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虞美人,光听这个名字都会觉得美丽,而且是一种夜色深处的美丽。总让人想起霸王军帐里的如泣如诉的分离。明明在理智里知道这只是一个词牌名,但是在感情里接受的却还有那一段“虞兮、虞兮奈若何”的美丽的故事。把这么美丽的词牌写得动人,李煜是第一个。
历代讲李煜、谈李煜的,很少有不谈其“虞美人”的。因为这的确是其绝顶之作。说李煜,如果说不到虞美人,总归是一件憾事,说完了心里还盛得满满的,这真是言不尽意了;但如果说了虞美人,又总免不了言不由衷,心里想要说的和口里已经说完了的,总是差了不少。这真让人为难了。
但美好的东西我们总不愿错过。
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凭阑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 笙歌末散尊罍在,池面冰初解。烛明香暗画楼深,满鬓清霜残雪思难任。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现在留下来的《南唐二主词》中,李煜写过两首虞美人。这两首都写得非常出色。
总的来说,第一首是富贵的,第二首是悲慨的。第一首写的是现在,感情却围绕着过去;第二首写的是今昔,眼光却寄托于将来。现在我们来先读读“风回小院庭芜绿”。
《楚辞·九歌·少司命》里面有“人不言兮出不辞,乘回风兮载云旗”,这大概是“风回”的最初形态。到了唐代,杜甫有“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对雪》),又说“花落辞故枝,风回返无处”。大自然的情态本来是无心的,但是诗人的心灵却是灵敏的,“急雪舞回风”,飘飘的雪花,呼呼的风声,当你站在一片雪飞的场景之中,你就会失神,会失去原来对自己的诸多控制,好像人就是这所有的雪花中的一朵,盛开在这白茫茫的世界里。老杜说“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写得人心惊魂折,从气势上讲两首诗有同样的效果。他用一个“回”字,就把风的气息和呼呼的声音传达出来了。大诗人举重若轻,这是我们需要细心体会的东西。
风回庭院,带来的是什么?是一片青绿的世界。李煜归宋以后,虽然宋太祖用高宅大院供其休憩,但是并没有多少人身的自由,只能终日呆在这精致的笼子里,以泪洗面。庭芜绿,但是绿得惨淡,绿得无奈。因为与江南的绿相比,这里太狭小,太局促,大自然的生机在这里实在有限。江南永远是绿的代表,是春的代表,而自己却只能守着这小小的一庭之绿。然而还没有完,柳树也抽了芽,这还是写春的信息。好像就是要告诉你,春天要来了。他反复地说,想要说服别人,也想说服自己。柳眼本来是柳树的情态。李商隐说“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二月二日》)。可是为什么我们读到这一句就能想到庭院或高楼上,失神失望的双眼?这个“眼”字用在这里就是奇特,就是无形中出了几分彩。这里面藏着一个落寞的视角。所以他紧接着说的“凭阑半日独无言”,人物就出来得顺理成章了。
还不止这些。
晋朝大画家顾恺之讲画“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 (《世说新语·巧艺》)。眼神这东西实在是虚而又实的东西,无论画论还是文论,对于它历来都是又喜爱又觉棘手。《诗经·卫风·硕人》里描写一个女子“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盼,毛注讲是黑白分明的样子。其实,更有可能这是一种情态。我们常以顾盼连用,盼者顾也,就是一个女子对于爱人的一个眼神。这个眼神传情达意,叫盼。《楚辞·九歌·少司命》里有一句非常棒的写眼神的句子:“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满堂兮美人,忽独与余兮目成。”“目成”二字,王逸注云:“独与我睨而相望,成为亲亲也。”朱熹的《楚辞集注》便是依据王逸的本子,写道:“青青,茂盛貌。言美人并会,盈满于堂,而司命独与我睨而相视,以成亲好。”(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睨,书面语言,斜视的意思。王逸怎么就比原句多出了一个“睨”的动作呢?