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望与爱情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sc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欲望叙事在当代文学中的粉墨登场,那些曾经感动读者心灵的爱情故事已越来越乏人问津。中国作家似乎患上了集体性的燥狂症,他们只知道以亢奋难耐的莫名激情张扬欲望,用顾影自怜的病态心理耽溺肉体。舍此之外,便再也无力寻觅人性的真实。而这种文学潮流尽管被某些学者贴上了自由主义的启蒙标签,但一味沉浸在感官世界的经验表达,终究会丧失起码的价值追求。值得庆幸的是,《相爱的日子》并不属于这一类作品,小说中虽然同样存有欲望叙事,但作家毕飞宇却凭借对人物情感的细腻描摹,忠实再现了爱情的美好片段。而小说令人百感交集的结局,则又意味深长地传达出作家对于欲望和爱情关系的深刻理解。
  作品讲述了一个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故事。主人公“他”大学毕业后生计无着,为求得一个安身立命之所,不得不辗转漂泊于城市底层。一次偶然的机会,“他”邂逅了同样生活困窘的“她”,于是为了寻求安慰与欢愉,他们很快就陷入了鱼水之欢。值得注意的是,作家在讲述他们之间的情欲关系时,并未沉溺于感官体验的自我玩味,而是在欲望叙事的外壳下,层层包裹了人物抵御孤独和维系自尊的本源冲动:他在日复一日的搬运工作中,曾经无比渴望家庭的温暖,而性爱可以暂时缓解这一生存的焦虑;至于女主人公,则在性爱带来的狂欢体验中,尽力维系着已被生活践踏殆尽的自我尊严。因此,当他们在彼此相遇的瞬间迸发出强烈的爱欲体验时,他便与她水乳交融。这一近乎灵魂出窍的生命体验,足以在那一瞬间对抗命运的艰险,而他或她亦能借助双方的偶然相遇,暂时摆脱现实生活的磨难。从这个意义上说,作家的欲望叙事因其对感官体验的自觉规避,从而具有了一种表现人性真实的话语功能。然而,片刻的欢愉显然无法改变现实生活的困顿。对于身处社会底层的他们而言,惟有脱离感性经验的欲望本能,抵御孤独和活出自尊这些最为基本的人性诉求,才有可能在相依为命的爱情生活中得以完成。当小说写到他们的再度见面时,他已经因为她的病情而陷入了深深自责。这是一个爱之体验暗暗萌发的动人时刻,他终于在自我的欲望本能之外,感受到了夹杂着同情与责任的爱情体验:“最初的时候,刚开始的时候,他是有私心的,一心只想着解决自己的‘问题’。现在不同了,他更像一个哥哥,要体贴得多。他对自己尽可能地控制,好让她更快乐一些。她好了,他也就好了。他就希望她能够早一点好起来。”爱情的到来如此自然而然,宛如春风化雨一般,浸透了这两个被抛入此世的孤单者。而小说的欲望叙事也在此悄然退隐,取而代之的,则是作家对于人物爱情生活的点滴摹写。
  如若毕飞宇的叙述进程到此为止,那么这就是一部讲述欲望如何升华为爱情的伦理小说。但出人意料的是,小说结局却将作品内涵导入了一个更深的层次。当她最终决定嫁给所谓的成功人士时,他只能“把手机拿过来,反复地比较,反复地看”。通过这一细节,作家细致揭示了男主人公内心无望的痛苦。然而,小说结局的更可观瞻之处,却并非上述细节描写的成功,而是作家对欲望与爱情关系的深刻洞见。借助这部作品,毕飞宇不仅反映了爱情在现实社会的真实际遇,亦形象讲述了欲望与爱情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可以这样理解,欲望作为人的自我意识,本身就是一种纯然属己的精神现象。而现代社会对人之欲望的无限张扬,势必会造成一种压制他者的主体性神话。这一现象在当代文学中早已司空见惯,但凡涉及到欲望解放问题,他者就会沦为欲望主体的宣泄对象。而爱情却存在于人与人的关系中,人若要实践自我的情感冲动,就必得将希望寄托于和他人的交往。这就意味着在爱情关系上,人的情感诉求栖居于双方的交往之中,由此自会形成责任与担当。是遵循欲望的驱使追逐自我意识,还是为另一方担负起爱情的责任?这本身就是一个非此即彼的选择难题。而这部作品女主人公的选择行为,显然是出于一种活得更好的生存欲望。当小说结尾处写到男主人公的无限怅惘时,欲望与爱情之间无法逾越的鸿沟也跃然纸上。而借助这一洞见,毕飞宇也向读者展示了他在欲望与爱情的逼仄界线上游刃有余的叙述才华。
  
  叶立文,男,武汉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当代先锋小说。
其他文献
新课程标准倡导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注重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它给语文教学注入了新活力,它把学生作为主动的求知者,着重培养他们主动运用创造能力,使其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体。  目前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把功夫花在教学形式上,课堂上热热闹闹,学生常有惊人之举,其本质常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背道而驰,学生的表现不是独立的富有个性的行为,而是按照已定的“剧本”在表演,在背台词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是历史性的变革,是时代发展的新需要。其中,“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这一理念更是得到了广大一线教师的欢迎。但在对这一理念的具体教学实践中,我们不少教师却出现了一些错误做法,反映出了我们在对新课程理解上的一些误区。以
