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初中音乐新课程六个模块中,歌唱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课外活动重要形式之一。初中声乐教学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它以音乐的艺术形象来激发学生的美感,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理解力和鉴赏能力,使学生初步掌握声乐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独立歌唱能力。
关键词:初中音乐 声乐教学 途径
歌唱是一门看不见,摸不着,较难掌握的一门学科,在日常的歌唱教学中,总是出现“嘴巴长在头顶”、“嘴巴长在腰上”,“嘴巴长在肚子里”等花样繁多的表述,让学生们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实际上,造成这种表述的混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对歌唱生理知识的不全面了解,也有对人文知识的把握不准确等,但最主要的原因是老师在教学中把自己歌唱过程的感觉作为唯一标准去要求学生,尤其是对一些刚刚接触声乐的音乐特长生来说,这样更容易造成他们对声乐概念的误导。
崧厦镇中学是一所有着艺术办学特色的初中,虽然有部分学生有着各方面的音乐专长,但大多数同学的声乐素质差异很大,真正接受正规的歌唱训练的学生并不多。而且,初中学生大部分正在变声。因此,很需要对他们进行全面的科学的发声训练。那么,如何更快、更正确地使他们掌握一定的歌唱技巧,更完美自如地表现歌曲内容呢?
一、人的身体就是歌唱的乐器
良好的歌唱姿势能使各发声器官发挥积极作用,能发出优美、自如的歌声。可是有些学生平时对演唱姿势不太注意和讲究,他们认为,只要唱得好,姿势不要紧,其实这种想法是完全错误的。平时不注意;就会养成不良习惯,而且都是违反演唱的生理运动规律的。坏习惯一旦形成,就难以纠正,所以我在教学时就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训练,使学生慢慢养成良好的演唱习惯。
二、正确的呼吸方法是启动歌唱的基础
呼吸是歌唱发声的动力和基础,没有气息就不能发声,没有正确的控制气息的方法,就唱不好歌。
1.缓吸缓呼
缓吸时用鼻子像闻花和闻气味那样地吸气,使气息慢慢的吸人横膈膜,使横膈膜下降,胸底部向下伸展,同时胸腔两肋张开,使胸腔全面扩大。控制瞬间后,呼气时张大嘴巴,使气息冲到硬腭处发出振动声响,胸肋部分尽量保持住吸气时的状态,使气息有控制地平稳均匀地呼出。我要求学生在练声的同时要双手叉腰,感觉吸气和气息控制的状态。练习时,一出现错误方法,就及时的给予纠正。
2.急吸缓呼
急吸时像突然遇到一位熟人惊奇地发出“啊”字倒抽一口气的感觉,打开喉咙,控制瞬间后慢慢地有控制均匀地呼出。
3.急吸急呼
急吸时与前面一样,急呼时像吹灯一样的感觉,有力的吹,或模仿激烈运动后的呼吸感觉。
总之,在练习正确的呼吸方法时强调要认真的练,不能漫不经心地随便唱。就是发一个简单的音,也要做到情绪饱满有目的地体会歌声与呼吸的关系和气息的运用。呼吸还要结合练声曲和歌曲来练习,要按照规定的换气记号来换气,从易到难,逐步掌握,只有反复的练习,才能掌握其中的奥妙,只有掌握好呼吸的基本功,才能有自然、流畅、圆润、优美的歌声。
三、发声及共鸣是歌唱的动力
歌唱的发声是人发声器官运动所造成。发声训练的目的,就是培养训练发声器官能自如调节自己的声音的能力,用最省的能量,达到最完美的效果。
那么,我是怎样训练学生的发声,找到歌唱的嘴巴呢?