因为王逸体会到了作者的用心,有这么多的美人,自己所爱的就在其中,作者只用了一个眼神就要表达出心里的想法,这个眼神就是“目成”背后的意思,就是“睨”。所以你看,眼神实在是重要。《圣经·马太福音》里讲:“眼睛就是身上的灯。你的眼睛若亮了,全身就光明;你的眼睛若昏花,全身就黑暗。你里头的光若黑暗了,那黑暗是何等大呢?”古今中外谁也逃不出一个眼神。再说回来,这个“柳眼春相续”,柳眼是万物之眼,春相续是人看出来的感觉。我们在看这春来的世界,焉知万物不在看着每一个看它的人?李白说:“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独坐敬亭山》)人与自然,相生相成,你心里的忧伤与心事就在这万物春辉之中。“凭阑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一切早已改变,他却就要说一切恰似当年,其实是一种无言。
我说第一首写得有富贵气象,就在他的下半阕,“笙歌未散尊罍在,池面冰初解。烛明香暗画楼深”。其实写富贵并不一定需要写珠玉金银之物,那样反而见得伧俗。白居易《宴散》:“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鲁迅就说这一句最有富贵气象。李煜的“笙歌未散”,还有他乡强颜的苦味在,一种繁华的苦味,融进了个人特殊的经历,一般人是领会不到的。温香碧玉,画楼之畔,“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李商隐《无题》)就是这个意思。
最后一句“满鬓清霜残雪思难任”——诗歌是诉之于听觉,诉之于声情的,没有感觉,诗就少了一半。你读这九字一句,它的整个的声音都结合了他要表达的感情。霜、难、任,这是舌头的声音;清、残、雪、思,这几个字挨得很近,而且都是齿音。你看,这一句虽然很长,但都是舌头跟牙齿的声音,是很有力量发出来的。它的声音代表了一种坚决的意念,一种对自己朱颜已老的叹息、不满甚至反抗——“满鬓清霜残雪思难任”。这种情绪一气呵成,无言到了尽处,语言也到了极处,说得特别直接,让人振奋。
第二首是最为人们所熟知的。情绪既不激昂,也不愤怒,宁静而辽远。读到它的人就会很自然地为之折服。好像没有什么道理的。
在《世说新语》文学篇里有这么一件事: 庾子嵩作意赋成。从子文康见,问曰:“若有意邪,非赋之所尽;若无意邪,复何所赋?”答曰:“正在有意无意之间。”
一篇好的作品自然是妙手天成,但也有它天成的道理。这种道理得之于自然,而发挥于人心。你不好说有意如何如何,但也绝非绝对的毫无根据。这首词与第一首不同,感情不同,结构也不同。以言感情,第一首虞美人是富贵的,而这一首是悲慨的;以言结构,第一首明显地可以分为上下两阕,上阕主要写景,下阕转人写人。而后一首结构浑然,不可句摘。南宋大评论家严羽说:“诗有词理意兴。南朝人尚词而病于理;本朝人尚理而病于意兴;唐人尚意兴而理在其中;汉魏之诗,词理意兴,无迹可求。”(《沧浪诗话校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无迹可求就是不可句摘。妙道自然就是词理意兴。它的好处都是浑然一体的。我向来以为,一个好的欣赏者,既要有囫囵吞枣的情趣,也要有剥笋抽丝的能力。无有前者,不能得到感发;无有后者,不能得以启示。
“春花秋月何时了”,这首先是一问。问得荡气回肠,不知所终。读起来有“秦时明月汉时关”的浑然意境。这就是李后主的气魄了。这其中很有一点西楚霸王项羽的意思。只是霸王是沙场上征伐的气魄,而李煜是文学里高远的气氛。据史书记载,李煜生得“广颡丰颊,骈齿,一目重瞳”。“重瞳”就是说眼睛里有两个瞳仁合在一起,而一般人只有一个瞳仁,所以这是一副异相。而中国历史上有三个最著名的人是“重瞳”的。一个是上古圣君虞舜,一个是楚霸王项羽,另一个就是李煜。说起来也非常的巧,他们不仅都是重瞳,还有不少的相似之处。舜有两个妻子,一个叫娥皇,一个是女英,她们是姐妹,后来双双投水,化成了多情的湘妃。而李煜也有两个妻子,就是大周后和小周后,她们也是姐妹,大周后也叫娥皇。楚汉相争,项羽帐中执手分别的有虞姬,最后虞姬殉情而死;而李煜一死,终日陪伴他的小周后也在同一年郁郁而终,死后同葬一穴。其实他们是完全不同的人物,舜之贤德泽被后世,项羽睥睨气盖云天,李煜在政治上当然不能和他们相比,但是他也有心胸,也有自己不同凡响的高处,他的世界在词里。我说“春花秋月何时了”有足够的气势,和王昌龄的“秦时明月汉时关”一样,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读完了让你心胸开张,有海阔天空的自由与历史的辽远。