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与物理的衔接问题与应对策略朱志华徐文明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yong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是学习物理的工具,物理促进数学的发展。这种关系决定了这两个重要学科应彼此促进而不互相牵制。本文首先剖析了物理知识在高中数学教材中的作用,然后指出了高中数学与物理教材在衔接上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给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高中数学;高中物理;衔接问题;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8-059-1一、物理知识在高中数学教材中的功能
  翻开高中数学教材,不难发现,从正文到习题,再到阅读材料,许多地方都充斥着物理知识。从指数函数中引入物理半衰期的概念,到向量中引入物理力学、以及运动学中的速度、位移、加速度、功等,再到三角函数中通过单摆、弹簧振子等简谐振动模型描绘数学中的正余弦函数。物理知识虽然在高中数学教材中到处呈现,但是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功能:(1)物理知识有助于数学抽象概念的引入。这些物理知识的应用,为抽象数学概念的引入提供直观的感受,更易于学生接受;(2)物理知识可以加深对一些数学性质的理解。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数学老师主要用数学语言,但是有些数学语言的抽象和高概括性让学生难于理解,通过物理事实和现象的描述,可以加速加深学生对数学的理解;(3)物理知识为数学问题的解决提供实际应用情景。数学的学习主要是为应用服务,数学能力也是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培养起来的,把物理现象作为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对象,既能促进物理知识的提升,也能促进数学知识的升华。
  二、高中数学与物理教材衔接上的问题
  1.教材编写中没有很好地注意高中数学与物理的联系。此次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史无前例地提出了“学习领域”这一概念,目的就是为了使各科的课程标准在编写时能站在现代科学综合化的这个大平台上注意到各科之间的联系,从而指导教师的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然而从现有的课程标准和教材来看,高中数学和物理的衔接还是有一些不尽人意之处。
  2.江苏省的高考模式带来的问题。新的课程标准采取模块学习,在必修模块的基础上提供众多选修模块以供选择。江苏省的考试大纲中对物理的考试范围作了如下规定:对非物理班的学生,考查范围是物理1、物理2和选修11;对物理班的学生,考察范围是物理1、物理2、选修31、选修32、选修33、34、35中任意选择两个模块。不同的组合选择必然会导致高中数学教材中的物理知识有些组合的学生不学,或滞后于数学知识。
  3.高中数学必修课程模块顺序不同带来的问题。按照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必修课程由5个模块组成,数学1是数学2、数学3、数学4、数学5的基础,数学2、数学3、数学4、数学5没有严格的先后顺序。在数学1开设后,原则上各个学校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安排余下4个模块的开设顺序,也就是说,只要首先学习数学1,数学2~数学5的教学可以采用不同的顺序。这样不同的地区可以采用不同的顺序。事实上,编辑苏教版数学学科教材的专家是按照人教版物理学科教材先后顺序编制数学教材的,已充分考虑了高中数学和物理的衔接问题。高中数学必修课程模块顺序的调整必然会导致高中数学和物理更加不衔接。
  三、数学与物理之间的衔接对策
  1.“合作交流”是新课程改革的主题之一,交流合作不仅仅是一种互助学习方式,它其实也是教育观念。教学知识、思想、方法等多种因素的交流,迸发出来的是智慧的火花,这使得各学科教师都能有所收获。数学与物理老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可以相互取经,了解彼此学科的知识结构,了解彼此教学进度,了解可以用于教学的学科素材,从而有效加以利用。
  2.作为优秀的数学教师,不应只停留在对自己所教学科目的了解,而应该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这样更便于开展相关教学工作。特别是数学教师,因为数学渗透到各个学科。这需要数学老师利用课外时间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综合学科能力,不仅了解数学教科书中出现的物理名词“衰变”、“简谐振动”、“单摆”、“交变电流”、“角速度”等等,而且了解自己教学的每一个知识在学生的高中学习阶段何时会应用到,以及应该了解是如何应用该数学知识的。
  3.高中数学教学时间紧迫是一个不争事实,教师可以在数学教学中,深度挖掘所传授数学知识的物理情景,以物理实际情况出发,引出数学教学内容,加以强调之后又可以通过具有物理背景的例题来巩固所学习的数学内容,既可以使学生领会所学的数学知识,又可以了解它的深层应用价值。
  4.数学和物理教材的标准上应做适当的同步修改,来保证数学与物理能够同步进行。考虑到两者之间的紧密联系,在教材安排和学习进度上要做好协调,确保学生在了解数学教材中的物理概念后,再进行数学知识的相关学习,同时要求学生做好学科的提前预习,加强初步了解和掌握。
  5.如果在调整学科相关内容的教学顺序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对于教学内容影响较小、学生理解困难较大的问题,可避开不谈。
  6.如果在调整学科相关内容的教学顺序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对于教学内容影响较大、学生理解困难较大的问题,可借助于网络平台等,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这样,不仅衔接了数学知识和物理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科学探究能力,使其逐步形成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
  总之,做好高中数学与物理之间的衔接,不仅可以降低数学或者物理的学习难度,还可以减小这两者之间的学科跨度,会使学生可以对两者之间进行相互运用,更好地完成学习数学与物理的过程,让学生有兴趣地去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本文是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高中数学模块化教学的创新研究”(课题编号:D/2013/02/476)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韦小珍.新课程高中物理与数学衔接的现状分析和应对措施[J].新课程学习,2012(10).