第一,运用机械性的张大口练习,先口象打哈欠感觉打开然后上口盖向上顶天的感觉,下巴部分向下着地感觉上下积极打开,因为从未练过声的学生口盖是提不起来的,我采取这种方法,使学生逐渐自然的打开很有效果。
第二,结合呼吸用“a”、“e”、“i”、“o”、“u”几个母音来单独和过渡来练习音乐先从1~8度从低到高或从高到低或3~5度小跳练习。从易到难逐渐提高。
第三,先从练中声区开始,耐心反复的练,使中声区的声音能强、能弱,能渐强渐弱,获得自然丰满的口腔共鸣效果。接着练高声区和低声区,高声区要有适量的假声与适量的真声相混获得混合共鸣的高音。
很多人在低声区和高声区转换的训练上遇到困难,我的大学老师有一句很好的话,“唱高想低、唱低想高”,也就是唱低音时要有适量的真声,也要想到假声的高位置。不能失去气息控制,做到不撑不压,放松自然,以胸腔共鸣为主。唱高音的时候不要忘记了气息。
唱歌时,只有正确的掌握和自如地灵活运用混合共鸣腔体和发声器官,就能使声音美化,更优美,更丰满,更动听。
四、正确的咬字吐字是歌唱表现的有力手段
生动清晰的语言,是概括和表达歌曲思想内容,刻画动人的艺术形象,深化主题,使歌声富有感染力的极其重要的因素。所以我们的歌唱教学,首先应以掌握语言的规律入手,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吐字咬字习惯。同时,在强调语言规范化的教学中结合歌唱的呼吸,共鸣各种知识、指导学生掌握发声酌基本原理,在多次的反复实践中,逐步养成正确的咬字吐字习惯。
在学习一首新歌时,首先要让学生把曲谱视唱熟,然后把歌词有表情的念几次,先比自然说话时稍为夸张,声调稍微提高的朗读,再带有气息控制和打开喉咙的念一次,然后将朗诵过程中念得不正确的字,单独拿出来进行范读与跟读。然后结合旋律填词,辨别歌词中的逻辑重音与旋律重音的关系,把握好歌词与歌曲旋律的最佳结合点,才能完美地把歌曲唱得好,才能达到“字正腔圆,声情并茂”的效果来感动人。
五、分析和处理歌曲能力是歌唱的更高境界
歌唱艺术是人声与语言文字相结合的艺术。我们唱好歌曲,不能只讲声音,不讲感情,也不能只讲感情,不讲声音。我们应该教会学生怎样理解歌曲的思想内容、表现手法,以及词曲作者;歌曲的时代背景有个全面的了解和分析,再进行适当的处理。把歌曲的艺术形象准确完整地再现出来,达到以情带声,声情并茂的境界。
六、适当的肢体语言是歌唱的重要补充
我们唱歌首先是以美妙的歌声来感动人,但是唱一首歌,从头到尾站着一动不动,就会太死板,适当的形体动作辅助是非常必要的。
形体动作与歌声一样,都是出于内心,“情动于中而形于外”在放声歌唱时,恰当的形体动作和脸部表情来辅助一下歌声所不能表达的一些情感是必要的,因此演唱者应该以最美的姿态出现在听众面前,使听众既在歌声中,又在歌唱者的表演中受到艺术感染。
歌唱的嘴巴贯穿在每一个声乐教学的环节中,同时也需要丰富的生活阅历,不断提高自身的音乐修养,只要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持之以恒的在歌唱教学中讲究字正腔圆,声情并茂,感情真挚,姿势大方,细腻的感情处理,只有这样,才能表现歌唱艺术的真实,才能感人肺腑,动人心弦。
参考文献:
[1]薛良.歌唱方法.中国文联出版社,1986.
[2]赵梅伯.歌唱的艺术.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
[3]林俊卿.科学的发音基础.上海音乐出版社.
[4]邹本初.沈湘声乐教学体系研究.人民音乐出版社.
关键词:初中音乐 声乐教学 途径
歌唱是一门看不见,摸不着,较难掌握的一门学科,在日常的歌唱教学中,总是出现“嘴巴长在头顶”、“嘴巴长在腰上”,“嘴巴长在肚子里”等花样繁多的表述,让学生们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实际上,造成这种表述的混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对歌唱生理知识的不全面了解,也有对人文知识的把握不准确等,但最主要的原因是老师在教学中把自己歌唱过程的感觉作为唯一标准去要求学生,尤其是对一些刚刚接触声乐的音乐特长生来说,这样更容易造成他们对声乐概念的误导。
崧厦镇中学是一所有着艺术办学特色的初中,虽然有部分学生有着各方面的音乐专长,但大多数同学的声乐素质差异很大,真正接受正规的歌唱训练的学生并不多。而且,初中学生大部分正在变声。因此,很需要对他们进行全面的科学的发声训练。那么,如何更快、更正确地使他们掌握一定的歌唱技巧,更完美自如地表现歌曲内容呢?
一、人的身体就是歌唱的乐器
良好的歌唱姿势能使各发声器官发挥积极作用,能发出优美、自如的歌声。可是有些学生平时对演唱姿势不太注意和讲究,他们认为,只要唱得好,姿势不要紧,其实这种想法是完全错误的。平时不注意;就会养成不良习惯,而且都是违反演唱的生理运动规律的。坏习惯一旦形成,就难以纠正,所以我在教学时就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训练,使学生慢慢养成良好的演唱习惯。
二、正确的呼吸方法是启动歌唱的基础
呼吸是歌唱发声的动力和基础,没有气息就不能发声,没有正确的控制气息的方法,就唱不好歌。
1.缓吸缓呼
缓吸时用鼻子像闻花和闻气味那样地吸气,使气息慢慢的吸人横膈膜,使横膈膜下降,胸底部向下伸展,同时胸腔两肋张开,使胸腔全面扩大。控制瞬间后,呼气时张大嘴巴,使气息冲到硬腭处发出振动声响,胸肋部分尽量保持住吸气时的状态,使气息有控制地平稳均匀地呼出。我要求学生在练声的同时要双手叉腰,感觉吸气和气息控制的状态。练习时,一出现错误方法,就及时的给予纠正。
2.急吸缓呼
急吸时像突然遇到一位熟人惊奇地发出“啊”字倒抽一口气的感觉,打开喉咙,控制瞬间后慢慢地有控制均匀地呼出。
3.急吸急呼
急吸时与前面一样,急呼时像吹灯一样的感觉,有力的吹,或模仿激烈运动后的呼吸感觉。
总之,在练习正确的呼吸方法时强调要认真的练,不能漫不经心地随便唱。就是发一个简单的音,也要做到情绪饱满有目的地体会歌声与呼吸的关系和气息的运用。呼吸还要结合练声曲和歌曲来练习,要按照规定的换气记号来换气,从易到难,逐步掌握,只有反复的练习,才能掌握其中的奥妙,只有掌握好呼吸的基本功,才能有自然、流畅、圆润、优美的歌声。
三、发声及共鸣是歌唱的动力
歌唱的发声是人发声器官运动所造成。发声训练的目的,就是培养训练发声器官能自如调节自己的声音的能力,用最省的能量,达到最完美的效果。
那么,我是怎样训练学生的发声,找到歌唱的嘴巴呢?