关于这一点叶嘉莹也曾稍微提到过,不过她是从词的感发意兴上来说的,说得非常好。叶嘉莹先生谈诗说词有她独到的一面,她善于体会词的道理又能够感发其中飞扬的意兴,所以不仅能够给人以启示,也能够让人感发。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我以为就是这两句把我们古今所有的人类,不但是中国人,是古今所有的人类共同的一种悲哀,都包括在里边了——就是宇宙的无尽与人生的无常。这是所有的人类的共同的悲哀。就是宇宙的永恒无尽与人生的短暂无常。“春花秋月何时了”,年年有春来,年年有秋到,年年有花开,年年有月圆!“秦时明月汉时关”……(《唐宋词十七讲》,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
这首词一气呵成,后面连用了三组对比。春花秋月与往事,小楼东风与故国明月,雕阑玉砌与人面朱颜,这三组对比就像是一组一组的镜头不停地在你面前切换,让你的心里随着画面也在不同地变幻和比较。然后他突然停住,“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词的一开始他就发问,最后又是一问,然而他都没有给一个可靠的答案。问而不答,答非所问。他说,你还是到大自然去走走吧,看一看“急雪舞回风”,去看一看“林花谢了春红”。孔子总是在叹“天何言哉?天何言哉?”天当然不会说话,但是宇宙并非无言,它有自己的表达,花开花谢,一枯一荣,这都是宇宙表达自己的方式。而人生,也有盛有衰,有得有失,这两者之间就有着一种对应,不好说有谁安排了这一切,但这又何尝不是在“有意无意”之间呢?所以老杜说:“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哀江头》)。李商隐说:“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暮秋独游曲江》)你站在浩浩荡荡的流水处,你的心思也会化成这水,你站在雄壮的高山之巅,你感觉的境界也会比平时随着海拔高了许多。所以有思想的人们总是愿意去登一登高山,看一看大海,“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这不是没有道理的。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中有一段很有名的结论:“有两种东西占据我的心灵,要是不断地加以思索,就会给我以时时翻新、有加无已的赞叹和敬畏,那就是在头顶的星空和我内心的道德法则。”头顶的星空是宇宙的秘密,内心的法则是心灵的追溯,人生在这个世界上就有一个位置,这个位置让你能体会到让人“赞叹与敬畏”的东西。所以我说,李煜的这首词答非所问,因为他本不需要直接的回答,“一江春水向东流”,这里面本来就有一个答案,老子的答案是“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春花秋月”这首词,如果要说境界,就四个字:天人合一。
叔本华说“我是铁石时代的一副温柔心肠”。战火纷飞的五代,杀戮成性的五代,李煜过于柔弱了。我们在他的词里面尽管会看到泪水,会看到思念,但看不到恐惧,看不到卑微。柔弱而包容,有水性,有水的灵性,所以他写水写得这么好。徐铉说他“本以恻隐之性,仍好竺乾之教”,其人深味佛学的内涵。《般若波罗密多心经》里说,“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无有挂碍,无有恐怖,这是何等的境界。求之于诗心词性,就是严羽说的,“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柔弱而赤诚,所以隔着战火硝烟的历史,我们还是能够为李后主这简简单单的几句话而感动,这不仅有生命的感发,还有生命透过历史的领会。这种赤诚而简单的理解,没有什么能够阻隔,人类凭着这个成为宇宙中最简单而可贵的存在。
而且李煜写的这些词读起来兴致特别的饱满。《老子》第55章说:“含德之厚者,比于赤子,……终日号而不嘎,和之至也。”意思是说,禀赋深厚、精气丰沛的人就如同赤子那样,终日啼哭而声音永远似乎都不会嘶哑。这是元气淳和的缘故。尽管李煜恨别吞声,但你听他的哭声何曾嘶哑过?这就是赤子之音,饱满深宏。
