,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种过程,更是一种的理念,让老师真正走进科学课程,把课堂教学过程看作是对话、沟通、合作、共享的活动,为学生主动探索提供空间,实现有效的、多向的师生互动,从而提高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课堂是学生形成个性、展现个性、实现个性的舞台。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中心,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质量——即有效性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抓好课堂教学是提高学生素质的关键。所以,课堂教学可以说是整个学校工作的核心。
初中科学是一门实验性比较强的综合性课程,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和思维是科学课堂教学的总目标,如何使学生最大程度的掌握好科学知识是评价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而常规性的教授科学知识方法,经过制度化后的课堂,缺少激情和讨论,而只有理性思考,这使得科学课堂很枯燥,广大学生也缺乏学习的兴趣,这便使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大打折扣。为了让科学课堂教学效果更加明显,我们必须做到:
一、注重课前备课,优化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即备课。是教师在分析课标、教材、学情和教学条件的基础上,运用系统的方法,统筹全局,有机整合各种教学资源,选择并设计出具体的教学内容、方式、活动和程序的行为。有效教学的前提是优化教学设计。美国教育家加涅强调:“为学习设计教学。”教师通过熟悉教材、研读教材,才能够深刻地理解教材的重难点,从而确定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大部分科学课是由几个实验组成的,备课主要是抓住实验的设计。对于自己在实验中要达到的目标应该清楚,知道这个实验能帮助我解决教学目标中的哪些问题?通过这个实验,如何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有没有更好方法或材料来完善这个实验或替代这个实验?再就是在这个实验中会出现哪些问题?只有这样的备课才可能有效,才能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产生一个如何教的整体思路,才能保证教学时如鱼得水,从而达成自己的教学目标。
二、从学生的心理出发进行换位思考
初中的科学都只是基础的概念性知识,要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它们,我们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心理角度出发,体会学生所能遇到的难题,再将自己的知识循序渐进、由简到难的传授给学生。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学内容看起来容易,几句话就能讲清楚,但换位思考后,就会知道学生要掌握这一知识是有相当大的困难的。所以,老师进入学生的角色后,体会他们的困难所在,才能够将知识由难到易的转化。
例如:在开始学习浮力的知识时,如何设计计算物体的浮力的方法其实是很简单的,但对于刚刚接触科学且缺乏相关常识的初中生来说是很难的。于是,我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和学生们进行探讨,以物体的浮沉条件为出发点,先这样假设:“当物体完全浸渍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多大?”然后运用书本上的阿基米德定律来对它进行计算,得出结果后再与重力进行比较,最后再根据给出的浮沉条件得出正确结论。这样,我与学生进行了换位思考,按照学生的思路和他们一起一步一步由浅到深地解决问题。
三、上好第一堂科学课
第一堂科学课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在第一堂师生见面课上应先作一点简要的自我介绍和纪律说明,强调作业要求等;重点要介绍有关科学的一些趣事,例如筷子放入装有水的碗中看起来是弯折的,这是光的折射;“天狗吃月”
是光沿直线传播;我国的万里长城以及埃及的金字塔的修建是用什么工具来运输如此庞大的石头;死海不死的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2000m高空飞行的时候,竞抓到了一颗德国的子弹;军事上上使用的核潜艇,宇宙飞船,过山车等与科学有关的知识。可以讲到下课铃响,让学生感到意犹未尽。这会让学生感到老师知识渊博,对老师产生敬佩心理,自然会对科学学习产生兴趣。“万事开头难”,好的开头已成功了一半。
四、重视难点的突破
初中生的兴趣容易激发,但也容易转移或减退,教材的难点,若不能有效地突破,学生不能理解和掌握,势必会影响以后有关内容的学习,累积起来会使学生失去兴趣,甚至失去信心,如能突破,不仅能培养学生知难而上的意志,更重要的是能保持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实践证明,教学中生动的比喻、形象的图案,能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恰当地应用有助于难点的突破。如利用抽水机的工作过程对照讲解电源的工作过程、利用自来水管中水的流动对照导线中电子的移动,都能收到较好的效果,掌生容易理解和接受。科学课中许多实验、现象、规律都是通过图来表达的,学生看不懂图就无法理解课文,这些图必须详讲。如串并联电路、电磁继电器等必须将实验模型和图一一对照讲解,这样做有助于突破难点,稳定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重视实验课教学
对初中生来讲,实验具有强烈的吸引力,除教师做好教材上的演示实验、要求学生做好分组实验外,必须充分利用课后的小实验,开展课外活动。如在学习光学知识前可布置观察“插入水中的筷子”,“隔着水滴看字”等有趣的实验,插入水中的筷子,看上去是弯的,拿出水后,又是直的,把水滴放到透明塑料纸上,看书上的的小学,会看到书上的字变大,学生看到这些奇异的现象后,即使是“学困生”也会有好奇心和追根究底的心情去看书,去找原因,想知道为什么?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也是我们教师最愿看到的结果。这些小实验的成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的学生从被动做实验到主动、积极地寻找材料做课本上的实验,有的还自己设计或改进实验,如用玻璃瓶、蜡烛、细铁丝、香烟铝箔自制验电器。细铁丝对折、蜡烛是做瓶塞用、香烟铝箔折成筒状用浆糊粘牢,分别挂在两个铁丝钩上,就成验电器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改进了实验,增加了实验的可见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践证明,在科学教学中,有目的地开展一些小实验,可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他们“学、玩”结合,随自己的想法动手操作实验的过程,这个过程成为他们积极思维的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潜在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信心,有利于针对每个学生的个性心理、智力条件因材施教;有利于培养创造能力和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有利于引导学生深入自然、接触社会,使学生产生由被动学到主动学、乐于学的飞跃,这样既促进了学生对重点内容的掌握,又有效地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我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没有问题意识,在课堂上完全是被动学习,他们只是纯粹的听教师的讲课,把自己当作知识的接收机,完成每天的学习任务。也有的学生比较内向,存在心理障碍,就是有了问题也不愿向老师提出。这是他们不能有效强化巩固学到的新知识的症结所在。所以,科学教师应该意识到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起点,也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法门。那么,教师在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老师应该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提供有利的学习环境。美国心里学家罗杰斯说:“成功的教学依赖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因此,教师的认可是促进学生问题意识培养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认真倾听,并要以赞许的态度和学生交流。学生由于紧张或考虑不充分而语无伦次、词不达意时,教师不能马上打断学生的发言,要尊重学生的回答,给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最后再根据学生的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解答。
七、运用多媒体辅助,丰富教学的趣味性
有效教学的方法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课堂教学领域。多媒体技术以其新颖、快捷和丰富的特点深受到师生们的欢迎。它在改进旧的教学模式、节约教学时间一、提高有效性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利用多媒体提供的相关学习背景、图像、声音、动画,使原本枯燥的课本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地提高科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初中科学课程,有着丰富的知识,学生掌握的程度最大化是我们老师课堂教学的目标,通过以上所说的途径,可以让我们的课堂更加充满活力,更加有效。总之,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种过程,更是一种的理念,让老师真正走进科学课程,把课堂教学过程看作是对话、沟通、合作、共享的活动,为学生主动探索提供空间,实现有效的、多向的师生互动,从而提高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