  [2]张义才.浅谈高中数学与物理教材的衔接与互补[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2(12).
  [3]郭静.高中数学与物理的渗透式教学研究[J].考试周刊,2015(91).
其他文献
摘要:物理课堂提问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必要手段之一。也是教师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恰如其分的提问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情况,而且可以开启学生心灵,诱发学生思考,开发学生智能,调节学生思维节奏,与学生作情感的双向交流。通过提问,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回忆、对比、分析、综合和概括,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关键词:物理教学;课堂问题;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7
介绍了多电平逆变器的思想,对多电平逆变器不同的拓扑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和分析了用于多电平逆变器不同的多载波PWM调制策略.通过对未滤波的逆变器输出电压的谐波分析,对不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在各科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也给语文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    ■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应把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及强烈的求知欲望看作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一张嘴、一支粉笔和教材中抽象的文字,以及“老师讲,学生学”的古板教学模式,让学生在一种完全被动的情
著名的教育家魏书生曾经讲过:教师应具备进入学生心灵世界的本领,不是站在这个世界的对面发牢骚、叹息,而应该在心灵的世界中耕耘、播种、培育、采摘,流连忘返。的确,如果我们班主任能够走入学生的心灵世界,与学生交朋友,那你就能时常感觉到做班主任的快乐与幸福。那么如何与学生交朋友,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下面谈谈我的经验和看法。    一、要做到积极地倾听学生的心声    倾听是尊重、接纳的化身,它与听不一样,
一、从《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导出合作型相互学习    1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育与健康课程关注的核心是满足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在注意发挥教学活动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特别强调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核心问题是学生的自主学习,主要是通过教师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采用多
如今的课堂教学,教学手段层出不穷,教学资源异彩纷呈,多数学校还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创建了具有本校特点的教学模式,许多教师也充满着尝试新课改的热情,本文从定义及理念的形成过程
从2005年1月1日起,我国将对电解铝、铜、镍等部分高耗能产品和资源性产品恢复征收适当的出口关税。我国税则税率中,有色金属的出口关税,一直未取消,多数品种为30%,不过多年来执行0%
摘 要: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虽各有自己的目的任务,但在教学实践中两者必须密切结合,才能有效。  关键词:培养;积淀;训练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1-053-1  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阅读和写作是对等的两回事,各有各的目的,这是很清楚的,说两回事,这是从各有各的目的来说的。说对等的两回事,并不等于说彼此不相干的两回事,这是应该辨明白的。
摘要:美术欣赏课是美育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初中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是教师引导学生感受、分析、评论鉴赏美术作品的艺术价值、审美价值、思想价值等,进而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发展和提高。它有助于学生拓宽视野,陶冶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学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美术教师应当采用多种方法提高欣赏课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获得愉悦的审美体验。  关键词:初中美术;
竞争意识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是为了满足完善自身、实现自我需要的社会性行为,是自觉的、主动的、有目的的活动。小学生为了在不同对象面前表现自己,需要了解自己的言行将会如何影响在别人眼里的形象。而竞争意识是体现学生运动能力、水平、成绩最直接的方法。对此教师应及时予以支持与正确引导。我在体育教学中是这样做的。    一、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    教学中要鼓励孩子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勇于表