所以叶嘉莹说李后主的词内容博大,因为他不是从外延来理解认识世界的,他是从自己内心来感受这个世界的,他坦率地表达出来,毫不遮掩,这是他作品成功的地方,也是他命运中止的地方。
(选自《文史知识》)
历代讲李煜、谈李煜的,很少有不谈其“虞美人”的。因为这的确是其绝顶之作。说李煜,如果说不到虞美人,总归是一件憾事,说完了心里还盛得满满的,这真是言不尽意了;但如果说了虞美人,又总免不了言不由衷,心里想要说的和口里已经说完了的,总是差了不少。这真让人为难了。
但美好的东西我们总不愿错过。
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凭阑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 笙歌末散尊罍在,池面冰初解。烛明香暗画楼深,满鬓清霜残雪思难任。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现在留下来的《南唐二主词》中,李煜写过两首虞美人。这两首都写得非常出色。
总的来说,第一首是富贵的,第二首是悲慨的。第一首写的是现在,感情却围绕着过去;第二首写的是今昔,眼光却寄托于将来。现在我们来先读读“风回小院庭芜绿”。
《楚辞·九歌·少司命》里面有“人不言兮出不辞,乘回风兮载云旗”,这大概是“风回”的最初形态。到了唐代,杜甫有“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对雪》),又说“花落辞故枝,风回返无处”。大自然的情态本来是无心的,但是诗人的心灵却是灵敏的,“急雪舞回风”,飘飘的雪花,呼呼的风声,当你站在一片雪飞的场景之中,你就会失神,会失去原来对自己的诸多控制,好像人就是这所有的雪花中的一朵,盛开在这白茫茫的世界里。老杜说“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写得人心惊魂折,从气势上讲两首诗有同样的效果。他用一个“回”字,就把风的气息和呼呼的声音传达出来了。大诗人举重若轻,这是我们需要细心体会的东西。
风回庭院,带来的是什么?是一片青绿的世界。李煜归宋以后,虽然宋太祖用高宅大院供其休憩,但是并没有多少人身的自由,只能终日呆在这精致的笼子里,以泪洗面。庭芜绿,但是绿得惨淡,绿得无奈。因为与江南的绿相比,这里太狭小,太局促,大自然的生机在这里实在有限。江南永远是绿的代表,是春的代表,而自己却只能守着这小小的一庭之绿。然而还没有完,柳树也抽了芽,这还是写春的信息。好像就是要告诉你,春天要来了。他反复地说,想要说服别人,也想说服自己。柳眼本来是柳树的情态。李商隐说“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二月二日》)。可是为什么我们读到这一句就能想到庭院或高楼上,失神失望的双眼?这个“眼”字用在这里就是奇特,就是无形中出了几分彩。这里面藏着一个落寞的视角。所以他紧接着说的“凭阑半日独无言”,人物就出来得顺理成章了。
还不止这些。
晋朝大画家顾恺之讲画“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 (《世说新语·巧艺》)。眼神这东西实在是虚而又实的东西,无论画论还是文论,对于它历来都是又喜爱又觉棘手。《诗经·卫风·硕人》里描写一个女子“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盼,毛注讲是黑白分明的样子。其实,更有可能这是一种情态。我们常以顾盼连用,盼者顾也,就是一个女子对于爱人的一个眼神。这个眼神传情达意,叫盼。《楚辞·九歌·少司命》里有一句非常棒的写眼神的句子:“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满堂兮美人,忽独与余兮目成。”“目成”二字,王逸注云:“独与我睨而相望,成为亲亲也。”朱熹的《楚辞集注》便是依据王逸的本子,写道:“青青,茂盛貌。言美人并会,盈满于堂,而司命独与我睨而相视,以成亲好。”(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睨,书面语言,斜视的意思。王逸怎么就比原句多出了一个“睨”的动作呢?因为王逸体会到了作者的用心,有这么多的美人,自己所爱的就在其中,作者只用了一个眼神就要表达出心里的想法,这个眼神就是“目成”背后的意思,就是“睨”。所以你看,眼神实在是重要。《圣经·马太福音》里讲:“眼睛就是身上的灯。你的眼睛若亮了,全身就光明;你的眼睛若昏花,全身就黑暗。你里头的光若黑暗了,那黑暗是何等大呢?”古今中外谁也逃不出一个眼神。再说回来,这个“柳眼春相续”,柳眼是万物之眼,春相续是人看出来的感觉。我们在看这春来的世界,焉知万物不在看着每一个看它的人?李白说:“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独坐敬亭山》)人与自然,相生相成,你心里的忧伤与心事就在这万物春辉之中。“凭阑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一切早已改变,他却就要说一切恰似当年,其实是一种无言。