孔子云:“敏而好学,不耻下问”,“问”是人们探究未知世界构建已然知识体系的重要途径。所谓“学问”,既“学”又“问”乃成就“学问”,只学不问的人,正如韩愈指出的“其为惑也终不解矣”,成为两脚书橱而已。陶行知先生曾引用杜威的话说,教学生的法子,先要使他发生疑问,由此看来,“问”是教与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然而课堂教学现状却让人不无担忧。有的以学生的“学”冲淡了学生的“问”,有的以教师的“问”代替了学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指出:“语文教学应该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所谓对话教学,是指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文本等因素以教学目标为指向,以语言为媒体而展开的在认知、情感、精神领域的多向交流活动。对话教学是教学的本质形式,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交往互动的主体。对话包括师与生、生与生、师与文、生与文之间的互动,也包括基于言语的心灵互动
多余的雨声  交给谁呢  我伸出手  接不住雨声  多情的人多情的世界  她们葬身情海  听不见雨声  穿过雨的风  同样穿过了我  我站在塔顶  远处的海  开出蓝色的花朵  塔顶的寂寞  开出蓝色的花朵  我们是寂寞的孩子  寂寞的人世生出的孩子  寂寞的海生出的孩子  我们的寂寞是蓝色的  仿佛雪的归来  薄薄的阳光  给不了破败的城堡温暖  書屋后面的城堡  被谁丢弃了  坐在书屋里读书的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语文素养是指能适应生活需要的,整合的,具有可持续发展前景的综合素养。要培养这种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宗旨的综合素养,必须将教育与生活紧密相连。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说明语文教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无处不存在着语文。教学时,教师应尽可能将语文
一、活动目标  1、了解一些关于莲的科学知识。2、朗读、背诵有关莲的诗文,培养学生对这类作品的理解、欣赏能力。3、培养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互相协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二、活动重点  1、加强积累,提高对有关莲的文学作品的理解与欣赏能力。2、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三、活动准备  1、分组。把全班学生根据活动需要划分为若干个小组,以便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对教科书上提供的四个活动主
全国卷作文题摆脱关系型话题作文命题形式,将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 “嫁接”,推出了话题式材料作文这一新命题形式。这种作文具有明确的规定性,同时又能从多个角度灵活地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兼具了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两者的优点。因此,这一命题形式颇受命题者青睐,但同时也大大地提高了审题的难度。从写作实际来看,不少考生倍感头疼,偏题、跑题的现象增多。要写好这类作文,审题立意是第一道“门槛”,它直接决定着
我国古典诗歌讲究“诗言志”,“志”系指诗人要抒发的各种思想感情的总合。抒情方式有很多种,其中包括借助客观的、外在的景物来表达主观的、内在的情志。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人间词话》),景物除了有勾勒背景、渲染气氛、烘托情调、象征品格等作用外,在古典诗歌审美范畴中,还往往是抒发感情的一种基本方式。诗人通过主观思想感情与客观外在景物的贯通交融,借助特定景物来暗示、传递、转载情感。在景、情关系
人教版语文八上的第三单元是一个以说明文为主的单元,教材中也有许多涉及关于审美的知识和原理。在上完这一单元的内容之后,我总在寻觅一种合适的途径让学生运用这些知识并升华对文本的认识。  一日轻倚教室外的栏杆,一幅秋日风景画跃入我的眼帘:遒劲的柿子树枝干,惹人情思的柿子,还有那苍翠的竹林,升起袅袅炊烟的土屋,遍地含金的野菊,更有那远处五彩斑斓的群山。我的创意便在此刻涌入脑海。  生活是这样的美,可是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