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树三堂课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gsb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教版语文八上的第三单元是一个以说明文为主的单元,教材中也有许多涉及关于审美的知识和原理。在上完这一单元的内容之后,我总在寻觅一种合适的途径让学生运用这些知识并升华对文本的认识。
  一日轻倚教室外的栏杆,一幅秋日风景画跃入我的眼帘:遒劲的柿子树枝干,惹人情思的柿子,还有那苍翠的竹林,升起袅袅炊烟的土屋,遍地含金的野菊,更有那远处五彩斑斓的群山。我的创意便在此刻涌入脑海。
  生活是这样的美,可是我们的孩子们还在为无法理解文本的审美观念而苦恼,为写作无材可取、无话可说而头疼,岂不辜负了大自然的恩赐?
  于是我们的教学便围绕“柿子树”展开了三堂别开生面的课。
  第一堂课——科学课
  这个单元我们主要学习以说明文为主的几篇文章,我问同学们能不能尝试运用所学的文章的方法来尝试着写一写说明文,写作的对象锁定在“柿子树”身上。
  同学们都在摸头皮,问:咋写?
  我说:简单!我们是农村的孩子,你就介绍一下你所熟悉的柿子树嫁接的过程,以及应该注意的问题。
  同学们都觉得好写。
  我紧接着说:还可以这样写:仿照《说屏》的结构,介绍一下柿子树的特征,作用,种类,生长范围……
  有的同学说:有的不知道,我说可以上网搜索查资料,然后再写成文章呀!
  同学们在愉悦的氛围中完成了说明文的写作。这堂课不仅仅使他们说明文的写作能力得到培养,还让他们主动地去探索科学知识,灵活地运用课堂中的学习所得。
  第二堂课——审美课
  这堂课我们主要是运用在《苏州园林》和《桥之美》中学的关于审美方面的知识来分析柿子树本身美在哪儿,看看柿子树与周围的景色的配合是否和谐统一。因为美景就在窗外,我让同学们在思考与讨论的基础上写成作文。
  作文的效果很好。同学们在文中写到:“柿子树本身就是一幅很好的中国画,遒劲的枝,五彩的叶,酡红的柿子这些都是可以入画的。”还有同学写道:“柿子树与周围的景物搭配的非常和谐,竹林,土屋,红叶,野菊,和谐地构成了一幅原生态的乡村风情画。”还有的同学展开想象的翅膀描述道:“红红的柿子如一盏盏醉人的红葡萄酒,醉红了枫叶,醉红了村庄,醉红了青山,让整个秋天都成了一个酡红的醉汉。”多么富有诗意的想象!
  同学们在灵活应用的基础上展示了自己的创造能力,审美能力也在讨论与写作的过程中得以提升。
  第三堂课——人生课
  又是一堂语文课,我宣布写作文。同学们问:写什么?会不会又是写柿子树?
  我说:还写它!
  还有什么可写?
  我说:可写的很多,柿子树身上蕴含着许多的人生哲理。朴素的柿子树有没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呢?比如它将果实奉献给人类,比如柿子在嫁接的过程中总要忍受巨大的痛苦,在成活的过程中总要拼命地抚平自己的创伤,而最终结出甜美的果实……这些都值得我们深思。
  同学们在凝望中思考,在沉默中思考,而后奋笔疾书。同学们在文中写到:“痛苦是生命的必需品,没有它我们就不能健康地成人。”有的写到:“我们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木,而我们的学习则是人生的一次嫁接,是学习在我们的生命之树上嫁接上知识和美德的枝干。唯有籍此我们的生命之树才会结出丰硕甜美的果实。”……多么深沉的感悟,有哲人之思,有诗人之笔,令人不敢相信是中学生之所为。我诧异于学生的感悟能力和创造能力。
  新课标要求:“在语文教学的内容,现实生活中适合于语文教育的都可以引入课堂。在教学形式上、教学渠道上,一切有利于形成语文能力、发展创造思维的、增长智慧才干的都可以引进课堂,使语文真正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联系现实生活学语文,而语文又为现实生活服务。”笔者以“柿子树”展开的三堂课,从多个角度使学生的观察能力、感悟能力、写作能力、审美能力等在课堂中得以发展。
  古希腊的哲学家普罗塔戈说:“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是的,教师的创意便是神话中的魔杖,轻轻一点,便划出一片神奇的世界;老师的创意犹如星星之火,一抛入学生思维的荒原,便会点燃一片动人的风景。
  
  毛生平,教师,现居湖北南漳。
其他文献
语文新课标要求“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要求语文课程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新课程改革决不是流于形式,或只限于口头。为突出新课标语文人文性的重要性,作为具有指挥棒作用的高考试题,自是责无旁贷。高考语文命题指向人文性,在2007年全国各地高考试卷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如选材、命题角度等方面