我说第一首写得有富贵气象,就在他的下半阕,“笙歌未散尊罍在,池面冰初解。烛明香暗画楼深”。其实写富贵并不一定需要写珠玉金银之物,那样反而见得伧俗。白居易《宴散》:“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鲁迅就说这一句最有富贵气象。李煜的“笙歌未散”,还有他乡强颜的苦味在,一种繁华的苦味,融进了个人特殊的经历,一般人是领会不到的。温香碧玉,画楼之畔,“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李商隐《无题》)就是这个意思。
最后一句“满鬓清霜残雪思难任”——诗歌是诉之于听觉,诉之于声情的,没有感觉,诗就少了一半。你读这九字一句,它的整个的声音都结合了他要表达的感情。霜、难、任,这是舌头的声音;清、残、雪、思,这几个字挨得很近,而且都是齿音。你看,这一句虽然很长,但都是舌头跟牙齿的声音,是很有力量发出来的。它的声音代表了一种坚决的意念,一种对自己朱颜已老的叹息、不满甚至反抗——“满鬓清霜残雪思难任”。这种情绪一气呵成,无言到了尽处,语言也到了极处,说得特别直接,让人振奋。
第二首是最为人们所熟知的。情绪既不激昂,也不愤怒,宁静而辽远。读到它的人就会很自然地为之折服。好像没有什么道理的。
在《世说新语》文学篇里有这么一件事: 庾子嵩作意赋成。从子文康见,问曰:“若有意邪,非赋之所尽;若无意邪,复何所赋?”答曰:“正在有意无意之间。”
一篇好的作品自然是妙手天成,但也有它天成的道理。这种道理得之于自然,而发挥于人心。你不好说有意如何如何,但也绝非绝对的毫无根据。这首词与第一首不同,感情不同,结构也不同。以言感情,第一首虞美人是富贵的,而这一首是悲慨的;以言结构,第一首明显地可以分为上下两阕,上阕主要写景,下阕转人写人。而后一首结构浑然,不可句摘。南宋大评论家严羽说:“诗有词理意兴。南朝人尚词而病于理;本朝人尚理而病于意兴;唐人尚意兴而理在其中;汉魏之诗,词理意兴,无迹可求。”(《沧浪诗话校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无迹可求就是不可句摘。妙道自然就是词理意兴。它的好处都是浑然一体的。我向来以为,一个好的欣赏者,既要有囫囵吞枣的情趣,也要有剥笋抽丝的能力。无有前者,不能得到感发;无有后者,不能得以启示。
“春花秋月何时了”,这首先是一问。问得荡气回肠,不知所终。读起来有“秦时明月汉时关”的浑然意境。这就是李后主的气魄了。这其中很有一点西楚霸王项羽的意思。只是霸王是沙场上征伐的气魄,而李煜是文学里高远的气氛。据史书记载,李煜生得“广颡丰颊,骈齿,一目重瞳”。“重瞳”就是说眼睛里有两个瞳仁合在一起,而一般人只有一个瞳仁,所以这是一副异相。而中国历史上有三个最著名的人是“重瞳”的。一个是上古圣君虞舜,一个是楚霸王项羽,另一个就是李煜。说起来也非常的巧,他们不仅都是重瞳,还有不少的相似之处。舜有两个妻子,一个叫娥皇,一个是女英,她们是姐妹,后来双双投水,化成了多情的湘妃。而李煜也有两个妻子,就是大周后和小周后,她们也是姐妹,大周后也叫娥皇。楚汉相争,项羽帐中执手分别的有虞姬,最后虞姬殉情而死;而李煜一死,终日陪伴他的小周后也在同一年郁郁而终,死后同葬一穴。其实他们是完全不同的人物,舜之贤德泽被后世,项羽睥睨气盖云天,李煜在政治上当然不能和他们相比,但是他也有心胸,也有自己不同凡响的高处,他的世界在词里。我说“春花秋月何时了”有足够的气势,和王昌龄的“秦时明月汉时关”一样,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读完了让你心胸开张,有海阔天空的自由与历史的辽远。关于这一点叶嘉莹也曾稍微提到过,不过她是从词的感发意兴上来说的,说得非常好。叶嘉莹先生谈诗说词有她独到的一面,她善于体会词的道理又能够感发其中飞扬的意兴,所以不仅能够给人以启示,也能够让人感发。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我以为就是这两句把我们古今所有的人类,不但是中国人,是古今所有的人类共同的一种悲哀,都包括在里边了——就是宇宙的无尽与人生的无常。这是所有的人类的共同的悲哀。就是宇宙的永恒无尽与人生的短暂无常。“春花秋月何时了”,年年有春来,年年有秋到,年年有花开,年年有月圆!“秦时明月汉时关”……(《唐宋词十七讲》,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