第一,运用机械性的张大口练习,先口象打哈欠感觉打开然后上口盖向上顶天的感觉,下巴部分向下着地感觉上下积极打开,因为从未练过声的学生口盖是提不起来的,我采取这种方法,使学生逐渐自然的打开很有效果。
第二,结合呼吸用“a”、“e”、“i”、“o”、“u”几个母音来单独和过渡来练习音乐先从1~8度从低到高或从高到低或3~5度小跳练习。从易到难逐渐提高。
第三,先从练中声区开始,耐心反复的练,使中声区的声音能强、能弱,能渐强渐弱,获得自然丰满的口腔共鸣效果。接着练高声区和低声区,高声区要有适量的假声与适量的真声相混获得混合共鸣的高音。
很多人在低声区和高声区转换的训练上遇到困难,我的大学老师有一句很好的话,“唱高想低、唱低想高”,也就是唱低音时要有适量的真声,也要想到假声的高位置。不能失去气息控制,做到不撑不压,放松自然,以胸腔共鸣为主。唱高音的时候不要忘记了气息。
唱歌时,只有正确的掌握和自如地灵活运用混合共鸣腔体和发声器官,就能使声音美化,更优美,更丰满,更动听。
四、正确的咬字吐字是歌唱表现的有力手段
生动清晰的语言,是概括和表达歌曲思想内容,刻画动人的艺术形象,深化主题,使歌声富有感染力的极其重要的因素。所以我们的歌唱教学,首先应以掌握语言的规律入手,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吐字咬字习惯。同时,在强调语言规范化的教学中结合歌唱的呼吸,共鸣各种知识、指导学生掌握发声酌基本原理,在多次的反复实践中,逐步养成正确的咬字吐字习惯。
在学习一首新歌时,首先要让学生把曲谱视唱熟,然后把歌词有表情的念几次,先比自然说话时稍为夸张,声调稍微提高的朗读,再带有气息控制和打开喉咙的念一次,然后将朗诵过程中念得不正确的字,单独拿出来进行范读与跟读。然后结合旋律填词,辨别歌词中的逻辑重音与旋律重音的关系,把握好歌词与歌曲旋律的最佳结合点,才能完美地把歌曲唱得好,才能达到“字正腔圆,声情并茂”的效果来感动人。
五、分析和处理歌曲能力是歌唱的更高境界
歌唱艺术是人声与语言文字相结合的艺术。我们唱好歌曲,不能只讲声音,不讲感情,也不能只讲感情,不讲声音。我们应该教会学生怎样理解歌曲的思想内容、表现手法,以及词曲作者;歌曲的时代背景有个全面的了解和分析,再进行适当的处理。把歌曲的艺术形象准确完整地再现出来,达到以情带声,声情并茂的境界。
六、适当的肢体语言是歌唱的重要补充
我们唱歌首先是以美妙的歌声来感动人,但是唱一首歌,从头到尾站着一动不动,就会太死板,适当的形体动作辅助是非常必要的。
形体动作与歌声一样,都是出于内心,“情动于中而形于外”在放声歌唱时,恰当的形体动作和脸部表情来辅助一下歌声所不能表达的一些情感是必要的,因此演唱者应该以最美的姿态出现在听众面前,使听众既在歌声中,又在歌唱者的表演中受到艺术感染。
歌唱的嘴巴贯穿在每一个声乐教学的环节中,同时也需要丰富的生活阅历,不断提高自身的音乐修养,只要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持之以恒的在歌唱教学中讲究字正腔圆,声情并茂,感情真挚,姿势大方,细腻的感情处理,只有这样,才能表现歌唱艺术的真实,才能感人肺腑,动人心弦。
参考文献:
[1]薛良.歌唱方法.中国文联出版社,1986.
[2]赵梅伯.歌唱的艺术.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
[3]林俊卿.科学的发音基础.上海音乐出版社.
[4]邹本初.沈湘声乐教学体系研究.人民音乐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