新课程标准倡导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注重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它给语文教学注入了新活力,它把学生作为主动的求知者,着重培养他们主动运用创造能力,使其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体。  目前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把功夫花在教学形式上,课堂上热热闹闹,学生常有惊人之举,其本质常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背道而驰,学生的表现不是独立的富有个性的行为,而是按照已定的“剧本”在表演,在背台词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是历史性的变革,是时代发展的新需要。其中,“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这一理念更是得到了广大一线教师的欢迎。但在对这一理念的具体教学实践中,我们不少教师却出现了一些错误做法,反映出了我们在对新课程理解上的一些误区。以
孔子云:“敏而好学,不耻下问”,“问”是人们探究未知世界构建已然知识体系的重要途径。所谓“学问”,既“学”又“问”乃成就“学问”,只学不问的人,正如韩愈指出的“其为惑也终不解矣”,成为两脚书橱而已。陶行知先生曾引用杜威的话说,教学生的法子,先要使他发生疑问,由此看来,“问”是教与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然而课堂教学现状却让人不无担忧。有的以学生的“学”冲淡了学生的“问”,有的以教师的“问”代替了学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指出:“语文教学应该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所谓对话教学,是指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文本等因素以教学目标为指向,以语言为媒体而展开的在认知、情感、精神领域的多向交流活动。对话教学是教学的本质形式,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交往互动的主体。对话包括师与生、生与生、师与文、生与文之间的互动,也包括基于言语的心灵互动
多余的雨声  交给谁呢  我伸出手  接不住雨声  多情的人多情的世界  她们葬身情海  听不见雨声  穿过雨的风  同样穿过了我  我站在塔顶  远处的海  开出蓝色的花朵  塔顶的寂寞  开出蓝色的花朵  我们是寂寞的孩子  寂寞的人世生出的孩子  寂寞的海生出的孩子  我们的寂寞是蓝色的  仿佛雪的归来  薄薄的阳光  给不了破败的城堡温暖  書屋后面的城堡  被谁丢弃了  坐在书屋里读书的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语文素养是指能适应生活需要的,整合的,具有可持续发展前景的综合素养。要培养这种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宗旨的综合素养,必须将教育与生活紧密相连。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说明语文教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无处不存在着语文。教学时,教师应尽可能将语文
一、活动目标  1、了解一些关于莲的科学知识。2、朗读、背诵有关莲的诗文,培养学生对这类作品的理解、欣赏能力。3、培养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互相协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二、活动重点  1、加强积累,提高对有关莲的文学作品的理解与欣赏能力。2、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三、活动准备  1、分组。把全班学生根据活动需要划分为若干个小组,以便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对教科书上提供的四个活动主
全国卷作文题摆脱关系型话题作文命题形式,将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 “嫁接”,推出了话题式材料作文这一新命题形式。这种作文具有明确的规定性,同时又能从多个角度灵活地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兼具了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两者的优点。因此,这一命题形式颇受命题者青睐,但同时也大大地提高了审题的难度。从写作实际来看,不少考生倍感头疼,偏题、跑题的现象增多。要写好这类作文,审题立意是第一道“门槛”,它直接决定着
我国古典诗歌讲究“诗言志”,“志”系指诗人要抒发的各种思想感情的总合。抒情方式有很多种,其中包括借助客观的、外在的景物来表达主观的、内在的情志。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人间词话》),景物除了有勾勒背景、渲染气氛、烘托情调、象征品格等作用外,在古典诗歌审美范畴中,还往往是抒发感情的一种基本方式。诗人通过主观思想感情与客观外在景物的贯通交融,借助特定景物来暗示、传递、转载情感。在景、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