这首词一气呵成,后面连用了三组对比。春花秋月与往事,小楼东风与故国明月,雕阑玉砌与人面朱颜,这三组对比就像是一组一组的镜头不停地在你面前切换,让你的心里随着画面也在不同地变幻和比较。然后他突然停住,“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词的一开始他就发问,最后又是一问,然而他都没有给一个可靠的答案。问而不答,答非所问。他说,你还是到大自然去走走吧,看一看“急雪舞回风”,去看一看“林花谢了春红”。孔子总是在叹“天何言哉?天何言哉?”天当然不会说话,但是宇宙并非无言,它有自己的表达,花开花谢,一枯一荣,这都是宇宙表达自己的方式。而人生,也有盛有衰,有得有失,这两者之间就有着一种对应,不好说有谁安排了这一切,但这又何尝不是在“有意无意”之间呢?所以老杜说:“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哀江头》)。李商隐说:“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暮秋独游曲江》)你站在浩浩荡荡的流水处,你的心思也会化成这水,你站在雄壮的高山之巅,你感觉的境界也会比平时随着海拔高了许多。所以有思想的人们总是愿意去登一登高山,看一看大海,“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这不是没有道理的。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中有一段很有名的结论:“有两种东西占据我的心灵,要是不断地加以思索,就会给我以时时翻新、有加无已的赞叹和敬畏,那就是在头顶的星空和我内心的道德法则。”头顶的星空是宇宙的秘密,内心的法则是心灵的追溯,人生在这个世界上就有一个位置,这个位置让你能体会到让人“赞叹与敬畏”的东西。所以我说,李煜的这首词答非所问,因为他本不需要直接的回答,“一江春水向东流”,这里面本来就有一个答案,老子的答案是“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春花秋月”这首词,如果要说境界,就四个字:天人合一。
叔本华说“我是铁石时代的一副温柔心肠”。战火纷飞的五代,杀戮成性的五代,李煜过于柔弱了。我们在他的词里面尽管会看到泪水,会看到思念,但看不到恐惧,看不到卑微。柔弱而包容,有水性,有水的灵性,所以他写水写得这么好。徐铉说他“本以恻隐之性,仍好竺乾之教”,其人深味佛学的内涵。《般若波罗密多心经》里说,“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无有挂碍,无有恐怖,这是何等的境界。求之于诗心词性,就是严羽说的,“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柔弱而赤诚,所以隔着战火硝烟的历史,我们还是能够为李后主这简简单单的几句话而感动,这不仅有生命的感发,还有生命透过历史的领会。这种赤诚而简单的理解,没有什么能够阻隔,人类凭着这个成为宇宙中最简单而可贵的存在。
而且李煜写的这些词读起来兴致特别的饱满。《老子》第55章说:“含德之厚者,比于赤子,……终日号而不嘎,和之至也。”意思是说,禀赋深厚、精气丰沛的人就如同赤子那样,终日啼哭而声音永远似乎都不会嘶哑。这是元气淳和的缘故。尽管李煜恨别吞声,但你听他的哭声何曾嘶哑过?这就是赤子之音,饱满深宏。
所以叶嘉莹说李后主的词内容博大,因为他不是从外延来理解认识世界的,他是从自己内心来感受这个世界的,他坦率地表达出来,毫不遮掩,这是他作品成功的地方,也是他命运中止的地方。
(选自《文史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